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清明节追思––怀念我的父亲|低头浅笑

 sswy66 2023-04-19 发布于湖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曾无数次的教我的学生们朗诵过这句诗,教他们如何有感情的朗诵,读出真情实感。可到今天我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何为“欲断魂”!

今日清明,我算着时间提前半个月从西安回到老家,本欲趁着清明节回去给父亲再送点吃的,烧点纸钱,在墓地周围栽栽树,平平土。(去年雨水多,墓地周围被雨水冲的沟沟坎坎的,草长得也快有一人高了。)没想到村里的老人说,今年闰二月,坟上不动土,也不能祭拜。想想上次给父亲烧纸是在去年腊月二十五(父亲的生日),到现在已有两月有余,看来只能等出了这闰二月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令已至清明,天气本该暖和些,可是连续几天的绵绵春雨,使得天气格外阴冷。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我的心里无比伤感。

算算时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两年了。二0二一年农历四月十三日,无情的病魔狠心地夺去了父亲宝贵的生命。父亲走完了八十三个春秋的风雨岁月,留给了我们无比的悲痛和不尽的思念。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仿佛从未离开过我们。

那天我正在武汉,准备等女儿下午下班一起去坐游轮观武汉夜景。下午五点左右收到父亲突发心梗不幸去世的噩耗,我顿时如五雷轰顶。想到父亲虽已至耋耄之年,但在公园走路我都跟不上;想到前两天还跟父亲视频,看见他好好的坐在沙发上冲我笑呢,怎么会说走就走了?我的心痛得厉害,大脑一片空白,仿佛天塌下来了。想着立刻回家,脑海里一遍遍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父亲还活着,只是摔了一跤,在医院抢救!

我不知所措,胡乱收拾东西,最后只拿了手机和身份证坐上辆出租车。我要赶时间,武汉到老家清涧石咀驿,怎么走最快?我想晚上必须就要见到父亲,坐在出租车上打开手机查看路线,手抖的厉害,这才想起赶快给女儿打电话,一声“喂!你外爷……”这才大哭起来,泣不成声,全然不顾周围人投给我异样的目光。昏昏沉沉中,在机场服务人员的引导下,我坐上了飞往延安的飞机,又让延安的老友连夜开车送我回家。

到家已是夜里三点多了,硷畔漆黑一片,静悄悄的。大门口那盏路灯把院子里照的亮晃晃的。院子里没有看见父亲,父亲在医院?在家里炕上?我直奔家门,来到父亲的屋子,炕头父亲的床铺上空空的。门响了,母亲进来了,双眼红肿着说父亲在隔壁空窑里。 

顿时,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那间空窑前。掀开门帘,门口凳子支的门板上,父亲穿着黑色长外套,黑色裤子,一双古式的花鞋子,齐齐整整,干干净净的躺在那里,脸上用一张麻纸遮着。一盏长明灯在我掀起门帘时不停的左右摇摆烁闪着。供桌上摆着各种食品,三炷香无声的燃烧着,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炕沿边和地下站着红肿着眼睛的姐姐弟弟等人。这一切都说明父亲真的离我们而去了,与世长辞了!

好好的父亲怎么就躺在这不动了?就成这样了?我这不孝的女儿,我自责平时没有好好关心父亲的身体,竟让父亲突然就这么走了,没有给他看一天病,没有伺候他一天就这么离我们而去了。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流,喉咙如梗,难受的厉害。我多么想让父亲再睁开眼看看我,坐起来笑着和我说说话呀!可是父亲紧闭着双眼全不理会亲人们对他的呼唤。

母亲是一个十分坚强、明事理的农家妇女。父亲走了,她默默承担起主事人的重担。她揉揉肿胀的双眼,在一旁强装欢笑的安慰我们几个儿女:看,你们的父亲就像跟平时睡着了一样,和蔼、慈祥。是的,父亲一生太辛劳,他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睡吧!我可亲可敬的老父亲,您安息吧!


母亲告诉我们,前几天父亲和她都打了新冠疫苗,父亲说他头有点晕,她以为是父亲感冒了,给他吃了粒感康,也就再没有当回事。母亲红着眼睛,哽咽着又说:“你父亲这一生都很少生病,每到冬天,村里人这个感冒,那个咳嗽,你父亲连个喷嚏都不打。没想到这次却……唉!”

父亲一辈子勤劳爱干活,长年累月爬坡上洼劳动使得父亲体质很好。记得一次带父亲体检,医生说他有一颗运动员的心脏。我更加确信父亲身体杠杠滴的。我曾开玩笑对父亲说:老爸,像您身体这么硬朗,至少能活九十多!

母亲接着说,你父亲一辈子爱种地,他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地里。当日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又去了山上的果树地,等发现的时候,父亲已经靠在我们家的果树地的梯田上永远的“睡”着了。是的,父亲就恋生他养他的这块黄土地。冥冥中,在他与世长辞的那一刻,他可能还想看看他曾一辈子战斗过的地方吧!

