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史

 伟gggggg 2023-04-22 发布于湖北
  二、简史 : 心理治疗作为正式的科学名称出现仅是近百年的事,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心理治 疗方法的使用却早已存在。中医临床早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内经(灵 枢)》中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是典型的疏导式心 理治疗;中医还有五行相克和情志相胜治则,根据“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 悲”的原则,对具体病人分别实施不同的情景刺激激发一定的情绪反应,可以治疗由于某 一情志失调所致的心身症状。此外,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众多的健身治病训练程式,例如太 极拳、气功等,也包含丰富的心理治疗成分。
在西方,远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代,医生就已重视心理干预的作用。他们强调整体治 疗,使用暗示、音乐、催眠等手段治疗疾病。但是,在西方中世纪时期,宗教具有绝对的权 威,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工作属于宗教的范畴,尤其对精神病人普遍采取精神和肉体摧残 的方法,严重阻碍了心理治疗科学的发展。直至18世纪末,在法国医生皮奈尔(Pinel)的 积极倡导下,才开始用比较人道的方法对待精神病人,心理治疗才开始得到发展。
近百年来,西方心理治疗科学发展较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流行麦斯麦 (Mesmer FA)的催眠疗法。之后,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Freud S)创立的精神分析 疗法得到广泛传播。20世纪50年代末,基于行为理论的行为疗法迅速发展。40 -70年 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形成和发展。70年代 起,以认知理论为依据的认知疗法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与行为治疗结合,形成认知行为 疗法。这些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心理治疗中重要的流派。在东方,日本的 森田正马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森田疗法,至今仍然是某些神经症的可选择治疗手段。 另外,集体心理治疗发源于20世纪初,发展于40年代。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等操作性较 强的心理治疗技术也在上个世纪不同时期出现并得到广泛的使用。
展望未来,随着世界上多元文化的交融、各种理论的相互渗透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交 叉,许多心理治疗工作者已逐渐改变固守某一流派和某一治疗方法的做法,转而采用折衷 心理治疗法(eclectic psychotherapy),即灵活选择、综合应用对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不断向医疗卫生领域渗透的同时,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心理干预理 念,例如压力系统理论与多层次心理干预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心理治疗工作逐渐产生变 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