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二)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3-04-23 发布于山东

《纪念白求恩》

课堂教学实录

(二)

执教名师:余映潮

教同学们阅读(二)

细读:文段品味

师:开始我们的第二次教读,教你们阅读之二:细读文段。一起来把第二段大声地好好地读一遍。“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开始读起来。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读得好听,再读一遍,是自己读。我告诉你们怎么读:慢慢地读,边读边感受,比如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你就会感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两个短语用得多好呀!感受朗读,这样就更加地熟悉内容,老师过一会儿就给你们安排任务。好,请大家各自轻声地慢慢地朗读这一个段落。我倾听你们的声音,开始吧。

(生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的,咱们七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刚刚从小学里升上来,所以你们在阅读分析能力上目前最需要训练的就是:要知道“这个词用得好”,然后提高到知道“这种手法用得好”。那么老师就用课文来训练大家了。

【PPT】

朗读、批注:

品味第二段中的语言表达之美。

师:咱们的活动是在朗读之后的批注,关注刚才读的第二段,你要品析一处或者几处其语言表达之美。

【PPT】

品析这段语言文字表达的精美

话题:这个词用得好……

        这个句子用得好……

师:话题非常简单,“这个词用得好啊,它写出了……它表现了……”如果你不愿意说词,愿意挑战句子,你就说“这个句子用的好,它好在……”

师:好,请大家拿起笔,三分钟的默读、圈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看法,我的任务现在是观察你们的动笔。

(生默读、圈画、批注)

师:好的,我很喜欢大家刚才这种学习的状态,现在同桌之间大声地讲自己的看法,开始吧。

(同桌交流)

师:当你的课本上旁批了你的字的时候,当你能够讲出一点道理的时候,你就会感到欣慰,把你的见解告诉大家吧。好,请你来。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用得好:“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句子为什么用得好呢?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一个“不”,这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它突出了大家一定要学习白求恩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发言很流畅,“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注意,有两处“没有……一个……”,本来“没有……一个……”就已经很肯定了,两次“没有……一个……”越发地强调。我还要告诉大家,不止两处“没有……一个……”,还有一处,作者变了说法:“无不为之感动”,三次用双重否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别的肯定,这就叫情感的力度。

生:我找到的是“极端”这个词,因为“极端”这个词在第二段中出现过两次,极端是“极度”的意思,说明白求恩同志他虽然身为外国人,但是却对中国的工作十分地负责任。

师:我刚才说了“没有……一个……没有……一个……”后来变化为“无不……”,这叫有变化,但是毛泽东在这用到“极端的……极端的……”,他没有变化,为什么?因为唯有“极端的”才最能够表现他内心的赞许,是吧?

生:是。

师:这叫用词之高妙而准确。

生:大家好,我找到的是“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和“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两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毛主席让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和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师:对比就是手法了,你的阅读层次就到品析手法上面来了。作者为什么用对比呢?增加文章内容的深刻性,并且很准确地很有效地指出当前、当时的情况,所以它有双重的作用。好,谢谢你的回答。     

生:我品析的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侧面描写,从别人的言语中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精神,并且呼吁大家学习他这种精神。

师:你的发现真好,谢谢!我换一个说法,这叫叙述,大家看这一段的前面,“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这叫议论。这一段文字有议有叙,因此就叫叙议结合。《纪念白求恩》整篇文章都是叙议结合的,每一段都是叙议结合的,这就是表达技巧和特色。为什么要叙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的感受呢?一定是映衬白求恩的两个“极端的……。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生:我分析的是词语“毫不利己”和“拈轻怕重”,这是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毛主席对他的精神高度赞扬。

师:注意,这段文字的语言有时候很平实,有时候很高雅,你看,“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就显得很高雅,“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这就很平实,这又是语言表达的特点。

生:我品析了这几个词:“满腔热忱”、“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我体会到这四个词是递进的关系。

师:好,首先是“冷冷清清”,然后是“漠不关心”,再是“麻木不仁”,程度逐层加重,再往前面看,“满腔热忱”与“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形成对比,这四个短语放在一起朗读的时候还有音乐的美感。每一处语言文字都值得我们好好地欣赏呀!

