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蔗糖小史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蔗糖,即以甘蔗为原料,榨汁熬制而成的糖。四川,有着悠久的甘蔗种植与蔗糖生产的历史。

甘蔗,古名诸蔗。用以制糖的甘蔗,旧时多称荻蔗。因其形似竹竿,另有竹蔗、竿蔗之称。清《蜀典》:“竿蔗,今蜀谓之甘蔗。” 甘蔗属于外来物种,有记载表明,早在先秦时期,甘蔗已从海外传入中国南方。其后,甘蔗种植渐渐本土化,北魏《齐民要术》引《异物志》:“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 至少在唐中晚期时,蜀中已有多地种植甘蔗并生产蔗糖。《元和郡县志》与《唐书地理志》中即有成都府、蜀州、梓州、绵州等地“土贡”蔗糖或沙塘的记载。

因熬炼过程与提取方式的不同,蔗糖呈现出不同的物态,因而有着不同的称谓。结晶态的蔗糖,唐宋时期多以“糖霜”、“蔗霜”、“糖冰”相称。明清及以后,有了更多的叫法。明《天工开物》:“凡荻蔗造糖,有凝冰、白霜、红砂三品。” 清嘉庆《金堂县志》:“蔗有大小红白各种。糖,俗名红糖、水糖。糖霜,俗名白糖、冰糖。”

宋代,蜀地涪江流域广种甘蔗,所产糖霜遐迩闻名。北宋博物学家、遂宁府小溪县人氏王灼,写成《糖霜谱》一书。该书凡七篇,记叙了糖霜缘起,梳理了古来糖霜记载,并依次介绍了种蔗之事、造糖之器、结霜之法等。南宋著名学人洪迈,再写《糖霜谱》。洪迈之《糖霜谱》,内容精炼扼要,后来文献中广泛引用。前后之《糖霜谱》,记载了糖霜相关各事,古代蜀地种植甘蔗与熬制蔗糖的历史,于此可知晓一二。

王灼《糖霜谱》中,说明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五地均产糖霜,辨其形与色味,“独遂宁为冠”、“遂宁专美”。为此还引用了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句——“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以及文学家黄庭坚的诗句——“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浩水晶盐。” 书中还写到,遂宁府小溪县一带,种蔗者与制糖户众多,“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该书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地叙述甘蔗制糖术的著作,十分珍贵。关于制糖之法何时引入蜀地,王灼在书中讲述了唐代大历年间,邹姓和尚在遂宁府小溪县农乡教民制糖的故事。

唐大历邹和尚引入糖霜制法之说,早在《糖霜谱》写成之前就广泛流传。北宋学者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遂州》中即有记载:“唐大历间,有僧跨一白驴,至伞子山下。山民以植蔗凝糖为业,驴食蔗,民咎僧。僧曰,汝知蔗之为糖,而不知糖之为霜,其利十倍。因示以法,遂成蔗霜,色如琥珀,称奇品。” 后来多以此说为据,南宋史地学者王象之所著的《舆地纪胜》中,以及南宋地理学家祝穆所著的《方舆胜览》中,均有引用。《舆地纪胜》中还辑录了时人马咸《遂宁好》词:“遂宁好,胜地产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直疑六月冻琼浆。” 明清时期很多著作与地方文献中,也多引用唐大历邹和尚的故事,例如明代学者陆应阳的《广兴记》与清代学者茹铉的《王会新编》等。

邹和尚授诀之说,颇为神秘。洪迈在其《糖霜谱》中也引用了邹和尚的故事:“唐大历中,有邹和尚者,始来小溪之繖山,教民黄氏以造霜之法。” 然而文中说明:“糖霜之名,唐以前无所见”,凝糖之法,系“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取得。摩揭陀国,天竺古国。糖霜制法于唐贞观时期从印度传来的说法,影响深远。《本草纲目》:糖霜煎制 ,“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汁过樟木槽,取而煎成清者为蔗糖,凝结有沙者为沙塘。”

▲ 清乾隆《遂宁县志》内页

唐之前,虽没有“糖霜”之名,实际上制糖之法早已引入,早期以“石蜜”称之。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南中巴郡志】曰,榨甘蔗汁曝成饴,谓之石蜜。”《齐民要术·甘蔗》中记载:甘蔗,“煎而曝之既凝而冰,破如砖,其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也。” 南宋学者、眉山人氏史绳祖在其《学斋占毕》中考证道:“煎糖始于汉,不始于唐。煎蔗为糖,已见于汉时,甚明。”《华阳国志》中即有宕渠郡(治今四川渠县土溪城坝)出石蜜的记载。《华阳国志》写成于东晋永和年间,其作者为蜀郡江原(今崇州)人氏、史学家常璩。

