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 刻 ![]() 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它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就制作工艺而言,它是指将在平面上设计好的纹样或文字镌刻在金属、石头、牙、角等材质上。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篆刻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并流行于东亚地区。 本期点评嘉宾:莫 非 ![]() ![]() 一 等奖 简约 万千气象生淳古; 一篆清风养简真。 简评: 大而化之,剔尽浮华,以为高妙。对幅深得风人之旨。 ![]() 二 等奖 秋意金陵 随形印诗客襟期,携叶穿林,且纳流水为符,飞花入局; 有缺是人生常事,断金攻玉,犹望化材在手,成器在心。 简评: 于文人雅事见红尘世事,不疾不徐,又能不粘不脱,渐相绾合,自非凡品。 ![]() 三 等奖 扉页 刀笔巧攻玉,将繁繁鸟迹花纹,镂于方寸; 鼎钟妙勒文,鉴采采凤毛鸿爪,蔚作乾坤。 简评: 起以实笔,两腰蓄力,善用巧劲,虚实相生,两结小中见大,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好手段。 ![]() ![]() 优 秀奖 宗银贵 细微之处,以石镌文,高古朴浑存气韵; 方寸其间,由书入印,雄苍典雅见精神。 简评: 稳健得体,不蔓不枝,自有气度。 顿悟空明 笔走横斜,刀行疏密,方寸起波澜,常向参差抒远意; 成于大道,立于微身,胸中藏丘壑,每从格调品初心。 简评: 描摹治印画面,夹叙夹议,两结见高格。 百无一是箫遥人 朱白布溪藤,名印闲章,为墨迹几行添锦, 阴阳融冻石,单冲双切,看刀痕一面露锋。 简评: 不惟言印之门类,兼顾石材,有见刀法,殊为难得。 一鸣 独留方寸; 长抱丘山。 简评: 虽无确指,但亦沉稳,取其言简意深。 之乎者也 白朱为法,秦汉为宗,亘千载泥封钤印,凭信不移,何奈末微称小技; 时济则生,途穷则变,后几人倦叟仓翁,襟怀相寄,一从方寸识大观。 简评: 溯源而发端,不惟流派,复见人文,为篆刻立传作歌。大字出。 ![]() ![]() 入 围奖 小简 捉刀方寸,横竖折提,且卷且舒承大雅; 走笔胸中,腾挪辗转,如磨如琢见斯文。 简评: 失在横竖折提四字,过实则碎。下结见襟怀。 阳光 古意存焉,除金石味之所出,且能存信; 鄙俗久矣,辨真伪形其何异,或可解疑。(今) 简评: 腰结衔接得法,颇可玩味。 绿竹 雄深若嶂,舒卷同云,方寸之间开锦绣; 民者为章,王家曰玺,九州何事异尊卑。 简评: 构思佳,布局弱,如在七言前置一句承接,或更完整。 半闲客 虚实相生,铁笔疏狂留走马; 阴阳镌变,泥钤淡荡缚流风。 简评: 若即若离,炼字见功夫。 九畹 阴阳及表,中有乾坤,怪见皇玺官宝民章,一印能分高下矣; 凿铸以方,本承三法,奚论将相文儒商贾,千秋得永姓名乎? 简评: 或因手未能到眼处,故而有用力过猛之嫌。 ![]() ![]() 其 他 作 品 老吴 石刀之恋; 方寸以歌。 周北强 方寸抒情趣; 毫厘刻古今。 光明 尖刀雕骨; 顽石生魂。 树韵 刀刻三分韵; 泥濡一世名。 芳韵 刀下千般艺; 意中万种才。 秦笛 径寸镌钟鼎; 方圆泐鸟虫。 南星河 UFO 章身雕脉路; 匠手展刀功。 沧海横流 一刀惊岁月; 方寸有乾坤。 辉权 千刀千血泪; 一印一王朝。 娄东客 镂石初为信物; 印金终证皇权。 