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全文 好】

 东方文捷 2023-04-23 发布于天津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

作者:张静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主编推荐语

一本社会学论文写作入门书。

内容简介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作者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必备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书中介绍了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的论文的写作,以及如社会学常用的案例研究和变量研究等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由此给社会学的入门者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表达思考的结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写作准备

  • 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

  • 基于事实证明

  • 基于理性理由

  • 意识形态的影响

  • 价值观的影响

  • 左翼和右翼

  • 分析范式

  • 分析范式与历史经验

  • 分析范式与社会运动

  • 思考计划

  • 选题构思

  • 选择公共论题

  • 研究性提问

  • 因果关联

  • 研究推进

  • 研究计划

  • 论文进程时间表

  • 写作内容

  • 论文格式

  • 读书报告

  • 调查报告

  • 资料综述

  • 文献回顾

  • 专业阅读

  • 课程论文

  • 分析层次

  • 学位论文

  • 写作技术

  • 学位论文写作(1)

  • 学位论文写作(2)

  • 学位论文写作(3)

  • 展示资料证据

  • 概念提炼

  • 结论总结

  • 文献引用

  • 案例写作

  • 方法选择(定量/定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若干社会学资源信息

  • 前言

  •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如何进行研究,如何进行专业写作,是顺利获得学位的必要能力。然而我在北大指导学生论文,经常遇到的问题不是学生没有观点,也不是找不到资料,而是难以用合乎标准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写作论文。学生的基本困难是,不知道怎样进行研究性思考,并把结果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由于独立写作论文是取得学位必经的程序,很多学生平时没有在意练习,以为不过是到时拿出一些文字,但由于难合规范,常在毕业期间被多次修改所折磨。于是我给自己一个例外的决定,写一本有关论文写作的小册子,帮助学生克服论文写作的困难。

  • 说是“例外”的决定,缘于我一直不写教材的经历。不少出版社曾经来约写教材,而我总是婉言谢绝。原因是我一直认为,阅读国内外的优秀论文,就可以学习到论文写作的方法,这些研究文献本身就是“教材”,不必再重复工作。但是最近我意识到,这样的想法有理由改变。

  • 理由一是,目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扩招,使得大量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有机会进入社会学专业修习。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训练与社会学可能不同,与此同时学制又在缩短(一些学校院系已经将研究生学制缩短为两年),加上学生本人也大多忙于考研、考托、教学实践、实习、打工、求职等事,用传统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揣摩专业写作的路径,对他们来说在时间和知识上的难度提高了。所以需要教师提供更为简明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 理由二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文学式写作加欣赏和评析的模式,缺乏证明性写作的训练。所以,在中国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虽然语文水平甚高,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写作能力,但作文写得好,并不等于会写论文,原因是要求不同。尽管各种写作都需要一些共同的技能——语言表达、逻辑性、洞察力,甚至热情,但不同专业的写作标准不同。与中学语文教育不同的是,大学的专业性写作重点不在个性、情节和人物特征的表达,而是以实证或阐释的方式,去认识人类活动显现的关系、行为、思想、制度、过程和问题。这种认识必须基于证据:使用专业语言、概念、逻辑和方法,对一个知识(观点)进行证明。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可运用的知识。

  • 不得不承认,不只在中学,甚至在大学,我们的教学中也缺少这样有意识的专业训练。所以,解决学生的困难不仅需要他们自己学习,而且需要我们的教学清晰地给予指南。本书希望能够弥补这个缺憾。

  • 本书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简要、初步的基础性读物,给那些刚刚踏入专业领域,尝试做合乎标准的社会学研究,但苦于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写作表达思考的结果。对于已经进入社会学领域多年的资深学生,本书也许略为浅显,因为他们需要的已经不是入门,而是提高,可以依赖自己的学习能力,借助阅读高水平的研究,获得论文写作的灵感。但是对于接触社会学不久、或是缺少证明性写作方法训练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从其他学科转入、辅修第二专业、在职进修以及从事政策研究的学生(过去几年中这类学生越来越多),明确说明社会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规范,不仅对他们有益,而且可能为他们节省大量“暗中摸索”的时间。如果这些读者想要寻找合格论文的门径,并以较少的弯路顺利完成论文,那么这本书可以有些用处。

  • 在具体内容方面,本书不涉及论文的观点(这需要作者自己同指导老师沟通后决定),而是针对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简述那些写作可能涉及的一般而初步的程序、逻辑、要点和格式。本书包含不同阶段的论文——比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让同学了解不同论文的定位目标。本书还涉及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比如社会学常用的案例研究和变量研究选择,但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说明(这方面国内已经有大量教材可以参考)。总之,本书的重点在论文写作的一般性问题,论述的重点在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和表达,不对论文的具体题目或者观点设置标准并进行评议,但会提到影响观点的多元要素。

  • 在附录中,本书给出了部分国内外社会学研究资讯,为学生提供备用的网络资源参考,我的研究生潘建雷和纪莺莺帮助收集了部分资源,在此致谢。由于第一版发表时间已久,网络资源增加极快,现在看来这些参考已经不够。但我仍决定保留它们,原因是我们针对的是入门阶段的学生,资深学生可以通过上各大学社会学系的官网,通过追踪学者的研究,进入更深入专门的领域。

  • 本书写作的一些内容,在我于北大开设的课程——“若干社会学概念框架及其争辩”(2005—2006)、“社会秩序理论”(2007)、“研究思维与论文写作”(2010至今)——中已有涉及。本书的主要参考作品如下(详见本书“参考文献”):The Sociology Student Writer’s Manual

  • (PearsonPrentice Hall,2005);World History:Patterns of Interaction

  • (McDougal Littell,2001;见Skillbuilder Handbook之Contents部分);以及Theories of Social Order:A Reader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中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此外,书后的参考文献还包含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的资料,其中一些在我和研究生的读书会上曾经报告过。

  •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非直接编译,原因是中国学生的写作问题来自我们的现实,中国大学的论文惯例、逻辑语言和学位制度也有自己的特点,我希望切合这些特点,针对我们特有常见的写作问题有的放矢。在论文质量方面,我们虽然追求和国际大学一致的专业标准,但是一些差异往往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是,根据中国大学和汉语写作的特别经验,让分析更加针对我们学生的特有困难和实际需要。另外,我希望本书的风格更加简明扼要,所以用短篇形式书写。感谢书中四幅插图的作者苏熠慧同学,她的贡献为本书增加了愉悦的色彩。

  • 如果读者掩卷之余,感觉明朗了研究性思考和写作的大致脉络,从而减轻了论文写作的焦虑和无所适从,这便是我莫大的欣慰。

  • 张静

  • 2006年2月初稿于纽约曼哈顿

  • 2007年8月二稿修改于北京诚品

  •  写作准备

  • 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

  • 社会学专业论文通常有两类: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这两种研究都指向社会现象、行为和问题,但目的不同,所以写作的重点也不同。因而在写作论文之前,应当清楚自己的论文定位。

  • 学术研究的重点在发现,它的最高目标是产出并发展知识。学术研究的评价标准一般是三种发现:首先是理论的发现,即论文是否对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理论知识的修正和推进);其次是方法的发现,论文是否采用了获得知识的更佳方法,并逐渐得到专业人员的认同和使用;再次是事实的发现,论文是否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回答这些问题:发生了什么(事实),怎样解释(理论),怎样知晓它们(方法)。

  • 政策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它针对当下人类实践行为中的问题,寻找原因根源,并建议解决方案,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提出对策”。政策研究的基本关注点,是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当前紧要、棘手、急迫的问题。

  • 理想情况下,学术研究应当是政策研究的基础,二者存在自然的联系。例如同样针对社会冲突现象,认识人们在社会冲突中的行为是怎样的,是学术研究的重点;而怎样解决并防止破坏性的社会冲突,是政策研究的重点。显然,掌握了前者(关于行为的知识),益于有的放矢地提出后者(解决方案)。两种产出都是有用的知识,但分属不同类别:一个是解释知识,一个是实践知识。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认识:讲出原因、逻辑和道理。而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指出问题所在、评估后果、提供改进方案。基于这种区分,学术研究通常不直接提出政策建议,而这却是政策研究的基本任务。两种研究的贡献重点不同,从写作的角度讲,明了自己的写作目标(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研究)以及自己的当下角色(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政策研究者)很重要。因为不同的写作目标关心的问题不同。

  • 根据上面的区分,学术研究追求的贡献是在某一项知识(道理)方面的进展,因而写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有:

  • ●有关知识(道理)的现状如何?已经发现了什么?有哪些理论(原则、道理、逻辑和分析概念)已经提出?

  • ●它们各自的贡献和局限是什么?

  • ●它们的传承和发展是怎样的?

  • ●我要讲的道理为何是新的且重要的?

  • ●我的观点和结论是什么?

  • ●我用什么证据资料和方法证明它们?

  • ●我怎样说服人们相信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 ●这一结论在上述知识传承上的进展价值是什么?

  • 相比之下,政策研究追求的贡献是,提出有效方案解决一个实践问题,因而写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是:

  • ●我们当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 ●这一目标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障碍(问题)?

  •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背景有哪些?

  • ●怎样对症下药消除这些障碍?

  • ●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哪些?

  • ●它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

  • ●正确的选择应当是什么?

  • ●为何它是有效可行的?

  • ●对方案的实施步骤有何设想和建议?

  • 虽然两种研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论题、逻辑、洞察和结论,但它们的写作路径有异,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而,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是哪一类文章,对于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非常关键。

  • 如果不太清楚这一点,一个判断的方法是问自己:目前的写作是给什么人看的?是研究机构?还是政府机构?或是企业?如果指导老师没有明确的说明,要求写作哪一类论文,不妨提出自己的选择来征询他的建议。

  • 另一个判断方法是项目来源。如果你参与的是政府或企业发出的研究项目,完全学术性的写作会显得不够实用,因为资助方希望看到的是问题在哪里,怎样来解决;如果你参与的是市场机构项目,他们会重视成本——收益、发展趋势和现状证据分析,所以需要有一些学术研究的元素,但完全学术性的写作可能显得不够完整,因为还是需要提出有助于该组织成功的未来战略,建议具体的做法;如果你是在进行一个研究性的项目,政策性写作会显得不够深入,因为此时你的目标在于提供解释知识,讲出道理和逻辑,探索未知,提供新知。而政策性研究则不必过于专注知识的传承、产出和创新,它更靠近对知识的应用。

  • 由于评价贡献的标准不同,一篇好的学术研究论文不一定是好的政策研究,反过来也一样。所以,不重视写作类别的后果是,花了很大力气,但是写成的东西不合要求。即使学术性写作也会遇到写作目标问题。我曾经在课程大纲中明确要求,期末上交一份“阅读回顾和评论”,但有学生写的是一篇阐述自己观点的研究论文。不能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下功夫,因为论文很有见地,为了完成论文需要阅读不少东西。但这完全不是课程要求的论文类型,学生没有理解不同论文有不同的写作目的,以为交一篇上去就行了。不同类型的论文不可以互相替代,因为它们要完成的任务不一样,这一点需要在写作之前就搞清楚。

  • 过去,大学写作训练的主要模式是学术论文,因为当时高级学位的产出量很小,学位获得者基本上都从事科研、教学等学术工作。现在情形已经有所不同。随着大学的扩招,未来只有少量学生进入学术领域,更大量的学生获得学位后可能进入市场机构、民间或政府智库组织,从事一线的实务调研和评估工作。这样,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未来的事业规划,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但不应偏废某一项。通常,越是高级学位的复杂论文,越可能包含更多类型的写作,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能力也更为多元。同样,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分别处理多种目标的写作,并将它们联系到一起(组织化在一个总题目下)的能力。

  • 基于事实证明

  • 社会学一向被看成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虽然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定位,而且社会学研究也已经朝向多样化发展,但迄今为止,世界上主要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一般仍被视作区别于自然科学,也区别于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属于和政治学、经济学并列的,“大”社会科学门类中的实证科学学科。

  • 因而,对于入门者来说,社会学写作不能离开一般的社会科学逻辑,即对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即使你并不同意科学式的分类,首先也必须了解它,而后才谈得上批判它。大量的社会学方法教材指导学生使用某种定量、统计研究方法,于是有学生认为,有统计资料,或者使用定量方法写论文,就是社会学研究了。因为实证研究的意思,指区别于理论研究或普通调查报告,其根本特征是要有数据,使用定量方法。

  • 这样的理解不够准确。

  • 毫无疑问,统计定量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技术,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理解这些技术所依赖的基本原则,并使自己的研究根据这些原则进行。社会学研究可以使用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种资料,所以资料的差别不是要点,关键是研究的逻辑应当符合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事实证明

  • 。坚持这一原则和社会科学追求的目标有关。比如前面讲到的提供知识——对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认识,这些知识的产出必须基于事实来证明。定量统计是获得并展示事实的基本方式之一,还有定性资料——观察、案例、文献、纪要、日记、访谈、音像等等,都是同等重要的、可以展示事实证据的形式。一般认为,多元的资料来源和证明形式,比单一的可信度更佳。所以,基于事实证明的原则并不排斥非统计的事实,要点是必须以证据证明事实发现。如果证据具有不同的来源,并能够相互印证而不是自相矛盾,它对事实的支持就更为可靠。

  • 故,和只谈结论论点的论文不同,社会学论文要求论据加论点,依赖相互联系的事实证明,是社会学论文的特点。它的结论是否具备“知识”的意义,得用真实而准确的证据支持,这样他人可以通过获取新事实,来判断前人的结论是否可靠。这就是说,社会学论文需要证明性写作,而非只给出结论,说自己或者他人认为怎样怎样就行。

  • 在这方面,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是,论文中充满论述和议论,但没有资料证据,或者是没有足够的事实去支持结论,或者是有大量事实陈述,但是它们互不联系,也没有和论点产生联系。这样,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看,即使文中有再多的观点或资料,也不是一个符合标准的理想研究,因为它不关心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结论,没有在证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情况可以叫作“缺乏论证”。

  • 也许有人说,我的结论很多人都同意,某某知名大家也这样说过,难道它还可能不对?这种答辩并不是一种专业态度。因为我们的原则是从事实中得出答案,并不是从他人,包括名人、大家的结论中得出答案,甚至也不是从多人的同意中得出答案。因为所有这些说法如果和事实不符,就只是个人观点,而不具有知识的含义,它们可能被事实推翻。社会学者相信,只有事实是产生结论的依据。

  • 所以,要注意区分论据(数据或资料)和论点(结论或评价)的差别。尊重事实,要求研究者拙而不巧,不走捷径,忠诚于事实本身展开论证过程。

  • 尊重事实,还包含基于事实的合理推论

  • ,推论是事实证明的深入。通过事实证明,可以简单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但为何基于同样的事实,不同人得出的结论不同?这可能是缺乏推论,或者是使用了不同的理论进行推论的缘故,因为推论的逻辑来自理论。

  • 理论的问题说来话长,留待以后专论。这里先讨论一般的事实推论。推论是在总结事实发现,是从事实中合理推出一系列潜在的事实。它们可能从基础事实的表面无法简单得到,所以推论不是简单的反映,它同时是一种分析,是一种批评性、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合理推论的能力、广度和深度,能反映论文处在哪一种水平上。因为推论使得简单、表面的事实,经过研究性工作,进展到复杂、有深度和广度的事实层次。

