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ε03阴阳大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4-22 发布于山东

ε01篇名题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题解以及概念解析

ε02字解阴阳:天运当以日光明,“侌”则今云遮日,“昜”则观日授时,加阝以具象化,日之所照为阳(陽),日之所隐为阴(陰)

从字源学角度剖解完“阴阳”二字的字义后,继续参详“阴阳”学说在本篇大论中所体现的重要性。

先附录原文如下: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一、“……者……也”之句式

“……者……也”是文言文中表示肯定判断的陈述句式。

“者”表示停顿,用以表示对主语的强调,并舒缓语气。文言文中虽没有形成西方语言中“A is B.”那样的较为普遍的“is/是”系词句式,但却具有独特的“……者……也”句式,其中的“者”字,也具有西方语言中“is/是”之义,故可译为白话文中的“是”。

“也”作为肯定判断的句尾语气词,表示确然无疑之语气。

从这个“……者……也”固定句式着眼,黄帝的这句话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二是“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三是“阴阳者,神明之府也。”

“阴阳”乃是这三个层次的共同主语,今日先参详第一个层次。

为了更好地体会这个句式,读者可以先诵读几遍本篇大论后文中几个“……者……也”句式并用的文本,附录如下: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二、历代名家对“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注释

此层次在这句话中位居最高层次,因为“天地”在古代文化中乃是具有最高整体性的类属概念,如《易经·系辞上》讲:“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其近乎“自然”、“宇宙”、“世界”等概念。

阴阳何以为天地之道?天地何谓?道又何讲?先附录诸名家之注如下:

王冰注曰:谓变化生成之道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此之谓也。

马莳注曰:帝言:自太极分而为阴阳,阴阳分而为五行;故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则是阴阳者,所以代太极而总五行者也。天地之道尽于是矣。

张介宾注曰: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黄志聪注曰:道者,阴阳之理也,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高士宗注曰:阴阳者,有名无形,本于太极,乃上天下地之道也。

吴昆注曰:天以阳为道,地以阴为道。

兹提出几点参详意见如下:

三、阴阳不在天地之外,天地本身即是阴阳

阴阳作为天地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远器,器中有道。

阴阳为道,天地为器,天地本身即是阴阳所积而化,黄帝这句话的下一句即是“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其实际即是对“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进一步说明。

四、“道”之本义为往来之途径

“道”首先在老子那里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而老子“道”概念又取法于《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周道是周王室修建的连接西都镐京和东度洛邑的王道,其宽平如砥石,其远直如箭失,大道乃君子所履,而小人只能循小径,是以老子有“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之语,“夷”有宽广平直之义。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讲:“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老子则讲:“反者道之动。”因为去西都镐京的大道和去东都洛邑的大道是同一条大周道,周道是君子往返于西都镐京和东都洛邑之间的大道。

“道”必含往来运行义,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往来不息,是以黄帝第三句话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地阴之气上升,升已而降,天阳之气下降,降已而升,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道路。

阴阳升降往来之通道即天地交通之通道,上端为天,下端为地,犹如一端是周道之西都镐京,另一端是周道之东都洛邑,君子于两都之间往来不息。

无阴阳道路之升降往来则天地无以交通,阴阳道路升降往来不息则天地交通,是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道必有往来,往而不来,来而不往,皆谓之偏,偏则背道而驰,背道则病生,是以宋徽宗《圣济录·御制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已人之疾者。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偏阴偏阳则背道,合道则一阴一阳,一阴一阳则气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岐伯所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五、阴阳升降之通道乃“天地之道”

阴阳升降不息则天地交,天地交则万物通,是以阴阳升降往来之道即天地交通之道,《易经·泰()》彖辞讲:“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内阳而外阴。”小者言阴,大者言阳,阳大而阴小,小往则阴升,阴升则地气上,大来则阳降,阳降则天气下,纯阴坤☷以象地,纯阳乾☰以象天,坤阴位下而升上,乾阳位上而降下,以象地气升而天气降,往来不息,天地交则万物通,是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反之,阴阳升而不降或降而不升则天地塞,如《易经·否》彖辞讲:“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内阴而外阳。”纯阳乾☰大往而不来,位上而居上,纯阴坤小来而不往,位下而居下,以象天地隔绝之否塞不交,天地不交则万物不通。阴阳升降之通道塞阻不通则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则为背道,背道则“天地之大德曰生”之生德不彰,亦可从反面论证“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道理。

六、“阴阳”乃“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简称

“阴阳”本身不是道,阴阳升降往来不息才是道,故“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的“阴阳”实即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缩略语。

简言之,阴阳升降往外不息之通道即是天地交通不已之通道。

如是,方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下篇推文继续参详黄帝这句话中的第二层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