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0-26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雕刻时光》


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探索者,也是崇高精神财富与独特的诗意美的创造者。这样的艺术家能看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能冲破直线逻辑思维的藩篱,再现生活的微妙与幽深,复杂与真谛。

真正的艺术形象,总是思想和形式的有机统一。缺少思想的形式或者缺少形式的思想,是破坏艺术形象,令其退出艺术范畴的异种。

任何一种艺术,主要不是为“消费者”准备,以贩售为目的,都在同自我与周围的人解释,人为什么活着,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都在人们解释,为什么他们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有时甚至不解释,只是提出问题。

无论艺术还是科学,都是掌握世界的手段,是人类在追求所谓“绝对真理”道路上的认知工具。不过,这两种体现人类创造精神的形式,其相似之处也仅此而已。我敢说,这里的创造,不是发现,而是开创。

人类借助艺术手段,通过主观体验将现实据为己有。而在科学领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无尽的阶梯要攀登,新旧知识不断更迭,客观真理不断彼此推翻。

借助形象,通过有限表达的无限,物质表达的精神,法度之内的天马行空,让感受得以节制。

艺术家用精神能量去感染人,而不是用某种必然的理性论据。

创作需要艺术家具有帕斯捷尔纳克所说的那种:“彻底毁灭”的精神,而且是最悲剧意义上的。

艺术作品有别于科学概念,它不要求任何实际的物质产出。艺术是一种元语言,人们借助它尝试练习彼此:传达自己的信息,吸收别人的经验。但这依然无关实际收益,而是为了实现爱的理想,其意义便寓于牺牲之中,与实用主义相抵触。

科学思维中的理解,是大脑逻辑层面的认同,好比论证某个定力的智力行为。文艺形象中的理解,是在感性的有时甚至超越感性的层面上,对诗意思维的美的领悟。

直觉之于艺术,就像坚定的信念之于宗教。这是一种心灵状态,而不是一种思维方式。

伟大的作品总是在艺术家挑战自己弱点的过程中诞生的。挑战——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存在。

艺术的首要任务是感化人的心灵,完善其精神结构。

诗人是拥有孩童的想象力与心理的人,无论他持有怎样深邃的价值观,对世界的印象都是直观的。也就是说,诗人不“描写”世界,而是发现世界。

宗教真理的要义在于希望。哲学寻求真理,指明人类活动的意义,理性的界限,以及存在的意义。哪怕哲学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生活无意义,人怎么努力也枉然。

因为在艺术中,思想仅存在于形象的表达之中,而形象是作为对现实的某种主观认识而存在的,取决于艺术家的主观倾向与世界观。

天才所展现的并非是绝对完美,而是对自己的绝对忠实,对自己情感的绝对忠实。艺术家对真理,对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渴求,已经赋予了作品特殊意义,即便作品有个别地方语焉不详,甚至有所谓的不足,都无大碍。

历史还算不上是时间。进化亦然,这只是结果。时间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火焰,在其中居住着人类心灵之火。

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被赋予了记忆,里面撒播了不满的种子。不满使我们脆弱敏感,容易感到痛苦。

以事实的形式与表现雕刻时光——这就是电影作为艺术最重要的理念。

我认为,人们去电影院通常是因为时间;为了失去或错过的时光,为了不曾拥有的时光。

选择并串联一系列事件,去准确了解,去看,去听,是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影。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心灵需求的产物,在提出时代深度意义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观众买票看电影,似乎是为了弥补个人经验的空白,又像是要投身去追寻“逝去的时光”,亦即去填补他精神经验的空虚,这种空虚感是他作为现代人的常态,是繁忙的工作,狭隘的社交圈,没有灵魂的片面的现代教育造成的结果。

因为速度和娱乐性打动的正是最懒惰和懈怠的那一部分观众。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认识现实的手段。然而,现实性并不等同于描绘日常生活,也不等同于自然主义。

艺术天生就是高雅的,对观众的影响自然是选择性的。

自由是要学会杜绝向生活和周围人索取,首先要自己甘于付出。自由——是为爱牺牲。

人类内心的能量只有通过其本人的决定以及巨大的内驱力才能得以释放。对人的教育应被自我教育所取代,否则人就不懂得如何对待所获的自由,如何避免对其进行纯消费性的庸俗阐释。

这本书是为了给朋友买生日礼物凑单的,看完后却觉得一点都不“凑”,感觉是近几年看的电影创作类书籍里最好的一本了。

整本书看完,自认为阅电影无数的我却发现到目前为止,我连一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作者)的电影都没看过。这点更加印证了“冰山一角”的理论,我们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永远只是很小一部分,芸芸众生都只是可怜的坐井观天之人,而所谓的专家,也只是极少部分人里知道得稍微多一点的人而已。这么一想就会发现,其实谦虚不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铁铮铮的事实,而且是不可更改的。

作者在这本书里就他电影创作历程和艺术讲了很多,诗歌,音乐,绘画,艺术家等等,虽未看过他指导的电影,但从文字明显看出,作者属于国内所谓的“文艺片”导演,而不属于高产高票房高名气的“商业片”导演。商业和艺术似乎总是背道而驰,商业是大众的,艺术是小众的;商业是及时行乐,艺术是未雨绸缪;商业忠实于市场经济,艺术忠实于真情实感。它们偶尔相辅相成,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背道而驰。

科学家在实验室用各种仪器和表格发现物质界的新事物,而艺术家便游荡在世界各处用他们敏感的灵魂和脆弱的双手发现精神界的新事物。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感性的。在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似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兼具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能力,而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本身,也是一个超级大难题本题。

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科学和艺术是对立之说法,他们是同个空间内并行的两条线,若要成为一名“完整”的人,这两条线我们都要抓住,而不是拥抱一方,摈弃一方。

当然,这本书主要还是讲电影这个艺术/商业形式,怎样用片段的时光(形象)来表达一种精神思想,作者用“雕刻”来形容这中间的取舍,其实很贴切。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是上千上万个支离破碎的片段拼凑成的,主体思想是片段选择的出发点,虽然最终效果是为了呈现真实和自然的情感,但创作过程却是主观选择行为。

放大来看,创作电影是雕刻时光,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是雕刻时光,只不过电影时间短,人生时间长而已。整个过程都在做选择,选择什么工作,跟什么样的人结婚,选择在哪里生活等等。当然,电影中的每分秒秒都是导演刻意之选择,而人生中,还是会发生一些非主观选择之事物,比如意外事故,也正是因这些不可主观选择的意外之存在,人才会试图从一些宗教信仰中得到慰藉。
每个人都是导演,请谨慎选择,但真的存在谨慎之说法么?或许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