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类文本鉴赏——闲笔

 123xyz123 2023-04-23 发布于湖南

文学类文本鉴赏——闲笔

一、典型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常守山

聂鑫森

云阳山云雾深处的常家村,最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常守山。

常守山65岁了。个子高大,脸盘也宽大,配着大眼、长耳、高鼻、阔嘴,还有嘴边永远浮着的笑意,村民们都说他是天生的福相。

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将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他也是盘山(种树、栽竹)的行家里手,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

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砧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农具中的锄、钯、铲、刀,都是老式样,但尺寸要大一些,因为他身高力大,用起来才过瘾。家具也是按老规矩打造的,时新的款式他嗤之以鼻,而且是就地取材,什么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绝对敬而远之。

农具、家具,常守山做了为的是自用,并不以此作为谋生的项目。但有一种东西,他不常用,别人也不常用,他却隔三岔五地制作,那就是打更报时、驱赶野兽的木梆。

木梆在城市、乡村早成了文物。自从有了钟、表,还要用它来报时吗?在山区用得着它的时候,是守秋。各家都有苞谷地,到了夜晚,敲梆吓走那些前来偷、咬苞谷棒子的猴子、野猪。现在条件好,敲梆太费事,提一个便宜的收录机去,里面录着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响亮声响,充了电的干电池可以用好几个小时。守秋的人坐在一堆篝火后,隔一阵按一下开关播出声音,莫说是猴子、野猪,连豹子都逃得远远的。

妻子问:'老常,没用的木梆,你还做它干什么?'

'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常守山法言哈哈一笑。

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现在呢,没人要了,他是做着玩。坯料长一尺、宽五寸、厚四寸,中段镂空,空间的上部比下部要厚一些,因为上部要经受敲打。更重要的是上部和下部的断面上,要锉出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称之为回音齿。然后在木梆的一端,安上手柄。敲梆的棒槌,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竹根棒槌敲在木梆上,'梆——梆——梆——',声音高亢、宏重,传得很远很远,像京剧舞台上的花脸演员叫板,有经久不息的膛音。

做一个木梆,又费时又费工。

村民们在背地里议论:常守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常家堂屋的墙上,隔些日子,旧本梆换下来,再把新木梆换上去。有时候,常守山兴致来了,取下木梆,站到门外的土坪里,或轻或重地敲打几声,像一个顽皮的细伢崽。

常守山对妻子说:'只有一种东西我打造不出来,那就是手机!但我会玩手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一个农民说出这样的话,不但妻子听不懂,而且村民也听不懂,不简单啊。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传统国学的普及本他买了不少,在夜晚灯下,津津有味地手不释卷。

村里第一个玩手机抖音的,是常守山。

初冬,常守山去竹山挖冬笋。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或近或远地对着他。最有趣的是他头扎白毛巾,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篓,背篓里放着一把短柄二齿锄,左手拿着木梆,右手拿着竹根棒槌。他像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那个敲梆人一样,先敲几声梆,然后喊道:'平安无事啊——'妻子笑得差点岔了气。常守山又说道:'冬笋是美味,人人都想吃。最好的冬笋,是藏在土下不冒尖的,可怎么才知道它藏在哪里呢?我来告诉你。'

背景中远山苍翠,近景是一片青绿的竹林。常守山先介绍怎么找到竹笋:一是先看竹叶,哪棵竹子的竹叶青葱茂密,它肯定孕育着冬笋;二看竹枝,竹枝的走向便是竹鞭的走向,找到竹鞭就找到了冬笋;三看竹干的颜色,青亮光滑的,说明竹龄短,冬笋就在竹根附近;光泽发暗还有白色斑点的,则是老竹,竹鞭长,冬笋离竹根就远一些。解说中,出现一个一个的画面。接着,是常守山用短柄二齿锄,挖出一个一个肥硕的冬笋,丢进背篓里。结束时,他又敲响几声梆,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

妻子问:'你怎么不说请来我们常家?'

'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

这个抖音视频在网上一发出,马上爆红。村民们很感动,赶快转发到各自的微信朋友圈。

沿着云缠雾绕的山区公路,私家小车、电商的货车,一拨一拨地来到常家村,看风景,吃农家饭菜,采买土特产。许多人家还有客房,可以安闲地住宿。

常守山家有四间客房,总是住得满满的。

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已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

妻子说:'还用得着你去敲梆报时吗?'

