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 2303天风策略会:3.16 东软集团会议纪要一、集团业务的四个板块1.汽车(1)整体:汽车领域在集团占比 4...

 陈长涛 2023-04-20 发布于上海

东软集团 2303

天风策略会:3.16 东软集团会议纪要

一、集团业务的四个板块

1.汽车

(1)整体:汽车领域在集团占比 40%

(2)业务情况

东软集团:主要做的是智能座舱、智能通讯 C-V2X、T-Box、导航产品(主要做国内车厂出海的车型以及 国外车厂的,国内车厂的基本不做)、抬头显示系统 AR-HUD。其中座舱覆盖了 50 多家车厂,220 多个车 型,去年有略微增长,但增长的不多,主要是由于去年 Q4 疫情的影响,这部分收入预计会 递延至今年。

东软睿驰:主要是四条业务线,ADAS 域控和产品;BMS 电池管理系统,少量做一些 PACK 的产品; AUTOSAR 基础软件平台;车一体的产品。 原来百分百控股,现在不控股了,2021 年对它进行了第一轮融资,当时引入的是国投招商、德载厚;22 年初,本田、经开跟投。目前东软集团对睿驰的持股比例是 33%左右,但是不并表。 睿驰去年研发费用增加了很多,今年应该不会比去年高很多了

(3)产品占比情况   更多内容关注:股民纪要

产品中,座舱一体化产品占比大概 70%多点,T-Box 有 14%、15%,剩下的就是导航产品和 AR-HUD。

(4)客户情况

集团前五大客户是吉利、红旗、长城、长安,还有奇瑞,这些已经落到合同,如果看定点的话,比亚迪现 在可以挤到前五。基本上现在还是自主的品牌占比比较高,预计吉利 23 年可能占比会更高。整个汽车板 块前五大客户可能贡献 50%多点。

(5)汽车板块增速情况

总体:增长不是很乐观。但国内车厂的出口,这个增长是确定的。由于国内车型性价比比较高,预计今年 出口的车型同比增长能到 50%左右。

具体:汽车毛利率 25%左右,去年增长 10%多点,23 年增长将近 20%,但不太明确,主要是现在车厂大 幅降价,看得就不太明确。增长可能的原因:1)座舱今年会比去年可能新拿的定点会多,但是落到收入、 合同额不确定,可能增长是确定的,但不会像以前每年 50%的增长趋势,今年差不多十几二十。2)集团强 调 Licensel 收费模式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个模式目前占比 82%。

2.医疗信息化、医保社保

(1)业务情况

东软集团:1)医疗信息化领域:院内信息系统、诊室内的信息化平台。去年市占率第二,比卫宁低了一点 点,可能也就低了 1%左右,去年千万级项目签了 30 多个。2)面向公卫:卫健委、疾控局。了)面向中小

医院:云 IS 系统、医共体等。4)医保社保:主要是做平台搭建,这个平台也是需要每年进行升级的。市占 率第一,覆盖 25 省。医保去年因为疫情只验收了 19 个省,还有一部分递延至今年验收,预计在六月份之前;养老保险今年上半年也会有 2 个亿左右的份额由去年递延至今年。社保 2022 年,国家有全国就业服 务示范工程的要求,这块估计今年会有 8 个亿的市场,这也是我们今年看的比较大的一个机会。医保社保 都是市占率第一,未来会一直保持这个趋势,不太会下降,只会越来越多。

东软医疗:做医疗影像设备。集团持股比例 29.94%,是第一大股东,目前最终 PO 的方案还未确定。市 场情况是已经覆盖了全球 110 多个国家,国内直接对标的公司是联影,公司这边 CT 比较强,联影 MRI 比 较强。

熙康:做云医院,类似于平安好医生,主要跟当地卫健委牵头,签整个城市的云医院平台建设,目前覆盖 了 28 个城市,同时也有自己线下的体检中心和康养中心。去年熙康受到疫情影响,很多线下诊所、体检中心暂停营业,估计这种一次性影响原因消除之后,今年会好转很多。目前,东软集团仍是熙康的第一大股 东