  • 关于合理推论,试举例如下:

  • (续表)

  • 很明显,推论是重要的基本功,论文的观点和发现往往产生于对基础事实的推论。社会学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能力,是把研究观点和事实证据有逻辑地联系起来,当你提出一种观点的时候,知道必须运用证据去说服读者相信其可靠,当你看到一些资料的时候,知道它们意味着哪些潜在的事实可以推论出来。研究论文要求顺着基础事实进行推论,自然而合乎逻辑地走向结论,而不是天马行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的写法,也许是不错的随笔或散文,但并不是合格的社会学论文。

  • 基于理性理由

  • 研究性论文需要遵循学术共同体中公认的逻辑进行,无论是提问还是方法,都需要有学界可接受的理由。这些逻辑不仅涉及论文的写作秩序——提问、证明和结论的组织,还涉及论文的进展方向——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由背景论述到具体论题等等。

  • 一些写作者追求个性。的确,论文可以有鲜明的个性,但必须合乎逻辑地展示这些个性。最为基本的逻辑是坚守理性和讲出理由,用理性的程序合乎逻辑地讲出道理。

  • 下面这些问题是写作中需要考虑的:

  • ●如果论文在某一个论域中提出新问题,需要给出理由:为何是新问题,为何是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

  • ●如果论文希望建立新视角,需要给出理由:为何从前的视角不能阐明你的问题,它们的局限性是什么,为何新视角能够阐明这一问题,阐明的逻辑(或分析原则)有何变化,为何这些变化是值得的、重要的。

  • ●如果论文试图建立新对比(比较),需要给出理由:为何这些比较对于阐明问题是重要的,前人没有使用这样的比较,后果如何。

  • ●如果论文尝试建立新假设,需要给出理由:这些假设怎样得到证据的支持,它们的价值是什么,过去的误解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 ●如果论文要提出新的分析要素,需要给出理由:为何这些要素是重要的,它的价值是什么,从前是否有人提出,在什么意义上提出。

  • ●如果论文提出对他人论点的批评,需要给理由:这些论点的局限是什么,论题还有什么不同方面,从前忽略这些方面的后果是什么。

  • 很明显,讲道理就是给出理由,而不是只讲结论不给理由。这些理由是否站得住,可以由读者评判,但如果没有理由,则无法评判结论的正确与否。如果不讲道理,一篇论文几乎无从展开,也不会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

  • 这方面常见的写作问题是不讲道理,只讲结论、观点、判断,甚至是表决心或者斥责他人。这些表现不能看作是理性的,如同在法庭上的愤怒和哭泣不能等同于证据一样。社会学论文不是情绪宣泄,而是道理阐述,无论有多么强烈的情绪,都应意识到它和论证的差别,即使不能免除,也应把它“深藏”在写作背后。以论文的标准而言,讲清道理比渲染情绪,更有实质内容和强大力量。

  • 在言辞方面,理性不妨碍观点尖锐,但要求阐述平和,所以应当尽量选择中性的学术语言。理性要求论文针对道理而不是人品,针对事实铺设而不是道德评判。是否做到如此,一个检查的方法是,看论文中是否存在道德判断或情绪渲染的词汇,应避免使用那些有明显道德判断的词汇,把它们修改成能够说明问题的陈述词句。研究论文的“力量”不在于态度,而在于基于事实的观点。

  • 举例比较:下表中,左右两栏要表达的意思相近,但使用右栏的词汇对于研究更为有益,因而是更专业的用语。

  • 意识形态的影响

  • 虽然知识研究并不鼓励直接宣称意识形态,但几乎所有的社会研究作品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意识形态立场。我们在知识界见到的大辩论,常常是意识形态和知识内容的混合,一些辩论甚至较少知识成分,主要是意识形态交锋。由于意识形态具有信念和绝对的特性,这些辩论很容易因信仰不同变得极端化,最后变成道德和政治阵营的对立甚至战斗。但是从社会的文明进程来看,这些辩论又是必经的形式,因为它们促成价值的判断、区分、分享和建设。

  • 因此,社会科学如何面对意识形态,是个复杂问题。一方面,社会研究意识到知识不等于意识形态,需要有别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又包含意识形态,它在传播甚至建构意识形态。知识的立场要求免受意识形态干扰,对多元信仰保持开放和沟通的态度,而社会科学知识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又在研究过程中,对其他不同的意识形态采取实际上的排斥态度。

  • 论文写作也不能幸免,因为写作不能没有立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 既然无法清除意识形态在知识研究中的存在,使之消失不切实际,那么更实在的方法也许是:首先明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一些学生写作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信仰究竟是什么,不清楚自己所持的意识形态,所以论文写作呈现乱象:使用的文献资料来自此意识形态,却得出合乎彼意识形态的结论。

  • 在研究者中,每个人形成稳定意识形态的时间不同,不少人常常变动自己的立场,一生都没有清楚立场的也不罕见,更何况刚刚进入专业领域的学生。但作为论文作者,无法回避意识形态问题,因为在写作中经常需要评价他人研究,以便阐述自己研究的价值。无论是否清楚意识到,这些评价事实上都有意识形态的参与和影响。因此,通过学习和阅读,理清自己的信仰及其传统很重要。

  • 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阅读中对文献的意识形态立场缺乏洞察,因而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比如从某一理论中借用了一个分析概念,却不关心这一理论的意识形态立场,结果一定是不知这一理论的针对性,于是用错。还比如,自己的研究针对观点甲,但借用的某概念(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正来自观点甲。不理解自己的意识形态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例如,你在研究中建议一种社会政策,但这一政策背后的基本原则和意识形态信念,是你完全不同意的。这就必然出现不一致性,如同不合逻辑一样,这种现象是论文写作忌讳的。

  • 上述这类问题,原因之一是对意识形态缺乏体察,而社会科学论文要求作者建立这样的敏感性。改进此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深入、系统的阅读,避免蜻蜓点水式阅读,如果只读皮毛,不读背景、历史、来源和思想,缺乏阅读中对基本原则的体会、对比和思考功夫,就会只知局部而不知整体。

  • 一方面,需要了解,所有的学问都有意识形态立场,它们不容回避。在研究中诚实对待它们,尊重不同乃至对立的立场,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而非压服对方,是研究者必备的修养。另一方面,需要设置距离:区分意识形态和知识,但这的确非常困难。特别应该避免以貌似知识的意识形态代替知识研究。

  • 意识形态的一个特点是绝对性,而知识是可以根据事实加以改变的,注意到这一点有助于研究写作。不妨追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也许有助于辨别和厘清意识形态与知识:

  • ●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研究传统中关心的,还是仅仅是我个人所思考的?

  • ●论文参考了多元视角的观点,还是只参考了自己同意的观点?

  • ●论文材料来自多元不同的类别,还是仅有一个或少数类别?

  • ●论文试图以证明说服对方,还是仅仅以论断压服对方?

  • ●论文有学习和开放性,比如,对待不同观点,论文是否愿意吸收对方的合理之处,发展自己的观点,还是拒绝吸收?

  • ●论文关心推进知识,还是关心输赢、地位、地盘或名次排序?

  • ●论文清楚自己所持的意识形态及其局限,还是否认它的存在?

  • ●论文对自己的结论局限有所认识,还是奉其为终极真理?如果有人指出自己说错了,是否愿意认真倾听对方的说明并加以思考,必要的时候更正自己的结论?

  • ●听取论文评论的时候,是特别关心那些不同意见,还是只愿意听到肯定和一样的观点?

  • 意识形态的长处,是为知识探索带来强大动力,但又具有绝对性(不容置疑)和封闭性(不容改变)。意识形态和知识各自关心的终极目标很不同。我们暂时无法给它们分别下准确定义,但我们能做的,是对自己以及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局限性保持清醒意识,同时让自己的信仰体系(意识形态)以讲道理的方式——事实证明的方式,而不是以意识形态支配或排斥的方式——在论文中存在。

  • 价值观的影响

  • 除了意识形态之外,论文还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比如选题,往往需要价值判断的参与。

  • 当研究进行到某一个阶段——或迟或早,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偏好,常见的表现是发现一些理论“很有道理”,容易被自己接受,而另一些则不,于是拒绝接受它们。和他人讨论问题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对一些人的立场很容易引起共鸣,对另一些人的意见不容易听进去。这些分歧部分地来自价值观的影响。

  • 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相似,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知识的评估,但意识形态更为政治化,而价值观有时相当政治化,有时则不然。在彼此接近的价值观之间,很容易互相支持、互相影响,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容易相互批判、拒斥,知识的沟通也变得更困难。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这是迟早会发生的现象,有很多学生因此感到困惑。

  • 社会学研究是否应当避免价值观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争论良久,并没有一致的答案。多数学者都同意的是,有必要认识到知识和价值观的区别,并对它们的混淆保持警惕。但是,社会科学实际上难以排除价值观,相反,需要保有某种价值观才能从事问学。在这个意义上,让自己保持理性并非指的是不要价值观。坚持理性就是一种价值观,因为这意味着,在价值判断上,认为理性是重要的。

  • 甚至自然科学也有价值观。比如,科学研究的价值观是科学(至上)主义,要求人们“科学”地思考(排斥非科学思考),科学地论证(排斥非科学论证);用科学概念说明(排斥非科学语言);得出科学结论(排斥非科学结论)。科学研究宣传这种价值观,它将科学判定为知识,其他则不是知识,只是普通意见。

  • 有趣的是,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同时传播价值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仅产出知识,同时也产出价值观。[1]

  • 正因为如此,在世界上很多大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主题发言都关乎价值观。一个学生如果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价值观,是教育的失败而不是成功。因而学习的过程,同时是对知识和价值的吸收和选择活动。既然无法排除,更为建设性的做法是对它加以甄别,明白它的影响。

  • 在论文写作方面,价值观直接影响选题,认为什么重要,什么次要,不仅是知识问题,同时也是价值观问题。但知识可以证明,可以用实证科学来处理,而什么重要,则是信念问题,无法运用实证知识去证明。尽管很多人试图这样做,但往往收效甚微。为此一些学者称价值问题是规范性知识,区别于实证性知识。规范性知识作用在价值评价,实证性知识作用在事实证明。规范性知识关注事务的评估——什么是对的、好的、有价值的,什么是恶的、坏的、无意义的,它们的标准因人因事而异,无法统一;而实证性知识则可能通过列举证据而取得大致的认同,除非举出颠覆性事实。

  • 一般而言,价值观以几种方式影响社会学研究:

  • ●问题意识:论文中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何种问题是重要的,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决定着研究者对某类问题的敏感度。

  • ●事实资料:受到价值观影响,论文作者会判断其是否重要,自觉排除不重要的资料,积极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资料。

  • ●证明的逻辑:当论文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作者往往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论讲道理,而哪一种理论是合乎道理的逻辑,往往由价值观进行筛选。

  • ●得出结论:论文往往得出作者确信的结论。这种判定,不仅需要依赖事实证明,同时也需要依赖价值体系的支持。人们很少会着力论证自己不相信的观点。当然,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诚实的作者将在惊奇之余,反思甚至放弃自己原先的看法,从经验中学习,调整价值观的某些部分。

  • 在研究中,价值观并非完全无益,它给人目标感和分量感,可以使人坚定、坚信和坚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立场,比如,相信科学者,认为科学研究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探索,反之亦然。因此了解他人作品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这样会有助于理解他的目的、逻辑、原则和针对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辨别价值观是了解他人观点(argument)的重要基础,当然,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是自己建立观点的重要基础。

  • 左翼和右翼

  • 社会学关心社会政策,尤其是社会工作等实务专业更是如此。当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社会学特别重视那些政策或机制不适导致的问题,并期望通过调整政策、改进机制解决它们。

  • 但政策适合还是不适合现实,不同学者有不同标准,这往往和他们的认识立场有关。在阐述一个社会政策的理由时,“守”和“变”的主张千差万别,但大致上,学界习惯用一对轮廓性的概念——左翼和右翼——来简洁区分它们的不同。

  • 很多学者不喜欢这种简单的分类,嫌它过于粗略,不能准确表达其中的复杂性内涵。但作为学生,有必要明白上述不同。这不仅有助于对多元视角的宽容,而且它本身是进入理解的简易途径,因为立场接近的人,会使用类似的逻辑发展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我们将简要说明左翼和右翼的不同,这种区分并非为了归类和评价,而是为了方便理解和比较。

  • 左翼和右翼有各自的传统,他们的基本理念,即问题意识——认为哪些是最关键、最基础性的原则,因而必须放在首位——很不同。在很多国家,左翼和右翼的理念差异,由不同的党派组织化起来,将利益关怀上升为价值关怀,故而左翼和右翼的思想体系往往不同,从而形成理念竞争和政策对立。

  • 左翼和右翼的区分在全世界到处可见,但内涵常有差别,这和社会历史有关。

  • 比如在中国1980年代,人们所称的“左翼”,是指坚持已有体制,即“守”的立场,而“右翼”指的则是主张改,即“变”的立场。而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右翼”多指那些主张效率和自由为首要价值的立场,而“左翼”多指那些主张平等和民主为首要价值的立场。二者都主张变,而不是守,但变的方向和重点有异。这和国际社会、西方历史中常用的左、右含义不一样。

  • 在国际社会,“左”不仅指“新”和“变”的指向,还和“激进”倾向有关;而“右”的指向和保守、渐进,即坚守自然自发的秩序惯性有关。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左翼”的立场指全面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立场,“右翼”则是主张有限保留君主制的部分内容、同时渐进改良君主制的立场。所以,“左”有时特指“革命”导向,“右”有时特指“守成”导向。

  • 一般认为,右翼理念重视现实,重视自由竞争、等级秩序、自然选择的结构和规则以及社会整体的效率。因此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右翼通常主张自由竞争的体制,主张产权保护,理由是它对于创新、劳动和改善的激励作用。根据这些理念,右翼在具体的政策方面大致有如下主张:

  • ●经由市场分配资源,充分竞争,明确界定产权,排除垄断,尤其是权力的垄断。

  • ●通过规则、合约、法治形成秩序,以保护产权、贸易秩序和社会安全。

  • ●支持代议政治、共和框架,以保持领袖、精英团体和大众的权力平衡。

  • ●主张较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再分配,以保持经济动力并激励创新。

  • 上述主张被认为代表强者、成功者或精英的意识,他们充满精力,具有进取、扩张、竞争和开拓精神,同时社会掠夺性也强。但是充分竞争的结果,往往导致财富占有的不均等,尤其对于弱者而言,竞争性政策对他们不利,因为这将加强他们在生存和经济地位方面的不安全。

  • 一般认为左翼理念和理想主义、人权理念以及同情心有关,它重视平等、民意、参与、保护人权,强调社会互助、依赖和团结,照顾弱者的生存需要和尊严,主张社会改革接近完美、更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左翼通常要求排除强者对资源的优势垄断,通过社会再分配保障安全,推动民主选举接近民意,构造公平、平等的社会。根据这些理念,左翼的主张大致如下:

  • ●公共组织参与分配资源,以避免市场分配的不平衡,保护弱者的平等竞争机会,排除强势的市场竞争和垄断。

  • ●通过法律以及再分配来保护弱者,在医疗、教育和福利权利方面,增进平等。

  • ●通过民主政治接近民意,鼓励大众参与、沟通、互赖和共享,促进多元利益的组织化发展。

  • 故而,左翼主张常被认为代表普通大众利益,是那些具有同情心、追求社会完美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理想。

