分享

毛主席仅调一人入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让美军心有余悸

 冬不拉拉 2023-04-18 发布于安徽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爆发后,毛主席仅调一人入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那他究竟是谁?又是如何让志愿军转败为胜的呢?

图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火就在悄然朝我国边境燃烧,美军先是派出舰队阻拦我军解放台湾,又全力援助朝鲜半岛的分裂行为,如果不去援助朝鲜,敌人一旦控制了朝鲜半岛,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到东北,于是抗美援朝开始。

自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发动了三次战役,敌人很快就在我军的攻势下,从鸭绿江退守到了三七线附近,但敌人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被磨灭,反而时刻想着反攻。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爆发后,我军迎来了疲惫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志愿军战士每天都在打仗,完全没有时间去休整,不仅部队整体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中,就连后勤补给都十分困难。

图片

由于战线不断朝南推进,我军的后勤输送线也在不断拉长,美军将领范佛里特抓住了我军补给线过长的劣势,利用轰炸机发起了猛攻,试图摧毁我军的补给线,一举击溃志愿军。

而破坏完我军补给线后,范佛里特就开始用轰炸机对志愿军部队展开轰炸,每天在敌人炮火中阵亡的战士不计其数,看到每天阵亡的将士名单,彭德怀心痛不已,在资源有限的朝鲜战场上,为了减缓伤亡,只能开始挖起了战壕。

可战壕虽然是防御工事,但能起到作用十分有限,战壕更大的用处是阻挡敌人的进攻,在轰炸机面前作用寥寥无几,甚至躲在战壕里的战士很容易被爆炸产生的泥土埋住。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只能争分夺秒,每晚一天都会出现新的伤亡,最终可能会导致抗美援朝战争的失败,这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件可怕的事情。

图片

此时身处抗美援朝战场的彭德怀,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如果不能渡过这次难关,这次战役会彻底宣布失败,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发去电报,希望他能帮忙出个主意。

而面对彭德怀发来的求援电报,毛主席立马召集各大将领开始紧急会议,经过中央众人的探讨后发现,志愿军目前所面对的形势十分严峻,最根本的问题就出在,我国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

而落后的装备无法形成足够强大的火力压制,同时对于每天盘旋在战士们上空的飞机还无可奈何,但毛主席很快就转变了思路,既然正面火力不足,那我们可以打防守战,以守为攻,只不过不能打寻常的阵地战,要打坑道战。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分析下,最终发现朝鲜西海岸马良山是开城的门户,美军只要控制马良山就等于控制了开城,同时可以依靠马良山的位置优势,对北面的平原地区发动进攻,从而导致朝鲜半岛变成战争泥潭。

反观志愿军能够控制马良山的话,就能直接威胁到汉城,让美军陷入焦头烂额的局面,不得不通过谈判的方式停止战争。

图片

而在国内能够实现这一结果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王耀南,在接到毛主席命令后,王耀南火速前往朝鲜战场,使我军转败为胜,打的美军心惊胆战。

------------------------------------------------------------

红军工兵创始人

1951年,面对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颓势渐显,毛主席却仅调了王耀南一人入朝支援。那王耀南究竟何许人也,他为何如此被毛主席信任?

王耀南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之一,虽然不是负责指挥大局的将才,但他却有许多称号,比如“工兵之王”,“地雷战之王”,红军的工兵部队也是在王耀南手里组建起来的。

早年的时候我军装备更加落后,人手一支枪都是奢求,子弹也经常出现不足的情况,为了减少伤亡,击退敌人的进攻,我军发明了地雷战、坑道战等特殊战术,经典电影《地雷战》、《地道战 》就是讲的这些特殊战术。

1911年,王耀南出生在湖南一个做鞭炮的小作坊,或许是受家里人的耳濡目染,也或许是他本身就喜欢,从小王耀南就对鞭炮的爆炸充满了兴趣,每天跟在父亲身后学习做鞭炮的步骤。

可是好景不长,八岁那年,王耀南家中存放鞭炮的地方不幸失火,引发了所有鞭炮爆炸,家里也因为这次事故不得不关门,还欠了一屁股债。

为了还债,八岁的王耀南跟着父亲来到当地煤矿打工还钱,正是在煤矿卖苦力的时候,王耀南才知道了什么叫爆破。

图片

在煤矿上干了两年后,煤矿的爆破工辞职,一时间煤矿负责人找不到合适的人,因为王耀南父亲有过做鞭炮的经验,在紧急时刻被提拔成了爆破工。

而煤矿上的爆破不仅仅是负责爆炸,而且还要负责煤矿坑道的推进,那几年里父亲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王耀南,希望以后他能接替自己成为煤矿上的爆破工,可谁也想不到,正是父亲的这份经验,让王耀南成了中国的“工兵之王”。

