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 || 茶会-天养

 慧然 2023-04-21 发布于广东

前言

时逢谷雨,百物得养,乃既苏州游学之后,先生借此节点,发学人如何得养之机,故题旨曰:天养。

若皆以为有自性,就可以率为,自命曰:天之所子;若皆以为有人形,就是人,殊不知,动念即已沦为非人。

此是知识的障蔽;学圣人之道,更亦复如是。则学道者何?

神农辨百谷,是人文之化育;人之成为人,亦是学如何辨行止之乂用。

故学人之所学,即为行状,行住坐卧,皆是所学向度之呈现。若能慎戒,勿令散逸,有所收摄,庶乎可谓知天养之大略矣。

图片

题:谷雨茶会主题—天养

谷雨「天养」茶会纪要

茶会。小参,先生皆以就近所发生之事情,作以叩击,非泛泛说个道理,闲聊几句。

这次苏州游学回来,凸显出学人行止之问题,先生乃借为提点,回归所学如何得养之义,故以神农辨百谷而譬喻之。

亦令诸学人各陈己见。有或随师游学者,或留守书院者。惟时空不同,则所叩击之处,同在于能守乎?守者何?尽己之谓性。

图片

题:愧乎道德

监院最后也对「守」有所叩击,如看现代艺术,非为论是非,匹高低,只关乎自己能否有守,万物能否来资焉?

故笃实于自己当为者,莫溢言。若被好恶调度,则愧为学人矣。学人之名,即是对自己的道义之有守之实。知此,庶几无怨,此之谓天养之人矣。

图片

题: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先生讲话摘要:

重巽,色空,性分,时空,对自性的笃定,也要对时空有判断,如孔子欲往之志。

歌《天保》何福不除?除,读Chu,更有意味;如《论语》之不亦说乎,说Shuo,更有意味;

福,是动态的,不能祛邪,如何扶正?

何福不除,除,图南,行动,君子刳心,才得天保,定海神针,自洁能力。

雨生百谷,冲气以为和,如少年;

不是泛言,读五谷赞,若没有神农,谷就是草;

谷,人文化成,遴选,转化;没有天生的五谷;

谷,有人的温暖和慈悲;

开天辟地者,圣人;如有巢,神农,轩辕,制器以尚象,后人跟着;

人文化成,不离天理,体贴,充盈;

种子,风雨若,则吉。

天养,向度。天生,天性,良知;若无后天之学,生命师、圣教,则不可能成为人;

麦子有种,没有因缘,也活不了;

如何善护天性?天性不脱离生活,故入乡随俗,对色空的巽入;

率性,致良知,时中的能力;治学之力量,就在任何时代有善存的能力,没有力量,就会懈怠。

游学中有些问题,不该出现。如生活自理,行止能不能收摄的问题;

你的形状就代表你的风仪和所学;

著青衣,院服,长衫,昭告于己,自许为学人,行为要有收摄;著便服,则易于放纵;

长衫,自古是先生的代词,是有收摄的人,劳心者;短打,劳力者;

形状就是说法,活法,行为就是话语,不亦说乎?

图片

题: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学人每天一两个小时大声诵读;

触发,熟悉圣人言语;若都是陌生的,多为情绪调度,很难共鸣,要有质;

谷,就是人文化成;

质地不一样,听力不一样,读书,对小学人犹为重要;有共鸣,才有快乐感;

沧浪亭,水清或者浊,命也,有性焉,如何使用不期而遇的因缘,而不只是抱怨和赞叹;

本色艺术馆,当代艺术;你需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才能不被搅扰和调度;

须知,美的标准从未变过;

古代与现代,不论是非,万物皆往资焉;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

图片

题:守而告之

书院,天下之公器也,以躬行君子,学达性天为宗旨。不涉新旧、古今、东西之争。

书院学规:愧乎道德,依仁游艺。

纳学方式:自行束修,依礼申请,明志来学。

纳学范围:年满18周岁,好学笃行,独立担当,志贯经史,求通艺道者,皆可。

山长介绍:

张真,号连山,蒙城移村白果人,客休宁白岳,师武隆萧中胤先生,泾县查济修立书院山长。

山长寄语:唯学不能已。

人生之患,莫大于无常;人所当行,莫过于进学;安顿性命,立乎不测,方有颠沛造次之恬淡,生命之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