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涢水注》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4-19 发布于山西

○涢水

△涢水出蔡阳县。

涢水出县东南大洪山,山在隋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槃基所跨,广圆一百馀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层峻,岩高皆数百许仞。入石门,又得钟乳穴。穴上素崖壁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钟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幽穴潜远,行者不极穷深,而穴内常有风势,火无能以经久故也。

涢水出于其阴,初流浅狭,远乃宽广,可以浮舟栰巨川矣。时人以涢水所导,故亦谓之为涢山矣。涢水东北流合石水,石水出大洪山,东北流注于涢,谓之小涢水。而乱流东北,迳上唐县故城南,本蔡阳之上唐乡,旧唐侯国。《春秋.定公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霜马,子常欲之,弗与,止之三年,唐人窃马而献之,子常归唐侯,是也。涢水又东,均水注之,水出洪山,东北流迳土山北,又东北流入于涢水。涢水又屈而东南流。

涢水府河,又名涢水。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涢水, 亦曰郧川。出湖北随州西南大洪山,北流合诸水,折东南又折南,经应山,至安陆分为东西两支,流经云梦,东支纳贷囊港,西支受漳水两流复合,又东南经应城,东通东台、西台诸湖,又经汉川,其入汉之处名涢口。”涢水主河道全长277.6公里,其中主河流经随州境内,长194公里,流域面积1941.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均水、浪河、溠水、水、漂水,构成五大水系。涢水北行至环潭后折向东去,至安居有溠水汇入。又行5公里有南来均水汇入。至随州西南两河口,有南下水汇入。东南流至淅河,北来漂水汇入。继东南流出市境进入应山县境。其主干在境内经庹家、洪山、涢阳、环潭、安居、城郊、淅河、大堰坡、府河等地。《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战国时,有涢水河流图,但无名。东汉时,始称涢水。涢水名称的来由,目前尚有争议。有说涢水源于大洪山,大洪山旧称涢山,故名。据郦氏《水经注》云:“时人以涢水所导,故亦谓之涢山矣!”可见涢水、涢山是相互为名的。又据《德安府志》记载:“德安府之水以涢水为纲,群流络属”,故俗称府河。涢水发源于海拔1055米的大洪山北麓,山势陡,且百川汇积,故水流急且大。为根治涢水,1965年制定了开展涢水修建梯级电站的规划,建起了琵琶咀水库。

蔡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东汉改为国。三国复为蔡阳县。西晋属义阳南朝宋大明初废。南齐置东、西二蔡阳县,属蔡阳郡。梁并为蔡阳县,为蔡阳郡治。北魏南雍州治。西魏蔡州治。隋属舂陵郡。唐初废。

大洪山,又称涢山、洪山。在湖北省中部偏北、汉水及其支流涢水间。《读史方舆纪要》:“山高险,四面陡绝,上有田,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大洪山或以山中有大湖而名。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攻洪山,宋将张顺等击破之,即此。西北—东南走向。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古老沉积岩构成,久经侵蚀,地形破碎。一般海拔500米左右,同名主峰在随州市西南部,海拔1055米。为省重要林区。名胜古迹有白龙池、三眼泉、娥皇洞、宝珠峰、柳门口四叠瀑布等。与屈家岭文化遗址、擂鼓墩曾乙墓、明显陵等景点组成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水经注》作为我国笫一部综合性的地理著作记述了不少石灰岩分布地区的岩溶现象。包括华北的易水流域,淇水流域,淮水流域,长江中游的涢水流域,夷水流域及西南的漓江流域等地。过去学者的记述多局限于一山一洞,郦道元则是以水道为纲,记述所流经的石灰岩地区的地表的和地下的岩溶现象,如上述注文把地表岩溶现象的发育与地下岩溶现象的发育联系起来[0]

