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千金——女生健康中国行”是中国妇女杂志社携手千金药业推出的科普公益项目,旨在走进校园和社群,为女学生和中青年女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妇科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在疫情影响之下,项目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直播授课结合方式,先后走进40余所高校、100余个女性社群,受众达千万人次。 王小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痛经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随月经周期而出现下腹痛,或伴有腰骶酸痛、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严重影响女性朋友们的工作和生活,不能放任不管,需要积极治疗。缓解症状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养生食疗,困扰你的“痛”,也可以通过让人享受的“吃”来改善。 不荣则痛,不通则痛
女性朋友们如果饱受痛经困扰,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以下习惯:穿衣上,追求风度而不顾及温度;饮食上,经常暴饮暴食,过分进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生活上,不注意保暖加温,经常淋雨冒雪导致受寒;情绪上,急躁易怒,爱生闷气,焦虑紧张。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女性体质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气血不足或是气血阻滞,引发痛经困扰。 痛有不同,对症下药 虽然痛经女性都以“痛”为主诉,但痛法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小腹隐隐作痛,按之痛减,同时伴有月经量减少,色淡质稀,此为气血不足所致的痛经,应该补气养血止痛;有的人小腹冷痛绵绵,喜温喜按,经量少而色淡,伴有畏寒怕冷,此为虚寒所致痛经,应该温经散寒止痛;有的人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而色暗,同时伴有经期乳房胀痛,此为气滞血瘀而痛,应该行气活血祛瘀;还有的人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暗夹血块,伴有月经周期后延,此为寒凝血瘀,应该散寒祛瘀止痛。 药食同源,食补止痛
中医食疗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受众群体广。传统医学对痛症的治疗具有独到的优势,除常见的中草药、温针灸治疗外,食补、食疗也具有功效性,对于有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们来说也更容易接受,也便于长期坚持。痛经多为功能性病变,更应注重食疗。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痛经辨证分型和药物食物性能,按其特点治疗痛经,可取得理想的食疗食养效果。 益气养血,汤羹为佳
饱受痛经困扰的女性朋友们一定也尝试过许多缓解痛经的方法,比如吃红枣、煮姜丝可乐、喝红糖水等,可见,一些常见的食材搭配就能起到益气养血的作用。在经期食用红枣莲子汤、阿胶红糖羹,不仅可以补益气血,甜蜜的风味也能缓解经期焦虑紧张的情绪,带来好心情。日常也可用当归、黄芪、红枣、党参包布煮水代茶饮用,以滋补气血。 鸡肉可谓是妇科最常用的药食同源之品。乌鸡补血,以乌鸡所制作的药膳,如枸杞红枣乌鸡汤、枸杞桂圆乌鸡汤等,都具有显著的调补气血功用。以老母鸡加黄酒炖汤或与粳米同煮做粥品,又或以鹿茸片炖鸡肉,也可补气生血,使气血平和。若是由气血不足引起的虚寒,可以乌鸡肉煮汤佐以高良姜、胡椒等作为调料温经散寒。常用食疗方还有当归羊肉汤、艾叶母鸡汤等。 药补不如食补,外感风寒或偏食生冷导致的体内寒湿聚集,可以多喝姜枣红糖水、姜枣花椒汤等,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寒凝致瘀血凝聚而痛经的女性,可以当归、生姜、羊肉同煮,酌情添加肉桂等温阳之品,效果更佳。此药膳名为当归生姜羊肉汤,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三者配合食用可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让一碗充满暖意的汤羹,缓解那难以言说的“痛”,暖在心间,暖出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