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鸡起舞”的背后,是两个少年悲壮的一生。

 时空杂货铺 2023-04-23 发布于河北

西晋  司州

“如果将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你我当在中原成就一番事业!

年轻的祖逖和刘琨互相勉励道。

时任司州主簿的他们,由于大量接触官府公文,隐约感到时局动荡,朝政不稳。

自东汉以来,北方胡人不断南下迁徙,势力不断壮大,当时曹操为了防止后院起火和狩猎江南曾内迁了大量胡人。

而此时的西晋内部却是皇室间相互夺权,并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祖家为北方大族,时代都有两千石高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作为官二代的祖逖,自幼生性豪爽不拘小节(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虽然不喜读书,但每到一地都以兄长名义周济粮帛。深受宗族敬重。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此时的祖逖和其他官宦子弟没啥区别,说好听点叫少年游侠,难听点就是好勇斗狠的浮浪子弟。

刘琨则和祖逖相反,中山靖王之后,父亲曾做过光禄大夫,类似国务院副总理。

刘琨工于诗赋,通音律,当时的皇后侄子贾谧身边长期聚集一群文人才俊,且多出身豪门贵戚,号称“二十四友”。

这其中有陆逊的孙子,后来成为西晋诗坛代表的陆机,有当时的大富豪石崇,还有继承了建安风骨的左思。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左思,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洛阳纸贵。

左思花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这部介绍三国时期各国概况的长篇巨作一经问世,即受追捧,一时间传阅者众,导致洛阳纸价飞涨。

早在十年前,陆机也开始着手写《三都赋》,仗着自己爷爷的一手历史资料,很是不以为然,但到左思书成之后,自叹不如,随即辍笔并焚烧了自己的手稿。

“二十四友”就是当时顶级文人的俱乐部。文人理应相轻,可这里却是融洽和谐。大家喝酒,唱歌,吟诗作赋,再互相吹捧几句。

大家心知肚明,心里看不上,嘴上却是恭维至极,为达到政治上的获利,经常谄媚巴结权贵。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刘琨。

《晋书》对刘琨的评价是:佻巧之徒!

鉴于之后几年攀附各个野心家以谋取权势的行为而言,我认为这个评价刘琨还是“受之无愧”的。

注意“几年”这个词,毕竟人都是会变的。

当然,祖逖的评价也不咋样:贪乱之人!

天天盼着天下大乱的好战分子(思中原之燎火)。

这个就有点苛刻了,毕竟“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是男人的终极浪漫。

谁年轻还没个梦想?

二  

291年,八王之乱开始,刘琨充分展现了佻巧的特点,几年间五易其主,始终游走于体制内,且职位越做越高。说实话这个速度,可能连三国第一猛将奉先同志都自叹不如。

况且人家可不是靠干掉自己老板上位,恰恰相反,每次都是自己老板被人干掉,然后别人还主动邀请他加入。

为啥?就因为人家出身名门!

此时的祖逖也得到诸王的赏识,不过和刘琨混迹体制内不同的是,祖逖一直站在“大义”的一边,虽然是当时他认为“大义”的一方。

直到后来,祖逖兵败才彻底看清时局,选择退隐不出。

这时,两人的政治理念已经完全相反,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史书介绍他们时很可能就是趋炎附势、心灰意冷等词语。

但后来的事情却彻底改变了二人的人生轨迹,并使他们完成了自我蜕变。

306年,八王之乱结束,司马越开始了帝国重建,此时的西晋已经是千疮百孔。有人举荐刘琨为并州刺史,司马越同意了这个建议。

我认为这很可能是政敌故意为之,毕竟刘琨本人志在权势,怎么可能想远离权力中心呢?

更重要的是,匈奴势力早已趁着八王之乱迅速崛起,首领就是后来前赵开国皇帝刘渊。

而此时的并州,匈奴的势力已经遍布大半。去一个不是自己势力范围的地方当刺史,着实有点讽刺。

不过,也不用感伤,后来还有一人也受此待遇,你不是一个人。

苦闷、留恋、不甘,我想应该是刘琨此时的心情,怎样重返荣耀是他考虑的重点。毕竟他还没有见过外面早已残破的世界。

九月,启程,并州。

当时并州的治所是晋阳,一路上没有珍馐美酒,琴瑟箫笛。有的只是饿殍千里,残垣断壁。刘琨不仅要躲避胡人劫掠,猛兽侵袭,甚至还要提防流民贼寇。

左手弯繁若,右手挥龙渊。

干粮吃完,就挖野菜,路途艰苦,但刘琨的心境也发生了改变。

政治得失,个人荣辱,开始慢慢变得不重要了。怎样让周边的百姓能有口饭吃,不受胡人盗寇的侵扰,是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思考的内容。

