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隆昌龙市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龙市,位于隆昌西约20公里处,是一个因盐而兴的古镇。早在北周时期,江阳辖地中就划出了盐井区。宋代设立了富顺盐监,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富顺西北桐垱(今自流井)一带所产井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川南各地。清中期至清晚期,由桐垱向外先后形成了十多条盐道,其中“隆昌路”,即为从桐垱横店子出发,经仙滩、牛佛渡、龙市到隆昌后,再经荣昌、永川到重庆的盐道。这条盐道,石板铺砌,宽约5尺左右,大部蜿蜒于丘山之中。龙市,就是这条古盐道上的重要驿站。至今,场上还保留着“盐道街”的街名。

龙市驿站始兴于明初。明洪武时期,明玉珍地方割据势力被平定,明军及其家属中的一部分留驻在各地屯守,大量湖广籍的移民纷纷迁至四川。龙市乡里的早期住民就是这个时期落业于此的湖广移民。劳耕苦作于天地的同时,这些早期移民承担了盐道上的井盐转运与集散工作,以及驿站的各类服务工作。开店经商,接待过客,渐渐地,龙市驿站形成了远近有名的集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龙市设乡。1951年,改设为镇。1958年,建龙市人民公社,1966年曾改名曙光人民公社。1985年,设立龙市镇。

元末明初,大夏政权覆亡,明玉珍旧部中的大量楚籍将士被安置于四川各地,与此同时,明军中的很多楚籍军士也被安置在四川各地进行屯守,此外,还有相当多的楚民“奉诏入川”,垦荒落业。富顺、隆昌一带,很多移民先祖就是在明洪武时期先后迁徙而来的湖广人。明末清初,遭受明清两朝相争,以及张献忠义军之乱的四川,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在政府号召下,清康熙至乾隆时期,大量外省移民又先后迁至龙市。落业龙市的移民们分别来自湖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其中尤以广东籍、江西籍和湖广籍的为多。清光绪《隆昌县乡土志》载:龙市镇各姓中,“王、李、陈、程、黄、陶、丁、罗、谢,由楚迁此;吴、戴、薛、余,由粤迁此。”外省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其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特质,很快在这里站稳脚跟。垦荒插占,克勤克俭,移民的努力之下,梯田逐步普及,塘、堰、渠等水利工程相应开建,红苕、包谷、土豆等旱地高产农作物得到大力种植和推广。家业两兴,枝繁叶茂,移民们利用清晚期自贡盐业繁荣契机并借助驿站运转之地利,创造了龙市街场的再度辉煌。

翠山若祥云,碧水似龙舞,人们将这块风水宝地称之为“龙市”,自然这里也是移民安居落业的上选之地。龙市为清初时隆昌各乡镇移民人数中最多的地方,据史料中的统计,当时全县总人口数中,龙市即“十之有一”。清康熙晚期,置龙市镇,清乾隆《隆昌县志》中记有:龙市镇场在“县西三十五里”,清同治年间绘制的“疆域全图”中即标示有龙市镇。至清晚期时,街场形成了有上正街、下正街、横街子、新河街、盐道街等多条街巷的规模。

龙市的兴盛,仅从其拥有的各类宫观寺庙就可见一斑。至清光绪时期,龙市有大小宗教寺庙十多处,包括崇佛寺、普照寺、云龙寺、仙佛寺、叶家寺、东岳庙、席马庙、观音庙、龙观庙、胡家庙、大云庵、李家庵等。法国人也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这里修建了天主教堂。外省移民也于清中晚期先后建起禹王宫(湖广会馆)、南华宫(广东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川主庙(四川会馆)等同乡会馆。高低错落,民居私宅沿街而建,宫观寺庙间杂其间,人口众多的龙市镇,繁华热闹不亚于县城。

上坡下坎,东西纵横几里,三趟青石板铺成的盐道街为龙市最长的一条街,见证了龙市的古今变化。街头还保留着一座清代石板桥。上世纪后半叶,盐道街曾分段改名为生产街、劳动街、和平街,现恢复旧名。清晚民初,龙市街场的兴盛达到顶峰,现存的民居建筑大多修建于那个时期。龙市的民居以两层建筑为主,以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为多。几条主街宽约丈余,街两边有约三尺的街沿。民房临街面多为可拆卸式木槅门,少数为可开合式木门。这种建筑设计有利于开设店铺,即“前店后宅”、“下店上宅”。临河的民居,下部有很高的石砌或砖砌堤坎,部分为吊脚楼样式。大街小巷,各类商号店铺比邻而设,盐店、米店、杂货店、茶馆、饭馆、酱园、醋坊、酒坊、铁匠铺、裁缝铺、弹棉铺、纸火铺、当铺、棺材铺,等等,应有尽有。民国时期,龙市仅茶馆就有数十家,包括颇有名气的大茶馆“鼎和公”、“玉庆公”、“天庆公”、“隆庆公”、“中兴社”、“丁家祠堂”等六家。这些大茶馆的老板大多是龙市的头面人物,如天主教堂遗址上的“鼎和公”为当地袍哥总社所开办,茶馆既是接待四方客人的地方,也是袍哥组织聚会议事的地方。“中兴社”的老板既是当地袍哥大爷,也是地方官员,社内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皆有。