  • 虽然左右翼的说法过于简单,实际情况往往也复杂得多,但事实上在世界多数地区,上述分立的政治力量大体稳定而明显,他们影响政策的方向也大致可循,因此这一基本的分类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 分析范式

  • 以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为基础,一系列思想体系建立其上,形成对于知识产出的分析框架。这些框架也被称为知识的分析范式

  • ,每种范式都遵循一定的思维定势,有自己特定的分析框架和概念工具。对论文写作而言,具体的分析范式既是特长又是局限。

  • 分析范式隐含着一些基本预设,运用什么范式从事研究,意味着接受并使用它包含的若干预设。不同的分析范式有时是针锋相对的,它们针对他者的欠缺建立自己的预设,理解这些预设,就会更深入地理解该范式并准确运用它们。

  • 所以,一些看似观点的分歧,实际上是不同范式及其预设分歧的结果。范式影响研究的视角以及提问方式,不同的范式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问题,比如“马克思问题”或者“韦伯问题”。如果研究的结论属于相同范式中的不同观点,比较容易直接对话。因为很多具体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概念受到相应的范式支配,但如果在不同的范式下辩论,交锋看似在观点层面,实际上可能在分析范式层面。

  • 对研究论文特别重要的,是分析范式隐含的一些基本预设。使用某种范式,等于以这些预设为基础开展研究。

  • 比如,研究社会转型的时候,可能已经在“进化论”的分析范式下工作了。如果论文提出这样的问题——某一社会在历史上何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提问表明,你已经接受了进化论的解释范式。这一范式预设,发展是一种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阶梯性的、分阶段的,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文明阶段进化的。这些观念是范式中包含的内容,使用它的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将巩固这些预设,并沿着它们得出结论。

  • 再比如,如果论文的研究问题是——为何某地城市化的迹象缓慢,这一提问表明,论文已经接受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联的预设。这样,在作者看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辅相成是前设的知识,不用再加以证明,如果出现了反例,就意味着差异和“不正常”。与此相似的,还有传统——现代、国家——社会、挑战——回应、他者想象等分析范式。

  • 这些预设经常包含在论文使用的分析范式中,当作者使用它们的时候,就把它们作为已经存在的知识,加以肯定并运用。作者自然会顺着这些预设知识进行分析。比如上述第一个问题,作者会自然接受这样的预设:与停留在封建主义阶段相比较,进入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进步,而且必然发生;又比如上述第二个问题,作者自然会讨论,工业化发展受阻或不完备,将怎样影响城市化的进展。

  • 所以,分析范式有思维定势的作用,它让论文沿着某一些“线路”往下走,而不是沿着另一些预设进行。作者可能会自然地忽略其他范式的预设,或者把它们定义为不正确的知识排斥掉,让论文的探索在固定的思路中进行。

  • 因此,论文写作尤其应当注意不同范式的针对性。比如上述进化论范式,同多元类型范式就是不同的,前者承认普遍道路的预设,即认为所有社会将沿着一般模式进展;而后者则承认特殊道路的预设,它认为每一条社会发展道路都可能是独特的、不重复的,它们并不沿着同一个轨道和进阶发展。如果一篇论文的解释范式是后者,就会针对普遍范式,力图去证明它的缺失。

  • 在同一个研究范式下,不同观点的交流更为容易,因为基本假定相去不远,可能在共认的假定上工作。比如,两篇研究都在进化论范式中工作,不同的是寻找证据,说明社会何时进入某一阶段。用“挑战——回应”的分析框架说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在普遍进化论的范式下工作(暗含的预设是,现代化的产生和扩展出现在欧洲),而结构论的进化范式会承认,多元结构分化对于一元结构来说,具有进化乃至进步的含义。但如果论文采用不同的范式(比如认为社会根本不必然走向资本主义阶段,因为没有普遍的进化轨道),则无法产生一致的结论。这个时候,有效交流变得困难:由于缺少共享的预设,如果发生分歧,辩论也很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

  • 在选择范式方面,一个常见问题,是对范式包含的基本预设不清楚,这样就会影响准确使用。另一个问题是一味求“新”。“新的就是好的”这种想法,在初学者中很容易盛行。如果把“新”误解为“创新”,就可能在论文中热衷寻找新角度,而不在乎如何合乎逻辑地提出新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将一些所谓的新范式、新角度、新术语和一些已经有基本定论的问题强拉到一起,换一套语言重说一遍,但并未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新知。这种“新”只有装修装饰的作用,并不是真正的知识进步。

  • 分析范式与历史经验

  • 根本上,分析范式是一种惯性模式,它关系到论文怎样讲道理,讲什么道理,可以说,它是给出“理由”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深受历史经验的影响。比如众所周知的启蒙运动,为西方思维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6—18世纪发生的启蒙运动所确立的思想原则,经过很多思想家的诠释,成为研究工作深信不疑的基础。这些思想原则是:

  • 真实需要证实

  • 在启蒙运动之前,关于社会和自然的知识来自教义和先知的说明,人们从不怀疑这些说明是真的,因为教义和先知是权威、真理的化身。当时的思想方式是,承认和接受先知和教义给出的理由,无需自己去思考或运用事实、试验去证实它们。但启蒙颠覆了这一思想方式,认为知识必须基于令人信服的理由,所有事情的发展是有因果关联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试验发现这些因果关联。因此,真实需要靠事实证明,不应该由于先知和教义没有阐明或持不同的观点,就否认事实。

  • 合乎逻辑的方法

  • 未经证实的结论是假设,而证明或者证伪它们,需要发展合乎逻辑的方法和手段获得证据,以方便测试、修正和更新假设。所以,未经证实的观点不能确定是否是“正确”的观点,同时,未经逻辑方法获得证据,不是可接受的证据获得方式。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无法产生令人确信的结论。

  • 人类行为的规范

  • 可以寻找并认识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比如,追求理性、自然、幸福和自由。理性指经过证明、比较及衡量之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自然指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现象都存在自然律则可以认识;幸福指遵循自然律则的社会是增进幸福的社会,人们可能在社会中寻找到根本的福祉;自由指自由社会是合乎自然的社会,因为它有自然的、符合人性的理由。

  • 委托权利

  • 如何控制自己的生活世界?启蒙思想家建议,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公共意志,并委托一个公共组织(政府)协助完成治理。通过对于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确认,组建一个公共组织(政府)负责保护这些权利。如果政府没有尽责,公民就可以改变它。启蒙思想承认,政府权力来自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同意,这和以前的想法——君权神授为正当——形成明显差别。

  • 有效的社会治理

  • 为了防止社会罪恶发生,需要宽容不同的理念、教义和行为,将镇压异己改变为建立权力制衡体系,将权力分解为几个部分,在其间设置平衡的监督关系,让自由成为共有的追求。只有自由成为公意,人们才能愿意为了达到它而部分放弃个人的自由。

  • 上述几项思想原则挑战了长期占据支配地位的思想原则,比如君主权力、教会和国家的一体化,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启蒙带来的理性之光,颠覆了这些不合理(缺乏道理支持)的思想原则,主张用更加文明、自然、理性的方式形成社会秩序。显而易见,人们根据历史经验的总结,坚实地确立了理性、自然、幸福、自由、自治等思想原则,虽然对其依然存在着不同意见,但到今天为止,它们仍然是社会科学的主要信念基础,体现在各种分析范式中。

  • 分析范式与社会运动

  • 分析范式还受到现实社会情景,尤其是社会运动和思潮的影响,它们互相强化。比如冷战时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范式和“政治集权”范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劳工阶层反对剥削、争取平等的社会运动,也直接影响着马克思“财产剥削”范式的建立。在这一范式下,资本主义是产生阶级冲突的社会,它最终将被这一冲突颠覆,进而演进到社会主义,直至世界大同。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分析范式有主流和非主流的变化,这不奇怪,因为它的流行热度和现实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关。

  • 后现代范式强调解构,和文化、文学、思想领域的后现代运动有关,这些运动希望打破旧秩序的约束,推翻现代性思想范式的支配——比如固定结构、逻辑、秩序、理性等。相关的还有支持同性恋结婚运动,一方面,它主张破除异性婚姻秩序的唯一支配;另一方面,它呼吁破除只有异性婚姻才符合秩序,才应被保护合法继承权等传统思维理念。在分析范式上,这一社会运动的表现是,将过去认为的自然差异(比如性别、种族差异),解释为社会(偏见)建构出来的差异。

  • 因此,每一种社会运动,都明显或潜在地和一种思维理念相连。人们生活世界的现实问题,激发了追求、认同某种知识范式的想象。这些变化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解释逻辑。当人们进行斗争的时候,容易被有关冲突的解释范式吸引,因为人们要给自己的行动寻找合适的理由。在这一意义上,分析范式是对某种社会实践的正当化努力。

  • 随着独立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社会科学的分析范式逐渐受到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等边界的影响。通用的分析范式开始受到置疑,地方性知识和多元生活模式提上日程。学界相继提出,一些分析范式只能用于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内部,具有共享的传统、语言、文化、种族、历史、祖先和国家边界的人们。由于民族独立运动和强化民族自主的目标有关,于是,一些分析范式被界定为外来的,并非源于自己的传统,所以水土不服。根据这一界定,分析范式常常受到知识的、文化的、地域的甚至是政治的评价:有害或有益的,自己的或他者的,适用的或不适用的,等等。

  • 写作论文的时候,如果了解了上述情况,就会明白为何一些主流分析范式会不断变化,为何一些历久弥新,而另一些则转瞬即逝。

  • 这方面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写作论文追求时髦、热点,寻找新鲜激进的范式,并排斥对多元范式的平等对待。个中原因是社会运动中充满大量情绪,学生很容易被这些情绪所感染,热衷于接受批判性的分析范式,突出激进性和先锋性。但是,这样的分析范式,一般未经相当长时间的考验,面对挑战性的发展,往往不够成熟,缺少建设性。

    思考计划

  • 选题构思

  • 所有的论文都需要经历一个构思阶段,构思的第一步是选题。如果做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需要经过论证通过,在大学教学环节上,名曰“开题报告”。开题论证的重点,是看论文是否可能作成——看它是否具有专业价值,资料获得上是否可行,是否在导师可指导的范围之内等等。

  • 无论哪一种论文,选题构思时留意以下问题是必要的:

  • ●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题目。一些学生不在意体会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等待老师给自己出题目。但如果缺乏兴趣,论文变成被动为他人而作,就没有投入的热情,更无法享受其中的快乐。这样,研究就如同一件辛苦的差事,只为完成任务,不能激起任何热情和灵感,所以难以出精品。

  • ●选择很想知道结果的题目。如果你不关心研究进展和可能的贡献,就不会对它认真,因为得到什么结果对你无关紧要。

  • ●选择本学科一向关心、与其基本问题有关联的题目。这样你的研究结论可能更具一般化特点,或者对于一些普遍性问题的探讨更有价值。

  • ●选择焦点集中的“小题目”。“小题大做”往往可以求深求新,题目具体而清晰,也便于操作化。

  • ●选择有进展空间的题目。对于已经有了成熟结论,但多年原地踏步、缺少进展的题目,应设法寻找,它是否可能有新问题产生?是什么新问题,有何进展意义?对于多年没有确定结果的题目,应设法寻找分支性问题,以帮助其向精确结果的方向靠近。

  • ●选择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如老师指导、知识背景、社会关系、资料获得途径)的题目。这样可能利用优势,运用合力作出好东西。

  • ●选择有信心的题目。作论文感觉有信心,这对于处理和掌握研究进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信心能够帮助你克服阻碍。信心来自价值观——你所做的是否是你相信的,是否是你认为有意义的问题?信心还来自你对自己的基本能力和优势、劣势的评估。所以需要事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 ●选择希望学到东西的题目。人们一般觉得,选择熟悉的题目有积累,容易深入,实际上不一定。要看怎样提出问题,提出的是不是新问题。一些人选择自己“手生”的题目,是希望训练自己,借研究的机会接触新知识。一些人则选择熟知的题目,原因是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此时目的已经不在学新东西,而是不想给自己压力,让论文写作变得更容易。实际上,挑战自己往往能学到更多,收获更多。

  • 选题是对成就动机的审视判断。没有动机,对什么选题都会无所谓,甚至会偷懒——什么题目容易做什么,什么节省时间做什么。正确选题不仅需要对社会文化走向的敏锐洞察,还需要相当的旨趣、品味和目标。

  • 选题前的充分阅读十分必要,要想形成对重要问题的判断,阅读有极大帮助。在阅读中,可以先对某一领域的重要作品进行全面摸索和阅读,关注重要的辩论问题,注意分析这些辩论的核心分歧和原则,思考哪些选题可能对这些核心问题有所回应,尽量使自己的研究以某种方式参与讨论。

  • 另外,同知识丰富、判断力出色的师友交谈和讨论,对于更好地确定选题也有帮助。但这种帮助不应是代替你敲定选题,而是在你已经思考的几个选题之中,运用他们的知识协助你判断,何者更为重要。

  • 在选题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基本上没有准备性阅读,对问题的背景缺乏充分了解和选择,就“想”出了题目。这样的题目风险是,可能他人已经做得更好,自己不过是重复;也可能该题目根本不具备研究价值,无法推进获得进展。选题太深或太浅,都不适合自己。常有学生先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后再确定选题。这样的选题,看似“从实践中来”,但实际上不能脱离先前的阅读,即上面所说的对重要问题的判断。没有这种判断,对接触到的资料就不敏感,更无法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选择。

  • 选择公共论题

  • 研究论文往往选择公共性论题,而不是私人性论题。何谓公共论题?它与公共事务和公众的普遍利益有关,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价值观、意识形态和需要,多与法律、制度、文化等公共行为规则有关,适合在公共领域谈论。

  • 而私人论题是指关乎个人,或个别人的行为、想法、表现和实践的问题。虽然论文可以将一些私人事件上升为公共论题来讨论,但需要注意,不应让讨论停留在私人事件的层次上。一些看似私人的事件具有公共含义,这取决于如何提问。比如,同性恋是私人行为,但平等对待同性恋者的婚姻、工作、医疗权利的制度,则是公共论题;又如,堕胎是个人行为,但法律是否限制堕胎或者采取其他强制规定,则是公共问题。还有,个性是私人问题,但民族性或者文化特性则是公共问题。

  • 研究论文虽然需要使用个别证据作材料,访谈个人和案例事件,但关注点和论题应当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性的。即使讨论情感、文化、生活方式等很个人化的论题,研究性论文注重的也是流行和变迁的趋向和共性问题。

  • 近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公共和私人论题的边界不断改变,一些原来的私人论题变成公共论题:夫妻打架变为家庭暴力论题;同居变成试婚论题;是否要搭救临危的路人在很多国家成为“见死不救罪”立法的公共论题,以惩罚那些旁观者。但在从前,这些行为只是个人的道德选择,可以谴责,但不至于触犯公共法律。

  •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过去的公共论题逐渐变成私人论题,比如家族关系、病史、收入状况、工作履历、宗教信仰、情感经历、搬迁地址甚至婚史和年龄等,都不便进行公共讨论。

