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经济增加值的区别和计算详解

 blackhappy 2023-04-23 发布于陕西

一、成本中心:

是会计中核算中对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负责的责任中心,是对金额进行归集、分配,对成本加以控制、考核的责任单位它不负责产品或劳务的销售,它的业绩与销售收入或利润无关。运用广泛的是财务预算中,事先订定各项成本的标准,而后再与实际成本比较,分析造成原因,以使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降至最低。

二、利润中心

是指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这类责任中心往往处于企业中较高的层次,一般指有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能通过生产经营决策,对本单位的盈利施加影响,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考核的公式如下: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线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备注: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业务量大而变化的成本,虽然名为固定成本,但也只是相对业务量来讲,并不是说这个成本全部是固定不变的,他也能变化,管理精细就能控制小一些。折旧费,房租费,员工保障工资,各种长期待摊费用等就属于不可控固定成本可以变化的如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水电费,办公费等费用,管理精细一些就能使该费用少一些,这些就是可控固定成本。

三、投资中心

是对成本、利润、资本预算、投资收益均负责的责任中心。通常包括若干个利润中心。除了对成本和利润享有决策权外,还享有资本预算的决策权,对投资结果负责的部门。投资中心与利润中心相比,其业绩考核还包括投资收益,考核的公式如下:

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平均经营资产=(期初经营资产+期末经营资产)/2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备注:没有考虑所得税的因素,最低投资报酬率一般是公司指定的。即完成了公司给的利润指标后还能不能再而外的创造价值。

四、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平均资产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经济增加值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税后净营业利润可以理解为息税前利润*(1-25%),依法纳税也是企业的一项义务,然后再扣除加权的资本成本,含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即是企业履行自己的各项职责后创造的价值(股东、债权人、政府三者都有交代后的剩余价值)。

如果题中给出的是净利润,需要把利息再倒回去(加回税后的利息),最后再一起扣除股权和债权的加权资本成本。

五、剩余收益与经济增加值的区别:

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都与投资报酬率相联系。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成本计算。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如果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