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三上巳节,无论钱多钱少,记住3忌,2吃,1不碰,老传统别丢

 简食记 2023-04-20 发布于山东
上巳节,又称为“巳日”、“女儿节”、“情人节”、“春祭”等,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上巳节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祓除畔浴的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富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节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巳节的发展与中国的农耕文化、祭祀文化密不可分,这个节日也代表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那时候的上巳节是由王室进行祭祀活动,祭祀对象是神佛和祖先。到了汉代,上巳节已经演化成为一个民间盛大的节日,与祭祀、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代的上巳节主要是举行“祓除畔浴”的仪式,人们认为通过沐浴,可以洗去身上的秽气,辟邪祛病,保佑平安。同时,上巳节也是水乡民间的节日,人们会到河边、湖畔、井旁等处游玩、祈福、放烟火等。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到了唐代,上巳节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唐代的上巳节可以说是上巳节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的祭祀、宴会、游春等活动也更加隆重热闹。唐代的上巳节更多的是民间活动,人们会穿上新衣、戴上花冠,到郊外游春,观赏山水、采摘鲜花、品尝美食、演唱歌曲、舞蹈等。这些活动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快乐生活,成为了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
宋代以后,上巳节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广泛流传于各地民间。当时,各地还根据地域和习俗的不同,对上巳节的庆祝方式和形式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创新和发展。三月三上巳节将至,无论钱多钱少,记住祖宗说的,3忌,2吃,1不碰,老传统别丢。
“3忌”
1:首先是忌不露额头。上巳节这天,人们需要把额头露出来,不要让头发遮盖住额头。这个禁忌的根源在于古时候人们认为,额头是一个人身体的“灵门”,而上巳节这天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要展现出虔诚的态度。如果不露额头,则会遮挡住“灵门”,影响自己一年的运势。
2:其次是忌乱动祭品。在上巳节这个日子里,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会放置很多祭品。一旦放下祭品,就不能再去碰触了,需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这个禁忌的原因在于,祭品代表着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若是随意碰触,会被认为是对祖先和神灵的不尊重,会招致不好的运气。
3:最后是忌对父母不敬。在三月三这个日子里,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家族祖宅,祭祀祖先。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父母怀有敬意,因为父母是赐予我们生命的人,需要感恩和敬仰。若是有不敬之心,会导致自身的运气不佳,诸事不顺。
“2吃”
1:荠菜煮鸡蛋,是传统的上巳节食品之一,通常在三月三这一天食用。荠菜和鸡蛋是这道菜的主要材料,其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荠菜和鸡蛋一起放在锅中煮熟即可。荠菜煮鸡蛋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既能保留荠菜花的清香味道,也能使鸡蛋的营养成分充分吸收,口感鲜美,非常适合在上巳节这一特殊日子里享用。
2:五色糯米饭,这是一道色彩斑斓、美味可口的传统食品,由五种颜色的糯米组合而成,分别是黑、红、黄、白、紫。这五种颜色代表着五谷丰登、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等吉祥寓意。五色糯米饭是广西、贵州等地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尤其是布依族和壮族。在三月三这一天,吃五色糯米饭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1不碰”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信仰。据说每个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别位于头顶和两肩,这三把火可以抵御邪恶的侵袭。在三月三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尤其需要保护自己的三把火,因为这一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阴气也同样旺盛,鬼神之力可能比平时更强大,因此要特别小心。
总的来说,上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民俗风情、传承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认同的平台,更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力量。当然,上巳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在于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
在我国传统的习俗当中,或多或少带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正是这样,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你们当地三月初三上巳节这天都有着怎样的一种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