石水(小涢水),地方学者称府河,亦称涢水。发源于湖北大洪山麓,其流域大部在古德安府(今湖北省安陆市)境内而得名。 涢水源头一支名大涢水,即洪沙河,源于洪山灵官垭;另一支名小涢水,源于小寨子山。大小涢水于上游湖北省随州市茅茨畈汇成主干,经随州市区至淅河,又东南流经湖北广水市马平、长岭岗、平林进入安陆市境,自北而南经青龙潭、三陂港、洑水、府城至巡店。后几经辗转,过湖北云梦,经湖北孝感穿黄陂,汇滠水,至武汉汉口湛家矶注入长江。[1]

上唐县故城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舂陵县有上唐乡。《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王常等“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即此。

均水又名均河,属涢水主支之一。因其流经均川镇旁,“川”系“河”意,故人称流经均川及以下一段河为均河,其全称为均水。为常流清水河。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均水在湖北随州西,源出于大洪山,东北流注于涢。”均水发源地分为三支。一支源于大洪山牛角尖北麓,一支源于西佛儿岭北麓,一支源于黄羊山北麓,三流汇水于三里岗马家河,又北流至船河湾与源于大洪山白云寺之麻岩河合流,后弯弯曲曲东北而经尚店,过均川,转向北方于均河口汇入涢水。均水流经三里山岗、柳林、均川、安居等。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434.4平方公里。

△东南过隋县西。

县故隋国矣。《春秋左传》所谓汉东之国,隋为大者也。楚灭之以为县。晋武帝太康中立为郡。有溠水出县西北黄山,南迳㵐西县西,又东南,水入焉。水出桐柏山之阳。吕忱曰:水在义阳。水东南迳西县西,又东南流入于溠,溠水又东南迳隋县故城西。《春秋.鲁庄公四年》,楚武王伐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军临于隋,谓此水也。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而见大蛇中断,因举而药之,故谓之断蛇丘。后蛇衔明珠报德,世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丘南有隋季良大夫池,其水又南与义井水合,水出随城东南,井泉尝涌溢而津注,冬夏不异,相承谓之义井,下流合溠。溠水又南流注于涢。

涢水又会于支水,水源亦出大洪山,而东流注于涢。涢水又迳隋县南,隋城山北,而东南注。

隋县故隋国),旧县名。春秋时为随国。西汉置县,治今湖北省随州市。属南阳郡。南朝宋改随阳县,寻为随县,为随阳郡治。西置随州。隋文帝改“随”为“隋”。

溠水古称扶恭河,是涢水主支之一。溠水是随州境最早的河流之一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溠水源出随西北桐柏山南麓,七尖峰西北部的鸡鸣山,向南流经吴山、唐镇、环潭、新街、安居(万福店农场于安居)注入涢水。溠水的的中、上游名鲁城河,以其流经唐镇的鲁城而得名。该河源于七尖峰,向南流经吴山水库,再南流经唐镇鲁城河水库,后注入涢水。据《随州水利志》记载溠水与水汇合,后改道安居镇汇入涢水。为常流清水河。鲁城河东支唐王河,亦为溠水源流之一。发源于吴山镜内香炉垛西侧,西南流入桐树园入唐王水库,再经唐王店向北至五家店汇入鲁城河。黑屋湾以下至涢水汇合处一段,始正名溠水。该段河流从黑屋湾水库流出,南下经加庙至安居镇与涢水汇合。全长91.7公里,流域面积573.6平方公里。

水分东、西两支。西支为正源,其发源于桐柏山南麓随县万和镇鹰子咀,先后流经随县万和镇、尚市镇、厉山镇,在厉山镇车水沟与发源于桐柏山的东支汇合,形成主干。水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286平方公里。水河流域内现建有大型水库2座(封江口、天河口),中型水库2座(龙脉、花鹿沟),小型水库47座。[2]

㵐西县北魏改阙西县置, 为义阳治。 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㵐水西。 西魏改下溠县。