  • 公共和私人论题的变化,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制度有关。在中国,家庭成员内部是一个局部公共(共享)领域,但是在很多国家,即使在家庭成员内部,也要求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中,对于公私分界的定义有所不同。这些问题在选题时必须留意。

  • 为何要区分公共和私人论题?原因在于公共论题往往更重要,是大家都关切的问题。留意文学作品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差别。一些文学作品只描写私人感受和经历,但另一些具有公共意识的作家,则力图将个人命运和公共问题联系起来,这样做不仅使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入,而且能够引起更多的共鸣。

  • 学生在写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困难是,不知道怎样从私人访谈资料的各种故事情节中发现公共论题。也许可以尝试这样一个方法:使用关键词寻找和统计,看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与什么有关。这需要一定的抽象本领。每个人的故事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问题往往相似或者集中。如果能够把它们从被访谈人的陈述记录中找出来,做一些使用概率的对比,有助于初步发现私人谈话中包含的公共论题。例如,如果被访者在诉苦,抱怨自己的处境和收入,其间常见的核心问题可能是机会、分配、救济或福利不公。把这些论题挖掘出来,才可能使论文由私人故事的陈述,上升到公共论题的讨论层次。

  • 还可以让私人来评价自己经历的故事,而后发现他们所使用的评价标准,把这些内含的标准进行总结分类,就可能看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一些人讲,和自己相同资历的人工资不应高于自己,这种评价使用的是论资排辈的标准;另一些人讲,自己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经过激烈竞争获得高收入是应得的,可以看到,他使用的是多劳多得的标准。

  • 这些例子不一定适合每一篇论文的情况,但重要的原则是,避免停留在私人阐述的具体故事上,而是要把它们的公共含义发掘出来,上升为论文的主题。

  • 公共论题往往比私人论题更具抽象性,需要用更一般的词汇来表达,所以,要善于对私人具体故事进行抽象,来表达公共论题。

  • 研究性提问

  • 研究性论文有确定的目的,它通常是对一些未知事实的探索和解答。所以它特别重视提问,也就是提出知识性的问题。提问引导着论文的走向,论文的观点是对提问的解答,虽然好的问题不一定能解答完美,但不好的问题即使解答得不错也价值不高。所以在学界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好问题是好研究的开始。

  • 每种提问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应当注意研究性提问和其他提问的差别。比如,文学作品的提问关注作者的社会生活感受,调查报告的提问关注面临的问题,报刊文章的提问关注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评论性文章的提问关注对象的评价,介绍性文章的提问关注新信息和特有之处。所有这些作品,一个共同点是,无论提问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都有需要解答的问题在其中,没有问题的写作往往是无灵魂的文字堆积,因为它不可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答案。

  • 研究性提问不是一般的商业性提问,研究工作不那么依赖于读者想要知道什么,而是受到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的目的指引。研究性提问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研究者根据对以往研究文献的阅读设计的专门提问——了解在某个领域中,哪些知识是我们还不知道的,它十分重要、需要知道,而目前的条件也有可能知道;二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需要提供知识。这些问题不一定都是公众读者有兴趣知道的。

  • 哈贝马斯曾经把知识分为三种类型:实证(经验)知识,阐释(叙述)知识,批判(评价)知识。近年来后现代方法的发展,对于现代性的逻辑知识有所不满,更为强调叙述的、特性的、变化的、解构的知识。这些思想方法各自重视不同的问题,彼此之间有激烈的争辩和竞争,而知识在这些竞争中得到了发展。

  • 传统上,社会学视角注重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其结构、机制和变迁,在社会行为方面,社会学关注组织和社会成员的角色和作用。对于初入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这些都是练习基本功的“安全”提问。传统的思路主要来自结构功能主义理念,即,将事物和人物抽象化为对于整体存在承担某种效用的行动体,它们有不同的类别,之间具有稳定关联,但承担不同的功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角色分析往往沿着这样的提问进行:

  • ●在某一个论题上,一些事件、行动或人物的行为作用(角色)是什么?

  • ●该作用(角色)带来什么社会后果?

  • ●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为何它们是重要而不可忽略的?

  • ●这些作用(角色)的性质和类别是什么?

  • ●在其他社会中,类似的作用(角色)的对照分析是什么?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无论是事件、行动、组织或人物的作用(角色),都是指客观发生的事实后果,它和行动者的主观意图虽然有关,但是有所差别,应避免将二者混同起来。行动者想干什么,某一事件的意图或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与它的客观作用(角色)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一定是同一的。比如,一些行动体没有以社会期待的一般角色行事,而是发挥了其他作用;一些角色的行为后果和原本的意图并不一致,等等。

  •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袭击珍珠港。该行动的目的是领土扩张,打击美国的军事力量,竞争军事控制权,但这一事件,导致美国下决心直接卷入“二战”,并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因此,该事件的作用,并非如原先意图所达,而是恰恰相反,结束了美国“避免卷入战争”的孤立主义政策,从而制造了日本在“二战”中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另外,一些行动者的角色多元化,甚至互有矛盾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作用(角色)分析的难点,同时也是有趣的挑战。

  • 掌握一些基本功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性问题可以探索未知——事实、解释和预测,这些被称为“知识”,是因为它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他的行为、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这三个方面,研究性问题可以是:

  • ●关于事实性问题:发生了什么?人们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更深入的事实问题是,社会冲突有哪些形式?社会组织怎样运作?社会关系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等等。

  • ●关于解释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更深入的解释问题可以是,某一社会事实或现象产生的动力、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它们的形成需要的因素有哪些?为何这些因素和该社会现象具有因果联系?对于该现象以往有哪些理论解释?为何这些解释不够有力,需要给出新的解释?

  • ●关于预测性问题:该社会现象未来的趋势估计怎样?可能有什么变化或持续性?导致的后果可能有哪些?

  •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练习基本功所必需的。问题并非要很大很深,关键是提问的路径正确。研究性提问永远是往前走的,要弄清某一个主题都有哪些未知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哪些已经有答案,哪些还没有解决,需要提出哪些新问题,这往往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际调查才能知道

  • 因果关联

  • 高水平论文的一个基本功夫是挖掘因果关联,即,把某种发现的社会行为(或者社会事实和事件)作为“果”,去探索它发生的原因。可以说,研究论文的重要任务,是发现一个事实和另一个事实之间的因果关联。

  • 社会中很多事实是相互关联的,但不是所有的关联都是因果关联。一些关联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发现,但要辨别哪些是因果关联不仅需要统计,更需要理论洞察。原因是不同理论关注的“因”可能不同。这要求思考沿着逐步深入的路径,不断排除一般的关联,将焦点放到更重要的因果关联方面。

  • 在关联分析中可以这样问自己:

  • ●是正向还是负向关联?

  • ●它是因果关联吗?为什么?

  • ●它是一般的概率性关联吗?为什么?

  • ●它是规律性出现的吗(条件类似的时候重复出现)?

  • ●关联的强度怎样?是否稳定?

  • ●它是基础性(影响其他关联发生)的关联吗?

  • ●它是环节性关联吗?什么环节?它对上下环节的作用是什么?

  •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一关联的出现?

  • ●这些因素发挥了怎样的影响?

  • ●怎样定义和评估这些因素的作用?

  • ●它们对于关联的改变是否是关键性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 ●从前的研究是否指出了上述关联?

  • 这些提问有助于引导论文写作者的思考和鉴别。鉴别过程最常见的方法,是发现、排列、对比,发现它们出现的条件,排列它们的先后次序,对比它们各自的作用性质,鉴别各个条件的重要性地位;而后排除相对不重要、不稳定或枝节性的关联,留下重要关联进行分析。你可以问:

  • ●为何某些关联从前没有发生?

  • ●当时条件和变化条件的比较,结果怎样?

  • ●对比较中得到的异同进行评估,条件变化的关键内容是什么?

  • ●上述关联在不同的条件中怎样变化?

  • ●变化的条件怎样作用于目前的关联产生?

  • 上述问题可以帮助思考,但根本上,鉴别哪种关联是因果关联要依靠理论。因果关联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而“重要”是价值判断,不同理论对于重要的看法不同。

  • 下面是社会学几种常见的因果分析路径,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 ●宏观机制分析,注重一般性制度环境的“因”,认为这些制度条件一旦存在,某种社会后果必然发生。比如,当分配制度没有差别时(制度原因),将不会对行为产生激励,因而造成普遍的懒惰乃至停滞(社会后果)。

  • ●具体机制分析,寻找某一事实具体的起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分析前者如何导致后者发生,其中的机理和联系环节是什么。

  • 这一因果解释并不认为,有一个可能不断重现的宏观(结构)条件,而是假定即时出现的现象各有其本身内在的原因,这些原因不是独立存在的,甚至不是一般性的环境。例如,某种社会冲突的出现(果),不是宏观制度的原因,因为在这一制度下,这类冲突未必一定出现,而是具体的处理和反应机制(因)发生了问题。

  • ●过程机制分析,分析各种具体机制相互作用的联系点和结果,因为社会事实依赖这些联系过程产生。这一因果解释假定,如果缺少这些联系,确定的结果未必出现。这些联系可能是偶然的、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远的、反复出现的,需要仔细挖掘。[2]

  • 比如,对于同一事实,社会成员具有紧密的联系网络(相互关联)还是独立存在(相互无关联),产生的后果可能不同。

  • 因此,机制分析既是关联分析,也是动态的过程发展分析。在分析的前期,弄清自己的分析侧重点(这和自己的假设有关),建立一个简明的因果链接范型,将要进行分析的要素及其关系列出来,对于理清自己的分析思路很有帮助。

  • 因果分析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停留在具体的“因”,而不是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因”上,即,没有把“因”的总结进行一般化上升处理。比如研究红卫兵的派系形成,一种结论是将之归因为“文革”,这种说法不错,但这是具体的“因”,因为“文革”发生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另一种处理是将“文革”“定义”为突发的政治事件和运动,于是重点讨论,当突发的政治事件或运动出现时,会“干扰”宏观的因果关联(例如马克思指出的阶级结构决定政治选择的因果关联),产生出一种新的因果关联:即新利益、新结盟和新的政治组合(因),从而改变了不同红卫兵团体的政治选择(果)。[3]

  • “文革”是一种突发的政治运动事件,在其他社会中,也常有突发政治运动和事件发生,如果这些突发运动对于团体的政治选择也存在上述作用,结论便具有一般化含义,这就是具有一般意义的“因”。

  • 虽然,一些偶然的、特殊的、局部的问题也有研究价值,但很明显,因果关联更注重事实的一般性联系。寻找这些一般性联系,比寻找具体(特殊)联系,需要更高的抽象素养。因而,从一些具体而特殊的资料中,发现并提炼出一般性因果要素,是一种特别的研究能力。抽象性水平涉及对概念化阶梯的运用,[4]高级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掌握这一技能。

  • 研究推进

  • 如何使研究成为自己的创造,而非对他人的重复?关键是在前人结论的基础上推进。这是研究写作环节中最为艰难的部分。这些推进可以是细节进展、修正、补充,或推翻前人的结论。它们可能是有关条件的、有关因素设定的、有关关系说明的、有关基本假设的、有关理论视角的,它们也可能是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方法引入、新的观念框架或分析视角引入、新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运用。

  • 研究推进需要使用批评性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展示独立、个性和创新以扩展问题。它似乎没有确定的格式,但如下方式会有所帮助:

  • ●构造问题(提问)。可以就事实提问:它们是否存在矛盾,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可能支撑那些观点?也可以就事实的意义和价值提问:它的后果是什么?它的重要性是否阐述准确?它的后果是否完全被认识到?还可以就理论和视角提问:它们是否令人满意地解释了论题?它反映的信念是什么?概念框架是否使用妥当?条件是否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把论题引向更深入广阔的层次,从而看到前人研究中未曾看到的东西。

  • ●提出更大的、更一般性的问题,并在其中发展出关涉该论题的新提问,引导论题的深入。

  • ●寻找该论题的分歧意见,讨论辩论中的核心问题,可以对其中的焦点分歧或原则分歧提问,以引导论题的深入。

  • ●寻找差异。发现解释和事实不相符合的部分,或者是发现事实的差异,或者是事实存在条件的差异,或者是对事实性质认定的差异。评估这些差异,以克服前人的缺陷为目标,建立自己的改进和创新问题。一个十分有帮助的做法是,先建立一个简易表格,列出不同观点的支持证据及其缺陷,再列出需要加入考虑的新证据、新信息等,而后不断思考对比,并把对比的结果列出来,看是否可能发展其他提问,并让新的材料展示说服力。

  • ●寻找前者结论形成的理由、它们可能的选择或者偏见形成的原因,评估这些选择、理由和原因的形成条件,在新的理由、选择、条件方向上提出问题,来改进这些偏差。

  • ●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支持证据,用事实、引用和案例,以及所有可参考的信息,组织成自己的理由和证据说明,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应当是简洁、鲜明、有针对性的要点总结。

  • ●对比阅读文献和自己所用的资料,发现其中的差异,特别是发现,哪些属于新事实、新证据或新信息,从而补充发展以前的论题。

  • 研究推进依靠进一步提出新问题的本领,以便将研究引向深入,引向更有价值的方向。这一本领依赖作者对于阅读或者实际调查的思考水平,依赖准确理解阅读、判断局限、运用丰富知识推演新问题的能力。善于提问相当重要,没有问题则无法将论题引向深入,更不可能发展研究。

  • 在这方面,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困难是,不能提出扩展性的新问题,这是创新性研究的巨大障碍。研究方法技术也许会有帮助,但我认为,“教”会人们如何提问的最佳途径,始终是思考和知识本身,而非写作技术指南。

  • 研究计划

  • 硕士学位以上的论文,通常是一个研究计划的实施成果,它开始于研究设计。研究计划的内容是说明研究目的、问题、方法和资料来源,即确立一项研究的价值、过程和做法(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的目的是要解决:准备研究什么问题?为何这一问题是有价值的?准备怎样开展研究?在北京大学,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一般是研究计划的阐述,当研究计划完成的时候,学生应当清楚了自己要做什么,老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判断这一研究计划是否可行。通过对研究计划的修改,能使得问题逐渐清晰、集中、有意义、方法得当、可能有期待的成果。

  • 研究计划的写作应当包含下列内容:

  • ●明确提出一个论题(topic)。

  • ●阐明研究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它的针对性。

  • ●如果需要,将这个论题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相关的分支(具体)问题(questions)。

  • ●界定这些问题中包含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选择你关心的方面,建立等待研究证明的初步假设。

  • ●根据这些假设的性质,确定准备收集哪类证据(文献、案例、访谈,还是问卷统计)。

  • ●根据资料类别确定访谈提纲、问卷量表或文献,以及获得它们的地点和方法。

  • ●规划研究进程和时间表。

  • ●如果需要,规划研究的预算表。

  • ●阐明这一研究可能的成果及价值。

  • ●阐明研究对什么人(机构)有用,有什么用。

  • 以上是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它主要是记录你的设想、想做的问题以及怎样做,以便提交老师评估。如果你的研究论文来自于一个项目支持,需要将研究计划提交项目发放方评估,得到他们的同意,还需要加上更具体的内容:

  • ●评估资料获得的可行性。

  • ●确定工作环节和详细的时间表安排。

  • ●确定合作者等团队人选,明确分工职责,说明自己的任务。

  • ●估计各项预算,详细列出它们,必要的地方写出预算理由。

  • ●确定未来的成果形式——是调查报告、专题论文,还是著作?

