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易传解读 众说纷纭 原因何在?连载1

 韓炅燚 2023-04-19 发布于山西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从历代学者对易传的解读,浅谈中国易学传播的真实状态和传承的底层逻辑》。原文较长,是一篇概括性介绍易学传播、传承、如何学习的文章,为让读者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易学全貌,涉及内容必然很多。为了上下文连贯,主题突出,文内部分章节不宜展开详细论述,以免内容分散,喧宾夺主。作者行文尽量浅显直白,以期言语通俗易懂,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大众传播。

图片

原文6000多字,故将连载发布,蓝色字体为节选时概括的小标题,是否切合作者本意,编者才疏学浅,望作者、读者海涵。下为节选之一:

历代易传解读 众说纷纭,原因何在?

《易传》,专有名词,对《周易》作注释的著作,内容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故称《十翼》。

《易传》包括《十翼》不假,但是说《易传》是对《周易》作注释的著作,这是个完全错误的认定。这个错误的认定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此不展开,见后文:《易经》《周易》《易传》与易学之间的关系

《易传》自成书流传于世,已两千多年,历代学者、大儒、大学问家、经学大家都有解读,自古解易的著作不下千种,有代表有影响力的也近百种,最著名的还有18家解易,但众家解读多有不同,观点相左、甚至严重对立的也不鲜见。

卷帙浩繁,众说纷纭,令后世学人在学习伊始,就面临巨大的选择困难,都是名家之言,听谁的?都是权威之作,谁正确?普通学习者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从判断真伪,鉴别优劣。乱花迷眼,茫然四顾,有志于学者,不知多少人不幸误入歧途,空耗一生,不得易学的真旨。

易学经典距离成书年代越久远,经历的各种解读越多,后世对原著的解读就会越来越变形,直至真意不但未被解出,还越解越乱,几乎把真理注解成了伪法伪学,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比如我们看莎士比亚的作品,得有译者从英语翻译成汉语;看巴尔扎克,得从法语翻译成中文;了解量子力学,得有科普作者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成人话说给你听。

否则一种外语、一种专业术语,就是学习中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没有翻译字都不认识;认识字了,也很容易望文生义,造成理解偏差、错误。如果光看懂就很难,那何谈正确深入的理解,进而通达这门学问?而跨越这种认知障碍,还只是学习的起步阶段而已。

我们知道翻译讲究信、达、雅,就是要准确、流畅、文辞优雅;写科普读物,要让一般人也能顺利学习科学知识。

同理学习易学著作,也需要你有这种类似翻译或转码的能力,这对一般人来说很不容易;或有真正有学识的老师、前辈,教给你、对你作出指引,而遇到或找到这样的人,靠实力?靠运气?其实也很难把握,所以得良师同样不容易。那作为现代人,学易有啥条件,什么样的人学易才有优势呢?

请看明日更新:学易者 及正确解读易学的个人素养条件

原创文章: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大成行者   文案编辑:孟丽

作者提示:系列文章 陆续更新!文章由浅入深,专业性较强,建议从开始按顺序阅读,以免前面的概念、定义不明,导致后面的内容难以理解。学习中如有问题可留言互动,作者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