断蛇丘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续汉书 ·国志》: 南阳郡随县 “西有断蛇丘”。

隋侯珠,《淮南子.览冥训》:“譬若隋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东汉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敷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隋侯珠”与“和氏璧”同为古代传说中的宝物,后因以“握灵蛇珠”比喻人有非凡的才能,或比喻掌握了很高的写作技巧。梁.统编《文选》中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隋城山一名随州城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77随州: 随州城山 “在州南七里。山势横亘如城郭然,州因以名。山南有三阜形如瓜,一名三瓜山”。

△又南过江夏安陆县西。

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西北流,南回,迳永阳县西,历横尾山,即禹贡之陪尾山也。隋水又西南,入于涢。涢水又南,至安陆县故城西,故郧城也。因冈为墉,峻不假筑。

隋水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源于广水市蔡河镇黄土关南麓,流经广水市蔡河、城郊、应山办事处、十里、李店、太平等地,境内全长77.5公里,流域面积639.7平方公里。

隋郡永阳县南朝宋置,属随阳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北。南齐属随郡。西魏改为吉阳县

石龙山,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汉书·王常传》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永阳县北有石龙山。”《水经·涢水注》:“隋水出隋永阳县东石龙山。”《元和志》卷27应山县:石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石盘回屈曲若龙形”。

横尾山,又名陪尾山。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汉书·地理志》 江夏郡安陆县: “横尾山在东北,古文以为陪尾山。” 《元和志》 卷27安陆县: 陪尾山 “一名横山,在县北六十里。《禹贡》 云,'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即此也”。

安陆县故城安陆,地名。见包山楚简62、181简及云梦秦简《编年记》。可能是县级单位,下属下隋里。公元前278年入秦。秦、汉有安陆县,故城在今湖北安陆县城关。楚安陆应是其前身。[3] 按安陆市楚王城城址曾出土秦代“安陆市亭”印记陶器铭文。故此楚王城城址应即安陆县故城。该城址位于安陆市城关镇东,系东周、秦、汉遗存,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7平方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1000米。中间以墙分为东、西城,东城东西长约700米,西城东西长约900米,西城被现代城区所压。夯筑城坦宽7~37米,残高2.7米左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有夯土台基。1986、1988、1989、1992年四次试掘,城内文化层厚0.4~2米。发现有水井、基葬。出土有铜镞、鱼钩及蚁鼻钱、秦“半两”钱等。东周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豆、罐及板瓦、简瓦等;秦代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及“安陆市亭”印记,器形有瓮、盂、甑等;汉代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盂、罐、盆、瓮及筒瓦、板瓦等。城内发现汉代墓葬[4]

涢水又南迳石岩山北。昔张昌作乱,于其下笼彩凤以惑众。晋太安二年,镇南将军刘弘遣牙门皮初与张昌战于清水,昌败,追斩于江涘。即《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败楚于柏举,从之,及于清发,盖涢水兼清水之目矣。又东南流而右会富水,水出竟陵郡新市县东北大阳山。水有二源:大富水出山之阳,南流而左合小富水。水出山之东,而南迳三王城东。前汉末,王匡、王凤、王常所屯,故谓之三王城。城中有《故碑》,文字阙落,不可复识。其水屈而西南流,右合大富水,俗谓之大泌水也。又西南流迳杜城西,新市县治也,《郡国志》以为南新市也。中山有新市,故此加南,分安陆县立。又王匡中兴初,举兵于县,号曰新市兵者也。富水又东南流,于安陆界左合土山水,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迳隋郡平林县故城西,俗谓之将陂城,与新市接界,故中兴之始,兵有新市、平林之号。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

石岩山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南涢水西岸。《晋书·昌传》:太安二年(303),“昌于安陆县石岩山屯聚,去八十里,诸流人及避戍役者多往从之”。《寰宇记》卷132引《荆州记》云:“安陆县南十五里有石岩山,北临涢水。张昌作乱……即此山。”