1922年,我党人员在王耀南煤矿发动了罢工行为,反对资本的剥削,这次解救穷苦百姓的行为也让王耀南记忆犹新,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并有幸认识了毛主席、刘少奇等人。

图片

几年后,秋收起义爆发,王耀南率领矿工参加了起义队伍,他也正式成为了红军爆破队的副队长,由于有相关的经验,在红军战斗的过程中,王耀南逐渐学会了工兵的技能,架桥铺路都是手到擒来。

在二渡赤水河时,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水,红军队伍犯了难,这时王耀南挺身而出主动带人搜集木材架桥,木材不够他就带人用竹片搭桥,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座横跨赤水河的桥就出现了。

而红军长征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桥梁都是出自王耀南之手,正是因为他准确的判断和精湛的技术,避免了很大的伤亡,后来在朱德的建议下,红军开始组建工兵连,负责人就是王耀南。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寇,王耀南依靠自制地雷研发出了地雷战,试验成功后,1941年在彭德怀的建议下,八路军开始大范围推广这一战术,以低成本高杀敌的结果得到了各地的使用。

图片

很快日寇为了歼灭我军,三天两头的开展扫荡行动,为了解决敌人频繁扫荡的问题,在王耀南的带领下,根据地的战士纷纷开始挖地道,既能藏身又能杀敌。

因为王耀南的出色表现,他经常穿梭在各个军区给战士们讲解地雷战和地道战的心得经验,后来在抗日战争末期,他就是这样,凭借爆破技术帮我军打开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的大门。

王耀南的地雷战、地道战战术在朝鲜战场有用吗?

--------------------------------------------------

王耀南二次赴朝,战术震惊世界

1951年,面对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颓势渐显,毛主席选择抽调“地雷战之王”王耀南前往朝鲜支援,那王耀南的地雷战、地道战战术在朝鲜战场有用吗?

来到朝鲜后的王耀南,第一时间就带着侦察兵来到最前线观察地形,在顶着敌人炮火观察了几天后,王耀南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在美军的高强度进攻面前,我军并非没有还手之力,主要是防御工事没有结合地形修建。

而挖出来的战壕虽然能抵挡部分弹药的攻击,但战线过长,我军的阵地被分散到了各个地方,每个阵地间的距离都很远,我军前期在朝鲜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打运动战,打完就走绝不给敌人机会,这样限制了敌人火力强的优势。

图片

如今要打阵地战,各个阵地又是分散的,这直接给了敌人机会,让美军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炮火强的优势,阵地是说什么都不能改变的,既然阵地不能改,那就把人转移到地下去,通过坑道的方式来抵挡美军的轰炸。

虽然平地挖地道是个大工程,但现在志愿军所在的位置是山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挖出足够用的坑道,而国内得知王耀南的消息后,立马就批准了他的申请。

结合当时的战局,王耀南认为在这里必然会跟敌人周旋很久,所以挖的地道不仅仅是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还要考虑到战士们的生活问题,要保证战士们的衣食住行,由于抗日战争时的经验,这次的坑道挖起来提前做好了防火、防毒的功能。

根据12军留下的真实报告显示,王耀南的坑道战术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上甘岭战役能取得成功就离不开王耀南坑道的帮助。

图片

1952年12月,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要求朝鲜战场不顾一切,对朝鲜军队和我国志愿军发动全面进攻,1953年的1月份,朝鲜半岛的美军开始集结,对我军的阵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袭击。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这次进攻中投掷了36万磅炸弹和22箱的汽油弹,坦克和火炮发射的炮弹更是不计其数,足足两天的进攻,我军因为坑道的帮助,仅仅阵亡了11人,而美军却阵亡了77人。

消息传出后,美军对我军的战术感到了恐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志愿军是如何做到在猛烈的炮火中,只阵亡11人的,反而我国得知消息后举国欢庆,王耀南也奉命回去汇报结果。

图片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的任务从防守变成了进攻,要把美军彻底从朝鲜赶出去,为了确保战士的安全,就需要对坑道改进,增加进攻能力。

于是王耀南第二次奔赴朝鲜,就开始在坑道上挖出地面阵地,进攻时可以进入地面阵地袭击敌人,就连火炮都被完美隐藏在坑道阵地中,这让美军无法掌握志愿军的位置,志愿军只要想进攻就能打美军一个出其不意。

后来幸存的美军接受采访时说道:没有人知道志愿军会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如果志愿军突然出现在床前都不意外。

而在王耀南指挥修建的地道帮助下,志愿军伤亡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世界工兵中教科书般的事件,以至于后来的美军,听到“地道”两个字就被吓的心惊胆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