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

 龙泉清溪 2023-04-19 发布于山东

孟浩然

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河的孟浩然,布衣终生,这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极为罕见的。孟浩然,生于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卒于开元二十八年(740)。但隐居而布衣终

生,绝非浩然的初衷,而实出于诗人的无奈。:

应试之前的孟浩然虽也受到了襄阳历史上许多著名隐士的影响,但那时的他除了在做应试的准备外,还在做另一种准备,即用隐逸这种方式来为自己营造一种良好的声誉,实际上都是为日后的出仕。

《田园作》作于他30岁时:“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雄心勃勃,希望能像两汉时献《甘泉赋》的扬雄一样,因自己的辞赋而见赏于当代皇帝,可年已三十犹家居田园,叹息无人引荐,不能早日实现雄心壮志。怎么办呢?那就去考吧。当他“为文三十载”,自觉“词赋亦颇工”时,开元十六年,39岁的孟浩然和许多盛唐的才子们一样,踌躇满志地踏上“迢递秦京道”,“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赴京应

试去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科举不中。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经纶;他曾与诸名士在太学连句,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压倒群贤,且颇得大诗人王维、张九龄的赞誉。然应试不第,使他大为懊丧。

其实,布衣终生的孟浩然有两次很好的出仕机会。科举不中那年冬天,王维邀请滞留京城的孟浩然到翰苑谈诗论文,适逢玄宗皇帝驾到,浩然一时不及回避,便在床侧躲藏。王维见了玄宗,不敢隐瞒,便如实相告。玄宗很高兴,说:“我早就听到他的名字了,何不叫他出来相见?”待浩然出来,玄宗亲切地问道:“你近来做的什么好诗?吟诵给我听听。”浩然有感此次应试不第,正写了一首《岁暮归南山》的诗,于是便悠扬舒缓地吟诵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玄宗凝神听着,似乎悟出了什么,待浩然诵完,便冷冷地说:“是你自己不想出仕,我何尝抛弃过你?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说罢,拂袖而去。

许多人都为孟浩然感到惋惜,认为他错过了做官的天赐良机。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时不诵《望洞庭》而诵《1南山》,命实为之。”诚然,如果孟浩然当时吟诵他的另一名作《望洞庭赠张丞相》,效果将大不一样,此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欲度洞庭而苦无船只作比喻,巧妙透露出自己仕途阻隔、希望援引的心事,又说自己不甘赋闲,要千一番事业,才不愧对这个圣明的时代。多么委婉

动听而又得体!可孟浩然没有这么做,沈德潜感到不可理解,只好用“命运”来解释了。

还有一次是在开元二十三年(735)。这年正月,玄宗皇帝下诏:“其才有霸主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时任襄州刺史兼

山南东道采访使的韩朝宗,欲偕浩然入京,向朝廷举荐。韩朝宗和孟浩然约好了行期。可是,那天孟浩然正在与老朋友饮酒,“会故人至,剧饮欢其”。机会来了,他却喝得酩酊大醉。

比孟浩然小12岁的诗人李白,对孟浩然很是敬慕,写了不少热情洋溢的诗表达他的仰慕之情。其中一首《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你看,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

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高风亮节,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有时在皓月当空的清宵把酒临风,有时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这样的淡泊名利,实在是一座巍峨高耸的高山,“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大诗人李白不禁有“安可仰”之叹,只好远远地向他老人家那纯洁芳馨的品格揖拜了。赠诗难免过奖,但诗中感情是真挚的。

史称“王孟”诗派的另一个大诗人王维,更是对孟浩然佩服得五体投地。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他曾写下《送孟六归襄阳》来表达对孟浩然的崇拜:“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新唐书·文艺列传》栽:“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又为孟浩然画了幅绢本像。此像虽已失传,但当时见到的人曾详绘:“观右丞(玉维)笔迹,穷极神妙襄阳(孟浩然)之状,预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韵语阳秋》)那画的落款处题曰:“维尝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曰:'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时见香炉峰。’”这幅在唐代极为有名的画像传神地描绘出了士子奔波的苦况,也凝结着二人真挚的友情。这神情风貌当是最接近真实的了。

孟浩然去世不久,唐人王士源就着手“乡里采购”“敷求四方”,为他编了本诗集。在集子的序中这样写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仪表。灌蔬艺竹,以全高

尚。”这和李白诗中、王维画中所表现的孟浩然的精神面貌是相似的,只不过更具体罢了。

应试不第离开京城时,孟浩然在寄居的那家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也没忘了给好友王维留诗一首(《留别王维》):“寂寂竞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赴京应试成了孟浩然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走到南阳城北时,下起了大雪,孟浩然停了下来,“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南归阻雪》)。这种恋恋不舍的回望到他晚年依然强烈。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孟浩然被署为从事,只不过是与人唱和,陪人游山玩水而已,且只啊有很短的时间。

孟浩然终于没有出仕。开元二十八年(740)51岁的孟浩然终老故乡南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