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品牌打造的5个步骤1套体系,最大化个人商业价值的硬核思考与建议

 万里潮涌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在营销领域特劳特先生最知名的书叫《定位》,但你知道他还出版过另外一本叫《人生定位》的书吗?

先不论书中的方法适不适合自己,但这启发了我对用战略运营思维来进行职业规划,个人品牌打造的思考。

结合10余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对战略管理,品牌,运营的理解,我们今天来探讨下如何通过个人品牌的打造让自己职业发展少走弯路

在正式开始前我想澄清几点,提到个人品牌,很多人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是“网红”;还有的人认为,个人品牌就是做自媒体、获取流量、做粉丝经济。

包括一些自媒体课程自称能够给没有一技之长的人进行自我包装、自我营销以及开课变现。

他们的“秘籍”课程名字是这样的:《裸辞2个月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一篇笔记涨粉2万,你也可以》《从小镇女孩到北京买房,这2年我经历了什么》。各种私董会,训练营,红人馆进行课程交付。

这样的方法套路和效果以下的内容通通达不到。

我理解的个人品牌打造体系更多是用品牌思维规划自己的成长,打造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发挥影响力被更多人看见并转化为更大的商业价值。

个人职业的成长规律是:先有某个领域单模块的专业,然后开始在某个领域做全模块,之后再开始做跨领域,最后选择几个领域,做到精深。

我认为个人品牌的点线面体组成也符合这样的规律,接下来的内容我将尝试通过一套体系从战略定位到路径分解来打造个人品牌。整体的递进关系是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方式。

:专业技能  标杆案例 技能标签

线:专业技能+方法论   leader

:专业技能+方法论+软实力  部门经理/管理者

:专业技能+方法论+软实力+品牌传播力  行业领域专家

01

主动定位还是被动定位(品牌定位)

品牌主动定位是在成立之初就有清晰的定位,从而处于良性生态位置上;被动定位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被外部冠以标签,通常是不好的标签,一旦贴上了不好的标签后期要扭转就会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要主动有意识地进行个人品牌定位,给自己贴上想要的标签,不管是专业技能的硬实力还是类似擅长做PPT一类的软实力。

主动定位的最大障碍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最核心的特点就是被动。等着被安排工作、被检查结果、被评价。

所以打造个人品牌你需要自己做自己的发动机。

02

用战略定位方法进行个人定位(品牌战略)

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战术是正确地做事,有清晰的愿景,才有清晰的战略,有清晰的战略,才有清晰的行动方案。

在战略运营那篇内容中我们知道,战略的极简框架就是“想做”“可做”“能做”的交集 ——“该做”。

个人品牌战略定位就是要想清楚三个问题:有什么?要什么?放弃什么?最终确定最有价值,最该做的事情。

图片

华为有个市场洞察五看模型,我简化成个人品牌定位两看方法:向内看, 向外看

向内看就是寻找自己的价值宝藏,做自己擅长拿手的,热爱的,即使没有外界驱动也能投入时间去不断精进自己的事情。

向外看就是确定你提供的价值在市面上有没有需求,价值感是高还是低,别人的付费意愿和价格行情怎么样。

如果用5个关键字来锁定战略方向的话,我认为是:热爱,擅长,刚需,值钱,可迁移。

可迁移是因为每个行业,公司都有生命周期,如果你的优势技能只能在公司内或者很窄的领域有需求,一旦这个行业进入衰退期那也会让人很被动。

个人品牌定位让我们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不需要讨好所有人,而是要链接同频认可自己价值的人。

03

个人品牌价值战略3轮驱动模型(品牌价值)

把自己当做一个公司来经营,这个公司里自己是CEO,还有品牌名,产品,目标客户。

我们要做到是把自己公司里的产品卖出去,同时卖个好价钱。

个人公司的商业模式方面我们可以另起一篇内容来探讨,它是卖出更多钱的杠杆。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品牌成长历程是,由一个好的产品作为起点,用独特的营销增长策略占领目标客户心智,从内向外辐射,扩张成为一个有态度,有影响力的品牌。

个人品牌战略可以理解为“产品”和“文化”的复合战略。

从某种程度看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个人影响力和大规模用户关系经营,也就是说他只要经营很小范围的目标客户关系就好,这里的目标客户泛指愿意为你的价值付费的人。

以打造个人IP或者个体创业维度看,在个人品牌价值组成中,产品力是信任基础,品牌力能够带来情感认同,用户关系经营是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图片

产品力是基本功,通过做出正确的选择,系统化的学习总结来获得,这也是别人对你的信任基础和推荐值,以此你能获得专家形象技能标签。

品牌力是在你的专业技能之外附着上个人理想人格价值观。通过形象塑造,讲好个人故事,搭建信任背书,个人观点表达,优质内容输出,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品牌力的打造过程可以理解为是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产品溢价。

关系力是个人品牌价值的放大器,需要我们站在更高更远的高度去经营关系,具备利他思维去帮助他人,链接个人品牌价值放大杠杆(平台,牛人,机会),最终实现价值和收益回报最大化。

个人品牌价值与目标客户的关系经营情感升温金字塔:

图片

个人品牌的价值创造过程就像建房子一样,一开始只是一张图纸,通过基础框架搭建,不断地在每个房间填入喜欢的家居摆设,最终建成整栋房子的1.0版本,后续也会小修小改或者加建一层,但一般不会进行大面积的拆除重建。

个人品牌的价值塑造过程让你有了身份标签(有案例,有故事,有价值)、形象标签(有个性,有趣味,有辨识度),传播标签(有口碑、有链接,有名声)。

我认为一个良性的个人品牌,他的标签包含5个维度:真诚,专家,差异化,利他,知行合一。

战略让你知道在哪里下功夫能更快拿到结果,价值模型让你把个人身上的碎片标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竞争力。

04

个人品牌打造6星成长模型(品牌策略)

对于个人品牌成长路径,起点和终点都是愿景。

身处数字时代变化太快,我将愿景定义为三年、五年后你期望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在职业发展上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毕竟10年20年之后谁知道会是怎么样的呢是吧。

愿景不是结果,不是过程,也不是计划。

在考虑它的时候,不要想有没有人支持,有没有资源,愿景是自己真心想达到的状态,甚至没有赚多少钱这样的硬性KPI指标。

因为当你紧盯着最终结果,你会急于求成,焦虑,情绪内耗,而没有办法着眼于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正向激励。

可以用个人品牌打造的6星成长模型来逐步迭代每个阶段性战略目标,当然过程中会有不断地PACD小循环来支撑。

图片

罗素在《幸福之路》这本书里点明了这一真相:过于重视竞争的成功,把它当作幸福的主源,这就种下了烦恼之根。第一,被好胜心支配的人往往会陷入虚荣和贪心的深渊中。第二,好胜心会让你过度关注竞争对手而打乱自己的节奏,浪费精力和时间。

我理解我们之所以精神内耗,每天被大量的信息轰炸变动焦虑急躁,更多是在自我精进和成长中以外部作为对标对象,而不是以当前的自己和1个月后的自己来评估。

林夕写给王菲写的《萤火虫》里有一句:让我漫无目地闪亮,粉饰这宇宙橱窗。我们对生活的掌控力,来源于固定、日常和重复,但生活的乐趣,往往来源于未知、意外和不确定。

只有合理组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在无聊和动荡中,获得动态的平衡。

个人品牌成长模型的6星分解就是让我们有机组合可控与不可控要素,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驱动自己朝着目标前进。

05

扩大个人品牌影响力(品牌传播)

最大化达成品牌传播效果放大影响力需要我们想清楚3个问题,什么样的内容?在什么时间点?投放到什么平台?

这里的传播渠道有朋友圈,公众号,行业媒体,短视频平台等。

输出与自己个人品牌调性一致的内容是对目标客户心智的长期投资。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很多人将个人品牌的价值对标为社交媒体账号上的粉丝数。

过度追求粉丝量背后反映的心态是唯数据论,这导致很多人的动作会变形,比如通过各种无下限博眼球的内容来吸引流量。

但我更认可的个人品牌用户关系经营在于和用户的深度链接互动关系。

这里边有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同样类型的群体也有不同的分层,有的对你了解比较全面,有的仅仅是知道或者浏览过一次你输出的内容。

跟风很容易让你面目模糊,同时风口太多也会让你疲于抓热点。

真正厉害的个体,不是去跟风,而是用他自己的那套知识体系链接同频的人,影响人认可他跟随他,这就是个人品牌体系中的品牌力。

结果长在日复一日的行动里,不在捷径套路里。

正因为很多人学习时特别地急功近利,希望老师直接给出捷径,直接告诉他答案,让他一夜成名快速赚到钱。为了迎合这样的价值取向和需求,网上有很多强调门槛低、时间短、见效快的个人品牌打造课程。

我认为个人品牌不是速成的,或者说任何人都有个人品牌,它伴随在我们的每个阶段,通过个人品牌体系的梳理和战略定位让我们每一步都走得更稳。

只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底色(个性化),然后将优势护城河凿深加宽,并用利他性与长期主义的内驱力去为他人创造价值,做一个专业、有温度、能引领别人成长的人,你的个人品牌价值将会价值无限。

流量虽然重要,但更要关注流量背后的人

当然,我并不认为流量不重要,我之所以在个人品牌打造体系中弱化流量的概念,是因为流量的背后是人。

当你的客户、你的粉丝开始从追你的产品/内容到追你这个人时,恭喜你,你已经开始真正获得影响力了。

最近我也看了几本大V写的个人品牌方面书籍,他们内容的重点是人设包装+流量获取,而这篇内容更多是将个人品牌的价值创造作为重点,就像你想向上社交一样,得先有价值再链接他人。

在个人品牌影响力打造中我们要提醒自己丢掉“流量感”追求“宝藏感”,这样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品牌价值。

........

这篇内容是个人品牌打造的体系方法,避免太长可读性不高,对于单个板块的细节后续再逐一展开探讨。

预计会针对个体创业者和销售职能通过个人品牌获客成交主题方向单独输出内容,其他的想到再看吧。

每天进步一点点,与你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