唐宋时期,蜀中所产蔗糖声名远扬。北宋著名药学家、成都人唐慎微所著之《证类本草》中有记载:“荻蔗出蜀及岭南为胜,并煎为沙糖。今江东甚多,而劣于蜀者亦甚。” 可以说,唐时,特别是宋代,为蜀中蔗糖生产的辉煌时期。

元明时期,上承唐宋古法,甘蔗种植技术与蔗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元《农桑辑要》中有制糖法的详细介绍。明《天工开物》中还着重介绍了蔗糖生产的专用工具——糖车,以及造糖提炼流程等。后来文献中记载的制糖之法,大同小异。清光绪《叙州府志》:“种蔗之家碾蔗汁而熬之,贮于皇桶,俗名大木桶,曰皇桶,曰糖清,又熬之使酽,色遂赤,贮于桶,曰水糖,即红糖,亦曰沙糖,将取霜者则贮于瓦盎,谓之漏盋,底有小孔,以草塞之,此皆糖房所为也。取霜者置漏盋于瓦罐上,俗呼漏罐,去其塞,以池中淤泥和水藻盖之,则水自下漏于罐者,曰漏水糖,于是刮去盋面白霜二寸许,谓之白糖。又以淤泥盖之,如是者三四次,乃止。”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中也有土法记载:“熬糖,去蔗之皮而糖出。渠河小河一带多产,甘蔗可造水糖,其法用牛力碾甘蔗,取汁入釜熬之,一灶连安五釜,将蔗汁入釜,次第煎熬,转入五釜后水分渐尽,倾木盆中,微和石灰即成。黄沙塘,俗呼水糖,一次约百觔间,亦有制片糖者,系将熟水糖倾入席上,划成长方片形。” 明代,以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主的四川种蔗制糖业发展较为缓慢。

▲ 明《天工开物》插图

明末清初长时间的战乱,对四川地区影响很大,百业萧条,种蔗制糖业也一落千丈。清乾隆时期及以后,四川种蔗制糖业逐渐恢复元气,一些地方还形成了甘蔗种植与蔗糖加工的产业集聚。

甘蔗的生长,与气候、土质关系密切。清《农学纂要》:“甘蔗,宜热带之地,宜夹砂之地,不宜粘土。” 气候温热、土质疏松之处,适于甘蔗种植,故甘蔗种植地多集中在四川中南部沿江沿河地区。蔗糖生产,自然也就主要选择在这些地方。清《续文献通考》:“四川产蔗糖,遍扬子江、沱江、嘉陵江及岷江四大河川之沿岸各地,沱江流域自简阳至泸州为主要,内江首屈一指,资中、资阳、简阳、富顺,荣县、泸州等次之。” 清嘉庆《直隶泸州志》:“取汁熬糖,大江滨多有之。” 清嘉庆《定远县志》:“甘蔗有红白二种,白者造糖,邑江岸所产最多。” 清道光《内江县志要》:“沿江左右,自西而东,尤以艺蔗为务。” 清道光《蓬溪县志》:“甜甘蔗,以蓬南谢坝、鸡心坝二处为最,长丈余,可以为糖,谓之蔗霜。” 清咸丰《开县志》:“甘蔗,邑境皆产。” 清光绪《广安州新志》:“州东北有市,地多甘蔗,居人以凝糖为业。” 民国《南溪县志》:“滨江两岸,土宜种蔗。” 民国《潼南县志》:“甘蔗,产县童家坝、回龙坝、大小中坝、姜家坝、夏县坝等处。” 也有少数地方,历史上为种蔗制糖地,甚至名声在外,但因种种原因减产或歇业。清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蔗糖,【唐志】梓州贡,今种少。”

相比稻麦等粮食作物,棉花、烟叶、花生等,获利较丰,为农人更愿意种植的农作物,而种蔗制糖,其利更厚。旧志中对此有很多记载。清嘉庆《会理州志》:“嘉庆初年,……男携女负,十百为群,不数年新户增至八九千家矣,饥饱相形,勤惰互见,或梯山以作田,或滨河而谋产,垦地焚林,其利十倍,莳菸种蔗,其利百倍。” 清同治《南溪县志》:“土著之民多依山耕田,新籍之民多临河种地,种地者栽烟植蔗,力较逸于田,而利或倍之。” 种蔗制糖,成为致富之路。清乾隆《简州志》:“沿江之民植蔗作糖,州人多以此致富,其品甚多。” 清光绪《广安州新志》:“甘蔗产渠江一带,种皆白。萧家溪、梭罗溪均以糖为业。利常十倍。” 民国《南溪县志》:“县中富室之户,多以制糖起家。” 所获颇丰,种蔗者也敢大胆贷款以购种和雇工。清光绪《叙州府志》:“种蔗者皆以春初贷钱。” 清末富顺籍文人陈崇哲《种蔗》诗中有:“种得万挺千挺蔗,预贷十千八千钱。”

