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07】西周时期戈为何多于矛

 where5 2023-04-20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西周双耳窄三角叶矛头,首都博物馆

矛是西周的常用兵器之一,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姬发的檄文中便有“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句子。

图片

▲西周直内短胡戈,霸伯墓地出土

从出土实物来看,西周时期的戈远多于矛。由于西周时期的戟多为戈矛合一之形制,不影响矛、戈出土数量统计(如为戈矛分开的联装戟,则戟有可能因为盗墓等问题导致的零散分布而被误认为戈、矛)。因此西周出土之戈不会是散落的戟部件,可以认定西周时期戈更流行。

关于西周时期戈多于矛的原因,传统看法是车战利于用戈。

图片

▲西周车马坑,虢季墓地出土

按现有研究,商人以步战为主,而西周由于善于制作车辆,因此崇尚车战。《考工记》中说:“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上”即“尚”,为擅长之意。

图片

▲战车作战场景复原,军事博物馆,来源:(知乎用户)宇轩

车战时,如果双方距离较远,则以弓箭互相攻击;当战车被迫停止时,士兵则以短兵器进行近战;而当两辆战车交错而过(即“错榖”)时,士兵则使用长兵器去攻击敌方战车上的乘员。

图片

▲西周直内无胡戈,昌平白浮出土,首都博物馆

过去的观点认为,错榖时,双方士兵以戈、戟等勾兵互相攻击,因此对于车战来说,戈戟是比矛更实用的兵器。

但按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_戟研究》研究,西周、东周时期战车配备的长兵器包括长矛、长戟、长戈、长殳,其中长戈占比极少。同时,大多数出土的带柲戈均为短戈。

另外,按现代人复原结果,以及对照国外其他战车作战方式来看,矛在车战中的实用性没有问题,所谓车战利于勾兵之说缺乏足够的证据。

笔者认为,西周矛少于戈,原因是周人步战多用戈盾而少用矛。

虽然西周车战盛行,但战车昂贵,同时作战时必须依靠步兵辅助作战,因此在当时的战场上,步兵的绝对数量很大。

图片

▲左右二矛为双耳圭首矛

▲左右二矛为双耳圭首矛,霸伯墓地出土,山西博物院,来源:雅昌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