  • 为何必须先有初步的假设才能决定资料怎样获取?假设往往是希望研究的具体问题,也往往是你希望阐述的观点。你的观点中包含的看法和假设,决定了你对资料的选择和分类。比如,你的研究问题是人们的公平观取向,而你认为(初步假设),更多的人接受多劳多得的公平观,而非平均分配的公平观。这一初步假设将影响你的下一步工作:对公平观的分类,寻找测量它们的变量,设计访谈提纲或问卷,等等。

  • 为什么你的分类是二不是三?为什么你的资料收集跟随上述分类而不是其他?因为你希望通过资料收集验证心中的设想。这一设想还势必影响你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一些分类可以进行量化研究,有些则不适合,需要配合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你必须在研究设计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决定,而决定的“根据”常常出自基本假设。

  • 在研究计划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问题不清,只有领域,没有问题。不少人习惯于用陈述句提出问题,比如说,“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说,“本论文关注的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的互动”。这些说法都只是一个问题域,还不是问题,更不是具体目标。没有具体目标很容易使研究大而无当或者走题,因此还需要把它们进一步具体化,成为可以使用问号的问题,才能具备更明确的方向来引导自己的研究。

  • 比如上述第一个问题域可以分解成若干问题:中国当前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关系属于什么性质?和历史相比,它是延续的,还是有变化?怎样证明它们?等等。这些具体问题一经分解,不仅使得研究控制起来更容易,避免不知所向,它们还可能成为未来论文的章节标题,因为回答了这些具体问题,对更大问题的讨论才有坚实的基础。

  • 论文进程时间表

  • 在论文写作阶段,每个人的节奏都不同,这和生活方式有关,也和专注程度有关。对学生而言,有些人习惯一心一意,在确定的阶段只做一件事情,做完一件再接手第二件;有些人则习惯同时忙很多事,允许大量临时插进来的事务“打断”自己。后一种生活方式对写作伤害很大,因为思考过程不能连续,每一次重新“回来”的时候已经忘记了前面的工作。有些论文难以达标,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的知识水平欠缺,而是“被动应付”的态度使然。如果以为,论文只是最后交出的文本,老师给打个分数,这就错了。论文是一个研究进程,每一个进程的质量,都可以让老师看到学生的进步究竟怎样。

  • 如何对论文进程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时间表和任务表约束自己。在研究设计完成的时候,可以制定一个进程时间表

  • (schedule),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分类,并划分阶段,将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所用时间确定下来,让自己的活动根据这一进程进行。

  • 博士论文的阶段较多,时间较长,下例仅供参考。

  • 博士论文进程时间表

  • (续表)

  • 这个进程表跨越三年的时间,是根据现有博士生学制做出的基本安排,但它仅仅针对论文进程,并不包含学分修课、资格考试等其他博士学业必经的进程。

  • 进程表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列出任务,更重要的是分配自己的时间。上述各环节的间隔,有的较长,有的较短,这些长短的设置是因人而异的。一些人构思论文选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阅读速度慢;一些人获得资料的时间很长,因为不断遇到困难,需要重新寻找证据;还有一些人一旦想好内容,写作的速度就很快,这样就可以给写作安排相对较短的时间。这些差别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在时间表中设置出来。

  • 实践中容易被学生忽略的是论文修改的时间。事实上,修改的时间完全可能和写作时间一样长,甚至更长。原因在于修改是提升论文水准的主要环节,论文中的某些问题,要在一稿完成后才能发现。如果没有留出充足时间修改,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延期毕业,因为答辩限定时间已到,但论文还没有修改到应当的水平。

  • 上述表格是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草案,所以从选题到完成需要历时几年。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所用的时间和环节会减少很多。但无论写什么论文,有条理的时间分配都是必要的,它可以防止干扰,控制工作进度,以保持论文写作的专注,同时也可以让老师了解你在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结果。这些环节的工作质量,实际上都会产生影响,它们都会成为论文总成绩的重要参考,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看最后的成文,还要看研究进程中的各项环节是否合乎标准。

    写作内容

  • 论文格式

  • 有一些看法认为,论文格式是一种应当废除的“八股”,这话只对了一半儿。如果只有格式而没有内容,或者用格式作为唯一标准,忽略内容,追求费解的格式让普通人无法看懂,无法领略论文的内容,这样的格式的确是不值得保留的。但是,如果格式是为了凸显内容,让人更容易了解内容的要点,乃至领读内容,格式就是有益的。

  • 事实上,格式是论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根据格式判断论文是否是认真之作,学生的专业训练如何,是否有重要的遗漏。一篇乱七八糟的论文会毁坏阅读的兴趣,因为无法让人抓住论述的中心,如果将这样的论文投给专业期刊,被接受的机会也不高。论文的格式关系到下列几个方面:

  • 字数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士论文,要求字数最低是8000字,实际上几乎全部论文都会超出这个指标,多在2万字左右。硕士论文的最低标准是3万字,实际上多数论文字数会在3—5万之间。博士论文的最低要求是8万字,实际上多数论文达到10万字以上。

  • 这些标准并不刚性,很多论文的篇幅都是自由的,但根据经验,论文的重要追求是简洁而有实际内容。应当避免两种情况:一是论文很短,显得没有东西可写,于是加上很多无关的文字,或是用不当内容来填充;二是洋洋万言,旁征博引,枝节很多,但分散了主要论题,难以凸显重点。长篇论文往往要面对的挑战是,处理各部分和主要论题的整合关系。

  • 封面和题目

  • 论文要用一个简洁的封面提供一些信息,显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和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完成(上交)日期。

  • 论文题目最好直接、清晰、简明。“直接”要求直指论文的主题,“清晰”是不要繁杂绕口,“简明”是不要冗长或重复。常见的问题是,论文题目不明确,和内容不切合,往往题目过大过长过于抽象,从题目中很难看出论文在说什么,需要再引注,甚至换到任何一篇论文上似乎都可用。

  • 论文题目一般用指涉观点的陈述句,少数可以采用问句形式,但慎用否定式,不用情绪化词汇。题目给读者期待,所以一定要考虑,它能为内容传达什么信息。有些题目为了吸引注意,故意起得很新奇,但阅读论文后又发现内容很贫乏,这样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 知识产权声明

  • 由于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一些非纸质发表的作品很容易查阅并转载,知识产权纠纷也因此愈来愈多。为了避免这些纠纷,分清知识产品的拥有人、论文观点的责任人和论文处置的权利人,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大学的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显著位置给出说明:第一,此论文是否是作者独立的作品(没有复制或者抄袭);第二,未征得作者同意,他人是否可以引用或传播。此外,大学图书馆(或者院系图书馆)一般要留存各届学生论文(有的是只保留优秀论文),对于这些论文,图书馆有怎样的处置权等等,按照惯例都应当有所说明。北京大学有学位论文声明的固定模板,可以向院系的行政秘书索取。

  • 提要

  • 无论论文长短,都不要忘记给出一个提要,一般论文提要可以在300—500字之间,博士论文提要通常可达2000—3000字。需要留意,提要不是论文领域和意图的介绍,尤其不是论文的背景说明或价值(重要性)评价。

  • 论文提要是用简明语言,说明论文回答什么中心问题,这个问题针对什么(理论或现实问题)而提出,论文的结论(发现)是什么。博士论文的提要较长,还可包含论文的结构、方法以及各章的结论,但不应忽略说明,这些分题结论怎样支持了主论题的结论。只有充分说明了这种关联,论文才能形成统一性。

  • 提要贵在精炼,将重要的内容写上,让阅读者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该论文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重心偏移:在研究过程、问题背景和重要性上着墨太多,但对更重要的论文发现和结论却轻描淡写,甚至未经提炼,只是将各章内容重复贴上,前后无法连贯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提要,实际上只交代了作者意图,却没有交代研究结果,读过之后只知道作者想做什么,却不知道做出了什么。

  • 目录

  • 论文有一个目录很必要,它可以清楚展示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论文目录反映的是各章题目,应选择简洁易懂、能反映各章主题甚至结论的主题词做标题。这样不仅方便他人了解论文内容,作者自己也很清楚各章的主题结论。

  • 不少学生使用教科书的方法起标题,这不太符合研究论文的要求。教科书目录的特点是领域导引,比如——

  • 某学说的起源

  • 某学说的代表人物

  • 某代表人物的观点

  • 观点比较

  • ……

  • 而研究性论文的目录应当是问题导引,用各章节的观点或核心词汇组成陈述性题目,是个不错的方法,有助于一目了然。如果是较短的论文,可以给出二级标题目录,如果论文较长,可给出三级标题的目录。目录涉及的小标题,它们应当能够反映论文的全貌。如果看了目录,还不清楚论文各部分究竟在讨论什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目录。

  • 目录要包含文中的图表、附录等。注意,在文中,一项图表应当在一个页面中完整展示,不能分开在不同的页面里。这些图表的格式应当遵从出版物的规范要求,有题目,有编号,上下有线分割,左右不封边,用灰、黑、白或者斜线格等区分类别,避免使用彩色。

  • 附录

    一些论文在正文之后加进附录,比如访谈纪要、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等。这些附录文献应当编号排序,每一篇都有明确的标题。

  • 读书报告

  • 社会学课程经常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这是最初步的写作和思考练习,目的是记录对文献(指他人研究,可能是专著,也可能是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的理解、困惑、提问和评估。老师通过读书报告,来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是否理解了作品要回答的问题,是否理解了作品的论证、分析、使用方法以及结论,更重要的是,是否在阅读中对该作品进行了思考。言之有物的读书报告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和罗列,它应该包含阅读者的思考和回应。

  • 写作读书报告时可以用两个问题引导自己:我读的这本书(文献)想做什么?做得怎么样?需尽可能牢记,读书报告应当展示这本书有什么值得读的东西。因此,写读书报告不应忽略两点:陈述和评价——陈述该书的主要内容,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评价它的长处和短处,以及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看,它能够提供什么重要信息。

  • 从专业的角度看,更高水平的读书报告往往就某个主题,参与知识圈或专业共同体对它的讨论。比如,报告一本关于社会分层的作品,联系当前有关发展和已往有关讨论,进而阐述它的进展、地位、贡献和局限。如果把读书报告写得像一篇随感录,在文学角度上看也许不错,但专业训练更重视的是,你从阅读中抓住了什么有价值的社会学问题来讨论。

  • 一般而言,读书报告的写作要点是:

  • ●准确理解,抓住并提炼作品处理的中心问题和结论,把它们清晰表述出来。

  • ●总结作品在观点、证据、方法、材料和视角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客观地评估其是否适当,是否达到目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 ●提出自己困惑和不解的问题,或者那些对于结论特别重要,但在作品中被忽略的新问题。

  • 西方学术界通行的“书评”范例,常常包含四个要素,它们虽然是正式发表的要求,但在写作路径上仍值得参考。

  • ●吸引注意——应当有一个能够充分引起专业性注意的开始,这取决于该书的问题是否重要,所以应当选择重要的、有价值的作品;同时也取决于你是否抓住了那些问题,所以不能泛泛而谈,而应当聚焦在特定的主题上。

  • ●真实再现——平实叙述书中想说的东西,而不是报告你自己想说的,或你认为应当说的东西。不要将文献的实际内容(作者观点)和你的评估(你的观点)混淆在一起。两者虽然有关,但是不同。

  • ●总结提炼——讨论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看,该作品提供了什么信息和贡献。

  • ●评估判断——说明自己的看法:文献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在你看来是否达到目标,它是否进行了成功的论证?

  • 对阅读文献常见的评估,是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使用一些标准对该文献进行比较,并讲出看法和结论。比如可以在评估文献时问这样一些问题:

  • ●该书(文献)主题对于当前的社会是否重要?

  • ●作者是否达到目标?

  • ●作者的分析结构怎样?

  • ●作者方法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 ●论证是否清晰?

  • ●证据是否可靠?

  • ●和同主题的作品相比,该文献价值何在?

  • ●它对社会学的贡献是什么?

  • ●什么人会从中获得什么益处?[5]

  • 上述要素仅仅指一般情形而言,实际上不同的作者往往有不同的风格。但基本上,评估的重点有二——回应或分析。如果你的目的是练习如何建立专业判断,回应性评估

  • 可以有所帮助,它的针对性单一,一般不包含其他人的意见。而分析性评估

  • 除了包含上述要点外,通常还有一个目标:分析该文献在专业圈中被接受或不接受的理由,因此需要对其他人的看法进行综合评述,这就需要阅读其他相关的评论,对其中的主流意见或潜在趋势做出分析,同时对他人的评论进行再评估:他们是否评价客观?是否准确把握了该文献的问题?

  • 显然,读书报告是对阅读质量的检验。它不仅需要理解内容,而且需要思考问题,以便推进研究。读书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前奏——文献回顾——的基本功。一些人在进行文献回顾的时候,抓不住重要问题和线索,原因是阅读达不到质量,而非数量不足。

  • 在这方面通常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准确理解作品处理的中心问题,在枝节问题上大书特书,无关焦点;没有清楚总结作品就大发议论,将叙述和议论混为一谈;对作品只有内容摘要和抄录,没有回应、评价和思考;或者虽然加以评估,但标准并不是专业性的,而是泛泛地谈个人感想。

  • 调查报告

  • 在专业训练中,调查报告检验学生收集实际材料,把它们合理组织起来,作为证据支持事实发现的能力。在政策研究中,调查报告重视当前情况和问题观察,要求作者以亲手获得的资料写成。

  •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有:

  • ●使用新鲜的第一手资料,一般由作者亲自获得。

  • ●和以往资料对比,留意展示它们的相似或差异。

  • ●总结资料的发现(如特征、事实、现状、趋势、变化等)。

  • ●阐述观点:上述发现说明了什么重要问题。

  • ●政策研究类的调查报告: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说明根据现状和趋势分析,已有政策是否适用,是否应当改进?怎样改进?

