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罽宾国

 fedcba 2011-03-30
  
 
        罽宾国
 
        又作凛宾国、劫宾国、羯宾国。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位于印度北部。即今喀什米尔一带之地。有关其国名,诸书之记载不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谓为迦毕试国(梵 Kapis/a)之讹称,梵语杂名谓为劫比舍也(梵 Karpis/aya)之略音,雷穆沙(A. Re/musat)谓为喀布尔河(Kabul)之古名喀菲斯(Kophes)之译音,莱维(S. Le/vi)及沙畹(E. Chavannes)谓为迦湿弥罗国(梵 Kas/mi^ra)之古称。盖此国名自古即见载于我国正史,又频见于佛典中,依时代之不同,所指之地亦有差异。大抵言之,罽宾为迦湿弥罗国之古称。(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条、汉书西域传第六十六上罽宾国条、隋书西域列传第四十八、唐书西域列传第一四六上罽宾国条、S. Le/vi, E. Chavannes: L' Itine/raire d'Ou-K'oung(Jou rnal Asiatique, 1895))((参见:迦湿弥罗国)3978)p6491
 
----------------------------------------------------------------------------------------------
 
        百科名片
 
        迦湿弥罗(梵 Kasmira),又作羯湿弭罗国、迦叶弥罗国、个失蜜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古国。约为现在的喀什米尔地区。我国汉朝时称为罽宾,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迦湿弥罗,到隋唐时代改称为迦毕试。
 
  迦湿弥罗(梵 Kasmira),又作羯湿弭罗国、迦叶弥罗国、个失蜜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古国。据说,阿育王派遣末阐提到此地布教时,曾感化当地的蛮人龙族,使其解脱罪业;夜叉盘荼鬼的妻子及五百弟子也相继皈依佛法。当时信奉佛法的有八万人,僧侣有十万人。
 
  犍陀罗国的迦腻色迦王曾在此地召集五百位高僧编纂《大毘婆沙论》,并镂镌经论于铜牒之上,再封存于石函中,建塔藏纳。相传,当时药叉神保卫迦湿弥罗,不让外道窃持该塔所藏的经论,如果有人想要学习,就必须在塔中受业。由此推知,迦湿弥罗的佛教,当时还处在保守的风气中。所以在西元二世纪末叶,西域诸国如月氏、安息、康居等地的高僧陆续来华译经传教,而号称佛教极盛的迦湿弥罗国反而迟至西元四世纪初期,尚无一人来华弘法。直到四世纪以后,迦湿弥罗国的佛教才逐渐开放,容许他国的沙门前来学习有部的教义。
 
  佛图澄在东来中土以前,曾经前来迦湿弥罗修学佛法;鸠摩罗什也曾经到迦湿弥罗参学,师事盘头达多,研习小乘经典。后来罗什回到龟兹,宣扬大乘教法,远近驰名,盘头达多得知后,还以高龄之躯,不辞长途跋涉之苦,前往龟兹去会晤罗什,听闻大乘妙趣,因而回小向大。
 
  当时,自迦湿弥罗来华从事译经的高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罗等。我国赴迦湿弥罗求法的有智猛、法勇、智严等数十人,或寻访圣迹,或修学禅法,或求取经典等,都直接促进了中迦佛教的交流。
 
  迦湿弥罗国虽以小乘教法著称,但五世纪初期,由此地传来我国的经典,不少是属于大乘方等部的经典,可知迦湿弥罗在当时也弘传大乘经典。七世纪末,也有许多该国沙门来到中国翻译经典,如唐高宗时代的佛陀波利、日照等人先后来华,译出大小乘经典,而秘密教同时也很盛行。八世纪时,唐僧悟空由犍陀罗入迦湿弥罗,在此停留四年,学习小乘教。其时,当地有寺院三百余所,灵塔瑞像极多。九世纪以后,天息灾、继业也曾到过此国。十二、三世纪后,同样因回教徒入侵,一千五百年以来的佛教盛况,从此消声匿迹。
 
----------------------------------------------------------------------------------------------
 
