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郁,不能一味疏肝

 亚洲40x2ix8f2f 2023-04-18 发布于江苏
疏肝,作为郁证的第一治法,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是两点:耗气,和伤精血。先看第一点,耗气。
所谓疏肝,本质上是在气的层面帮助疏泄、推动,令滞气得以宣散。形象来看,就如同在体内刮起一阵大风,将满天的阴霾吹散。问题是,这股风的动力来源,说到底,并不是药物,而是人体自身的气。试想一个气息奄奄的人,有上气没下气,哪还敢再用香附、郁金去吹呢?
也就是说,疏肝药是通过刺激、激发人体自身的气,让气动起来;继而是这些动起来的气,将之前郁滞在一起的气推开,散去
所以,但凡行气药,一定有耗气的弊端。如果自身的气原本不足,疏肝理气,更宜谨慎。
图片
实际上,肝郁的状态,本身就容易造成气虚。因为气的性质属阳,天性好动。只有保持适度的运动,让气的本性得以伸张,气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壮。我们观察自己,如果每天都走一万步,身上的力量感会怎样?如果每天都不超过一百步,又会怎样?
你会发现,运动太少,人就会觉得没力气。《内经》说,久卧伤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肝气郁,无力通达;一身之气,原本周行不息,如今道阻且长。气无法顺遂天性去运动,结果只能是日渐憔悴。人的感觉,就是身上总没有力气。
从脉象上来认识这种因郁而虚的状态,会更加直观。通常,肝郁的脉象为弦;反映的是,周身的气,紧紧绷在一起。此时,如果用针刺三里、太冲、阳陵泉等穴,辅助肝气疏泄;稍后,脉弦的趋势会逐渐缓解。不过,随即出现的,通常不是脉象的充实饱满,从容和缓,而是一派虚弱无力的景象。肝郁之下,周身之气滞阻而虚的过程,跃然指下。
破解的方法,不是直接补气,而是健脾。直接补气的方法,比如黄芪,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体内的气得到补充。问题是,肝气尚弱的情况下,疏泄仍然无力。面对骤然增加的大量的气,排解不开,除了增加拥塞,产生滞闷感,并没有更多的好处。
相比之下,用白术、茯苓健脾,促进脾气转运,进而化生出更多的气血,才是王道。逍遥散用此二药辅助柴胡,即明此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