  • 资料要真实、翔实和新近,这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的首要任务是把当前的“情况”说清楚,而后才是分析问题所在。写作调查报告常见的首要困难是,资料不足、不新、不实,无法反映现状。这种情况和获取资料的难易有关,尤其和对资料的选择有关。

  • 选择资料必须先有想法,否则就没有标准,无法判断哪些资料有价值。在不同的想法之下,资料的意义是不同的。在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学生把调查视作实习机会或轻松旅行,于是走马观花,没有着意搜寻和记录信息,回来后写不出东西。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调查之前没有做好准备:充分的阅读、明确的想法和问题拟定。虽然在调查中,之前准备的问题可能随着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但有准备就有方向,明确的方向使得调查更准确真实,可以防止调查变成无目的、无成果的活动。

  • 写作调查报告的第二个困难是,没有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不少学生以为,把当时的录音或笔录,整理成电子文本就是整理资料。但这只是最初步的工作。准确地说,这是记录,并不是整理。整理包含“组织”材料的过程,就是根据想了解的问题,把获得的资料进行证据归类、梳理发现要点、注明缺失信息的工作。这一工作应当在调查过程中进行,这样如果发现缺失信息很快就能在第二天的调查中补救。

  • 组织资料实际上是在梳理有用证据,点出发现的问题,方便今后运用到报告写作中。这要求回顾每部分资料的内容,所以好的资料组织工作,相当于资料要点索引。它可以有效避免写作时的遗漏,降低时间成本。组织资料可以用一个框架表格进行。

  • 访谈问题:实践中法官的角色

  • 表格制作不仅对自己的写作有帮助,交给老师阅读,相当于简要报告自己的调研收获,说明自己已经获得的资料,以及联系论文进行的资料组织和思考。老师能够“看到”你在调查中的实际收获和进展,指导意见因此也更有针对性,效果可能更好。

  • 写作调查报告常见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料和观点不符,换句话说,观点不是在该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而是作者想象、感觉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作者头脑中设想的问题和调查所获实际上有出入,用资料无法总结和佐证设想,所以另想一个主题“贴上”。或者是,写作方式不是证明(实证)性的,不是用资料阐明问题,而是通篇充满脱离资料的议论,忽略了使用资料支持它们。这样的调查报告没有针对性,放到哪里都可以,无法反映某地特点。

  • 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论证——证明式写作的基本功不够,不善于从资料中总结问题发现,而是凭空“想”出问题发现。要对付这一麻烦,练习并学会整理上述资料表格也会很有帮助,因为整理过程就是在梳理证据中的发现,按照表格的“索引”展开这些要点和事实证据,写作调查报告就更得心应手了。

  • 政策研究定位的调查报告,不仅要指出最新发现的问题,一般还需要对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建议,包括评估这些建议方案的可行性。无法实行的建议再漂亮也无意义,应当放弃。建议应当符合一些重要原则,比如公共责任、法律秩序、利益平衡等。

  • 在大学中,研究项目的某个阶段,常常利用工作坊总结工作进展、成果和问题。主要的方法是出示工作报告,如果是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工作报告可以是上述形式的调查报告,也可以是更为提要性的工作进展总结。比如,向大家报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材料,它们的价值怎样,已经取得哪些进展,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做过哪些调整,效果如何等。工作报告的目的是检验工作进展、听取反馈和建议,学术研究中常会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用论文大纲或工作报告的方式公布,以便听取意见后进一步修改。

  • 资料综述

  • 社会学写作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这些资料有些在文献中,需要把它们摘录出来备用,有些是访谈或问卷资料,在经过初步分析后,把它们显示的迹象、关系、强度和趋势等等可能对研究有价值的东西铺陈出来。这就是资料综述的目标,它要求学生通过摘要、提炼、分类和排序,将大量资料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 指导老师通过资料综述,观察学生是否在预定的研究问题或领域上有了全面阅读和掌握。所以在撰写资料综述之前,先要了解自己面对的基本任务——究竟是学科领域综述

  • 还是研究问题综述。学科领域综述重视广度,范围更大,不以确定的研究问题为目的,注重的是本学科关心的主要问题。这类综述通常在学业早期阶段发生,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一个分支领域的掌握程度。国内大学博士资格考试中的考卷属于这一类。研究问题综述则发生在论文写作的开始阶段,它的范围已经缩窄——往往围绕某个研究问题进行。博士生的论文开题属于研究问题综述。

  • 但是无论哪种写作,掌握文献综述的核心问题都是重要的。不理解这些问题,则无法将不同观点和流派有机联系起来,综述会变成分散的板块,没有中心的主题和灵魂。统一的主题可以把板块串联起来,发现它们的相关性:一致、分歧、相互针对性、分支进展,或者相互修正、补充、证明等关系。有些放在同一领域中的资料,处理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故以问题为主线牵引综述,相对清楚而连贯。因此,上述两类综述都应当特别注意,该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观点和辩论。

  • 资料综述的写作要点是:

  • 根据某个确定的主题(这往往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寻找并选择资料。综述不是教科书写作,不需要把各种流派和观点一一列出来,这样的做法只是查找资料的体力劳动,但没有加入选择和判断。需要仔细甄别哪些资料是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有代表性、有价值的。建议在取舍过程中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 ●该资料处理的问题是否和我的研究问题相关?

  • ●该资料是否显示了研究问题的某种进展?

  • ●该资料是否反映了这一研究问题结论上的不同观点和辩论?

  • ●该资料是否包含我的研究问题需要针对的观点?

  • ●该资料反映的观点是否具有代表性?

  • ●该资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证据(证明或证伪)有关?

  • ●该资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有关?

  • ●该资料提供的信息是否和我研究问题的理论框架有关?

  • ●该资料中可提炼的概念,在我的研究问题上是否具有分析工具作用?

  • ●该资料获得的方法是否对我的研究问题有帮助,或者有对照意义?

  • 如果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建议选入资料综述中。这样就可以按照一条问题主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不会杂乱堆积而无骨支撑。

  •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将代表性资料找全,并分类综述,特别要重视不同视角和观点,不同证据、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和方法等。如果是政策研究,重点比较的应当是,资料中涉及的问题背景、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每一种综述都要真实,所以理解准确并将自己和对方的看法区分开来很重要。此外还需要简要说明每一资料和已确定主题的关系,即它对于该主题的论述起什么作用;综述的最后,需要翔实记录所涉资料文献来源的完整信息。

  • 资料综述中常见的问题是,写作偏离了中心主题,只在次要问题上打转,错过了文献中的核心问题。因而,高水平的综述不仅在于简洁,更重要的是准确。显然,如果阅读草草而就,没有投入思考,对比和筛选一定无法准确。

  • 文献回顾

  • 是更有确定目的的资料综述,因而要求更具有针对性。一些学生认为它的写法和资料综述一样,并非如此。文献回顾通常是研究论文和研究生以上学位论文写作的前奏,它的写作目的有三。

  • 第一,通过评估分析已有的研究贡献和局限,凸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文献回顾意在说明,为何自己将要回答的论题是一个正确而重要的问题。所谓正确,意味着必须符合事实,同时沿着学界前人的工作继续进行,在一个专业传统中行走,这个问题应当是学界承认并关注的。所谓重要,是指说明你的研究在已有知识体系中的价值,比如,你认为前人的研究有忽略有遗漏,需要提出新问题、建立新传统,也应当设法找到该问题和前人工作(特别是其局限)的联系,说明它为何是值得提出的,其重要价值何在,才能有理有据地开启这一问题。总之,文献回顾的目标之一,是为这一问题的研究价值做出说明。

  • 第二,是寻找自己的专业(问题)定位——它和理论传统的关系,以便阐明自己的研究在这一领域中的位置。有不少研究处理的是很具体的实证问题,但这一问题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有什么联系?文献回顾中需要阐述这样的联系,让自己的研究对更基本的问题有所回应,以便使自己的研究上升为和普遍问题有关的工作。这一工作有助于将自己的研究问题“一般化”。如果你的研究根本不关心那些基本问题,或根本不回应那些重要辩论中显示的未解问题,你的研究可能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

  • 第三,是寻找自己不同于前人之处,阐明自己研究的进展和特点,让自己的研究发现尽可能具有原创性。

  • 显然,文献回顾的主要目的,并非罗列书单、炫耀所知,而是寻找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并通过回顾中的评估、分析和对比,说明这些价值。所以文献回顾不仅要综述他人的研究,还需要评估这些研究的长短,不断将这些研究和自己的工作进行比较,从存在的“短”处寻找突破口:将未解问题从文献评估中挖出来,使之和自己的研究问题相联系。

  • 文献回顾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已经发生的基本进展,更重要的在于,它帮助我们确定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方向。一些非专业的写作不习惯文献回顾,往往选一个自认有意义的问题,但一阅读其他研究成果,就发现此题要么意义不大,要么很早已经有人得出相同的结论,而且比自己表述得还好。

  • 如果你的文献回顾不是一篇独立论文,而是更大的研究论文的一部分,或者你内心的计划是将它置于你未来论文的一章,那么这样的文献回顾还需要一个目标,就是建立针对性。针对性就是一项研究面对的“靶子”,它甚至是引导许多文章产生的最初原因:人们读到一个研究结论,认为它错了,于是用自己的研究证明它错在何处。你未来的研究从纠正他人的错误开始,这些他人研究中的错误,需要用文献回顾把它们梳理出来。因此,写作文献回顾应当留意:

  • ●寻找针对性结论——如果它们说的不对,为何不对?

  • ●寻找问题进展和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 ●寻找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 ●评论它们的贡献和局限。

  • ●总结主流趋势或一般性问题的关注所在。

  • ●说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上述一般性问题的关联。

  • ●通过比较,阐明自己研究问题的新异、特点和价值。

  • 在写作技术上,文献回顾中“述”和“评”的比例需要适当,使用礼貌中性的语言,评论针对文章而不是作者。这些技术细节很重要,它涉及专业操守、态度和追求。应当避免以下情况:没有评价和批评,只有相互奉承;有批评,但不是指向论点和论据,而是指向作者本人;指向观点批评,但使用动机猜测或水平、品德、政治评断,进行居高临下的断言——比如,评价对方用意在于引起注意(动机猜测)、水准低下(水平评断)、言而无信(品德评断)、立场不正确(政治评断)等等。学术评价贵在观点交锋和讲道理,须以平实、尊重、客观、中性的语言进行,并将对方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 在论文指导中,有关文献回顾经常发现的问题有: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观点;线索重点不在研究问题,而是流派、板块,像一部缺乏中心的教科书——将很多不相关的文献掺杂其中,没有以研究问题为主线将它们联系起来,这样的文献回顾旨在凑字数,显示自己的阅读量,但没有达到质的要求,因为回顾没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另外,一些文献回顾重在描述,而不是评估、比较、分析,从而理出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没有理解文献回顾的基本目的。

  • 还有一些写法很讨巧,比如,寻找一篇他人的文献回顾加以利用,以节省自己阅读和分析的精力。这样做虽然很快,但有风险,因为每一个文献回顾都有自己关心的重点问题,当他人回顾品评的重点问题和你不一样时,你很难借此阐述挖出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即无法有质量地达到文献回顾的三个重要目标。因为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除非你不介意重复。如果他人对原作品的理解有误,风险更高,你可能会把这些“误”当作“正”接受下来。因而,态度认真、对自己要求较高的人一般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会错过阅读原文,为的是保持自己的特殊洞察和个性阐述,以避免和他人雷同。

  • 专业阅读

  • 文献回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的水平。这不仅关乎选择什么来读,还关乎怎样读。受过教育的人很少怀疑自己不会阅读,但事实上的确存在不会阅读的现象。

  • 阅读不仅和阅读者思考的问题有关,更和阅读者的思考逻辑有关,在这个意义上,专业阅读和休闲阅读应当不同。人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在不同时期阅读的同一本书,获得的信息差别很大。这显然不是书变了,而是读者变了,特别是读者思考的问题变了。专业阅读,目的在于理出自己面对的研究问题之基本现状、争辩和价值,此功夫的重点在阅读时吸收什么信息。

  • 带着不同的目的和问题阅读,吸收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比如,在初中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到“论文”,和作为专业研究者在阅读同样的论文时,阅读的效果很不同。这里,“不同”的原因不是论文变了,而是读者的眼光和目的变了。

  • 专业研究者一般留意那些和研究有关的信息,它们通常是:

  • ●发现事实(证据)的分类次序。怎样组织和说明事实涉及研究者的逻辑和思想,甚至其中就隐含着研究者的结论,不可不察。一些人使用简单时间进展定位,一些人使用阶段性(性质或形式变更,比如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变化)定位,一些人使用人物(比如领导者或精英集团的变更)定位。统计性事实也存在次序问题,比如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别。

  • ●提炼文献中的基本观点,并探察它们的针对性,理解它是针对什么(或试图修正什么不足)而建立这一观点的。

  • ●对比各种观点,理解观点间的辩论。观察对同一个论题存在的不同视角和解释,在它们各自给出的理由中,发现共性和分歧所在,思考这些分歧分别体现了什么原则性差异。

  • ●发现观点的连续性进展。有关主题观点的发展,新的问题、理由、理论、方法、解决方案的提出,它们的进展线索和影响(后果)。

  • ●观察统计资料的相互证明性和一致性,看是否有矛盾的情况发生。

  • ●理解行为或事件的理由,注意当事人(或群体、组织)的动机、情感、从前的经验,需求、资源、关系,意识形态,乃至他们的行动目标。

  • ●理解社会行为或事件的前因后果,它的连续性和因果关联。保持跟随“原因和后果的路径”,或者发现有因果关联意义,但零散在文献中的任何蛛丝马迹。

  • ●区分事实(客观的统计资料、历史文献、档案记录、实地访谈等等证据)和意见(作者的假设、判断、说明和评论)。

  • ●理解事实发生的背景和条件,当时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状况的关键点等。

  • 阅读中,常见的问题是忽略了研究所用的重要信息,反而吸收了次要的枝节信息,比如没有重要价值的故事情节进展、个人不具代表性的意见等等。阅读获得的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质量,因为它们中间的大部分,都将以参考、评论和引注的形式在新的研究中出现。应当确保阅读的专业品质。

  • 阅读中还需要避免的是,为了节省时间,不是自己亲自阅读多篇相关文献,而是依赖一篇文献综述提供的信息,将他人的理解接受为自己的理解,他人整理的问题接受为自己的问题,他人的阅读范围接受为自己的阅读范围。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其他文献综述者的水平和见识,决定了自己研究的水平和见识,如果他们有偏见,自己也“学习”接受了偏见。

  • 课程论文

  • 很多社会学课程要求写作论文,有些是作业论文,有些是期中或期末考试论文。这些论文不同于学位论文,完成的时间较短,一般不要求亲自获得的一手资料,篇幅也不长。

  • 课程论文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使用社会学原理或概念工具,分析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它的更高标准是阐述一种观点。这些论文并非要展示文采,而是要展示社会学训练——思维逻辑、问题意识、观察视角和分析概念:它们是否是社会学式的,作者是否能够运用它们阐述社会现象。

  • 所以,如果是自定某一课程的论文主题,最好和该课程内容有关,这样老师才知道你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往往反映不同社会学分支关注的中心问题,倘若论文中的讨论完全无关于该分支的主要关怀,则可能显示不出你在该课程上的收获。

  • 课程论文有时要求即时写作,比如课堂闭卷或开卷考试,一般情况下是命题写作。它要求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种论文的写作要点是:

  • ●准确理解问题,明白题目要求作什么。

  • ●讨论时焦点

  • 集中,不要跑题。

  • ●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价值。

  • ●用证明式

  • 写作,而非议论式写作,即使手边没有相关资料,或者闭卷考试不可以使用参考资料,也应尽可能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使用例证资料论述。

  • ●自设要点(小标题),这样可以更清楚地阐述它们,但需注意要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 ●及时总结观点,回答题目问题。

  • ●简要而清晰,避免长篇大论。

  • 自由命题的学年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资料,在某一个领域中选题撰写。这样的论文一般允许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所以应该比即时论文要求更高,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要点外,一般还要有针对性、背景说明、多种材料来源和明确的分析层次。也就是说,要增加论文阐述的深度和广度。

  • ●针对性——你阐述的问题是针对哪种观点提出的,它们为何令你不满意?