父亲一辈子务农。记忆中,父亲每天天不亮就出山劳作,到晌午才顶着烈日而归。每每从地里回来时,背上总背着重重的麦子、谷子等农作物或柴火。每每迈着沉重的脚步踉跄地从大门口迈进来时,脸涨得红红的,沉重的背子压在父亲身上,粗粗的绳子勒着肩膀,使得父亲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汗珠子从脸颊淌到脖子里,顺流到肚子下。只听见父亲喉咙里哼一声“嗨”,沉重的庄稼背子从肩膀两头的绳子滑出,父亲摔下背上重重的东西,自己的身子也随之跌坐在庄稼上。缓一口气,父亲站起身,开始脱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每每看到父亲双肩被绳子勒的红红的深深的印子,脊背处偶尔还会看到几处擦伤,我的心情无比沉重而复杂,心疼、怜悯、劝解之意一齐涌上心头。

这时我会赶忙帮父亲解背子上捆的绳子,每次总能摸到绳子和麦子等农作物上散发着父亲的热热的体温,闻到背子上散发着淡淡的青草的野香。这时,母亲也会端来一盆温水放在父亲跟前,又拿笤帚给父亲扫身上的尘土。我知道父亲此时又累又渴又饿,但是每次从山里回来,父亲总要把头、脸、脚洗得干干净净才回家坐在沙发上吃饭。

吃过晌午饭后,父亲会在炕上睡一觉。院子里太阳只背过一半的时候,父亲又戴个帽子,脖子里搭个湿毛巾,扛着锄头,嘴里衔着汗烟锅又出山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父亲是村里种地的行家。从我记事起,村里从我家坡底路过的村民街坊,这个问老李今年春寒,再过几天能开始种洋芋了,那个问玉米长多高了追肥出产量高。诸如此类的问题,父亲总是蹲在硷畔上,嘴里衔着汗烟锅,亮着嗓子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答复。

我们家没有牲口耕地,父亲就用撅头翻地。每年春天家里的十几亩地父亲都要用撅头深翻一遍,然后把大土块用撅头打碎疏松好,等待雨后好播种。每年初春,父亲得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翻地种地。

父亲说,地就要这样精心侍候,庄稼才长得好,秋天才会打的粮食多。你比别人的收入就高。这也正是我们家在八几年到九几年在村里先富起来的缘故。

记得父亲曾笑着说过:我要咱家把高粱红疙瘩馍馍,变成玉米黄馍馍,把玉米黄馍馍变成玉米和白面的两面馍馍,再把两面馍馍变成纯纯的白面馍馍。父亲凭着自己的双手和力气,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地奋斗,他做到了!

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父亲身体虽然硬朗,但是年纪大了,可是仍爱往地里跑。我们几个儿女都在外面或做生意或工作,不在父亲身边,担心父亲年迈还在地里干活。于是商量的把能种的地租出去。可是父亲呆不住,就侍候山上的枣树,梨树,苹果树。

无奈,每到秋天,我们几个儿女都要抽出时间回家,帮父亲背枣,担苹果,回家爬一次山腰酸背痛好几天,那十几袋枣背回家。最多也就能卖百八十块钱,要么放到第二年起虫子了,但父亲总说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父亲一生勤劳,他总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总劝说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让他们好好侍候自己的地,不要哄得吃。

如今父亲倒下了,躺在这里不动了,闭着眼睛好似对我们微笑着睡着了。我握着父亲冰冷的手,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想这人世上再也没有我的父亲了,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了,我喊父亲,父亲再不会答应我了……

    

听母亲说,一九三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父亲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社会制度的黑暗,刀兵战乱的祸殃,父亲在贫困动乱之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和困苦。新中国成立后,爷爷送父亲上了学堂,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

父亲以吃苦耐劳,朴实能干,任劳任怨的品德,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和拥戴,担任了生产队的小队长。父亲和乡亲们征山治水,改变面貌,和大伙一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家乡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谋福利,开富路。

父亲精明能干,精打细算,有头脑有担当,更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所以后来父亲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担任大队会计。父亲公道正直,对乡亲们一视同仁,财务管理清楚明了,村里人都说父亲是一名“放心会计”红管家!

父亲的一生虽然平凡,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父亲以一个农民朴实无华的胸怀和品格,默默地为邻里乡亲们办好事。用自己一个农民特有的质朴、善良之心赢得了乡邻们的尊敬。村里人都说父亲是一个善人、好人,这就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将福佑我们代代安康幸福。

父亲和母亲一生含辛茹苦的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人,供我们读书识字,教我们做人做事,让我们一个个健康成长,成家立业,拥有自己幸福的生活。

如今父亲您的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可父亲您却离我们而去,这咋能不让我们这些儿孙肝肠寸断,痛彻心扉?父亲您和母亲的恩德,我们将永世铭记。

父亲,您安息吧,您的儿女将继承您的遗愿,完成您未尽之业,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您争光而不丢脸,为家庭添彩而创新业!

父亲,您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您的勤劳节俭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令我们每个儿孙肃然起敬,终生难忘。您的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正是中国数以万计劳动人民的写照么?日出劳作,日暮而归,春种秋收,年复一年,您默默耕耘在家乡的这片黄土地上,就恋这一把把黄土!

父亲,您的勤劳节俭,你的吃苦耐劳精神将永垂不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您的儿女们多想再看看你微笑而慈祥的面容,多想再和您说说心里话,多想再和您一起吃顿饭啊!

清明悲别离,绵绵无尽期。父亲,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们会常常回老家看看您曾种过的地,走过的路,会在您的墓前跟您聊天。
                                
                              于二0二三年清明

作者简介:李晓霞,笔名:低头浅笑。出生于1970年4月,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三十多年。小学一级教师。曾荣获县级模范教师、县级教学新秀、教学精英,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等称号。热爱文学,喜欢朗诵。县级课题《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探究》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已结题。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奖,如随笔《我当班主任的故事》获省级一等奖,《语文训练要以读为主》获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图片|网络     制作|高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