小草青青 仙笔刻刀歌岁月; 雄文妙语写人生。 快意 留诗石上因刀巧; 盖印画中显笔雄 hgr: 镌篆合锋出玺印; 骨石亮质刻封缄。 注:今韵。 七字余句: 笔底云烟描古字; 砚中风月写诗魂。 修心 一朝精刻凝方寸; 千古芳名寄传承。 明 腾 方寸之间安世界; 阴阳之法定乾坤。 马晓明 片笺眼底风云涌; 大碣山中龙象驰。 震撼哥 硬笔高情镌铁木; 柔心雅韵拾珠玑。 卢灿 方印小小乾坤大; 刀法拙拙意韵长。 巍青 刃耕方寸天地大; 痕拓朱宣古华生。 曼妹 精工巧手雕顽石; 独运匠心造印章。 谭建群 皇权赫赫传玉玺; 篆刻章章見匠心。 梅江游子 朽木可雕瑧化境; 初心不负见真章。 卢灿 印方小巧乾坤大; 刀法古拙日月长 曼珠沙华 形声塑像唯双手; 琢玉镂金独一招。 旭日 阴阳各体存方寸; 金石同盟跨九州。 随笔 入木三分深刻印; 流芳百世贵珍藏。 观念 三桥而下,开文人印; 秦汉所宗,为篆刻峰。 六十分之一 极致文章,宛如初见; 漫然金石,契阔疏狂。 孤峰 刓饰镌镵,腾挪方寸; 蟠丝鸟跡,品鉴大千。 紫气东来: 混沌于斯成,刻千年史; 竹青兮土掩,留万代名。 简兮 方寸间鸟迹龙纹 真气象; 五千年刀功铁笔 大文章。 向晚 不论金石,盖以格局定性; 何分贫贱,咸因诚信留名。 雪松 篆笔雕章,铸就千秋伟业; 丹心绘世,描成万古清魂。 音问 方寸之间,风流换世书痕在; 分毫上下,刻画归真笔法藏。 条山居士 龙行蛇曲,一方章印通今古; 泥塑石雕,千载刀功贯地天。 南郑侯 金银石木,并取端方因作态; 士庶农工,不分贵贱总能名。 青山依旧 戛玉敲金,鸟迹虫文如岫壑; 雕龙琢凤,秦书周籀见风流。 石生 大殿幽幽,古今书画阴阳有; 宝橱焰焰,玉玺印章金石存。 吴达绵 律法皇权,家国玉玺显声誉; 伪真诚信,平民印章当诺言。 早立 官印一方,篆书华夏沧桑史; 私章千载,雕刻子民生活文。 青莲 方寸间画画勾勾,尽濡翰墨; 古今韵深深浅浅,载有乾坤。 锦瑟 以刀代笔,碎石崩云结小字; 用篆留言,通今博古证身家。 梦田農夫ᯤ⁶ᴳ 珠光玉器,太虚以内无山水; 铁笔银钩,方寸之间有洞天。 玉山 精书细刻,金牙木石成官玺; 发展创新,大众群民有印章。 李正升 篆字奇行,刀划墨迹秦文刻; 传统艺品,笔写术精书画缘。 如宝江山: 笔耕刀种,蜗篆鸟虫雕金石; 心切腕冲,逸情闲趣印素笺。 倾暖 择山石以雕,或庄或秀出刀下; 恰龙睛而点,宜密宜疏落纸端。 车水马龙 华厦有传承,篆字刻名为信物; 官民同共识,签章盖印乃真凭。 朱亮武 镂出笔如丝,献印帝王称玉玺; 琢成章具款,点睛字画夺天工。 列也 金石不拘刀,雕镌亦有精神在; 印章无负篆,方寸犹彰格韵奇。 北方的青花瓷 造化天工夺,劲力三分堪琢玉; 云纹鬼手成,偏锋一笔倍传神。 云水谣 于金属,于石头,精雕文字成痕迹; 在诗笺,在画幅,彰显岁华留历程。 和云空山 疏可走马屈曲盘绕朱白入印金石上; 密不透风欹正相生阴阳成文纸绢边。 莼溪叟 方寸之间,风云变幻,觅三千年去向; 笔刀其下,气象鱼龙,叹九万卷文心。 闲适 操刀布局,刻石錾金,鸟篆虫文凝古意; 逸兴随锋,雕朱磨白,闲情雅趣寄诗心。 智者乐水 初兴秦汉,捉刀做笔,金石百般皆可篆; 复盛明清,以念为刀,风云万象尽能镌。 欧阳小青 谁施妙手,以笔为刀,掌中万象拓方寸; 且入高篇,将心刻篆,字里乾坤纳大千。 朱会友 虽历槌凿,犹怀金玉,步入庙堂扶社稷; 形如阮善,实乃虬龙,飞来纸上转乾坤。 老头 石生意境,刀走龙蛇,方寸经营藏妙道; 布白分朱,镌舒刻卷,古今治印有高风。 铅笔 铁笔雕金石,绕指生柔,方寸也藏万象; 书图分白朱,明心见性,千年不减一神。 明镜非台 敲金戛玉,天工巧手,方寸纵横成艺术; 盖墨染朱,哲匠罗襦,大千点化显诗心。 