  • ●从一个新近的社会事件或问题切入,展示问题的背景、缘起、困境或挑战。

  • ●在阐述时,至少能利用以下多种来源、不同类型的资料,比如新闻、社论、重要人物的分析评论、调查报告、案例档案、历史文献、互联网媒体、教科书、历史照片、百科全书、统计年鉴、年度报告、(互联网)公共意见、个人回忆录、政府法律法规政策、学术期刊中的专家研究等等。

  • ●证明一个明确的观点,讨论它的意义。

  • ●明确自己的分析层次。

  • ●列出参考文献。

  • 如果说,调查报告重在资料展示,那么论文则重在观点证明和阐述,从中需要学会寻找、对比不同的资料,并利用它们说明一个观点。

  • 课程论文常见的不足有:没有切中问题;用感想的方式写作,焦点不集中,泛泛而谈;或者,涉及很多观点,但不证明,也不关心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用的语言情绪化,使用道德判断,充满激情和论战姿态,但并未清晰回答问题;或者,不是建设性地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嘲讽和怒斥。

  • 课程论文的成绩是相对的,阅读广泛深入,清晰、简练而有逻辑的文章,往往会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另外,所谈问题重要,能够抓住社会潮流或当前重大论题,也是写作课程论文的重要能力。

  • 分析层次

  • 水平不同的论文常表现为分析层次的差异。

  • 专业上讲,分析层次不同指论文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同。随着分析层次上升,论文的复杂性及抽象性也逐渐上升:由局部到整体,由特指到系统,由具体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概念,由说明到解释,由陈述到观点。不同年级或不同学位的论文要求不同的分析层次,它们是一个不断向上递进的过程,前一个扎实掌握了,后一个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在写作论文的时候,对论文要达到的分析层次,应当心中有数。

  • 一般而言,论文涉及的分析层次有几种:

  • ●事实层次:涉及事实叙述。论文的主题是说明事实,指出它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论文一般不提供自己或他者的意见和观点,常见于初学者写作。它论述的要点在于描述一个现象或一种行为是什么样的,叙述(陈列、摆出)该事实,提供一两个证据即可。

  • ●信息层次:涉及证据选择。论文需要利用信息资源(证据)证明事实的存在。和上一类论文不同的是,要通过对比、比较和甄别信息,力求理解事实呈现的复杂性。这种分析层次需要写作者了解多种渠道的信息来源——比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了解每一种视角对特定事实都有独特的阐释和证明。该层次的论文已经不是简单地阐述一个事实,而是在事实之间开展初步的比较、鉴别和证明。

  • ●分析层次:涉及观点表达。使用各种社会学分析工具对事实进行分析,理解多种不同含义、定义,并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数据统计、案例、文献资料、行为表现、数学公式、图表等——说明事实及其背后的含义,尝试使用不同理论解释现象。

  • ●评价层次:涉及发现创新。论文通过运用事实对照、理论评析和证据收集,阐述作者独立的观点,并力求发现新的东西,或者挑战旧的结论。这时论文的任务不是说明已知,而是进一步探索未知。[6]

  • 很明显,论文最难的分析层次是发现创新。根据其针对点的差别,创新仍然有三个方向,论文的学术价值也由此依次递升:

  • ●针对资料的创新: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经验事实,并说明它的存在条件。

  • ●针对分析逻辑和方法的创新: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分析工具或方法,并说明它为何更为适用。

  • ●针对理论框架的创新:补充、修正旧的,或发现新的解释模型和理论,并说明它为何是更佳的解释。

  • 根据以上的分析层次,学生应当有意识地练习以下不同类型的写作,它们要求的写作能力是由浅入深的,呈现系统性:

  • ●陈述一项事实。

  • ●比较不同的事实特点。

  • ●根据已有事实推论潜在的事实。

  • ●复述并评论一篇阅读文献,指出它的合理或不合理之处。

  • ●回顾一个专题领域的若干文献,说明这个领域讨论的有关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被提出,哪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

  • ●运用具体材料证明一个事实,并联系此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 ●自己命题,运用材料证明,并联系理论,阐述一种观点。

  • 这几类练习都属于基本功,而且有循序渐进的关系,就像大厦的地基一样,基础不扎实,后面的写作水平很难提高。在这一问题上常见的困难是,论文的分析层次不明。这样不仅无法通过论文清楚传达自己的观点,也无法判断论文的实际贡献,更无法明了未来的改进途径和方向。

  • 学位论文

  • 理解了分析层次,就不难明白,不同的学位论文要求不同的广度和深度。

  • 学位论文是一种综合考试。它考核学生的专业训练程度、知识掌握水平、逻辑分析能力和口头阐述能力(答辩)。除此之外,学位论文还考核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程,看他对整个论文的形成过程,究竟有怎样的态度和投入。两种考核同等重要,但后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时候,学生的论文水准并不一致,但大部分仍能顺利毕业,论文较弱的在修改后还是会及格,原因是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成长”幅度,可以达到及格的标准。所以通过学位论文,老师考核的重点不仅在结果,也在写作过程。

  • 在写作方面,不同的学位论文要求达到不同水准,但实际上标准很难明晰区分。严格说来,学无止境,没有简单划一的标准。我们常发现,各种学位的学生中都存在优秀者和一般者,低学位的优秀者完全可能超过高学位的一般者,很难在他们之间做出准确比较。但是一般而言,还是需要一个简洁的标准,以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衡量自己应当的投入,否则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就永远无法结束论文修改。

  • 简单地说,本科学位论文重在事实或信息层次,它可以是调查报告或文献回顾;硕士学位论文重在分析层次,需要利用文献、访谈或问卷材料,使用专业领域内承认的方法,对某一事实做出阐明、澄清、比较或判断;博士学位论文重在探索、创新层次,它可以针对资料事实、方法或理论(模型)三者之一,尝试进行补充、修正、推进或评断,系统明确地阐述一种观点。

  • 三种论文都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但是使用的资料是否应独立获得,没有统一定论,因为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很多学校强调论文写作规范,但不介意学生使用二手资料或集体获得的资料。在北大也是这样,但用独立获得的一手资料写作论文受到鼓励,一般会获得更高的评价。

  • 论文写作常见的问题是资料的数量。不少同学在实地调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该收集多少资料算是“够用”。他们问老师,往往也得不到明确的意见。原因是资料的复杂性。如果是量化资料,当然有一个度,比如低于某一个数目,问卷数据就变得没有意义。但是对于定性资料,资料的力度难以用数目衡量,而是用它的证明性来鉴别——它们是否能够成为论文观点成立的有力证据。

  • 一个简易而不够精确的方法是看字数——字数越多,回旋的空间越大。如果资料中有大量无价值而不得不放弃的内容,有用的内容应当达到论文需要的三到五倍左右,一般才是可靠的。比如5万字的论文,其中资料证据的字数在3万左右,那么获得9万字以上的资料可以比较放心。当然字数没有上限,因为上限是由资金、经历和时间决定的,根本上,是由作者想达到的目标决定的。

  • 坦率地说,各种学位论文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作者投入的精力、题目的价值、社会文化走向、获得资料的价值、导师的指导、学生对于指导的甄别和吸收能力等。一些人还喜欢说有无运气,但运气能够决定一时,不能决定长远,因此不是影响论文水平的关键。高等教育虽然可以用论文字数、环节控制、分析层次、为论文投入了多少工作等等来区分论文的等级,规定达不到某种等级,则退而颁发次级学位,或者淘汰学位候选人,但实际上,这些办法只能应对少数的极端情况。

  • 而更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有些不同学位的论文达到了同一级标准,或者,同一学位的论文,水准差异很大。限于导师制以及学位授予制度,对于外界,这些差异并不能得到仔细的鉴别。人们只能以某大学是否名牌对论文的水平进行一般估计。但是在专业圈内,对于这些论文的质量大致心中有数。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是如此。

    写作技术

  • 学位论文写作(1)

  • 不同大学的传统不同,学位论文可能要求不一。一些大学的毕业论文以理论性居多,一些大学则要求独立完成的经验性研究。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例,过去以实地调研或数据收集的经验研究为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理论、历史、文化论题做学位论文。这些论文依赖的资料,不是社会访谈、案例或统计数据,而是档案、回忆、记录和理论文献。理论性论文通常需要的阅读量更大,深度标准不易掌握,所以一些人认为,理论性论文更难写,审读和答辩中风险较高。但实际上,高水平的经验研究往往是关注理论问题的,如果它追求较高的分析层次,也需要下非常的功夫。无论选择写哪种论文,都需要有对社会的深入理解和敏锐的问题意识。

  • 学位论文常有一些固定的、通常都包含的内容,写作者不应忽略:

  •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想要回答的问题

  • ●该问题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 ●该问题的针对性论点

  • ●为何该问题是重要的,有什么重要性

  • ●有关该问题的文献回顾与评估

  • ●论文使用的方法

  • ●论文的资料来源及获取过程

  • ●论文的分析概念、理论框架或视角,解释选择使用它们的理由

  • ●论文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

  • ●展示资料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证明

  • ●总结基本发现和结论

  • ●若干相关问题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学生可以分不同的章节安排上述内容,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些可详,有些可简,但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不能遗漏这些基本的内容。一些同学的论文经过答辩后还需要修改,原因不在于观点和论证,而在于上述内容的遗漏,比如博士论文如果“忘记”说明自己的资料来源和方法,或者没有如实列出参考文献,就很难通过评审。学位论文不同于一般的研究论文,常常要满足一些“八股”,这些“八股”提醒作者,需要尊重学术规范,关注细节的训练。下面,我将依次讨论上述内容。其中“为何该问题是重要的,有什么重要性”,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由作者的判断解答,而“有关该问题的文献回顾与评估”在前文已有专节说明,故此两点下文不再赘述。

  • 学位论文写作(2)

  • 说明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想要回答的问题

  • 这是论文的开始,也是引导整个论文走向结论的线索,更是引导文献回顾的主题。如果说论文由若干资料和分析组成,它们的黏合剂就是研究目标,忘记这一点,论文就没有方向。

  • 根据目标进行清楚提问十分重要,这需要将观察到的问题(problem),转化成具体的提问(question),是否存在这些具体提问,是论文能否清晰聚焦于目标的第一步。这方面常见的难题是,论文写作已经开始,还有同学不太清楚论文要回答什么问题,或者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着力回答它,而是拐到其他问题上去了。这说明作者还没有理清论文真正关心的问题,心中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在暗中参与,潜藏的若干问题如迷宫般交错,写作在其中转来转去,分不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主问题的逻辑关系。

  • 出现这种问题可能的原因是:第一,缺乏研究、提问、探索的习惯,这需要加强思考和写作训练;第二,由他人(比如老师)提出问题,而自己并不感兴趣,或不真正理解这一问题的含义,这样写作中就会跑题;第三,焦点不清,没有缩窄问题、成功将问题转化为具体提问,想回答的问题太多,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思路方向。

  • 克服上述困难的办法,是规定问题领域,特别是在从事研究的早期阶段,提问的“野心”要得到控制。初写论文者往往题目定得过大,想写大问题是好事,但不宜在训练基础不够的阶段进行,因为它会打乱写作的主题。选择较小、基本而具体的问题,更有益于打好基础。小题大做往往比大题小做更容易有结果。

  • 阐述论文问题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 好的论文即使处理当代问题也充满历史意识。一篇研究的起点可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也可能是不同意见的交锋,但它们的出现不可能是突然的,往往有着背景脉络,应当把它们交代出来。阐述背景信息也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之一,这样可以使论文价值更加凸现出来。不谈背景而直奔主题的研究,会显得很突兀。

  • 总结研究问题的针对性论点

  • 学术研究是一种观点交锋的智力活动,在辩论中发展各自的理由,并说服对手。即使是开辟新领域,还没有交锋的对手,也要把新在何处、为何前人的研究没有触及这一问题、为何它值得提出的道理说出来。总结针对性论点的目的,不仅仅在寻找靶子,更是通过总结相关的学术辩论焦点,定位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针对的观点越是重要,论文研究的问题就越可能重要。如果完全不关心针对性问题,表明不关心他人的工作或相关进展,而且“不在乎”自己的问题是否重要。总结针对性论点,有助于解释你的问题为何是重要的、有多重要。文献回顾和评估,也有同样的作用。

  • 阐明论文使用的方法

  • 不同的问题有各自适合的方法,论文需要根据研究问题说明选择了什么方法、为何选择它。除了纯理论研究,社会学经验研究一般用定量(问卷、指标统计和预测)或定性(案例、纪要、深入访谈)来分类。它们有不同的侧重,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来选择。方法关乎论文的专业化程度,如果标准是不专业的,产出的结论可能不被重视。

  • 这方面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方法选择不当,原因可能是对某方法的内涵理解不够,特别是对方法和论文论题的关系理解不清。比如,讨论定性问题却选择定量方法,讨论经验问题却使用阐释方法等。如何进行选择,可参见本书“方法选择(定量/定性)”一节。

  • 陈述论文的资料来源及获取过程

  •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标志之一就是独立获得资料。这一工作应当在论文中报告出来。它包括获得资料的种类、地点、时间、次数、过程等,但重要之处不在描述,而是“组织”——不同类别的资料有助于证明什么问题,准备放在论文的哪一部分使用,它们为何对研究是有用的,还欠缺什么资料,原因是什么,怎样补救等等。这一工作对于论文结论的产出十分关键,对资料进行归类、定位和说明问题的提炼,目的是将它们有效地、有逻辑地“组织”起来,以便论文使用。

  • 学位论文写作(3)

  • 说明论文的分析概念、理论框架或视角,解释选择使用它们的理由

  • 一些研究将这部分和文献回顾混淆起来,实际二者的目的不同。

  • 文献回顾和评估的目的是寻找自己研究问题的学术定位和价值,它是问题中心的;而陈述理论框架,是指出自己研究该问题时,所依赖的分析工具是什么,它获益于什么理论或概念。前者有关你要回答的问题针对什么,有什么价值,后者有关该问题研究采用什么理论。比如你的研究问题是乡村冲突何以发生,你的分析框架是博弈论。那么你的文献回顾要以研究问题引导,说明他人是怎样解答“乡村冲突为何发生”这个问题的,为何这些解释不能使你满意;而你的理论框架要说明的是,有关博弈论的基本假设和概念工具,以及为何在此使用它是适当的。

  • 理论框架和文献回顾有关系的一点是,理论和分析概念将决定你的分析思路和路径,即你怎样解答研究问题,而文献回顾中你可以分析他人在这一点上和你的异同之处。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意味着你的观点定位于理论争鸣,即你的“发现”或修订瞄准理论层次的问题。大部分论文通常是借用已有的理论、视角和立场,这时,说明它们的来源和含义,并阐述这样做的理由即可。

  • 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关乎对现象的解释逻辑,它决定一篇研究的立意、追求和问题意识,因而也最见学术水准。理论框架的多元和争议焦点需要认真阅读的积累和体悟,并非一知半解就能准确使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往往在于对理论的理解有偏差。理解不足或误解,可能歪曲理论,甚至用某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去证明该理论反对的东西。

  • 论文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与上述分析框架有关,每一个论文都有一些关键性概念,需要说明它们在论文中的确切意思。如果你的概念有原始出处和清楚的定义,应当列出;如果它们有歧义,应当比较选择,并说明你的选择理由;如果现有的概念都不能清楚表明你的意思,此时创造一个新概念才是必要的,但你必须对这一新概念给予定义,以界定你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它。

