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箕子是箕氏朝鲜的创立者

 殘荷聽雨 2023-04-21 发布于北京

    箕子(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胥余,商朝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商纣王的叔叔,官太师,封于箕(故称箕子)。

    箕子佐政时,见商纣王挥霍无度,苦心谏阻,但屡谏商纣王都不听。箕子心痛如割,索性割发装癜,披发佯狂,商纣王以为箕子真疯,遂将他囚禁起来。

    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牧野决战,商纣王兵败自焚。周武王攻入商都朝歌,箕子趁乱逃往箕山(今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过着隐居生活。

    箕子利用那些天然的黑白两色石子摆卦占方,借以观测天象,参悟星象运行、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万物循变之理。求贤若渴的周武王访道太行,在陵川找到箕子,恳切求师。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怎样理国,箕子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周武王听。周武王听后,十分钦佩,想请箕子出山,重用箕子。但箕子不愿服务于周朝,不肯出山,周武王无奈而走。

    箕子担心周武王再次来请,乘周武王走后,迅速率领弟子与殷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而去,同去的有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

    传说,箕子一行到了黄海边,便乘木筏向东飘去。后登上一陆地(朝鲜半岛北部),因见山明水秀,芳草连天,一派明丽景象,便将那地方称为朝鲜。从此,箕子带领的5000余人在那里定居下来,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并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开来,把围棋传向四面八方。后来箕子被那里的人推举为君主。

    当周武王知道箕子远避东方时,便派人去封箕子做朝鲜的君侯(海外属国),并邀请箕子回乡探亲(这时箕子52岁)。

    后来,箕子从朝鲜回过中原朝见周武王。

    箕子死后葬于梁国之蒙县(今山东省曹县南),其墓地被后人称为“箕子冢”。

    箕子陵是古代高丽国为纪念箕子而建的陵墓,原址位于平壤牡丹峰脚下,至今已无存。1102年,高丽国肃宗为箕子重修陵墓,并在旁边建立箕子庙。1959年春季,为了建设牡丹峰青年公园,箕子陵被拆毁。

    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和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承认这一历史(目前有些朝鲜和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今朝鲜和韩国的姓氏中有箕姓,还有其分支韩姓、齐姓,他们都奉箕子为始祖,并到中国河南省淇水县朝歌镇的三仁祠寻根问祖。朝鲜族人喜穿白衣,这与殷商传统有关(殷商尚白)。

    前193年,箕子的第41世孙箕准被属下卫满推翻,箕准等南逃(后参与开发了半岛的南部,他们作为移民成了韩国民族的组成部分),箕子王朝灭亡,卫满建都王俭城(今平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