龙市的清初移民以广东省、江西省和湖广省的为多,其中湖广省的又以湖南的为多。这些移民的先祖大多为中原迁至南方的“客家人”。来在龙市后,客家移民以地域和宗族而群分,以同乡会馆和家祠为联谊场所,崇拜各自信神,相互扶持和帮助,协商处理各自事务。两百多年里,客家移民为龙市的繁荣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年历久,相当多的客家人移民后裔至今仍然保持着其传统风俗,在方言口音与饮食习惯上也多少有所留存。豆瓣酱、甜面酱、豆豉、腐乳、腌菜等做法,都是早期客家人从其家乡带过来的。“余家酱园”、“张家酱园”,都是当年客家人经营的著名酱油作坊。龙市的“八碟子”、“九大碗”等酒席菜肴做法,也是客家人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

耕读传家,为客家人恪守的祖训。办私塾,设义学,客家人很重视子弟的培养。清同治《隆昌县志》载:“隆邑,士固穷而竞于文,民尚勤而力于穑。”清晚时,江西籍同乡就在万寿宫内开设了“务本女学堂”;广东籍同乡在南华宫内开设了“龙市小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地乡绅富户出资在川主庙里创办了龙市高等小学堂,即后来的“龙市镇第一小学”(后迁至南华宫)。很多乡人子弟学业有成,从这里走向外界。龙市镇近代最有名的学人当为黄复生。黄复生,字明玉,其先祖为清康熙年间迁至龙市的湖南籍移民。幼时的黄复生在龙市镇回龙阁私塾启蒙,后于1901年考入泸州“川南经纬学堂”,即后来的“川南师范学堂”。毕业后,黄复生东渡日本,进入“宏文学院”和“东京株式会社”深造,期间与孙中山相识,并成为首批同盟会成员。1907年,黄复生回国在成都教书,后又赴日本学习炸药制作技术。190919146年中,他与汪精卫、喻培伦、陈璧君、彭家珍等人,先后对清政府官员载洵、载涛、端方、良弼等多次实施谋炸行动。民国时期,黄复生历任国民政府参议员、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兼政务官惩戒委员、国民政府顾问、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3810月,黄复生在重庆逝世,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

黄复生受到龙市人的敬仰和崇拜,位于上正街的黄复生故居被整理出来供人瞻仰,2008年,龙市河边建起一座占地面积11亩的复生公园。复生公园内绿草茵茵、花木竞秀,从高大的牌坊走进去,可看到黄复生的塑像,以及史料陈列馆。黄复生塑像后的旧式青砖楼房,为民国早年建的“读书楼”,后于1935年改设为“民众教育馆”。四周多个拱弧形门窗,洋味十足,给这个二层楼房带来特别的时代感和古旧感。

除黄复生外,清末至民国期间,龙市一地的仁人义士还有很多。陈道循,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组织参加反清起义活动,重庆起义成功后,担任蜀军政府礼贤馆馆长。薛国珊,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关系密切,参加过当地反清起义活动和“护国讨袁”运动。程泽湘,也是同盟会会员,曾赴日本学习制造药弹技术,后在实施行刺袁世凯行动时被捕遇害。戴名扬,1929年毕业北京大学,先后在河北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任教,著有《广陵散考》、《高士传校补》、《嵇康集校注》等书作。

龙市当地丧事仪式中悬挂“望山钱”(亦称“望丧钱”),应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一种习俗。“望山钱”流行于四川内江、自贡、泸州等地,早期用布条,现在则多用纸条制作。各地“望山钱”的大小形制多有不同,通常挂于死者家院外或堂屋外。龙市的“望山钱”,为串式多节(圈)灯笼状,每节(圈)均用白纸条(打制成钱纸状)围裹,最下端悬挂的纸条数量则根据死者的寿龄确定,每岁一条。每节外另围裹彩色纸条。“望山钱”的节(圈)数,也根据死者寿龄确定,每十岁(不足者按十岁计)一节(圈),高寿老人的“望山钱”通常很高,其高度可达五六米以上,故“望山钱”须用很长的竹竿挑起。高挂在外的“望山钱”很是显眼,风吹之中,纸条飘飘。“望山钱”的作用其实就是报丧,即告知亲友朋邻本家在办理丧事。亲友或朋邻,则可根据“望山钱”的节(圈)数和悬挂的纸条数判知死者的年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