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 会“放 弃”

 感悟zs 2023-04-21 发布于河北

1936年,美国最胖的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因心脏衰竭被送进医院急救,医护人员用了当时最好的药物和最先进的设备,仍然无济于事。临终前,他喃喃地对自己说:“你的身躯很庞大,但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医院的院长对此深有感触,他让人把这句话刻在医院的大楼上,提醒体重超常的人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体重。

看完这则消息以后,笔者心里感触颇多。仔细想来,人生存在社会上,日日年年,忙忙碌碌,为了升迁绞尽脑汁,为了金钱四处奔波,有些人为了个人的一己之利甚至不择手段……。可是,有多少人想过,在千方百计为自己“索取”的同时,自己应该“放弃”什么。其实,不管什么人,都是有一些东西需要“放弃”的。

其一、放弃那些违法悖理的“欲望”。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应该说,“欲望”是人的本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如果没有了“欲望”,人人满足现状、不求进取,这样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气的社会。可是,人们实现自己的“欲望”,必须以遵纪守法为前提。如果违背了这个前提,任“欲望”不受节制地滋意横行,社会将充满各种犯罪,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

恩格斯说过,“人的本质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此话确为至理名言。人在做好事的时候,肯定是“天使”的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而人在做坏事的时候,也肯定是“野兽”的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因此,人们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使天使的本性得到发扬,使野兽的本性得到抑制。

对“欲望”的控制,尤其应当高度警惕“贪欲”、“色欲”、“权力欲”的侵蚀。对金钱非法占有的“贪欲”,祸害当推首位。唐朝柳宗元写过一篇短文,叫《负阪(音)传》,说“负阪”这东西,体积虽小,但贪欲极强,不分青红皂白,“见物辄取”,结果,终因负重过度而亡。当然,如今是看不到它的踪影了,恐怕贪心过大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现在看来,这种小动物不仅可笑,而且实在太可怜了。可是,自以为很聪明的人,是否果真都比它聪明呢?不见得。看一看近年来司法机关揭露出来的一些官员贪污受贿案,你就会深深地感到与“负阪”相比,有些“贪官”的“贪欲”是有过之而不及的。比如,成克杰、胡长清、李真等人,已经身居高位,本应恪尽职守,为人民多办实事、多作好事,可他们却利欲熏心,想方设法获取不义之财,受贿数额之巨,达到令人吃惊、贪得无厌的程度。某些掌握重要权力的岗位,甚至屡屡出现违法犯罪之徒。虽然他们先后理所当然地被绳之以法,但留下的教训确值得人们深深反思。

人生在世,所求所需并不是太多。古人说过:“良田千顷,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卧七尺。”一个人一生之中消耗的物品是有限的。说到底,那些贪官煞费苦心搜刮的巨额财产,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如果想留给子孙,则只会把他们培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日花天酒地、只知享乐腐化的“寄生虫”。还有,如果钱财“来路不正”,也会夜卧不宁,整日提心吊胆。怕窃贼光顾,暴露马脚;怕警笛鸣叫,东窗事发。如此看来,其生存质量实在是极差的了。如此看来,放弃取之不当的“贪欲”,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取得正当的报酬,过平平常常的日子,实在是一种极好的人生境界了。

“贪欲”可以使人落马,“色欲”也会使人上当。古今中外,在“石榴裙下”身败名裂、甚至亡命丧国的事例不胜枚举。因其它方面的“欲望”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悲剧,也就不屑一一述及了。

其二,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人生存在社会上,都会确定自己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对一个人的生活影响极大。合理的目标能够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而过高的、难以实现的目标又会使人产生挫折感。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其实这只能是一种希望和期待。据说在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他的一生过的并不愉快,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没有实现。在他临死前的一段时间里,他终于认识到,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最后,他写下这样一段遗言:“我是一个本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并不重要。我却因为这些并不重要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是多么愚蠢啊!我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自寻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这位老人的“临终遗言”可谓发人深思。

其三,放弃那些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不良习惯”。大多数人有贪图玩耍、追求安逸的习惯。倘若把这些“习惯”约束在必要的限度之内,那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可是,有些人把握不住自己,往往“过度”,就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有些人嗜酒如命、每饮必醉,结果酒后出现意外的事时有发生,代价可谓大矣。有些人嗜赌,一赌而不可收,结果因此家破财尽、债台高筑者屡有所闻。近来“互联网”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交流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某些“负作用”,个别人尤其是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于“网吧”之中,玩游戏“昏天黑地”、废寝忘食,不仅荒废了事业、学业,有些人还因精神恍惚而丢掉性命。还有些人受黄色信息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训十分深刻。

对“不良习惯”是必须下决心克服、改正的,关键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据说列宁在青少年时期一度酷爱下国际象棋,并有一定的研究,但后来当他意识到对象棋的过度迷恋可能对事业产生不利影响时,就发誓坚决放弃了这一爱好,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下过国际象棋。

容易发怒、生气,也是“不良习惯”或者人生弱点之一。生气、发怒不仅容易伤害身体、影响健康,发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甚至是错误的。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放弃易怒的习惯和弱点,凡事三思而后行,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决策,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据说林则徐就专门写了一幅“制怒”的横幅,悬于室内,时时警示自己,这对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