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僧梦见的罗汉真身到底长啥样?

 吴翠平书馆 2023-04-2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古时有位高僧
曾于梦中(一说定中)见到罗汉真容
醒后据此画下十六幅画像

此作深得乾隆珍爱
并成为清中后期罗汉画作的范本
如今玉佛禅寺中亦可见其身影
本期便让我们来认识
画僧贯休
图片

乾隆珍爱

““””

1757年春,乾隆皇帝二度南巡,期间赴圣因寺礼拜。(圣因寺是他的祖父康熙南巡时的行宫,雍正五年改为圣因寺,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会到圣因寺。)

在这里,他再次看到了六年前令他心动不已的贯休《十六罗汉图》......

1751年,圣因寺住持欲将此画献于皇太后祝寿,被乾隆以“佛刹旧物,应归名山”为由退还。

图片

△杭州圣因寺本《十六罗汉图》

六年后,当他再次看到这十六幅名作,那凝练遒劲的线条,那传说中于定中所见的罗汉真容,也再次点燃了他的收藏欲望。

他先是将尊者名号加以重译,并重排次第、各题赞辞,然后归还寺中,令寺僧珍护。

之后,又命画师丁观鹏将其他绘画任务一律暂停、优先绘制此图,以便带回收藏。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如是记录:

“三月三十日,侍郎裘曰修带来贯休罗汉十六轴,首领桂元传旨交如意馆,着丁观鹏将面相、衣纹俱照依勾出,其余手足等处,若合法者,不可重改;

若不合法者,遵照从前指示之处改画。

至山子、石头,着王炳画。将现在承办之画俱行暂停,先将此项办理。钦此......”

(由此亦可知丁观鹏临摹本,及依此而来的石刻作品不完全与贯休的原本相同。)

1764年,圣因寺住持募资将上述摹本摹勒刻石。

此后,这个经乾隆题赞、译名、排位后的石刻版本成为了具有范本性质的底本,成为清代中后期罗汉画创作和著录的标准。

(注:1861年,太平军李秀成部攻陷杭州,贯休原画流失,但上述石刻本尚保存完整,于1963年迁往杭州孔庙(现杭州碑林)保存至今。)
图片

梵相罗汉梦中来

““””

这《十六罗汉图》的作者便是唐末五代前蜀僧人释贯休。

他雅好吟诗,内容不仅包含禅僧生活——

“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山童貌顽名乞乞,放火烧畬采崖蜜。

担头何物带山香,一箩白蕈一箩栗。”

亦为底层百姓发声,讽刺贪官污吏者——

“只欲更缀上落花,恨不能把住明月。太山肉尽,东海酒竭。佳人醉唱,敲玉钗折。宁知耘田车水翁,日日日灸背欲裂。”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图片
相较诗名,其画作更为著名。

据《宋高僧传》记载,贯休在杭州时,曾受一药铺之请,画罗汉像一堂,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貌。

蜀翰林学士欧阳炯曾作歌赞其所绘罗汉:“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

意思是罗汉栩栩如生,法相威严,好似梦中得见了真身,醒来便落笔画成一般。

《宣和画谱》赞贯休《十六罗汉图》:“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图片

如今,玉佛禅寺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墙壁所饰,便是真禅老和尚根据所得圣因寺石碑墨拓本,请人摹刻而成。

于寺内陈家泠佛教艺术馆中,亦陈列有彩色罗汉图。

图片
图片

十六罗汉简介

““””

下据《百谷三山雄首刹——玉佛禅寺》一书所载,略为介绍此十六罗汉。

“罗汉”全名“阿罗汉”,是佛教中修行证得的一种果位,有灭尽一切烦恼、受人天供养、永入涅槃不受生死果报之意。

而此“十六罗汉”乃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载于玄奘法师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注:贯休所绘《十六罗汉图》大致据《法住记》,略有不同)

图片
■ 第一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
(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

曾因非法示现神通,遭到佛陀的呵责:

“彼时汝现神足,我今罚汝,常在于世,不得取涅槃,护持我正法,勿令灭也”。

据《高僧传》记载,后来他托梦给中国东晋高僧道安,表示愿相助弘传佛法,请以饭食供养。

因此,后世寺院常将他供奉在斋堂中,人称“福田第一”。
图片
■ 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

迦诺迦伐蹉出生于豪富之家,日日礼拜六方,终于得遇佛陀。

佛见他披散着头发,伏在地上顶礼不已,十分感动。教诲他多交益友,不交恶友,不做不该做的事他闻听佛法,心中豁然,一下子成了佛的弟子。
图片
■ 第三迦诺迦跋厘隋阇尊者

性格急躁,易于冲动,常常跟人争吵,佛陀特地为他讲了长生童子的故事,使他不再和其它的人争吵,成为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

■ 第四苏频陀尊者

智商很高,十分聪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佛陀十分赞赏他的聪意,点化他早于许多师兄成了罗汉。
图片

 第五诺距罗尊者

效法佛陀出家修行。初执着苦修,节食枯坐,日渐衰弱,却一无所获。

佛陀遂以弹琴为喻:弹琴时,琴弦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发不出声。修行也是同样道理,过于偏执于某一种方式,都会背离对真理的把握。
图片
■ 第六跋陀罗尊者

一作跋陀婆罗,今诸寺之浴室,多安其像,其因由出《楞严经》: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

图片
■ 第七迦理迦尊者

佛的侍者。一次,佛陀率众布道,年青比丘先到驻地,占满了床位,后到的年长比丘只好露宿。

佛陀便对僧众讲了尊老守礼的道理,从此僧团形成敬老之风。迦理迦大受教益。
图片
■ 第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被誉为“金刚子”,具有五种福报。他高大伟岸,但毫无傲人之气,有谦逊缄默的美德。

有次他见阿难游方到来,便毫无保留地与阿难交流学佛所得,使阿难大受教益。
图片

■ 第九戍博迦尊者

曾为乞丐,与诸丐追随佛陀,分享人们对佛陀的施舍。

■ 第十半托迦尊者

半托迦敏而好学,颖悟超群,但却因身为私生子,受人白眼和讥讽。后追随主张众生平等的佛陀。

■ 第十一罗睺罗尊者

佛陀在俗时之子,母亲是耶输陀罗。在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国省亲时出家。

因其“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被称为“密行第一”。


图片

■ 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

七岁出家,十五六岁随舅父苦学阿毗昙论藏,智慧超群,对缘起、业、报、无自性等基本教义做了深入阐释,又举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帮助国王理解诸行无常,因果报应的道理。

 第十三因揭陀尊者

因揭陀是中印度波罗奈国首相的独生子,其父老年得子,珍爱备至,然而因揭陀长大后却矢志出家,其受阻拦可以想见,最后他得到国王的帮助,终做了佛陀的弟子。
图片
■ 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

常趺坐于岩窟内,冥思绝虑。无论是佛陀亲自讲授的教理,还是其他比丘转述的佛陀教诲,他都认真思索其中深义,用来指导自己的修行。

■ 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阿氏多是十六罗汉中最丑的一个,他的丑陋,连鬼王也自叹弗如,以致父母抛弃他,施主远离他,他躲到深山中,飞鸟走兽见了也吓跑了。

他十分自悲,于是深藏不愿见人。佛陀怜悯他,就变化一个比他还丑的人与他交朋友,用自己悉心敬奉比丘而渐渐变美的奇迹来启发他,使他感到心灵美的伟大力量,最后充满信心,证得果位。

 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

一作朱利槃陀迦,即周利槃特之转音。

生性鲁钝,习经而不能成诵。佛陀因材施教,让他每天清扫房间,只念“尘埃除出”四字,逐步修习,一日忽然启悟,证得阿罗汉果。

图片

编辑 | 远山

责编 | 明月

本文图文均转自 上海玉佛禅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