望海康信:做医院后台管理系统,做院内的 HRP,院端的 DRG、DIP 相关的业务,还有一部分做医院供应 链管理。望海康信原来是并表的,7 年引入泰康、平安之后就出表了,目前东软集团仍是第一大股东。

(2)客户情况

客户分布:客户收入华东第一,华北第二,东北第三。比如去年在江苏有大几千万的项目。

(3)市场格局

医疗信息领域:卫宁、东软、东华是主要玩家。卫宁这两年发展比较快,比公司稍高一点,前几年公司一 直市占率是第一,但是卫宁现在会比我们高出来一个点,我们去年市占率是排名第二的。这个市场比较分 散,头部效应也不集中,但是一般来说客户就不太会换供应商。

医保社保:相较医疗信息化头部效应比较明显,现在主要就是我们和久远

(4)业务收入及利润情况

医保社保、医疗信息化差不多就是 40%多,不到 50%的毛利率,但医疗信息化稍高一点。这个板块的收 入医疗信息化和医保社保各占 50%,按照去年每个板块各有 10 多个亿的收入。

3 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做各个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占比不到 20%

4.企数转型: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中台、数据管理系统。

四大板块里今年最乐观的是医疗板块,一是之前疫情的原因医疗这部分国家没怎么动,都在抗疫了,今年 会把之前递延的再加上;二是今年国家下来的政策特别多,比如国家要求乡镇卫生院要接入全民健康信息 平台等;三是国家成立了疾控局,疾控局这部分的信息建设的业务,我们现在是最有优势的。但是,公司 面向公卫占比不是特别多,主要还是来自院端的收入。智慧城市和企数转型这两个板块是公司的传统业务, 增速就是稳定的增长。

2、盈利情况

去年利润亏损,但营收是增长的,但营收增长不及预期,原因在于:

1.去年 Q4 大部分收入无法确认。

2.几家子公司合计亏损的影响。1)东软医疗虽然还是盈利的,但目前来看利润没那么高,因为 12 月份有一 些产品没有验收,总体来说收入还不错,但收入不并表,只并利润。2)熙康去年是加大亏损的,最主要的 原因是线下那部分业务没进来。未来一时半会儿不会盈利,但也许亏损会比原来少一些。3)望海和集团是 一样的,年底有一部分没能验收。4)睿驰去年最大的亏损的原因是专利增加,NeuSAR、ADAS 的研发投 入一下子拉了起来。所以总体来看这几家创新公司给公司带来的亏损会很多,比往年 4 个亿的亏损还要更多(大概还要多 2 或 3 个亿)。

3 国际业务。目前东软 20%左右的收入来自国际业务,其中日本的业务占比(70-80%)很大,日本业务成 本是按照人民币计价,但收入按日元来算,汇兑的影响导致国际业务收入大概下降 10%左右,1 个亿左右 的数量级。 以上三个因素都属于比较不可抗力,单看东软的主营业务,去年实际应该是盈利的。

36Q:医疗信息化是项目制的吗?

集团做的医疗信息化传统地去看是项目制,但是通常来说集团客户粘性比较大,而且 23 年有新的机会就 是在电子病历评级领域,如果想要更高的评级,意味着客户每年都需要重新升级,不断扩展。但是单个项 目拉看,一般都是一开始收承建费,后三年服务费,其中承建费比较多,几乎每年都有新项目,主要取决 于政策要求。

Q:几个子公司未来的规划?

医疗上市是肯定的,但不太顺利,原本希望 21 年发出去,但 21 年港股崩盘了,不排除回 A 股,希望能拿 到最高的估值发出去。熙康会继续在港股推。望海的上市计划还没最终确认,先把业务提上来。睿驰是因 为 21 年实控人变了,正常是 4 个月后报 PO,但也不排除做别的融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