第二年春天到达晋阳,此时的晋阳经过战乱,早已是一座空城。

安抚流民,发展生产,是首先要做的事。而且胡人对这支队伍也是充满了成见,双方在晋阳城下举行了数次亲切的交流与问候。

很多时候,农民甚至需要全副武装出城种地,而晋阳也在刘琨的努力下日渐生机,成为北方仅存的几个汉人武装势力之一。

三  

独守晋阳的第五个年头(311年),刘聪(刘渊四子)攻破洛阳,晋怀帝被擒,西晋名存实亡。

中原汉人士族纷纷衣冠南渡,其中也包括祖逖。

刘琨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他知道,此时的晋阳已经是一座孤城。四面楚歌,而且,再也不会有援军了。自己已然是身处绝境。

国都陷落,皇帝被擒,虽然江南还有半壁江山,但多数人的信念却已经崩塌。

很多人选择了投降,更多人选择了南下,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忠信死节,不屈膝事贼。

坚持不难,难的是为何而坚持。

朝廷?国家?青史留名?还是给这里的百姓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刘琨,你真的不畏惧吗?

不,我畏惧过,我本是文人,志在权柄,仅有的几次领兵打仗,也是胜少败多。

那你为什么还要坚守孤城,不退不降?

国家成了这个样子,总要有人站出来。

那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去迎接你一生中最困难的挑战?

是的,年少时我只知风月诗赋,不识人间疾苦。后来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是我生活的全部。为了结交权势,我不惜卑躬屈膝、奴颜媚骨,只为能爬到更高的位置。

直到离开洛阳,一路上胡寇塞路,举步维艰。

我才知道诗酒从容、高堂雅乐,在哀鸿遍野、易子而食面前是多么的可笑与不堪。

我才明白争权夺势、尔虞我诈,在天下苍生、国家存亡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与虚幻。

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要守护的是什么。

即使现在,周围全是敌人,我也会坚守下去,此生不渝。

因为我知道,在黑暗中,越是微弱的光芒,就越是耀眼。

但刘琨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文人的感性,这使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管理人才,很多人慕名而来,却又败兴而归。

不仅如此,政治军事能力的不足,导致战争中屡屡处于被动。

316年,石勒进攻并州,刘琨不听劝阻,出城迎敌,中伏兵败。只能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

其实这个时候刘琨完全可以南下,不会有人会去苛责他,独自坚守晋阳九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但是他没有,他还想再撑一撑残破的国家。

此时的段部鲜卑虽然归属晋朝,但也仅是名义上,况且鲜卑内斗严重,不久段末杯击败匹磾并俘获刘琨其子刘群,令其写信共击段匹磾。

然而密信却被段匹磾截获,虽然相信刘琨,但也将其下狱。由于刘琨名望甚高,段匹磾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处理。

这时王敦派人来信,传矫诏处死刘琨,究其原因就是此时的东晋大权由王氏兄弟把持。

刘琨独自在北方抗胡已然成为了南方汉人的精神信仰,且朝中不乏刘琨支持者,这也是为了日后进一步控制朝局扫清障碍。

琨以孤立之身,游于豺狼之窟,坚守孤城九载,没有身死敌手,却落得如此结局。

我想,他在临死时也是心有不甘吧!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洛阳陷落后,晋愍帝在长安即位,命远在江南的司马睿率兵勤王。此刻的长安也是空城一座,无兵无粮,文武百官最后只能挖野菜、吃野谷。

而此刻的司马睿忙于开拓江南,只想自己做皇帝,偏安一隅,无意北伐。满朝文武也都明白司马睿的小心思,没人谈论北方。

可祖逖知道,他的朋友已经在晋阳独自守了六年,他也知道,刘琨经常和别人说:我日日枕戈待旦,就是担心祖逖赶在自己前面建功立业。

没想到自己蛰居江南,可曾有半分功业?