生:我找的是一个句子,“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其实毛泽东主席讽刺了那些“不少的人”,因为他们把自己放在最前面,把革命事业以及人民放在最后面,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毛泽东主席严肃地批评了这种不对的态度,同时又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师:好啊,你很富有情感,你看毛泽东说话,他的层次感多好呀,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于是对比不就出来了吗?一个先一个再,很准确地表现了顺序。

生:我找到了一个词是“同志”,白求恩同志,为什么称同志呢?因为白求恩同志是共产党人,与我们站在同一战线上,都是为了共产主义精神而奋斗的人,所以我找到“同志”,毛主席称白求恩是同志。

师:这位同学发现得太有价值了,为什么是称同志呢?这是很庄重的称呼,如果你继续发现,请大家看,“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这里就有变化了,“医生”,这是对他职业的尊重;还有一个地方,“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加“同志”,也没有加“医生”,这里为什么不加呢?

生:我觉得这应该是白求恩一点架子都没有,很亲民。

师:真好!人们对他很喜欢,因此就不需要加另外的称呼了,多好呀,这就叫称呼的变化,同样是极美妙的细节。

好吧,谢谢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很能干,老师把大家刚才说话的内容小结一下,你们做笔记,继续增加知识。

【PPT】

首尾照应之美

对比手法之美

叙议结合之美

侧面映衬之美

用词精炼之美

句式生动之美

称呼变化之美

情感抒发之美

这段文字,你们没有发现吗?有首尾照应之美,看这个段的前面就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后面说一定要学习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在一个段里面也是照应着的呀。首尾照应之美;对比手法之美;叙议结合之美;还有我们同学们发现的,老师也发现了,侧面映衬之美;再细看,用词精练之美;句式生动之美;称呼变化之美;它们所有的表现在一起,就是情感抒发之美。如果你们再细细地读,你们还能够发现它的层次也是很美的:首先是评价,然后是对比,接着是侧面映衬,最后照应段首,极好的层次。

师:所以哪怕是一段话,我们也要细读、精读,我们发现的内容会很多,会很美。谢谢同学们,老师对你们这一次的活动更加地满意了。

教同学们阅读(三)

背读:文句背诵

师:现在第三次教同学们阅读,这就是背诵:文句背诵。朗读、背诵并知晓第四段中的名言。

【PPT】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些话我们把它切分一下,请大家背“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到“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片段、这些名言警句,各自背诵三分钟,开始吧。

(生各自背诵)

师:好的,尝试着背一下,一起来背!大家看出来我的上课的特点来没有,都是大家一起来参与活动。“我们大家要学习他,背——”

(生齐背诵)

师:不错。好,现在要解决一个难题,这是课文中给你们设计的难题:这一段分为两个层次,它中间有一个过渡句,请你们观察这个过渡句在哪里?这一段分为两个层次,我们背的是后面的一个层次,这可是很难的一个问题啊,过渡句在哪里?好,这位同学,你来阐释。

生:我觉得是“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因为首先是上面分成了一段,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从这里看出来“我”和白求恩同志之间的事情,然后“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继续往下表达了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而中间写“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是过渡。

师:(一生举手)你还要补充?谢谢!

生:我认为这个过渡句是一个叙事和一个精神的过渡,前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这一部分是叙事,然后下面这一部分应该是纪念他的精神。

师:是议论。

生:嗯嗯,议论。

师:对,叙议结合。你的分析角度和他的阐释我都很喜欢,我还要告诉大家四个字,其实非常简单:承上启下。前者是叙述,后者是议论,用这个过渡句承上而启下。大家批注出来没有?

生:嗯。

师:还要给大家讲一点知识,那就是课文中还要求我们品析五个“一个”的表达效果,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做好批注。

【PPT】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抒情式评论;短句运用;排比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显了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师:“一个高尚的人”指的是人格,“一个纯粹的人”指的是品质,“一个有道德的人”指的是修养,“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志趣,“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人生的意义。所以这段话它是抒情式的议论,用了大量的短句,类似于排比的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凸显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意义。这又是极高妙的手法。好的,我们一起来把“我们大家要学习他……”这个片段再背一遍。“我们大家,背——”

(生齐背诵)

师:让我们把这些名言警句镌刻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大家,我们的课上完了,谢谢同学们的努力。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谢谢大家!


-全文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5)》,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