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有两个比较有名利水治眩晕的方剂-- 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4味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临床上用真武汤者,未必都是因发汗所伤。换言之,凡阳虚水泛的病机,或水邪泛滥而四肢或通体浮肿者,或咳喘水邪停肺者,皆可以真武汤治疗。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由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等组成,其功效为温阳利水。 方中附子温肾阳,宜用制附片,且应久煎; 苓、术温脾阳; 白芍阴柔以制术、附之燥,且合生姜和营卫,其中生姜务必是新鲜的,取其宣发之性,而不能用干姜代之、 苓桂术甘汤以白术健脾,茯苓利水,配伍桂枝,甘草,甘辛通阳化气利水; 真武汤以附子温肾阳,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白芍活血脉,白术,茯苓和白芍三者联合一起,在附子,生姜的温阳作用下将水邪从小便排出。 从阳虚水停的病机而论,阳虚势必气虚,水泛又损伤阳气。因此,在原方中加人参、芪益气,使全方功能益气温阳利水,较之原方更为完善。临床慢性肾炎、肺心病等,用原方加参、芪益气,更有益于治疗。 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加入防己黄芪汤,增强益气利水之功,亦可在原方中加入桂枝,合成苓桂术甘汤,增强温通效益,对水泛上焦的种种病证疗效更为显著。 例:女38怕冷,身上肿胀,下肢冷,足腕痛按压水肿,腰困痛,汗可,不喜饮,小便不多日2-3次,大便干,2-4日一次,晚上脚热,脉偏于沉细。 方用真武合苓桂术甘汤 加味大黄 |
|
来自: 新用户9362OW5Z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