        【迦湿弥罗国】

        迦湿弥罗,梵名Kas/mi^ra ,巴利名Kasmi^ra 。又作羯湿弭罗国、迦叶弥罗国、个失蜜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之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之古国,即我国汉朝时所称之罽宾。建国于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顷,经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无数窣堵波及支提,此系王统史所载与佛教有关之最早记事。另据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之载,佛陀曾遣须漫罗汉持佛之发爪至罽宾之南,并于山中建佛图寺。由于阿育王之传道师末阐提(巴Majjhantika )曾至此布教,其后领有此地之犍陀罗王迦腻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编纂大毗婆沙论,自此,此国研究阿毗达磨之风气甚盛。其后佛教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再度兴隆后成为大乘佛教之一大根据地。于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皆可见到此地名。由此地入我国从事译经之名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罗等。玄奘西游至迦湿弥罗时,为六三○年,证之以王统史之记载,当时乃羯迦吒迦王朝(梵Ka^rkot!a )之初祖杜拉巴瓦尔达纳(梵Durlabhavardhana )在位之时,玄奘甚受礼遇,且从该国之大德僧称学习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等。其时,邻近之僧诃补罗、乌剌尸、半笯嗟、曷逻阇补罗等诸国均隶属迦湿弥罗国。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唐僧悟空曾奉敕出使罽宾,而于此地滞留四年,其时当地尚有伽蓝三百余所,灵塔瑞像不计其数。其后,乌特帕拉王朝(梵Utpala, 855 成立)、前罗诃拉王朝

        (梵Lohala, 1003 成立)、后罗诃拉王朝(1101 成立)相次在此建立王朝。十二、三世纪之后,此地或沦入回教徒之手,或为帖木儿所并吞,或受阿富汗所统治,经历多番变迁,而于一八四六年成为英国之藩属。[宋高僧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三、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五十三、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参阅‘罽宾国’6491)

        [佛学大词典]
----------------------------------------------------------------------------------------------
 
http://wiki./index.php?doc-view-10955.html
 
 
  西域记三卷十三页云: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南北十二三里,东西四五里。宜稼穑,多花果。出龙种马、及郁金香、火珠、药草。气序寒劲,多雪少风。服毛褐,衣白氎。土俗轻僄,人性懦怯。国为龙护,遂雄邻境。容貌姘美,情性诡诈。好学多闻,邪正兼信。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有四窣堵波。并无忧王建也。各有如来舍利升余。国志曰:国地、本龙池也。昔佛世尊,自乌仗那国降恶神已;欲还中国,乘空当此国上,告阿难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之后,第五十年,阿难弟子末田底迦罗汉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脱。闻佛悬记,心自庆悦。便来至此,于大山岭宴坐林中,现大神变。龙见深信,请资所欲。阿罗汉曰:愿于池内,惠以容膝。龙王于是缩水奉施。罗汉神通广身,龙王纵力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阿罗汉于此西北,为留一池,周百余里。自余枝属,别居小池。龙王曰:池地总施,愿恒受供。末田底迦曰:我今不久无余涅槃,虽欲受请;其可得乎。龙王重请五百罗汉,常受我供,乃至法尽。法尽之后,还取此国,以为居池。末田底迦、从其所请。时阿罗汉既得其地;运大神通力,立五百伽蓝。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以供僧众。末田底迦入寂灭后,彼诸贱人、自立君长。邻境诸国、鄙其贱种,莫与交亲。谓之讫利多。(唐言买得)今时泉水已多流滥。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迦湿弥罗,梵名 Kas/mi^ra,巴利名 Kasmi^ra。又作羯湿弭罗国、迦叶弥罗国、个失蜜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之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之古国,即我国汉朝时所称之罽宾。建国于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顷,经四十七代,阿育王即位。阿育王虔信佛教,建立无数窣堵波及支提,此系王统史所载与佛教有关之最早记事。另据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之载,佛陀曾遣须漫罗汉持佛之发爪至罽宾之南,并于山中建佛图寺。由于阿育王之传道师末阐提(巴 Majjhantika)曾至此布教,其后领有此地之犍陀罗王迦腻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编纂大毗婆沙论,自此,此国研究阿毗达磨之风气甚盛。其后佛教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再度兴隆后成为大乘佛教之一大根据地。于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皆可见到此地名。由此地入我国从事译经之名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罗等。玄奘西游至迦湿弥罗时,为六三○年,证之以王统史之记载,当时乃羯迦吒迦王朝(梵 Ka^rkot!a)之初祖杜拉巴瓦尔达纳(梵 Durlabhavardhana)在位之时,玄奘甚受礼遇,且从该国之大德僧称学习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等。其时,邻近之僧诃补罗、乌剌尸、半笯嗟、曷逻阇补罗等诸国均隶属迦湿弥罗国。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唐僧悟空曾奉敕出使罽宾,而于此地滞留四年,其时当地尚有伽蓝三百余所,灵塔瑞像不计其数。其后,乌特帕拉王朝(梵 Utpala, 855 成立)、前罗诃拉王朝(梵 Lohala, 1003 成立)、后罗诃拉王朝(1101 成立)相次在此建立王朝。十二、三世纪之后,此地或沦入回教徒之手,或为帖木儿所并吞,或受阿富汗所统治,经历多番变迁,而于一八四六年成为英国之藩属。(宋高僧传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三、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第五十三、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参见:罽宾国)6491)p3978
        FROM:【佛光大辞典】


