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参同契》内丹理论摘粹释义(第一章 易学基础)

 段一凡 2023-04-22 发布于重庆


  第一章 易学基础

  1.1   易之门户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

  【释义】乾与坤是八卦中最基本的两卦,是大纲, 是关键, 是天与地的代表,是阴阳八卦之门。由乾坤两卦衍化出六十四卦,所以是众卦的父母。坎卦属水,代表月,离卦属火,代表日。日月循环在天地之中,乾为天,所以乾是坎和离的外围。天地间日月运转,就像车轮一样循环不断,而坤为地,正相当于支撑轮毂运转的轴。

  1.2   牝牡四卦

  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

  【释义】乾坤坎离四卦分雌雄, 坤与坎雌性属阴为牝, 乾与离雄性属阳为牡。阴阳交合就像铁匠烧火鼓风用的风箱一样来回往复。太阳月亮一上一下,阴阳交替变化,一覆一冒,很有规律,就像木匠画直线的绳墨一样准确,又像牵马的缰绳,使马顺着规矩走正道,两个车轮子也随着正轨道路前行。日月运行于天地之中,统摄着阴阳变化,包罗世间万物。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可用数字、历法准确地推算和表示出来。

  1.3   天地设位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

  【释义】天在上,地在下,这是永远不变的位置。易即日月,就运行在天地之中间。天地就是乾坤的形象代表。易的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爻象仅两种:一长画为阳爻,二短画为阴爻,按不同位置组合排列出阴位阳位。易经中的坎离二卦,是乾坤二卦的外在表现和应用。坎为水,离为火,水为阴,火为阳。在六爻中,阴爻即代表坎,阳爻即代表离。所以坎和离周流六爻而无固定位置。二者或上或下,往来不定,但无所不在,深奥莫测,其变化包罗万象,故坎离为易道的纲要。

  1.4   日月轮转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释义】易是日月之象,最清楚、最明显的象,没有比日月更大的了。只有弄清了日月运转的规律,才能知道阴阳如何变化。白天过去就是黑夜,黑夜过去又是白天。阳往则阴来,像车轮一样转动,出入进退,灵活自然。

  1.5   坎男离女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阳消其形,阴凌灾生。

  【释义】在八卦的八经卦(每卦三爻)中,坎卦为两阴爻夹一阳爻,故易卦以坎为中男(如果阳爻在下面是震卦为长男,在上面是艮卦为少男),但坎体阴而属水,所以又以坎为月;离卦为两阳爻夹一阴爻,故易卦以离为中女(如果阴爻在下面是巽卦为长女,在上面是兑卦为少女),但离体阳而属火,所以又以离为日。日光照射,月才有光。 月受日光交感, 看似有圆有缺而自身形体并未亏伤。日为阳精而含月之阴气以耀其光,月为阴精而受日之阳气以生其明。倘阳精失去阴气的契合,则阴精就会侵犯阳气的光明。晦朔之日容易发生日蚀,就是阴气侵犯,遮盖光明的结果。 阴气占了上风,阳气消失渐渐无形, 灾祸就容易发生。

  1.6   日月交接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释义】易经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按不同的爻象每六爻构成一符,易经称其为卦,故共有六十四卦。从月末晦之时到月初一早晨,月亮的底边受到太阳的照射,形成的形象,像八卦中的震卦。在这个时候,天地交泰,日月相抱,日光之精华施与月亮,月亮开始有阴精了。这个时候正如混沌初开,阴阳相交接,草木萌生根须,万物滋养胚胎,凝神气而成形质。世间所有一切有形气、有生命的东西,都由此而产生。

  1.7   元年芽滋

  于是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释义】于是,孔老夫子赞美易经表述的混沌状态。乾坤二卦之德灌满宇宙空间,考古应追溯到天地开辟之初,关雎涉及到人类的诞生。人成年后,男婚女嫁,阴阳二气相纽结,头一年就能孕育成胎儿,只要护养得当,便会像草木的幼苗一样健壮成长。

  1.8   阴阳交替

  玄幽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元。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载常存。