▲ 清同治《南溪县志》内页

清初迁入的大量外省移民,对四川城乡的重建与振兴,贡献巨大。多种高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四川农产品的结构。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历史上也都是植蔗产糖大省,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晚期到清代早期,这些地方总结出并掌握了更加成熟的甘蔗种植与蔗糖生产的技术,岭南地区则成为蔗种与技术的主要输出地,影响到海内外。四川沱江下游、长江流域沿江地带所形成的连片化甘蔗种植地,以及当地兴盛的制糖业,与这些外省籍移民的迁入落业密切相关。民国《南溪县志》:“清初粤人迁来者众,始由故乡携种来蜀,百年递衍,遂为大宗。”

清代中晚期,四川蔗糖产业再度辉煌,所产蔗糖畅销国内外。据日本糖业家河野信治考察,每年“蔗糖产量,四川三百万担,每担百斤。” 时四川蔗糖产量占全国蔗糖产量约三分之一,领先于闽粤赣等省。清《续文献通考》:“蔗糖业,南方各省以四川两广江西福建为最著,近惟川省因交通不便,尚保持相当势力,其余多以洋糖充斥,有一蹶不振之势。” 民国《南溪县志》:“制成之白糖,上运嘉眉,下销渝万,结糖则运销湖北宜昌、沙市,红糖则贩销附近。当道咸同光时,本区糖清产额达五六百万觔。” 糖业兴隆,商家陡增,民间帮会组织亦纷纷出现。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合州向有糖帮,买卖白糖、水糖、糖漏水,白糖出内江为多。”

清咸丰年间,受“李蓝之乱”的影响,四川蔗糖业集中的川南地区,一时生意清淡,但很快得到复兴。清晚民国时期,四川蔗糖业整体上发展态势良好,资阳内江等地尤其旺盛。民国《潼南县志》:“今白、冰各糖,蜀中以资内为最盛。” 甘蔗广种,作坊遍设,川南糖业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由此也带动起省内其他一些地方的发展。

蔗糖作坊,即糖房,俗名漏棚。清光绪《叙州府志》:“业此者有三,曰糖房,曰漏棚,曰冰橘房。” 沱江下游沿江一带,糖房密布。例如,仅简阳境内就有糖房二百余所,时石桥场设有批发与零售市场,来往商人,络绎不绝。该市场每年销售蔗糖制品三万余斤,上运金堂,下销富顺,生意兴隆。民国《简阳县志》中还详细介绍了蔗糖作坊:“糖房之式,建一大茅亭,曰八角亭,环十六柱,中设二巨圆石于中,一雄一雌,上下插以坚木,曰车脚,曰头筋,旁竖二石,曰将军柱,上为天盘,下为地盘,承以铁丸,箝以铁马,系以犁辕,用二水牛曳行,如驴磨然,雄石环转,雌石随动,其蔗节由磙而过,浆汁流出,由石砚流入石坑,曰地黄亭。外长廊三楹,掘地为灶,排釜七口,前三口曰泡锅,去秽浊,后四口曰出糖锅,以次递转,愈练愈酽,以沸作牛眼为候,成糖挹注大木盆,搅数百周,令冷作砖块乃置桶中,置桶时不杂一物。”

一些地方将糖房称作“搞房”。民国《邛崃县志》:“川中种蔗制糖者,内江、资中、资阳最为有名,谓之漏棚,嘉眉业此者,谓之搞房。近邛崃县糖业发达,亦谓之搞房,高埂子一场已有数十家,南河坎、徐河𡎚亦各有数家,皆红糖也。” 民国《邛崃县志》中还介绍了搞房制糖之法:“用屏山青石两个作搞,搞高四五尺大,称之其形筩圆,顶上脚下皆有轴,如车轴然,车是横转,搞是立转,两搞相并,有阴有阳,将蔗塞于中间,用牛拌牵拉之,牛牵阳动,阳转阴动,两搞争挤,蔗汁流尽而蔗搞矣,故谓之搞房。其熬之之法,一灶七锅,一门入爨[cuàn],由第一锅舀至第七锅,而糖熬成。”

▲ 民国《邛崃县志》内页

糖房建造,一本十利。民国《简阳县志》:“县中前百年有曾姓者于江岸创修漏棚,以糖沙过细折阅,光绪末,陈姓于杨马河潴窝沱诸处复建,制造得法,糖沙亦粗,遂获厚利。” 其他一些地方也纷纷引入蔗种,营建糖房。清光绪《新津县乡土志》:糖房,“自光绪初年始,由岳姓家女适简州某姓归宁,新邑始在岳家店建筑房舍,雇简州人创办,今已添至十余所。自十月起熬糖,至冬腊月止,每糖房出五六万斤、七八万斤不等。” 民国《眉山县志》:“糖业自清光绪初由简州移入蔗种,姜家渡以下沿江渐有糖房。”

远年近岁,起起落落,四川之蔗糖业,在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