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里的辽阳:白塔身世传佳话

 快乐老年435 2023-04-22 发布于山东

山水相间宝藏地,

秦开却胡建襄平。

衍水藏身助太子,

魏军首山部连营。

白岩城里麻雀战,

东京辽阳显声名。

白塔身世传佳话,√

明将复修旧池城。

古驿道上风尘起,

汗王定都新东京。

百寿屏前说才子,

四道街里念旧情。

古城墙上红旗舞,

藏宝山下灯火明。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阳在对外宣传上一直比较低调。询问一百个游客,估计有九十个是冲着辽阳白塔的大名来的。其实除了白塔,辽阳还有汉魏壁画墓群、燕州城山城、东京城城址、东京陵等“国保”。

没错,要说辽阳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存,非辽阳白塔莫属。某种意义上讲,白塔就是东北第一城辽阳的象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辽阳的名片。

辽阳白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一段白塔公园内,在广佑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佛塔,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着白垩,日照生辉,故称白塔。塔高70.4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由下而上可分为基座、塔身、塔檐、塔剎四部分,曾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全国六大高塔之一。

如今以白塔为核心构建了白塔历史文化街区,包括白塔公园、广佑寺景区、襄园等。

对于每一个辽阳人,辽阳白塔已经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孩提时候、学生时代,或是工作进行时、退休之后,一定都和辽阳白塔有过最亲密的合影。

对每一个外来的客人而言,一走出火车站、客运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高高耸立的辽阳白塔,总是被深深吸引急迫地想前去看个究竟。

关于辽阳白塔的身世,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民国初年的《辽阳县志》说是汉建唐修,但并未提出完整性根据。《东北通史》则根据《金史.贞懿皇后传》及辽阳出土的金代《英公禅师塔铭》推测该塔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所建的葬身塔。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完颜雍为其母建塔的塔铭,塔铭内容记叙的地理位置与现存的白塔关联度不大。据此再推测,通慧圆明大师塔很可能建在别院或别处,早年已毁。

二、1988年为维修白塔进行测绘时,在白塔顶部发现明代维修该塔的五块铜碑,四块维修记,一块护寺圣旨。其中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宝塔记》刻有“兹塔之重修,获睹塔顶宝瓮傍铜葫芦上有镌前元皇庆二年重修记。盖塔自辽所建,金及元时皆重修。迨于皇朝及四百年矣……”

此外,根据塔的建筑风格、使用的材料、砖雕的手法及纹饰等,都与有明确记载的沈阳塔湾无垢净光寺舍利塔、锦州大广济寺塔、北镇崇兴寺双塔等相一致,与辽朝中晚期的同类建筑相类同。

以上说法过于专业,好像一时难以理解,我们也不必太较真,只要认定辽阳白塔辽朝建就行了。这和辽阳城市名称始于辽朝天显十三年(938年)倒是刚好相一致。

关于辽阳白塔辽朝建的说法,我多说两句。从当时的大环境看,受唐宋朝的影响,辽朝崇尚佛教,在中晚期兴建了众多佛教建筑,比如义县奉国寺、蓟县独乐寺、大同华严寺,比如应县木塔、宁城大明塔、辽阳白塔。从个体特质上讲,宁城是辽朝中京,辽阳是辽朝东京,大同是辽朝西京,更具备官方建塔或资助寺院建造高大佛塔的条件。

北镇崇兴寺双塔之东塔

前两年我在游览北镇崇兴寺双塔和义县广胜寺塔的时候,感觉他们好像采用了一个设计模板似的。辽阳白塔会不会是他们的放大版,或者他们会不会是辽阳白塔的压缩版呢,很有可能。我在参观义县奉国寺时,曾被千年前的伟大建筑深深震撼,奉国寺和辽阳汉魏壁画墓群一样都是我国1961年的首批“国保”。奉国寺是皇家寺院,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其母萧太后的“皇家封地”所建,据说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目录,强烈建议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哈。

扯远了,还是就近接着说。最近我逛了好几次白塔公园,也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对金世宗完颜雍在辽阳称帝以及他为母亲建造白塔的传说产生了浓厚兴趣。