  【释义】天的最高处极为玄远,地的最低处极为幽眇,中间相隔不知有多少万里,看起来似乎不联系, 但天地之间因有神气相转运, 故相互连通而并无隔碍。如阳气升则为春夏而生长,阴气降则为秋冬而敛藏。阴阳二气的往来,各有相应的期度,以化育其不同的种类。二气往来不离乾坤,阳气为乾元之始,阴气为坤元之生。天地高广寥廓而难察,阴阳混濛恍惚而难见,所以莫能知其端倪。阴阳交替变化过程中,宾主地位也随之交替变化:如阳气尽失而阴气至极成为纯阴之后,阳气又会再生而接替阴气的主君之位;同样,阴气尽失而阳气至极成为纯阳之后,阴气也会再生而接替阳气的主君之位。阴阳往来是互相倚伏的,无有常平而不倾侧、常往而不复来者,此乃天地自然之道,非人之所能改变的。阴阳的变易和更迭盛衰,表现为此消彼长,相互为因。一年十二月之消息卦。自复开始,至坤而终。坤卦结束又是复卦开始,就像循环不断的圆环,周流而不止。又像帝王承天之运化而御治国家,则国家可长久存在。

  1.9   复卦始萌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释义】古代圣人从来不发空头议论,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上观天文,依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演示出八卦符号,以表示阴阳进退、盛衰消长,以应四时节候。所以说,易经能够把天的意义表示出来,把自然界的运转规律演示明白。从十一月开始,为复卦,一天中的子时也为复卦。复就是开始萌芽,为长男(含一阳爻),像父亲一样,以后也能变成父亲。这个复卦的上卦是坤(三阴爻),故坤为其母。没有母亲,哪来儿子。

  1.10   日辰期度

  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释义】一日之中,有十二个时辰,阳动阴静分出早晨和晚上。从子时到巳时,像春夏二季,阳气升发,由内阴而达外阳。从午时到亥时,像秋冬二季,阳气潜藏,由外阳而转内阴。四季中也有赏罚时间,阳气当春发生为赏,阴气当秋肃杀为罚。 天黑天亮有早迟,与寒暑相应。 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每爻都有含意,阳爻表示刚强,阴爻表示柔顺。阳为仁,阴为义。人之心情随着季节改变:春季阳生则喜,入冬阴冷则怒。这样顺应四季变化,才能使五脏得到平衡,人的生存,就是这样的道理。

  1.11  戊己之功

  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释义】以十天干纳于八卦之下,则坎纳戊土而为月,月为阴气之精华。离纳己土而为日,日为阳气之光华。日上月下,合而为易。阳刚阴柔,配合得当。木旺于春,火旺于夏,金旺于秋,水旺于冬,各旺于当季前七十二日,而春夏秋冬四季之末,土各旺十八日,故只有土的精气包括一年的始终。青属木而居东,赤属火而居南,白属金而居西,黑属水而居北,皆各居一方。惟黄属土居乎中,东南西北四方都靠中央土来调和,而人身之中,肝心肺肾四脏都要靠脾胃来供给养份,这就是中央戊己土之功了。

  1.12  象时顺节

  象彼仲冬节,竹木皆摧伤,佐阳诘贾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释义】比如到了十一月的冬至节,草木皆衰败凋零,这时必须扶助微弱的阳气,告诫商人与旅行者要减少外出活动,老百姓应当减少户外劳作,君主也必须深居简出,隐藏起来。要顺应季节时令的变化,这时不仅要身静少动,最好还能闭口不说话,以减少阳气的损耗。自然界十分浩瀚广大,其变化有时又太过玄妙无法形容。比如在月末月初晦朔相交之际,空虚寂静的天上什么都看不见,日月的形郭都藏起来了。倘若不明其理而谬误妄动,就会失去事情的端绪,如果再胡言乱语,必然自取其辱,害了自己。所以在前面特别讲述了春夏秋冬(木火金水)这四象,以晓喻后生不要盲目行动。

  1.13  参合三才

  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地然后治。可得不慎乎!

  【释义】上观河汉图象之天文,下看地势形态之变化及川河之流动,中间则查考人心之所向。此天地人三才必须综合起来考察。其动要遵循卦象与节候的变化,其静则根据爻辞而阐明其道理。乾坤之用乃坎离,坎离施行于天地、周流于六虚,则天地上下之事物皆得以治理。这些非常重要,必须慎重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