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丽塔》:生命之欲与罪恶之花

 置身于宁静 2023-04-20 发布于浙江













文学推介与赏析

生命之欲与罪恶之花


亨伯特:  洛丽塔的继父。主人公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对九至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具有无法克制的欲望。对安娜贝尔的永恒记忆使得亨伯特长期处于对性感少女畸形追求的梦幻中,洛丽塔的出现,使这一畸形追求找到了承载的实体。
 洛丽塔:夏洛特的女儿。夏洛特死后,洛丽塔沦为亨伯特的情人。后来,洛丽塔随色情剧作家奎尔蒂逃走。三年后,已为人妇并怀有身孕的洛丽塔碍于经济上的窘境,向亨伯特写信求援。
 夏洛特:洛丽塔的母亲,爱慕自己的房客亨伯特并与他结婚。婚后夏洛特看到了亨伯特的日记,得知了他对女儿洛丽塔的迷恋,愤怒地冲了出去,遇车祸而死。
奎尔蒂:在亨伯特与洛丽塔的第二次汽车旅行中,奎尔蒂一直跟踪着他们,并且趁着洛丽塔生病住院之际把洛丽塔带走。后来奎尔蒂强迫洛丽塔在他的面前和别人拍色情电影,洛丽塔不愿意,被奎尔蒂赶了出来
  本书绝大部分篇章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讲述的是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仍旧钟情于年幼的女孩,将她们看作纯洁的小仙女。当他认识了十二岁的洛丽塔后为之倾倒,不惜以洛丽塔继父的身份和她相处。在洛丽塔的母亲去世后,亨伯特与洛丽塔发生了乱伦的关系并且之后一直沿着美国旅游。亨伯特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服等小女孩喜欢的东西控制着洛丽塔以及继续满足自己的欲望。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并且脱离了继父的掌控。三年后,洛丽塔给亨伯特写信需要他的金钱支援,见面后亨伯特从洛丽塔口中得知当年拐走她的人叫奎迪,洛丽塔拒绝了跟亨伯特一起走,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迪。最终,亨伯特因为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因难产死于1950年圣诞。


