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曾氏后人中鲜为人知的奇女子

 虚室生白夜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南渡北归』三册,约1800页,7个多月的时间看完。放下它们已经半月有余,但是书中那些个性鲜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大师们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徘徊,不愿离去,甚至有些人的印象与个性越来越分明而深刻,比如梅贻琦,比如陈寅恪,比如胡适,比如闻一多,比如林徽因,比如梁思成,甚至王国维……。他们的形象在书中都栩栩如生,带着生命的朝气,时代的脉搏一一走来。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标杆,是中华文化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个队伍中基本为男性,最具代表性又最广为人知的女子当属林徽因,然而,最令我敬佩的『初识』女子却是她——曾国藩家族的后人曾昭燏(yu 第四声)。

『南渡北归』第一部她已出场,第十二章『三只新生代 海龟』的开篇名为『一代才女曾昭燏』。曾昭燏是曾国藩二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而她的母亲是陈宝箴的女儿,也就是陈寅恪的亲姑母。

曾昭燏年轻时曾受师于当时的一代国学名师胡小石,后在其兄长资助下远赴英伦求学,在伦敦大学研究院选定考古学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位海外就读考古学专业的女性,而且是田野考古。

此后,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以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毅然回国,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与众多男性一起在田野山间从事辛苦万分的考古工作。

新中国成立,她以自己特有的气魄留在大陆,南京博物院是她坚守的阵地,也是她施展抱负与才华的平台,更是她最后的觉别地。

『南渡北归』第三部第九章专为曾昭燏而写,这一章里,她从南京紫金山的灵谷寺第七层一跃而下,与人间永别——那是1964年12月22日,那年她才55岁。

曾昭燏生前参与的主要工作如下:

1941年2月被当时的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5月开始参加抗战期间最著名的彭山汉代崖墓发掘。

1947年1月,在曾昭燏具体操持下,中央博物院主体大殿(现存)修建开始,至年底按计划完工。

1950年10月,主持对南唐二陵正式发掘,每天工作达十小时以上。

1954年3月率领南博同人与山东省文管会,共同发掘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墓。

同年10月,率队赴郑州与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共同发掘郑州二里岗遗址。

1955年5到6月,转赴安徽与当地文物工作者一起对寿县蔡侯墓进行发掘整理。

1960年,率队赴江苏连云港对二涧洞遗址进行首次发掘。

……

这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不仅让曾昭燏收获颇丰,也让南京博物院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曾氏纵身一跃的灵谷塔,关于它也有很多的沧桑与传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