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王 周一早上,刚开完会,骨科医生就来到了麻醉科。不为别的,只为请麻醉科通融一下。 患者是一个下肢骨折的,但是经麻醉科周日访视评估,这个人肺功能极差:一侧毁损肺,另一侧有急性炎症。为此,建议他们调整一下肺功能、控制肺内感染之后再做手术。 可骨科的理由是,患者一直在床上做牵引、动弹不得,对肺功能反倒不利。 这样的解释,麻醉科也非常清楚。只不过,这样的肺功能很难上全麻。一旦神经阻滞有异常情况或者术中需要改全麻,麻醉科将非常被动。 保险起见,麻醉科一行几人来到病房再次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 到病房后,骨科医生故意强调患者家里条件不好,希望早点进行手术。 麻醉科这边何尝不想早点给做,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出问题,可能住院时间更长,甚至花费更多。 最终,麻醉科还是考虑到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肺功能进一步下降、肺部并发症也会增加,再次确认患者没有吃饭、没有喝水,决定当天为其进行手术。 然而,计划很美好,术中却差点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麻醉效果,麻醉科采用神经刺激仪与超声联合上阵的办法,为患者实施了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术中麻醉效果很好,但也许是手术室内空调冷空气的影响,患者不停咳嗽,原本不高的体温也高了一些,寒颤也随之而来。 为了控制患者寒颤,麻醉科给患者用了点镇静药。 本来没什么影响的一点药量,但在这个患者身上表现出特别强的效果:刚给完药不久,患者就不能喘气了。 没办法,麻醉科只能皮球加压给氧控制呼吸。 好不容易有自主呼吸了,但患者又频繁的活动肢体、往下摘面罩。 不得已的情况,只能继续镇静。 可是,又不能长时间用手捏皮球。于是,拿来喉罩插了进去。 为了确保喉罩耐受,术中就这样一直泵着镇静药。 手术中,麻醉科就一直在想:全麻了吗?好像没有,似乎也是个全麻。 除此之外,就是担心患者能不能在手术结束的时候“醒过来”。不仅仅是醒,更要各种指标合格。 手术结束,直到患者各种指标合格,大家才送患者回去。 此时再看时间,手术结束已一个多小时。而这一个小时,麻醉科竟不知怎么就过去了。 后悔吗?有点。但以后碰到类似情况,麻醉科可能还要上。因为,只要麻醉科说一句“不”,就可能让患者失去这仅有的治疗机会。也许,这就是麻醉科默默无闻的担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