《洛丽塔》一书开头便彰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段能唤起他们心中恶魔的一段文字。开头并不简单,不仅仅是一个精妙语言的游戏而已,这个开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强度,让人为之着迷。也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想要读下去的欲望。
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以一种放弃道德评判的细致口吻描述了男主角的心理历程,使得本书成为了精神病学的经典。本书以独特的主题,吸引着人们的关注。自波德莱尔发明了“恶之花”一词后,拥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品总是以描写某种常规视为“罪恶”的不伦之恋为框架,描写“真善美”的作品,从来不能获得欧美文学评论的青睐。《洛丽塔》中渗透出一种罪恶的美感,如同亨伯特沉迷于欲望的深渊,纳博科夫提出了兽性与美的这个组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也是正因为有着强调巨大的力量的兽性,才推动出了巨大的戏剧性,成为一个揭示时代生活的标本,本书便印证了这个西方传统。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种病态的写照,不如说它是一场悲剧。文中的主人公亨伯特内心应该是有恋童癖好的,他本身其实是一个有正常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男人,碰巧他的爱人仅仅只有十几岁。纳博科夫把这个正常人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故事写得合情合理。亨伯特对洛丽塔掏心掏肺,即使在她离开三年后,她需要钱,亨伯特也会无条件的满足她的要求,他放弃了尊严和原则去迁就她,这种爱其实不能被道德所束缚。但是对于洛丽塔而言,她年轻,有朝气,有着姣好的面容,单调的生活并不能拴住她不知廉耻的情欲与狂肆的内心。由此可见悲剧的产生是必然结果。当洛丽塔以怀孕的少妇的形象出现之时,亨伯特还是一如既往的深爱着她。但笔者认为洛丽塔并不是爱亨伯特的,她也许只是从亨伯特身上获取利益,代价就是迎合着本就热爱她的亨伯特,但她永远也不会懂得亨伯特心里对她是一种怎样狂热而又充满着欲望的爱。亨伯特甚至可以放弃生命去爱着她,笔者认为这不全是心理问题,亨伯特是把洛丽塔真真正正当心爱的人,为她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然而这一场可以说是单相思的恋爱以悲剧收场,亨伯特因杀人病死狱中,洛丽塔生孩子时难产去世。也使《洛丽塔》以悲剧谢幕。
洛丽塔的悲剧成因
1、时代背景因素
   《洛丽塔》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对洛丽塔这一代的青少年影响较大。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和电视广播,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他们逐渐学会物质享受,崇尚及时行乐。正如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中所描绘的那样:“20世纪20年代那十年是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风盛行的十年”。洛丽塔生活在此种社会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养成了对物质利益狂热追求的态度,所以小说中的洛丽塔才会被亨伯特的零用钱和漂亮衣服所掌控,她在金钱面前抵挡不住诱惑,甚至为了零用钱和亨伯特发生了关系。除去了物质消费的影响外,洛丽塔在经过电视上那些过于开放的问题的耳濡目染,已经对自己的童真满不在乎,并且她认为那是人间的秘密世界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两人在旅馆里住宿之时,早上的洛丽塔可以说是主动引诱亨伯特,并且亨伯特没有预料到的是洛丽塔对所谓的贞操观念很是单薄。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洛丽塔无法不被影响着。所以,依笔者看,社会上的负面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学校教育因素
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广义的社会教育,还包括了狭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说前者构成了洛丽塔的最初的生存困境的话,当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失败进一步将这个聪慧的孩子推向了深渊。当亨伯特来到夏洛特家时,夏洛特就迫不及待地将洛丽塔打发到了夏令营,她深信夏令营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然而事情却不尽人意,学校的夏令营根本不像广告宣传中那样,在营地里,孩子们不被拘束,洛丽塔借着所擅长的划船活动陪同另一个女生每天划船至偏远的小岛上,轮流与营地女主人13岁的儿子交欢,更不用说学校里孩子们之间数不清的事情了。当社会纵容了不检点的行为的存在后,一个刚刚建有道德意识的孩子就有可能被引上歧路。所以说洛丽塔的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3、家庭破碎因素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父亲就缺少了一种保护,这也是洛丽塔缺少的。夏洛特作为母亲,其实是并不称职的,她没有尽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义务的同时当她生活失意时,将洛丽塔当做是自己的发泄对象。在这种残缺的家庭中,洛丽塔加深了对父亲的幻想。极度渴望一个完整家庭的洛丽塔在看见亨伯特之后,她产生了父亲的感觉也希望得到父亲的宠爱,也为后文的悲剧奠定了一定上的基础。
4、错误引导因素
如果说洛丽塔在这个社会背景上迷失了方向,那么亨伯特则是进一步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再次将她推进了无尽的深渊,扼杀了她的青春。当亨伯特爱上洛丽塔后,他使洛丽塔之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可悲与畸形,他不让洛丽塔参加同龄人的正常交往活动,阻止洛丽塔与同龄异性接触。被他看管的洛丽塔后来与世隔绝,唯一能做的就是物质的享受,看漫画,买衣服,这样长时间的被控制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减缓洛丽塔的生长发育,亨伯特甚至给洛丽塔服用安眠药来保持她的童稚。这对一个少女是很残忍的。也使洛丽塔后来的人生走上了一个悲剧的道路。
亨特利的悲剧成因
1、亨伯特“恋童癖”起因
少年时期的亨伯特,遇到了比他大几个月的十四岁少女安娜贝尔,他们互相深爱着对方。但不幸的是,四个月后,安娜贝尔因感染伤寒而早夭,对于如此迷恋深爱着少女的亨伯特来说,安娜贝尔的死成为了他整个冰冷的青春岁月里任何其他浪漫韵事的永恒障碍。自此后,失去生命挚爱的痛苦造就了亨伯特恋童癖的产生,他将九岁至十四岁的少女定义为小妖精,他对这特定年龄段的少女们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也在后来爱上了少女洛丽塔。
2、亨伯特的一厢情愿
在亨伯特遇到洛丽塔后,他就认定了,那个少女是他死去的爱人的继续。为了洛丽塔,他不惜去做荒唐的事情,他与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结婚,即使亨伯特丝毫不爱夏洛特;他在夏洛特死后,带着洛丽塔穿越美国大陆流亡着,只要能与洛丽塔在一起,他可以选择一辈子流亡;最后跟踪杀害了曾经抢走她的小仙女的奎尔蒂却也因此进入了监狱。但是亨伯特对洛丽塔近乎狂热的爱却不能印象着洛丽塔,洛丽塔一开始也只是把他当做父亲般的存在,到后来她成为了亨伯特的情人,她也并不爱着亨伯特,后来甚至忍受不了亨伯特这种行为以至于离开。
笔者认为《洛丽塔》里的两个主人公的悲剧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同时,这种必然性也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与道德伦理问题。Eaglestone曾经说过:文学只有在伦理学的“甜蜜光辉”的泽照下,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洛丽塔》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在这部作品当中,蕴含着伦理学方面的道德教化和批评功能的痕迹。
但笔者不赞同这本书是暗示了“年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或是“年轻的美国诱奸了年老的欧洲”这种观点。对笔者而言,这种大多数人难以认同的爱只是一个中年男人对一个小女孩的爱,与正常情侣之间的爱是毫无二致的,这种爱与道德和法律无关,只是一种纯粹的爱。
一部伟大的作品自然有其独创性,因而凭借其本身的性质,它的出现多少叫人震惊和意外,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本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代人而做出努力。

 ▍《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
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