清发涢水在今湖北安陆市境内一水道。《水经·涢水注》:“涢水又南径石岩山北。……即 《春秋左传》 定公四年,吴败楚于柏举,从之,及于清发。盖涢水兼清水之目矣。” 《元和志》 卷27安陆县:涢水 “故清发水也”。

富水,在今湖北应城市西。《水经·涢水注》:富水“出竟陵郡新市县东北大阳山,水有二源: 大富水出山之阳,南流而左合小富水。……富水又东南流,于安陆界左合土山水,世谓之章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按今 “富水则南流径达于汉,与章水不复相通”。

大富水亦名西河,俗称县河。发源大洪山宝珠峰白龙池。于随县境内海拔1100米山巅飞落京山县场河(绿林),经大阳山、高关湾、宋河、罗店、徐店,纳石板河,南流至八斗山进入应城,过应城城西,故又名西河[5]

富水 汉北河支流。在湖北省中部偏东。源出京山县北部大洪山脉南麓。

竟陵郡新市县东汉置南新市县,治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以别于中山国之新市县,故名。属江夏郡。南朝宋改名新市县,属竟陵郡。西魏改名富水县。新市和南新市、新市,从公元前299年到公元554年止,共历时853年。据地方学者考证南新市,东汉光武初年置县,到刘宋时,历时约390年,属江夏郡,城址始为京山康家塝,后移至今京山宋河公社秦关。刘宋时,南新市改为新市,到南北朝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历时约130年,属竟陵郡(南北朝梁时属梁宁郡),城址仍在今宋河公社秦关。(摘自1982年版《京山古今》)

大阳山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副沈庆之征郧山,“进克大阳”。即此。《清一统志·安陆府》:大阳山“在京山县北九十里,富水出焉。群峰际空,上多猿鹿,其西北有青崖”。

三王城三王城遗址位于湖北京山市三阳镇三王城村下韩湾北,系新石器时代-汉遗存,传为西汉末年王匡、王凤起义和屯兵之地。遗址由三个巨大土台组成,每个土台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集有石斧、汉砖及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零碎陶片。[6]

章水,一名土山水。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之漳水。《水经·涢水注》:土山水 “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径随林县故城西。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按,章水本合富水始入涢,自明宏 (弘) 治中,涢水直决而南,遂与章水合流,自此章水不复入富,富水亦不复入涢,而径于汉。”按《一统志》则章水富水河道均已发生变迁。

隋郡平林县故城,按章水河道多位于“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比对注文“水出土山,南迳隋郡平林县故城西”则隋郡平林县故城当位于安陆市西南。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今安陆市梁家山六朝墓有关联,但具体治所位置不详。

         

涢水又迳新城南,永和五年,晋大司马桓温筑。涢水又会温水。温水出竟陵之新阳县东泽中。口径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净可爱,靖以察之,则渊泉如镜,闻人声,则扬汤奋发,无所复见矣。其热可以燖鸡,洪浏百馀步,冷若寒泉。东南流注于涢水。

新城据熊会贞考证此处新城位于云梦县东南四十里处,时城垣尚存。(会贞按:《初学记》八引《舆地志》,安陆县东[《寰宇记》引作东南。]有新城,桓温征石季龙所筑,南临涢水。在今云梦县东南四十里,城垣尚存[7]。)按《湖北省文物地图集》:新城故城位于云梦县下辛店镇新府村北200米,系晋代遗存,面积约1.7平方公里。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城垣砖砌,底宽约28米,残高2-3.5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散布残砖断瓦。据《云梦县志》载,新府城即新城,为晋大司马桓温筑[8]

温水此处温水之名最早见于晋时盛弘之《荆州记》:“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壮若绮疏。又有车轮双辕形,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子,姿仪光丽,往来倏忽”。除郦注外,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山南二道·郢州·京山县》载:“温汤水,在县南十五里。拥以溉田,其收数倍。流经其家,多凶。”《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三·京山县》亦载:“温汤水,在县南十五里,灌溉稻田,其收数倍。西魏因以名州”。

