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补服制度的发展演变

 金大嘟 2023-04-19 发布于辽宁

■江苏 苌乐 金光 尹钊

补子,简称为“补”,亦可称“胸背”或“官补”,是明清时期在官服胸前或后背上织缀的一块圆形或方形织物。补子是一种按章规定,借以辨识官员等级的服饰,是封建礼教制度在服饰中最典型代表之一。根据官位不同,纹样形式亦不同,如文官饰以禽、武官饰以兽。“补服”的得名也源于这块补子。明代补子一般为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清代有所缩小,3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或圆形。

补服制度的确立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官服补子的根源上溯至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武则天召集官员赐予“绣袍”,在官服上以成对的禽或兽为纹饰,以袍纹定品级。正如《旧唐书·舆服志》中所记载:“延载元年(694)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以上:左右监门卫将军等饰以对狮子,左右卫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石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唐太和六年(832)又规定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些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同时也以颜色来区别官员的品级,使人能一目了然,尊卑自辨,如《唐会要》的记载:“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以上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妇人从夫色。”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后背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在服饰史上被称之为“胸背”。胸背源自金代,蒙元时期十分流行,明代的补子是胸背的发展与变化的形态。这样的服饰在考古中有发现,方形纹饰多作花卉状,比如在山东邹县李裕庵墓中曾出土一件元代男夹袍,胸前背后各织有《喜上眉梢》图;元代至顺刻本《事林广记》的插图中也有身着有补子图案的衣服的官员。虽然还没有资料显示它们在当时与显示官阶相关,但从文化及服饰的传承性来看,武则天时期袍纹与品级相连,蒙元时期的胸背装饰服饰,各代规定的因袭对于明代官服补子的产生毫无疑问是有一定影响的。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朱元璋时期,吸收唐代绣袍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绣袍上的图案改为缀于袍服上的补子。为巩固其政治地位,在服装制度上有了更加明确的等级划分,尤其是官服表现等级的作用最为突出——从头到脚皆有所区别,特别是补子的图案内容,对于区别品官的文武、官阶等进行了符号化的概括。

到了清代,改令易服。官服制度作为清代典章制度中的一项,离不开社会政治制度对它的影响和约束,带有浓重变革色彩。虽然清代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但服饰文化中仍保留部分汉族服饰的精华。清代的补子仍承袭明代服制的补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将补子绣于常服之上,而是缀于补服之上,更加便于补服的制作更改。纹样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明清两代的补服和补子虽存在承继关系,在形式上却又有所差别。

明代的补子在工艺上一般用刺绣和织造两种方法,织造方法又分两种:缂丝、织金或妆花。织金和妆花一般是将补子部分与地部同时织出。缂丝和刺绣一般是先缂或绣成补子形式,再缝缀于衣服上。在色彩上,文官补子画面以蓝色为主要基底及填充颜色,且补子内纹样,色彩偏冷色调,鲜有暖色。武官补子的纹样偏暖色调,冷暖比例适中,运用了大量红棕和黄。武官代服颜色种类与明度随着官阶上升逐渐丰富、加深,团云、海波、祥云纹多种颜色的交织和景色的增添。

据《明会典》《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补子,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xī chì),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pí),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xiè zhì)。除此之外,还有补子图案为蟒、斗牛等题材的,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这些不同的与官阶相联系的禽兽图案,均绣在方形框架之内,置于团领衫的前胸和后背处。明代《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对此也有记载:“我代定制,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花样,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也。”并规定上可兼下,下不得僭上。一些舞、乐、工、吏杂职人员也可用杂禽、杂花补子,如正月十五的“灯景”补子,五月的“五毒艾虎”补子等。明代逢上元灯节,内臣宫眷皆须穿戴灯景补子蟒衣,以应节令。

清代的补服是圆领对襟,因此前胸的补子为两片对成,即袍服门襟左右各半块,后背仍是一块。清代的补子在尺寸上比明代的略小一些,一般为30厘米左右。各品级官服上的装饰图案也有所区别:文官多是娴静儒雅,因此补子沿用了明代旧制以禽鸟为纹样用来彰显文官的贤德,分别是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授予仙鹤纹补子。仙鹤高雅圣洁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锦鸡纹补子。锦鸡是吉祥的象征。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授予孔雀纹补子。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四品中宪大夫、代议大夫,授予云雁纹补子。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大雁还有吉祥的意义。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鹇纹补子。白鹇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物,白鹇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鹭鸶纹补子。白鹭是吉祥之鸟。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七品文林郎、征仕郎,授予鸂鶒纹补子;鸂鶒是凤头潜鸭,又名紫鸳鸯,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体现了古代“五伦”中夫妻美好的关系,是一种吉祥的瑞鸟。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授予鹌鹑纹补子。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鹌鹑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也用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九品登佐郎,授予练雀纹补子。练雀亦称练鹊、绶带鸟。没有品的授予黄鹂纹补子 。

