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與元丹丘:李白詩《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元亨技术 2023-04-22 发布于贵州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李白

昔遊三峽見巫山(1),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2),飛入君家彩屏裡(3)

寒松蕭瑟如有聲(4),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5),楚王神女徒盈盈(6)

高咫尺(7),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綺(8)

蒼蒼遠樹圍荊門(9),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10),煙光草色俱氛氳(11)

溪花笑日何年發(12),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13),疑入嵩丘夢彩雲。


註釋:

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數詩贈與,可參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縣東,巴山山脈之特起處。巫山屏風,即繪有巫山的屏風。

(1)三峽:今四川奉節至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三峽。具體所指,歷代說法不一。今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為三峽。巫山:《太平寰宇記》:巫山縣有巫山。盛弘之《荊州記》雲:沿峽二十裡有新崩灘至巫峽,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裡。舊雲:自三峽取蜀,數千里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惟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缺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所謂高山尋雲,怒湍流水,絕非人境。神女廟,在峽之岸。

(2)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無確指,後世也說法不一。《四川省志》:巫山在夔州巫山縣東三十裡,形如“巫”字、有峰十二,曰:“望霞、翠屏、朝雲、松巒、集仙、聚鶴、淨壇、上升、起雲、棲鳳、登龍、望聖也。此十二峰者,不聚一面,乃江繞此山,周遭有十二峰,繪者不得不匯為一圖耳。陽臺山,在巫山縣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間。

(3)君:指元丹丘。

(4)蕭瑟:風聲,多形容秋風。陽臺:宋玉《高唐賦》載巫山神女與楚懷王夢遇,自言“妾在……陽臺之下”。《文選》劉良註:“陽臺,神自言之,實無有也。”今巫山縣北有陽臺山,蓋因此而名。

(5)錦衾:錦制之被。瑤席:用瑤草編織的臥席。瑤草,傳說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靜。《楚辭》:“瑤席兮玉瑱。”王逸註:“瑤玉為席。”湯惠休詩:“錦衾瑤席為誰芳。”

(6)楚王神女:《高唐賦》載巫山神女與楚王夢遇,自言“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是也。後人立神女廟于山下,今謂妙用真人祠。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樣子。

(7)咫尺: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此形容距離短。高咫尺,如千里,謂畫有咫尺千里之勢也。《南史》:蕭賁善畫,於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8)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岩。均指畫中景物。丹崖:綺麗的崖壁。綺:華美的絲織物。

(9)荊門:山名,位於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歷歷:分明貌。泛:飄流。巴水:當泛指巴地所經之水,非專指巴江。《一統志》:荊門山,在湖廣荊州宜都縣西北五十裡大江南,與虎牙相對。《水經註》:巴水出晉昌郡宣漢縣巴嶺山,西南流,曆巴中,經巴城故城南,李嚴所築大城北,西南入江。《四川通志》:巴江,在重慶府巴縣東北,閬水與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因名巴江。琦謂:詩中所雲巴水,似指巴地所經之水而言,不專謂曲折三回之巴江也。

(10)潺湲:水流貌。壑:山谷。萬壑分,萬壑分流。《廣韻》:“潺湲,水流貌。”

(11)氛氳,盛貌,祥氣也。

(12)笑日:向日而笑。發:開放。江客:江行之客。應前“歷歷行舟”此二句詩人對畫發問:向日而笑的溪花是何年開放?江客聽猿又到哪一年為止?“溪花”、“江客”,均為畫中之景。

(13)緬邈:思緒遙遠的樣子。高丘:王琦註:“陽臺山在巫山縣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間。”“疑入高丘夢彩雲”,言心生幻境,恍惚進入神話世界。謝靈運詩:“緬邈區中緣。”張銑註:“緬邈,仿佛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