新阳县东泽,约今温泉,亦称汤堰,位于京山县城东6.5公里,地处风景秀丽的汤堰畈。它南临溾水河,北依硫磺山山脉。群山环抱,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松柏滴翠,百鸟啼鸣。既是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又是休假旅游胜地。

竟陵新阳县西晋惠帝时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南朝梁为梁宁郡治。

又右得潼水,水出江夏郡之曲陵县西北潼山,东南流迳其县南,县治石潼故城,城圆而不方。东入安陆,注于涢水。

潼水潼山,杨守敬推测曲陵县治所石潼故城在今应城东南;潼水当出今应城西南.潼水自今应城东南流,当至汉川县东北入涢。但今地多沦为湖泊,水乡泽国,故道难觅。守敬按:《宋志》江夏有曲陵县,本名石阳,吴立,晋太康元年,改曰曲陵。明帝泰始六年并安陆,即此曲陵也。在今应城县东南。若江夏之西陵,在黄冈县西北,潼水安得出此?《隋志》,应阳有潼水。应阳今应城,即故曲陵地,水出曲陵西北,当出今应城西南......水自今应城县东南流,当至汉川县东北入涢,今地多沦为湖泽,枉渚交奇,洄湍決澓,故道难详矣[9]。)

曲陵县按《大清一统志》:在应城县东南三国吴置县南北朝宋省入安陆而此城废,《宋书.州郡志:曲陵县,本名石阳,吴立,晋太康元年改曰曲陵,明帝泰始六年并安陵,水经注曲陵县治石潼故城城圆而不方。张修桂按《南齐书·州郡志》司州永陵左郡领有曲陵县,当是泰始之后的复置县。张氏认为《谭图》三国魏·荆州幅石阳县、南朝齐·司州幅曲陵县,定点于今汉川市汈汊湖北岸、刘家隔之西。潼水径其南注于涢,张修桂推测潼水入涢之汇口当在今刘家隔之东的神灵口涢水西岸,故道今已湮没在汈汊湖中。潼山,无考[10]

石潼故城按方位推析颇疑石潼故城已湮没于应城市东南与汉川市西北交界处的东西汊湖一带

△又东南入于夏。

涢水又南,分为二水,东通滠水,西入于沔,谓之涢口也。

(水),据《水经注》,故道自今湖北荆州市南分长江水东出,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今仙桃市东北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11]

滠水,又名武湖水。即今湖北陂县东滠水。源出鄂、豫两省边境山地,南流到黄陂县南入长江。《水经·江水注》: 江水 “又东合滠口,水上承涢水于安陆县,而东径滠阳县北,东流于江”。

涢口涢水汉水之口。今湖北武汉市东西湖新沟镇。《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三年 (315) 荆州攀等 “帅其徒三千人屯涢口,西迎曾”。《水经·涢水注》: 涢水 “西入于沔,谓之涢口”。清设外委驻


   


[0] 鞠继武,潘凤英,我国古代对岩溶现象的认识,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7-01

[1] 摘自涢水,我苦难的母亲河,“二龙治水”找回您昔日的倩影! 掌上安陆,2017-03-23 17:10

[2] 冯家园叶琪:一水一河孕两城——水·府河的平静与喧闹,随州日报,2018-8-14 09:23

[3] 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4](见《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1989年第2期、1996年第4期、1997年第3期,《考古》1991年第1期,《文物》1994年第4期)

[5] 千年古邑(2) 母亲河,大富水,湖北日报,2022-10-09 责任编辑:程国辉

[6] 《湖北省文物地图集》(下),第386页。

[7] 《水经注疏》,第2648页

[8] 《湖北省文物地图集》,第336页

[9] 《水经注疏》,第2647页。

[10] 张修桂:《水经·沔水注》襄樊—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附:《夏水注》校注与复原(下篇),历史地理,2012-05-31

[11]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