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销快,复购高,中式茶饮品牌至本清润为何值得经销商代理?

 新经销 2023-04-21 发布于上海

作者丨青山依旧

万亿饮品市场,茶饮料又有了新的突破。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软饮料行业中,最大的细分市场为包装饮用水,占据了软饮料37.64%的市场份额。其次就是即饮茶,在软饮料行业中占比为19.64%;此外,国内茶饮料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将达到969亿元。

2022年受疫情和大宗原料波动影响,饮料行业呈下行压力,但其中依旧有品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华润怡宝整体收入、净利润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而旗下主打中式茶饮品牌至本清润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不少城市的便利店和大卖场的饮料货架上,我们都能看到至本清润整齐的排面和消费者前来购买。

随着茶饮料市场的迅速扩大,多品牌的入局。怡宝至本清润茶饮料虽然诞生不久,但却获得消费者和经销商的认可,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造饮品矩阵

怡宝为何看中健康植物茶饮

据公开信息显示,怡宝作为我国包装饮用水领导品牌,近年来正在向水+饮料双引擎格局拓展。截至2023年初,已经拥有蜜水系列、假日系列、佐味茶事、魔力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涵盖近水饮料、果汁、茶饮料、运动饮料、奶茶、咖啡等品类。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茶饮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早在2019年怡宝就凭借佐味茶事无糖茶切入茶饮料市场,在取得不俗的成绩后,2021年8月推出了低糖的至本清润菊花茶,正式进入中式经典饮品赛道,同时该产品也是作为含糖茶饮的补充。
据新经销了解,不到一年半时间里至本清润菊花茶就立足于市场,成为动销不错的茶饮料品牌之一,来自广州的怡宝经销商梁先生反馈,至本清润一经上市就代理,在终端市场接受度较高,口味和口感也比较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很看好至本清润系列产品。
另外经销商张先生也有同样的反馈,至本清润口味和包装都比较新颖,在市场回转好的情况下,这两个产品未来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怡宝广州地区销售小胡、小朱认为,至本清润产品动销表现不错,终端门店反响比较好,此外因为产品包装、口味和价格都比较亲民,因此消费者复购也较多,预计今年业绩会持续增长。深圳销售小颜说,该产品价格带适中,在消费者接受范围内,因此客户和消费者也愿意尝新,口味和包装的表现都不错,大众的接受度高。
与此同时广大消费者也对至本清润有着不错的评价,上海白领郭女士表示最近经常购买至本清润菊花茶,其清爽的口感能够缓解工作的疲劳;而正在上学的张同学则表示比较喜欢至本清润的柠檬茶,尤其在吃火锅的时候能够解腻。同样,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也可以收到很多网友对至本清润的消费评价和种草。
如今至本清润产品遍布全国超市、便利店、餐饮等渠道,甚至进入到电商、自动售卖机新零售场景,那么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怡宝倾力打造的至本清润植物茶饮品牌究竟做对了什么?
记忆中的味道
拆解至本清润背后的实力
中国市场广而深,消费基数庞大,这意味着所有的品类都充满着巨大的机会,当然在蓬勃发展的饮品市场里,品牌要想取得持续的增量依旧很难,因为饮料品类入场门槛低,品牌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
而至本清润则将目光瞄准植物茶饮这个极具潜力的细分赛道,短时间内它是如何快速成长的呢?
首先是品牌背书,作为包装饮用水头部品牌怡宝旗下的茶饮料品牌,至本清润有着天然的品牌力,当然这里的品牌力不仅仅指的是消费者的认知和依赖度,更重要的是怡宝多年积淀下来的渠道力。
其中包装水业务,在百亿量级的基础上实现双位数增长,实属不易。这背后离不开怡宝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如今饮品行业正在发生变革,头部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
从怡宝2022年业绩逆势增长中就可以看到,在强大品牌力和渠道力的双重作用下,消费者对怡宝产生了高粘性的品牌依赖,同时会将对品牌的忠诚度延续到旗下其他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至本清润就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动销。
借助怡宝品牌影响力和经销商的渠道渗透,至本清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品从0到1的突破。
其次就是产品力,作为中式植物草本茶饮品类的代表,至本清润凭借强大的产品力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性、功能性的需求。目前至本清润拥有菊花茶和柠檬茶两款产品,其中菊花茶每瓶约含8朵浙江桐乡杭白菊,并且搭配黄冰糖,而柠檬茶每瓶约含1/2个柠檬并且搭配云南大叶种红茶,为消费者带来清凉回甘、爽口解腻的体验,而清洁的配料表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同时至本清润也为消费者打开了更多的使用场景,例如清凉解暑、缓解工作学习压力、解腻等需求,能够广泛的应用在餐饮、办公、日常饮用等场景。
而在包装上,至本清润系列主打中式美学的设计风格,用国潮化的包装将具有历史底蕴的中国茶文化与年轻个性的消费需求相融合,借助温暖的黄色,以清新淡雅的形象为品牌赋能,通过简约的包装设计,使得产品形象更具备显著性和文化性。
例如至本清润菊花茶,就采用简单明了的毛笔字,直观的色彩和线条搭配,勾起了人们记忆中的味道,因为菊本身就是充满共性的东西,而至本清润的设计师将共性变成了品牌的个性,融合品类与品牌的价值,在终端陈列上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眼中的中国风并非品牌刻意营销的文案,而是与产品自然相融的结果,成为产品视觉传播的亮点,用中国风勾起消费者儿时记忆。
最后就是渠道力,饮料的增量来自于渠道,来自于接近消费者的渠道,而至本清润凭借怡宝强势的品牌力,在渠道上拥有天然的优势,但至本清润并非全部依靠怡宝的渠道,而是通过自身产品优势突破新的渠道。
例如进入品牌连锁便利店,直面消费者,通过线上电商渠道,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与此同时在怡宝的官微上也能够看到至本清润相关信息,通过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这三板斧,至本清润凭借健康茶饮、天然原料、中国式国潮设计、清润清凉的产品特色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至本清润火爆背后
是中式茶饮的崛起
大品牌背书、经销商力推、消费者认可,至本清润已经成为中式茶饮料的代表品牌之一,但在新经销看来,至本清润的火爆除了自身具备的独到优势之外,也离不开中式茶饮料赛道崛起的助力。
据数据显示中式茶饮料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到500亿之间,该品类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新消费、新营销、新技术的驱动。众所周知茶饮受众群体广且不受季节限制,四季皆可饮用,与此同时大部分消费者又不满足于单纯的产品特点,而是将产品与场景、社交、个性化、文化自信相结合。
因此对于品牌来说,单靠产品的功能性并不能完全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度,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中式茶饮品牌,但并未形成像至本清润这样的美誉度和高复购率,就是因为大部分品牌仅仅停留在产品阶段,而未能与消费者形成共鸣,没有搭建强势的渠道。
或许在2023年,至本清润将成为中式茶饮料细分赛道上畅销品牌,而对于饮品经销商来说,这是一次切入植物茶饮料细分赛道的绝佳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