武官多是勇武剽悍的,因此武官的官服是以猛兽作为补子图案的,以此彰显武官的威仪。其一品官服是麒麟纹。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二品官服狮纹。狮在古时被称狻猊,“狻猊即狮”。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狻猊是龙子之一,取其勇猛之意。三品豹纹。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四品虎纹。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五品熊纹。体形大而且勇猛。作为武官官阶的形象,取其阳刚之意。六品彪纹。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七品、八品犀牛纹。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九品海马纹。此处的海马并不是海洋动物,而是和陆地吃草的马模样相同、背上长出两只翅膀的神话中的海兽。既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汹涌的波涛中穿行,于水陆皆可攻杀固守 。

如图所示,是我们收藏的一套清代四品文官的补子。这套补子由前胸和后背两部分组成,前胸的补子为两片对成,即袍服门襟左右各半块,后背仍是一块。补子上有云雁、宝相花、祥云、太阳和海浪等图案,它们都反映了清代人的审美取向和思想观念。

根据王渊《补服形制研究》,可知补子上云雁图案的特殊之处与独特意蕴:云雁是水禽类动物,明代的文献图式中,可以见到云雁补纹足部为蹼状,体表有点状装饰,扇状尾羽。对比多个清代云雁补纹,除尾羽外,云雁的足部水禽特征弱化为爪状,体表有短线条装饰,这些线条以两条为一组,均匀分布,这是清代云雁补纹辨认的重要特征。出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云雁补纹都遵循此特征规律。但借助这段规律,我们可清晰辨认出图中收藏的这块补子是属于清代四品文官的。

云雁身旁又团团围簇着雍容繁丽的宝相花。常见宝相花纹样有多层次的晕色,显得珠光宝气、富丽华贵,故称“宝相花”或“宝仙花”。宝相花是传统吉祥纹样之一,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宝相花纹样并非是对某种实有花卉形象的描摹,而是对多种花卉的集中、提炼,是一种独特、具有符号意义的纹样,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刺绣等各方面可见到宝相花纹样,寄寓着人们向往吉祥的美好心愿。

云雁蹼下海浪波涛汹涌,头顶偏偏祥云漂浮,太阳纹样隐在祥云间,构成了一派和谐美好的画面。这件官服上的海浪叫“海水江崖纹”。海水江崖纹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纹样,俗称“江牙海水”或者“海水江牙”,是常饰于古代龙袍、官服下摆的吉祥纹样。“海水江崖纹”图案的下端,通常斜向地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被称为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中挺立的岩石,并有祥云点缀,寓意福山寿海,同时隐含了“江山一统”和“万世升平”的寓意。其中,祥云纹样线条简洁,变化有致,具有动感。几条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云纹自如飘逸的形态,其抽象简洁的造型,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装饰题材或领城。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清代民间刺绣的高超工艺。

从这件清代四品官员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封建意识趋向强调森严等级制度,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祈愿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风。将吉祥祝词施于服饰图案上,以其形象加深群众审美感受。这套清代四品官员的补子保存比较完整,画面仍不失其精巧之处,云雁神态栩栩如生,祥云海浪繁丽精美。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补子色彩变得暗淡,但这反而给它增添一种历史年代感。

从补子中不但可欣赏当时高超的织工和图案的精美,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面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这套清代时期的补子就生动折射出封建等级制度关系,表现在“礼”的束缚下尊卑有别的规范化。中国古代服饰一直带有明显等级色彩,纹样更是象征身份的符号。补子的出现是几千年来服饰发展的凝练,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纹样本身只是一种装饰性图案,当在人们心理作用外化出神灵崇拜、政治思想、伦理观念后,具有了等级区别、文化内涵和世俗观念。具有政治功能的纹样将大小尊卑概括成符号化来表现,成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