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 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管理和趋势类书籍清单,请笑纳!
还记得2012年红极一时的豆瓣评分高达8.1的《好战略,坏战略》一书吗?作者理查德·鲁梅尔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好战略与坏战略的区别,围绕调查分析、指导方针、连贯性活动三大核心要素,阐述了制定好战略的清晰思路。而今,鲁梅尔特又出版了系列新书《好战略,坏战略2》。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他强调,企业与组织制定战略的关键,是找到发展“症结”,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种解决办法。那么究竟如何诊断“症结”,并找到应对之策呢?答案是,认清自己的优势,再创建一套连贯的行动。鲁梅尔特给出了详细的步骤,我们既要在诊断问题时审时度势、让野心收放自如,又要在破解症结时直面挑战、锁定核心竞争力并且选择胜算最大的赛道,还要在组织、文化上确保战略推行的连贯性。 在这一套缜密的组合拳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醒我们,确认了核心竞争力也不等于我们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其中,而是要在赢面最大的赛道上,发挥自己的强项。他特别提醒管理者要避开一个常见的战略误区,即个人和组织会花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在他们认为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或者在失败过的地方加倍努力,而非将精力花在有希望获益最大的事情上。长此以往,这种关注就变成习惯,人们则很难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所以,管理者不仅要着眼于自己的优势,更要选择那条最有可能取胜的赛道,这也正是“好战略”的意义所在。大量企业案例及关于战争的案例的引入,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这本2016年出版的马斯克全球唯一授权采访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绽放出独有的芬芳。在《马斯克的这六条管理心法,一定要学好!》一文中,我们深刻总结过马斯克在其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人生中积累下来的六条管理经验。其中,仅头两条“失败面前,永远给团队信心和力量”及“失败面前,从不传递焦虑情绪”就足以碾压绝大多数的管理者。此次于4月20日点火发射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发射2分40秒后出现故障随后爆炸,很多人看到的是马斯克又失败了,耗资30亿美元的发射费用打了水漂。但马斯克在事后却发文称“真是激动人心!恭喜团队的此次星舰发射测试!又学到了很多,过几个月再试”。为什么呢?根据SpaceX官方制定的目标,这次试飞只有飞出发射台的最低要求,所以只要在发射台上不爆炸且正常起飞,就成功了。在缺失五台发动机推力的情况下,不锈钢箭体的火箭+液氧甲烷的组合,仍然坚挺地过了最大动压,这已经完成了最难部分的验证,即并联发动机可靠性和不锈钢结构强度,证明大方向和思路上对的。所以,回顾从最早“猎鹰1号”的发射,到如今“星舰”的发射,马斯克和Space X虽然尝尽了各种失败的滋味,节奏感却越来越强了,一次次在压力中迅速调整状态投入下一场战斗。这个“硅谷钢铁侠”身上有太多管理者需要取的经。作者:【美】威廉·爱德华兹·戴明 乔伊斯·尼尔森·奥尔西尼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常说,改变公司的管理不是速成布丁。他提炼的“管理14点”,没有一条是速成法。这14点告诉高层管理者必须做什么,既适用于从服务业到制造业、不同规模的机构,也适用于公司内部的部门。1、制定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久目标,以使企业保持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提供工作机会。3、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通过从一开始就使质量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从而消除大量检验的必要性。4、不要只是根据价格来做生意,要着眼于总成本最低。5、持续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以提高质量与生产率,并不断降低成本。7、提升领导能力。不只是管,领导意味着帮助人员、机器更好地工作。10、消除那些要求员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因为造成低质量和低生产力的大多数原因在于系统,即超过了员工的权限,训诫只会导致对立关系的产生。 11、取消工作场所的数字化定额和指标,而由强化领导取而代之。不论是芒格、还是贝佐斯、张一鸣、王兴,这些很牛的人都是延迟满足的坚定践行者。虽然芒格自称是一位“天生的延迟满足方面的专家”,但对于没有这种天赋的大多数人来说,延迟满足仍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习得的。“棉花糖实验之父”沃尔特·米歇尔在其新书《延迟满足》中,就给出了训练方法。不论多大年龄,延迟满足的核心策略都是冷却“现在”,加热“未来”,即把当下的诱惑推向遥远的时空,在脑海中把遥远的后果拉近。当我们面对当下的诱惑时,我们如果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上尽量远离它,或者用抽象和冷静的方式思考它,就可以轻松抵御诱惑。一项实验通过向老烟民展示香烟图片来引起他们的烟瘾。实验要求参与者在看到香烟时,头脑中或者关注其当下的短期效果,比如“这感觉太好了”,或者关注吸烟后的远期后果,比如“可能会得肺癌”。当老烟民关注吸烟的远期后果时,他们的吸烟欲望显著降低了。面对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诱惑,例如甜甜圈,先想想其远期后果,例如甜甜圈可能会破坏坚持了一个多月的减肥计划,让我们变得肥胖,就是加热“未来”。“未来”得到加热,不良的后果被考虑到,“现在”的诱惑也就冷却了。如果想有效抵制强大的诱惑(立刻吃掉棉花糖,或者屈从于其他诱惑),就要用禁止性的“不要!”反应替换诱惑性的“行动!”反应,并且要像反射一样迅速、自动地替换。只要经过练习,我们就可以在特定的情况出现时自动引发“如果-就”行动:时钟指向下午5点,我就开始读书;圣诞节后的第二天,我就开始写年终总结;看到甜品单时,我一定不点巧克力;只要出现干扰,我就忽略它。无论这个“如果”是闹钟响起、走进酒吧这样的外部环境,还是无聊、焦虑、饥饿等内部状态,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案。当然,在实施“如果-就”方案时,找到触发冲动反应的“如果”很重要。不同性格、不同敏感程度的人会在不同的压力下失控。米歇尔建议我们对压力反应进行自我检测,将每天引发压力的特定心理事件记录下来,识别让我们产生压力的每一种情境,并记录压力的强度。就像贝佐斯早已把延迟满足当成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习惯一样,普通人经过上述的刻意练习,也会产生惊人的效果。不论是对于节食、戒烟还是健身等习惯来说,一旦我们坚持下来,新行为所产生的满足感就可以使这种变化保持下去:新的行为自身就具有了价值,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成为产生满足和自控的源泉。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转发和“在看”是最大的鼓励。 请各位通过三步,点亮我们的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文章开头的“趋势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