        位于西北印度的古国。又称羯湿弥罗国、罽湿弥罗国、个湿蜜罗国、个失蜜。意译阿谁入国、阿谁人国。或称迦叶蜜多、罽宾那、劫宾。位于犍陀罗的东北方,喜马拉雅山麓,即今之喀什米尔地方。《汉书》作罽宾,《唐书》称个失蜜、迦湿弥罗。

        依《善见律毗婆沙》卷二所述,阿育王曾派遣末阐提(Majjhantika)至罽宾传道。此国盛行以说一切有部为中心的教学,为上座部佛教的据点。阿育王之后,经三世有迦腻色迦王,曾召集世友等五百圣贤在此编集《大毗婆沙论》。其后为‘纥利多’族所征服,佛教遭迫害而衰退,印度教在此时有所发展。未几,睹货罗国呬摩呾罗王成为迦湿弥罗王,讨伐‘纥利多’族,再兴佛法。

        西元七世纪初,玄奘游至此国时,此国有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另有四窣堵波,皆系阿育王所建。而且相传国内有收藏佛牙的窣堵波、僧伽跋陀罗制《顺正理论》的旧伽蓝、索建地罗作《众事分毗婆沙论》的伽蓝、收藏大食罗汉之舍利的石窣堵波、布剌拏论师作《释毗婆沙论》的商林伽蓝等。近邻的僧诃补罗、乌剌尸、半笯嗟及曷逻阇补罗等诸国,皆隶属迦湿弥罗,呾叉始罗国亦为其附庸。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悟空奉勒出使迦湿弥罗,其时此国有伽蓝三百余所,灵塔瑞像其数颇多。及十四世纪,回教势力入侵。至今日该地住民大部分为回教徒。1846年该地成为英国的藩属,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后,喀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在印、巴两国之间争论不已。若以现代印巴二国的疆域来衡量,古代的迦湿弥罗国领土,大约分布在现代印度的西北部与巴基斯坦的东北部。

        佛典中,有关迦湿弥罗的记述不少。如《莲华面经》卷下云,佛灭后,罽宾国佛法兴,阎浮提之阿罗汉皆往彼国,犹如兜率天处。《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月藏分〉分布阎浮提品有言,佛以罽宾那国付嘱怖黑天子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记载,迦诺迦伐蹉尊者与其眷属五百阿罗汉共住迦湿弥罗国。由此可知,此国佛教甚盛。

        又,从罽宾到中国的三藏,东晋时代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弗若多罗、佛陀耶舍、昙摩耶舍、佛陀什。刘宋代有昙摩蜜多、求那跋摩。唐代有佛陀多罗、佛陀波利、宝思惟等人。彼等所译出的经论,有关《长》、《中》、《增一》等诸阿含,以及《十诵》、《四分》、《五分》等诸律与小乘阿毗昙,为数甚多。若依《出三藏记集》卷七、卷十四、卷十五等处所述,竺法护、佛陀耶舍、法勇等诸师于罽宾得《贤劫经》、《观世音受记经》等经。可知西元三世纪左右,该国即曾流传大乘经典。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九;《法句譬喻经》卷二〈恶行品〉;《大唐西域记》卷三、卷四;《宋高僧传》卷三;《汉西域图考》卷六;《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卷五十三;《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羽溪了谛着·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A. Stein《Memoire on Ancient Geography of Ka/smir》。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