洛阳陷落时,也曾想勤王报国,但奈何亲族乡党数百家需要自己护送南下。这两年也曾无数次幻想如果当时没有南下,现在会是怎样。

这一次,我不会再逃避了。

于是进言道:“晋室内乱,并非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夷狄可乘之机。大王如能命我出征,申雪国耻,江北豪杰必望风响应,沦亡流民也必将欢欣鼓舞。”

司马睿虽然不情愿,但出于道义名分,也不能公开反驳。可猜忌的种子却已在心底慢慢萌芽。给你些军粮衣帛,自募兵勇,自造兵器吧。你不是想北伐吗?封你为豫州刺史,先把豫州打下来再说。

这一年,祖逖四十七岁,这之后的八年,是他人生最后的八年,也是最波澜壮阔的八年。

祖逖开始了组建队伍,一部分是原有的宗族子弟,更多的是流离失所的流民百姓、散兵游勇。

动荡年代,人们的道德水准往往也会降低,毕竟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

于是经常会看到祖逖门下宾客兵勇去劫掠大户,对此祖逖也是心知肚明,但从不会劝阻,甚至会默许鼓励。

因为他知道,朝廷不会支持他,如果自己不解决吃饭问题,又怎能北上誓清中原呢?

外人的非议无所谓,只要能驱逐鞑虏,直捣黄龙,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后世史官,由他们去吧!我的心中只有北方。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313年,北伐开始,祖逖率众从京口(镇江)渡江,船至江心,对众人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豪情万丈,但也要稳扎稳打。渡江之后,暂驻淮阴,铸造兵器,招兵买马。

此时,黄河以北已是胡人的天下,南边则是各个大小不一的汉人豪强势力。他们成为了北方胡人与江南政权之间的缓冲地带。谯城的张平和樊雅便是其中最大的豪强之一。

虽说是独立的地方武装势力,归顺可能不太现实,但大家都是汉人,相互合作共同抗敌却是有可能的。

然而,由于祖逖派出的使者傲慢自大,导致双方兵戎相见,直到一年后才彻底攻占谯城,在北岸站稳脚跟。

祖逖和刘琨不同的是,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哪怕对方是奴隶贱婢,也不会有所改变。对于俘虏不仅优待,还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去留。

这就导致他的队伍不断壮大,毕竟,谁不喜欢有人格魅力的人呢?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头脑灵活,很会变通的人。

这之前,中原地区有很多地方割据势力,他们之间争斗不断,其中大部分都归顺石勒,随着祖逖在北岸势力壮大,一个现实且迫切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站队。

混饭吃很容易,只要膝盖软点,叫声大哥就可以。

选择却很困难,因为之前没得选,好坏就是他。

可一旦选择多了就会涉及到利弊权衡。选对了相安无事,选错了全家玩完。

什么?民族大义、国家危亡?

那是信仰!你都混饭吃了,还谈信仰?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些地方武装,石勒将他们很多人的子女带到军中做人质。

如果换做别人,这真是一个无解的局面。但祖逖却十分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他默许了他们和石勒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还会经常假装派兵攻打他们。

当然大家也都是照着剧本倾情出演,只要没有戏霸临时加戏,双方配合还是十分娴熟的。

作为回报,帮忙刺探军情也变得合情合理。

长此以往,祖逖势力不断壮大,石勒被迫改变策略,主动修葺祖家祖坟,希望和平共处,开展边境贸易。

对于石勒的来信,祖逖没有回应,也不能回应,但嘴上不说,却默许双方开市,由此获利颇丰,积蓄力量。

祖逖清楚,虽然双方后面都是一个政权,但东晋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让他拿去北伐,但石勒可以。所以只能积累实力,以图日后筹谋。

就在一切向好的一面发展时,时局却迎来了转折。

321年,司马睿封戴渊为征西将军,祖逖为他的副手。司马睿希望由此来威慑早已有不臣之心的王敦。

事后证明,最能震慑王敦的恰恰是祖逖,而王敦也在祖逖死后,举兵叛乱。

不过,在当时的司马睿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毕竟,忠诚要比能力重要。

戴渊是一个好人,但北方不需要好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屈能伸且能居中调和的有能力的人。至于人品,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戴渊是一个南方人,中原对他而言只是中原,他体会不到那些故土沦陷、族人受辱、背井离乡之人的感受。

“回家”二字意味着朝南而不是向北。这样一个人又怎会对北伐有强烈的渴望呢?

几年光阴,收复河南,却依然得不到朝廷信任,祖逖心里也明白,有生之年,可能完不成北伐大业了。

事已至此,还是不要让这一切功亏一篑吧!虎牢城的城墙还需要再修一修。。。。。。

十月,祖逖病逝。

之后,王敦叛乱,戴渊被杀,司马睿成为傀儡,郁郁而终。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祖逖、刘琨二人之后再无见面,但当初立下的抱负却是坚定一生。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虽然壮志未酬,却也践行了自己的理想。

他们本是少年游侠、纨绔子弟,但当国家危亡之际他们站了出来,用责任去承担崩溃的国家,至死不渝。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

没有人生来便是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