完颜雍(1123--1189),女真族,本名完颜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宗辅的儿子,母亲李洪愿。1161年10月,完颜雍在辽阳发动“东京政变”,被拥立为帝。

李洪愿(1094—1161),辽阳渤海人,金世宗完颜雍生母,完颜宗辅妻室。1135年42岁寡居,1145年回辽阳出家清安禅寺,居住别院,称通慧圆明大师,1161年5月圆寂。

话说1155年正月刚过,完颜雍来到了辽阳,任东京留守兼辽阳府尹,这一年完颜雍32岁。能在母亲的老家东京辽阳当政,随时都可以去清安禅寺看望出家的母亲,完颜雍心里踏实了许多。

1161年5月,完颜雍母亲李洪愿圆寂,完颜雍遵从母命,将遗体安葬在清安禅寺,并扩建寺塔。这些操作,后来都成为了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李皇后建造辽阳白塔传说的素材。

与此同时,完颜雍在舅舅李石的鼎力帮助下,得到辽阳李、高、张、刘等渤海望族的强力支持,借助讨伐咸平(今铁岭开原)契丹族起义军的名义积极扩充军力,不断收拢各路人马,兵力很快增至3万多。

这里说的渤海望族,就是上篇文章提到的公元928年跟随东丹王耶律倍迁居辽阳的原渤海国贵族的后代。完颜雍母亲李氏出身渤海望族,读书明礼,很有文化教养,对年幼的完颜雍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寡居之后,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完颜雍身上,也没有按习俗改嫁,后来回到家乡东京辽阳,出家于清安禅寺。李氏胞弟、完颜雍舅舅李石极有谋略,是完颜雍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后来促成“东京政变”的主要人物。

1161年9月,海陵王完颜亮(金朝第四位皇帝,死后没有庙号、谥号,故称海陵王)亲率60万大军渡过淮河与南宋开战,导致中都(今北京)后方空虚。

10月6日,完颜雍设计杀掉了完颜亮派来监视他的东京副留守高存福、推官李彦隆等人,趁势发动了东京政变。7日,完颜雍于东京辽阳府宣政殿即皇帝位,是为金世宗。随后采用舅舅李石的建议,率兵直趋中都。

而完颜亮率兵与南宋交战却并不顺利,11月27日败退之中被哗变金兵乱箭射死,南侵战争同时结束。客观地讲,完颜亮兵败被杀,这也为完颜雍东京政变成功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12月中旬,完颜雍率兵抵达中都,正式取代了完颜亮的金朝中央政权。

完颜雍东京辽阳称帝,应该说是辽阳历史上一件重大政治事件,目前来看,知道和了解的人似乎不多。由于辽阳金朝时期的历史遗迹比较少,也让人们缺少了更直观的感官认知,能记住完颜雍为母建造辽阳白塔的传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完颜雍在辽阳当政六年,在这里他卧薪尝胆,积聚力量,抓住时机,最终成功发动东京政变,从而成就一番伟业。

延伸说一句,完颜雍能成为金朝第五位皇帝,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完颜雍的小叔完颜宗弼。完颜雍16岁时从军,一直得到小叔完颜宗弼的赏识和提携,在战斗中不断成长。金熙宗时期,24岁的完颜雍就已担任了兵部尚书。海陵王当政后,完颜雍受到歧视与排挤,多次迁官易职,妻子乌林答氏甚至因不受屈辱而投湖自尽。而完颜宗弼1148年病亡,也使完颜雍失去了小叔的庇护,1155年完颜雍外任东京辽阳。那么,你知道完颜宗弼到底是谁吗?你猜对了,他就是金兀术,那个在刘兰芳播讲评书中和岳飞齐名的金国元帅!

完颜雍在辽阳流传至今的故事不多,最有名的就是为其母亲建造辽阳白塔的传说。虽然后来经考古确认,辽阳白塔是辽朝所建,金朝只是修缮而已,但是仔细想一想,这确实是个美好的传说。因为美好,一不小心就流传了八百多年。

附:金朝皇帝世系表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