Z 铭就朱砂印,铁划银钩,点染一方新画卷; 韵遗金石纹,秦风汉格,阅批千古旧文章。 林风 伺文宜佐飞舞龙蛇,钤三两丹红,乃彰藻采; 治武即令奔突兵甲,纵万千骨白,愈证威严。 闲云看客 诸法集一体,其意趣线形,自成天地烟霞貌; 四方非同称,曰记章印玺,更结中华书画缘。 公子贤 借金石角牙,辅花鸟鱼虫,方寸琢磨非小技; 揉阴阳疏密,铨精神意趣,雕龙刻鹄载文心。 闲云看客 诸法集一体,其意趣线形,自成天地烟霞貌; 四方非同称,曰记章印玺,更结中华书画缘。 谢子衿 玲珑心赋一支刀,镌云镂月,方寸石中见造化; 虚静意循三法趣,追秦溯汉,风流指下定乾坤。 民间 择天然石,注大雅怀,雕琢磨以后成寸方艺术; 染朱矿泥,着细匀力,诗书画之端合千古佳篇。 乔元茂 剖石錾金,点线勾画阴阳道,王候布衣共留迹; 镌文刻姓,乾坤挪移方寸山,今人古者一唱酬。 泉水 始殷商,兴秦汉,盛在清明,巧夺天工精博大; 重印刻,涵象形,传承字法,升华诗画艺超凡。 盛 分朱布白,流水行云,纳万千气象,镌于方寸; 尊道修心,勘名证信,是多少人文,印鉴古今。 灞桥 鸟篆虫文,刻以阴阳,帝后王孙以至黔黎百姓; 银钩铁画,文分朱白,秦砖汉瓦还经玺宝闲章。 金成 方寸阔于天,分毫见标格益彰,收放襟怀先点化; 大千渊有法,朱白开风流未艾,纵横气韵厚涵濡。 丫丫 江山更替许留名,看细琢精雕,独具匠心方寸地; 金石不分凭印记,怅轮回辗转,可怜风霭百年身。 天涯倦客: 金石角牙皆是料,仔细蚀精微,不露瑕疵,不留匠气; 悲欢离合总如刀,提防遭重创,其深入骨,其痛铭心。 狮子林 方寸间凿铸顿生气象,纵金石角牙,长信冥顽应可化; 三千载白朱以寄襟期,溯秦风汉月,管教块垒自能销。 仁河 融笔法于刀刃,无论金石象牙犀角,一经匠手庄严显; 以文德处家邦,有印国书字画信函,二两红泥方寸明。 五月 日月江河,虫鳞羽爪,化意以成符,甲骨鼎钟留圣迹; 公侯伯子,仕贾农工,由名而镂印,帖书丝帛赋人魂。 尊贵大专生 讵拘金玉,久授钧枢,述兴衰系生民,柄用何违君子节? 神蓄奏刀,韵生缪篆,于方寸瞻气象,世遗如晤古人怀。 秋千 衍天地道,希古今贤,昔传秦韵汉风,方寸间绳千载法; 振金石声,补山河秀,迥立吴门徽派,明清后竞百家鸣。 酒鬼 钢刀作笔,少题雪月风花句,为他李四张三,将相王候镶雅慧; 奇石当宣,多是油盐柴米情,篆点龙牌虎符,梅兰竹菊予知音 明婉 派兼皖浙,法论刀章,方寸白朱分,游艺观金石可雕、鸟虫堪篆; 物我依仁,行藏见志,风流元宋接,寄情共子昂松雪、王冕梅花。 浅夏 一刀在手,镂月雕花,削金攻玉。腾挪冲切间,古意十分生腕底; 三法于心,游龙转凤,行篆立文。漏白侵红处,风云万里汇章中。 秋水 握金之劲,琢石之顽,复蕴朱砂之泽,方寸菁华,毫端墨趣终成蝶; 以篆为魂,注情为气,还藏逸思为神,如斯灵动,笺上龙吟赖点睛。 子墨 匀圆宣厚重。乃千秋处,见庄严,见柔和,见雄浑,统观金石殷周始; 镌刻显风操。于方寸中,或遒劲,或挺健,或拙朴,各有龙蛇气象生。 采薇山人 裁云镂月,锲鸟镌花,百錾鱼虫钤画稿,宛若寿阳妆后,梅影横,桂轮挂; 兼济乾坤,和融方寸,一尊玉石乱江山,浑如吴道墨酣,龙睛点,鳞甲飞。 注:点晴之说据传为张家样,稗官野史记为吴道子,俺独喜吴家祥。 砚田犊 每从纤细朱文镌遒劲、粗犷白文刻沉稳,布局得宜,游刃有余,匠心妙手呈金石; 常以颓残汉瓦作印风、森严秦碣作钤标,采长撷秀,镂新堆锦,高古端庄出大璋。 羽书 帝王玺复士民章,或贵或尊,守白朱于方寸,今古悠悠,犹未改印信作离群,篆文多寄意; 玉石姿许龙蛇势,惟工惟稳,穷虚实与分毫,卷舒落落,更细看字形深抱璞,刀法近凌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