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资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2)

 小吴说书剧 2023-04-19 发布于云南

如题,以下是本人摘抄的教资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2)

1、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①进行社会调查
②审查学生活动
③开发实施条件
④研究学生情况
⑤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⑥建立资源数据库

2、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①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课堂资源意识
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和能力
③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并且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④教师应当有开放的胸襟,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⑤教师应当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3、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和基础。
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泰勒原理”。
优点:可操作性强。
缺点: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忽略了理解力、鉴赏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
(2)过程模式:斯滕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3)情境模式:劳顿;兼具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4、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1)忠实取向:课程实施过程即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2)相互适应取向(相互时调适取向):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等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即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课程功能方面: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课程结构方面: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备注】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而且,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

③课程内容方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方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方面: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施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方面: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是不只是学科。

7、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建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特别提示】这是小吴的个人笔记,用得着的朋友记得收藏。另外也可关注我,此号后期还有更多教资备考资料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