“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

“老常,你是个人物!”村民们说。

(摘编自《时代文学》2021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守山是种田的好把式,是种树、栽竹的行家里手,把屋后的自留山当成储钱、取钱的银行,显示出常守山的生活很有条理。

B .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了常守山的形象,还运用侧面描写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C  .“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此处的“无用之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暗示下文木梆的作用。

D .客人们都睡着了,常守山还要起身巡查敲梆子,不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报平安,此处表明他极其看重守护客人的平安。

2 .小说主人公名字中的“守山”寓意丰富,请依据小说内容加以概括。

答:

3 .“闲笔不闲”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所谓“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中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请分析小说中叙写农具式样、常守山喜欢读书这两处“闲笔”的作用。

答:

参考答案

1.C  (A项,“显示出常守山的生活很有条理”错;B项,无“心理”描写;D项,“表明他极其看重守护客人的平安”错)

2.①守住生活中的大山。②守护温馨的家园。③依靠大山改变生活。

3.①开头叙写常守山用的工具都是老式样,家具是按老规矩打造的,他对新款式嗤之以鼻,对新材料敬而远之,这既交代了常守山的生活背景,也表明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②中间部分叙写常守山喜欢读书,学习传统国学,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丰富了人物形象。

二、相关链接

(一)闲笔如花

果农从桃园出来,挑着满满的一担收获。果农的女儿顺便采撷的一束野花,斜插于箩筐边,在风中顾自摇曳闪光。相对于累累果实,那束野花就是闲笔。有了这束野花,你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劳动与丰收。

从学术角度,闲笔既是对故事结构的“游离”和超越(使文本不至于过于戏剧化),也是对主题思想的“游离”或丰富(使作品摆脱“紧扣主题”的非文学性桎梏)。当然,闲笔还关乎创作之状态,关乎作品的风格。正是闲笔的存在,让文学叙述变得不那么峻急,不那么竹筒子倒豆,不那么直奔主题。从而使叙事显得有风致有迂回有韵味,显得自由从容,显得丰饶宽厚。

所以我们总说闲笔不闲。闲笔不仅仅是插科打浑,不仅仅是叙述节奏的调节,不仅仅让我们想起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事实上,闲笔常常是更独特更高级的叙述,它比秉笔直书的叙述,比刻意为之的叙述,更加张驰有度,更加曲尽其妙。

(二)《百合花》:闲笔不闲,妙用生辉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1年12月25日文章《〈百合花〉:闲笔不闲,妙用生辉》;作者:湖北省英山县第一中学教师/李学开)

“闲笔”这一说法,出自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之口,是指在主线叙述中穿插的支线情节或闲散细节。这些闲来之笔,看似可有可无,没有多大作用,实际上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作家贾平凹曾说:“所谓闲话,是作者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编选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文中多处运用闲笔,或揭示人物性格,或丰富文章意蕴,或增强审美情趣,或深化内容主题,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

《百合花》开头,团长派19岁的小通讯员护送“我”到前沿包扎所,作者在此处插入了一段景物描写: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这段描写看似闲笔,但仔细品读,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当时是淮海战役前夕,气氛应该很紧张,“我”却在路上看到了如此清新怡人的景色,与后面那句“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形成强烈对比。我们能够从这段描写中感受到作者对和平、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前往包扎所的路上,“我”观察走在前面的小通讯员,看到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后来,小通讯员完成了护送“我”和借被子的任务,准备返回前线时,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小通讯员还有在枪筒里插树枝、插野菊花的情趣,实属不易。这前后呼应的两处闲笔,语言朴素而情致盎然,凸显了小通讯员天真纯朴、积极乐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性情。

中途休息时,“我”与小通讯员聊天,得知他是自己的同乡,在家时帮人拖毛竹。写到这里,作者展开想象,插入了一段闲笔: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作者通过这段风景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这段话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拖毛竹的少年的美好形象,与后文重伤不治的小通讯员的形象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不久,借出被子的新媳妇来到包扎所帮忙,“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

写到这里,作者加了一句:“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荡开一笔”,其实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媳妇借出的这条印满白百合花的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她非常珍惜,不愿意将其与其他被子搅在一起。另一方面,小通讯员受重伤被送来包扎所,正是被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盖的也正是这床新被子;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不仅不让人揭掉这床被子,反而主动把被子铺进棺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让他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可以说,“铺被子”这处闲笔串联起新媳妇从“不愿借被”到“借被”再到“主动捐被”的情感和行为变化过程,展现了人物思想境界的升华,写出了老百姓对英雄的崇敬与热爱,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血肉丰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