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苑·指武·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4-19 发布于山东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为非作歹)穿(打穿)北门垣(墙)以为贾区(买卖物品的小屋,指货栈)。胡建守(暂代官职)北军尉,贫无车马,常步(步行),与走卒(供人差遣奔走的奴仆,指士兵)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待人好,周到,周全)。建欲诛监御史,乃约(于)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诛杀),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于是当选(挑选,检练)士马(军队)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指官吏治事的厅堂)上监御史亦坐建从(使……跟随)走卒趋(小步快走)至堂下拜谒因(趁机)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日取彼走卒前拽下堂。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护军及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原因)。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遂上奏以闻(使……知道),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北军监御史,公穿军垣(军营城墙)以求贾利(求取利益),私买卖以与士市(做交易),不立刚武之心、勇猛之意,以率(做……表率)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臣闻黄帝《理法》曰:'垒壁(军营围墙)具(完备),行不由(遵循)路(路线的人),谓之奸人,奸人者杀。’臣谨(严格)以斩之,昧死(冒着死罪)以闻。”制(皇帝的诏令)曰:“《司马法》曰:'国容(国家的礼制仪节)入(与……相适应)军,军容不入国也。’建有何疑焉?”建由是名兴(名声大振)。后至渭城令死。至今渭城有其祠也。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状语后置):“吾欲小(力量小的)则守,大则攻,其道(办法)若何(怎么样)?”仲尼曰:“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亲近),民之众皆君之畜(养育)也,君将谁攻(宾语前置)若朝廷无礼,上下无亲,民众皆君之仇也,君将谁与守(宾语前置)?”于是废泽梁(古代用来在流水中拦鱼的一种装置)之禁,弛(放松)关市之征,以为民惠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太公望曰:“密须氏疑于我(状语后置),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邪恶)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

     楚庄王伐陈,吴救之,雨十日十夜,晴。左史倚相曰:“吴必夜至,甲(盔甲)列(破裂)垒(营垒)坏(毁坏),彼必薄(逼近)我,何不行列(特指军队的兵阵)鼓出待之?”吴师至楚,见成陈(阵势)还(回来)。左史倚相曰:“追之。吴行六十里而无功,王罢(通“疲”,疲惫)卒(士兵)寝(困乏)。”果击之,大败吴师。

                                        (摘编自《说苑·指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B.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C.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D.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欲诛监御史”与“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两句中的“诛”字含义相同。

B.“不知所以”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昧死以闻”与“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D.“王罢卒寝”与“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军监军御史为非作歹,打穿军营墙垣来经商谋利,胡建对此非常不满,让士兵斩杀了他。

B.皇帝没有处罚擅杀大臣的胡建,是因为他认为胡建并没有违背国家的礼仪,他的做法合情合理。

C.鲁哀公从孔子的话中,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给老百姓恩惠。

D.太公望认为先王讨伐邪恶不正、地势险峻、行为过当的国家,密须国“疑于我”,因此可以讨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

(2)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

【参考答案】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堂皇”是一个专有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建”作
“跪指监御史曰”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A项两句中的“诛”都为“诛杀”;B项中第一个
“所以”是“原因”,第二个“所以”是“用来……的”;C项中第一个“闻”为“上报”,第二个“闻”为“有名望,显贵”;D项中第一个“卒”为“步兵”;第二个“卒”为“尽,终”。
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是因为他认为胡建并没有违背国家的礼仪”说法不对,皇帝说:“国家的礼仪不适用于军队,军队的礼仪不适用于国家。”他认为胡建的做法符合军队礼仪。
13.【答案】(1)贫穷没有车马,经常步行,与士兵同起同住,因此关心爱护士兵很周到。(“步”,用作动词,步行;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厚”,不刻薄,待人好,此处可翻译为“周到、周全”。关键词各1分,句意2分。)
(2)如果朝廷有礼法,全国上下相亲,民众都是国君养育的子民,您将去攻打谁呢?(“亲”,关系密切,亲近;“畜”,养育;“谁攻”,应为“攻谁”,宾语前置。关键词各1分,句式1分,句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参考译文】

     汉昭帝时,北军监军御史为非作歹,他打穿军营北门墙来修建货栈。胡建当时试任北军校尉,贫穷没有车马,经常步行,与士兵同起同住,因此关心爱护士兵很周到。胡建想要诛杀监军御史,就和那些步卒相约说:“我想要和你们去杀个人,我说拿下,你们就拿下他;我说杀掉,你们就杀掉他。”于是就在检练军队的那天,护军与众校射列坐在厅掌上,监军御史也在座。胡建带领步卒急走到堂下参拜谒见,乘机走上厅堂,那些步卒也都上了厅堂,胡建跪在地下挺真身题指着监军彻史说:“拿下他。”步卒便上前将监军御史拽下堂。胡建说:“杀了他。”于是就杀了监军御史。护军及众校尉都很惊愕,不知道为什么。胡建早已有写好的奏章装在怀中,于是上奏皇帝禀告说:“我听说军法是树立武德来威慑众人的,诛杀坏人是为了禁止邪恶。这个北军监军御史,公然打穿军营墙垣来经商谋利,私自做买卖与将士交易,不树立刚武的思想、勇猛的信念,来做士大夫的表率,尤其失理不公。我听说黄帝《理法》上讲:“军营围墙已修好,行动不按照规定路线的人,叫作奸人,是奸人就要杀掉。’我依照此理杀了监军御史,冒着死罪来禀告。”皇上下令说:“《司马法》上讲:'国家的礼仪不适用于军队,军队的礼仪不适用于国家。’胡建又何必对此疑虑呢?”胡建因此名声大振。后来胡建在渭城令任上去世,到现在渭城还有祭祀他的祠堂。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想在力量小时就取守势,力量强大时就取攻势,那办法是什么?”孔子说:“如果朝延有礼法,全国上下相亲,民众都是国君养育的子民,您将去攻打谁呢?如果朝延没有礼法,全国上下互不亲近,百姓都是君王的仇人,您又同谁一起守卫国家呢?”鲁哀公于是废除了在沼泽河流中捕鱼的禁令,放松了对关卡集市的征税,以此给百姓恩惠。

     周文王说:“我打算用兵,谁可以讨伐?”太公望说:“密须国对我们有疑心,可以先去讨伐它。”管叔说:“不行!密须的国君是天下英明的君主,讨伐他是不义的行为。”太公望说:“我听说:先王讨伐邪恶不正的国家,不讨伐顺从的国家;讨伐地势险峻的国家,不讨伐容易攻取的国家;讨伐行为过当的国家,不讨伐做事末越界限的国家。”周文王说:“好。”于是就攻打密须国,灭掉了它。

    楚庄王攻打陈国,吴国前来援救,雨下了十天十夜才放晴。左史倚相说:“吴军一定会夜里来偷袭,我军盔甲破裂,营毁坏,他们必然会逼近我军,何不整队击鼓出阵等待他们?”吴军到了楚军阵地,看见楚军已摆成阵势就退回去了。左史倚相说:“(赶快)追击他们。吴军行军六十里而无战功,吴王疲惫,士卒困乏。”楚军果真追击,大败吴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