  • 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过分追求新概念,因而产出许多转瞬即逝的虚假创新。这些概念仅仅是一个新词,可能具有装饰性效果,但缺少实质性的新内容,不能概括真实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概念泡沫,它是指新概念接踵而至,但有关现象的知识并没有真正进展。如果已有的概念更清楚,平实的做法是采用它们。新概念只有在能够概括新现象,并有效推进有关知识进展的情况下,才有生命力。

  • 展示资料证据,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证明

  • 论文的主要观点要在这部分产出,大部分的资料证据也要在论证阶段使用,因而字数上这部分理应安排最大的篇幅。建议将中心问题分解为若干有联系的方面或子问题,分章节阐述它们,让每部分集中论述一个问题。最后再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总结。这部分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事实证明,而非(引用名人论述等)空发议论。很多初入社会学的学生习惯于应然判断和论辩,不习惯证明事实。在社会学中,事实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有观点,必须用事实证明它是对的,否则一切都无意义。

  • 这方面常见的问题,一是将资料像讲故事一般铺陈出来,顺其自然,但没有加以精心组织,没有经过周密的分析产出结论。特别是没有把其中的重要信息(说明了什么事实?说明什么变化?说明了以前的事实哪些可能是错误的?)提炼出来,理清它们的逻辑联系。这样的写作,资料虽然丰富,但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将结论完好支撑起来。

  • 另外,不少论文不注意总结资料说明了什么(结论),即作者从资料中“看”到了什么,仅仅把资料陈述出来——比如用一个统计表格加以展示,并不附加任何说明。这不能有效地说明观点,因为不同的人从资料中“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东西。另一个问题是,资料和分析的比例不适当。一些论文只有资料叙述而缺少分析,一些论文只有分析而没有资料证明。出现后一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不会充分利用资料,也可能是资料不足,所以不得不用回顾、分析等填充字数。

  • 论文基本发现和结论的总结

  • 这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总结论文的发现、结论和进展。较好的做法,是扣住论文前面提出的问题,回应文献评估中提到的局限,参照理论框架(分析工具)中存在的难题,总结结论和意义。这一总结应当是论文精要论点的浓缩。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总结中没有包含论文结论,或是轻描淡写几句而言他,或是错把结论陈述当成价值评估(论述该结论为何正确、为何好等等)。总结论文的贡献自然离不开评估和信心,但它们成立的基础在于结论的扎实,所以重点应当放在对结论(发现)的事实总结上。平实阐述而不过度夸张,是良好专业训练的表现。

  • 讨论相关问题

  • 这部分的讨论是开放的,没有固定模式,一般是作者言犹未尽的问题,比如论文结论的含义、理论或政策价值、相关问题、潜在影响、趋向、贡献、局限等。不少论文在这一部分分析自己在理论、材料和方法方面的局限,以及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 列出参考文献

  • 与论文研究有关的参考文献,应当包含如下出版信息:作者姓名、文献名称、转引出处、译者姓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如果是图书中的部分章节,或是期刊中的一篇文章,应标有页码。上述文献须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国际上的通用方法是按照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这方面的常见问题是列出很多无关内容,以显示阅读量之大,但如果没有真正读过,实际上是不诚实的表现。

  • 另外需注意的是,论文各部分字数应比例适当,观点证明部分应占主体,篇幅上不应低于50%—60%。如果终稿的详略比例不当,则不是一篇成功的论文。这方面常见的问题是,论文在前面的提出问题、文献回顾和方法说明上着墨过多,影响了中心证明的分量,有些论文甚至缺乏论证和证据,用大量的文献回顾填充字数。论文初稿如果存在这类问题,可以进一步修改。通常,为了给修改留有更大余地,初稿字数一般多于终稿。

  • 展示资料证据

  • 要使论文的观点有说服力,必须有证据支持。社会学研究论文可使用的资料证据有多种,人们一般认为,多元的、多途径的证据来源,比单一途径的更有说服力。所以,一些标准更高的论文,要求资料来源及类型的多元性。多元资料的对比和并用,有利于发现并排除一些矛盾信息,避免单一信息容易产生的偏颇。比如问卷调查,附之以个案访谈做补充;一种统计结果,附之以多种不同方面的数据作为对照;访谈冲突事件,与有关各方群体面谈(尤其不应忽略对立群体的代表人物),并附之以第三方人士(如政府人员、法官、律师、邻居等)的访谈,以获得不同来源的信息。

  • 常用作研究证据的资料类型和来源有:

  • 一手资料

  • 这是作者亲自获得的原始资料,如通过参与、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获得的记录或数据,访谈记录,回忆讲述,信件,日记,议事纪要,演讲文稿,报刊文章,各种影像或录音资料等。一手资料通常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研究证据,因为它们往往是最新的,能够反映新的社会事实。有时即使是过往的纪要,如果无人发现并使用,也可以挖掘它们作为论题的证据。一手资料需注意提供方的“知晓和同意”问题,为防止纠纷、尊重提供方意愿,一些专业调查往往和对方签订合约,陈明用途去向和需要保密的内容,同时在写作时进行必要的隐名(人名、地名、档案名、机构名等)处理。这是一项专业伦理,是研究者必须遵守的义务。

  • 二手资料

  • 并非从原初事件中的参与者本身,而是从分析、观察或研究者那里获得的资料。他们的述说或者写作,可以作为不同来源的重要信息,同一手资料互相参照,一起作为研究使用的证据。它们包括各种文献、论文、研究著作、影像制品、互联网中流通的文献等等。二手资料可能已经被多人、在多种目的下使用过,通常包含作者的观点,所以往往不如一手资料那样容易令人信服。但怎样阅读和挖掘它们包含的有价值信息,如何判断它们作为证据的重要性,仍然是获取研究资料的基本功。

  • 视听多媒体资料

  • 视觉资料包括:绘画、地图、照片、卡通、漫画,以及海报、数字录像、电视访谈节目、纪录片、在线视频等。声音方面的,有演讲、访谈、对话、座谈、广播制作等记录和再现语言的录音作品。这些资料的文献价值逐渐受到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方便了这类资料的传播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使用多媒体资料作为论文的资料来源。

  • 资料采用方面常见的问题,在一手资料方面是存在误解偏差:调查中,对方无法准确理解问卷或访谈的问题,或者说,问卷(或访谈员)误导了对方的回答,导致资料信息不够真实,有时候多次调查的结果矛盾,无法形成一致的结论。在二手资料方面是存在来源的署名问题。二手资料有知识产权人,这并不仅仅指承认资料第一获得者的贡献,还指他必须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为此,所有资料都应当注明来源和第一获得者的名字,除非他们自己声明不接受这样做。尤其在使用网络和视听多媒体资料时,不要忽略注明来源,包括音像资料的题目、作者名、网址、纪录片名、电视台名和发布日期等完整信息。它们和公开发表的书面文献性质一样,同样是有知识产权的作品。

  • 概念提炼

  • 所有写作都需要使用词汇来表达,但不同于随笔、报告文学等作品,学术性论文要求使用专业概念表达事实,比如用“资本主义”表达一类社会制度,用“产权”表达财产和财产拥有者的关系,用“定性研究”表达一种研究方法。概念在语文的意义上是词汇的一种,但不同于一般词汇的是,学术概念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简化:概括一个事实或现象。

  • ●学术共同体的认同:反映一类事物的特征,被学界接受,可以作为分析工具广泛使用。

  • ●中性使用:避免将道德判断混同于事实判断,或者将道德含义加入事实说明。比如当研究者使用“公”和“私”这样的概念时,并非自动具有褒贬任何一方的含义。

  • ●内涵清晰稳定:同一个概念不应是多变的、各自定义的、不同情况下意思不同的。这样,当以后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就不必再重复定义它们。

  • ●知识积累性和建设性:借助这些概念,学术共同体可能互相沟通,并在共同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问题的深入。

  • 概念是专业性论文的表达工具,使用什么样的概念往往反映的是专业训练的结果,这并不是说不该追求通俗易懂,而是说论文必须是准确的知识性表述。如果发现一类现象是新的,从前没有概念说明它们,这就需要新的定义,比如在某一个历史时刻,出现“流动民工”“掮客”“后后现代主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概念不断产生,但很多不具有生命力。所以,专业性概念的产出需要谨慎,在试图定义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应该这样问:

  • ●是否已经存在合适的概念?

  • ●这些概念的长处和局限是什么?

  • ●为何需要新概念,它表达了什么新内容?

  • ●为何这些内容是重要的?

  • ●新概念是否具有一般化意义?

  • 在这方面常见的问题:其一是轻视使用概念,不尊重学术传统已经建立并接受的分析工具,对它们不屑一顾,或者是在给出评估和理由之前就弃之不用;其二是追求晦涩,明明有业已存在的类似概念却不用,大言词汇创新,并以此表明“高深”;其三是大量使用充满情绪和道德判断的词汇,在表达方面,没有留意事实和意见、知识和意识形态的区分。

  • 结论总结

  • 一些论文很好地组织了材料,也提出了问题,但是缺乏清楚的总结,这样等于没有充分挖掘好论文的价值。总结旨在说明观点,说明某章某节究竟证实了什么。如果希望论文有价值,希望所有证据发挥的作用都让人理解,就必须把它们点出来。

  • 社会学论文的总结,要求运用专业概念对证据说明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位(类)。总结的时候可以问:

  • ●论文最初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 ●论文用怎样的结论去回答这些问题?

  • ●论文的目标是什么?论文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 ●论文发现了什么?证明了什么?什么没有得到证明?

  • ●和前人的相关知识比较,论文结论有什么相似或不同?

  • ●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论文结论有什么价值以及不足?这对未来研究的启示指引可能是什么?

  • ●如果是社会政策研究,论文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以前的方案有何不妥?

  • 做好论点总结的基本功有两点:其一是概述共性,比较差异。

  • 比较是研究者的惯常思维。事实上,无论讨论的论题是什么,无论明显还是潜在,研究必须在一系列比较中进行。研究可比较的范围很广,常见的有:将研究和前人的经验(已经提出的知识)进行比较,将研究者的意见和事实进行比较,将不同研究者的意见进行比较,将不同的论题进行比较,将不同的理论解释范式进行比较,将不同的资料进行比较,将历史和现今进行比较,将同一和差异进行比较,将延续和变化进行比较,将不同的原因进行比较,将不同的后果进行比较,将不同的要素进行比较,将不同的机制进行比较,等等。

  • 比较的目标在于寻找:一致性和差异性;有或无,存在或不存在;延续或变化;已有知识(说明)的正确或错误。更重要的,是寻找相同或不同的解释机制。如果能够让论点总结沿着比较的思路进行,可能有助于总结的深入。

  • 和比较有关的一种做法是对照,它的目标更为单一:寻找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不同点——不同的存在方式,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理念、行动和后果等等。很多时候,学者将比较和对照一起进行,并特别重视对照事件的不同结果和起因。历史社会学经常要求思考不同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其基本着眼点都是在进行比较和对照。

  • 有一些对照不是在明处,而是在暗中进行的。研究者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隐含一些不自觉的,或不言自明的参照系。这些参照系起到和论题证据相对照的作用。比如,当人们讨论中国社会发展的时候,往往有发达社会或发展中社会的参照系对照,当人们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各种问题时,往往有后发展和先发展社会不同城市化方式的参照。甚至,当人们谈论一个现象——比如产权界定的时候,往往隐含有“产权明晰的法治社会”这样一些参照系在里边。由于和“产权不明确”的后果进行了对比,才发生了“产权明确”的问题。所以,在研究中对照是常用的基本功,选择什么参照系,如同选择对照的标准,反映的是专业训练的功夫。

  • 总结论点的第二个基本功是一般化。很多论文的资料不错,论点也有益,但就是在局部具体的问题上打转,不能上升联系到更基本、全局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是进行一般化总结的功夫不够。一般化是把问题的结论合乎逻辑地上升,通常是联系到该领域的重大问题,或者使用抽象层级更高的概念,来概述发现。

  • 这就需要运用抽象层级更高的概念来工作。例如——

  • 将结论进行一般化处理,要求作者在使用专业术语之外,还能使用抽象层级更高的词汇,将一个具体问题的论证,在最后的总结阶段上升,和一般性表述联系起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根据事实的证明,如果结论没有得到证明,试图用抽象性概括来增强它的力量,往往适得其反。在这个意义上,抽象和具体是纵向连接的,往下走越趋接近丰富复杂的经验现象,是加法,往上走越趋接近一般简洁的术语概括,是减法。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它们,可以显示专业训练的水平。

  • 文献引用

  • 文献引用是论文的重要环节,专业上要求清楚而仔细。因为引用不规范,可能引起混乱,以致损害论文的可信性,高质量的引用将提高论文的信用。但是由于训练不足的原因,一些论文常常轻视文献引用,或者忽略,或者草率,或者随意而为。

  • 不同用途的论文引用标准不同(比如课堂作业、学位论文以及投向专业期刊的论文),不同的出版社也要求不同,具体标准可以询问导师,或者找到公示范例模仿通行的做法。但一般而言,在学习写作论文的时候,认真对待文献引用、养成专业习惯绝对重要。比如随时记录自己阅读到的文献信息,已备日后用到的时候标明出处,防止引用的时候仅能凭印象,无法给出准确信息。这些习惯的养成,没有认真求实的意识很难做到。

  • 引用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所以必须把引用资料的来源信息如实完整地显示出来,无论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都是如此。具体可以遵循下列范例:

  • 文中引用

  • 论文中提到他人观点和说法,应当紧随姓名其后用括号给出简明信息:作者及出版年,在文尾的参考文献中,需要列出文献的全部信息,包括作者、文献名称、译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如果该作者同年有数个作品发表,简明信息可用英文单词小写a、b、c区分顺序;如果是译为中文的外文姓名,还应在括号中给出作者原名,以防止中译名雷同出现混淆;如果同一作品有不止一位作者,应列出他们全体的姓名;如果是原文引用,应当在引述观点的时候用引号,并在括号中给出引文段落的原文页码。如果作者姓名没有在论文中出现,但用到了他的观点,应在观点后面用括号给出引用信息。比如——

  • 费孝通(1948a)曾经指出……

  • 沃尔德(A.Walder,1993,1996)认为……

  • 有研究(孙立平,沈原,王汉生,1998)提到……

  • 根据张仲礼的研究,“……”(张仲礼,2001,页6—7)

  • 如果论文中引用图表、数据、统计表格、档案资料,应给它们编号,并在引用后用小字号注明资料来源。比如——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年鉴,2003年,页49—51

  • 如果引用文献作者为其他语言姓名,应根据惯例翻译这些姓名,并用括号列出原文备考,比如孔飞力

  • (P.Kuhn)。如果引用译文中有重要概念(如基础性概念、对全书观点有影响的核心概念、尤其是存在多种译法的概念),应用括号列出外文原文,以便对照。

  • 脚注引用

  • 脚注多指对正文有所说明,但不便放入正文的内容。它可以是有关某一文献或概念的观点说明,引介其他文献,或是作者的插入性评论,译文措辞差异辨析等。脚注和尾注的不同在于,尾注重点在列明参考文献的全部信息备查,而脚注重点在列明论文阐述的补充信息。

  • 如果脚注涉及其他文献或观点,在尾注中应当能够找到它们的完整来源信息。

  • 如果论文涉及某人观点,但是转引自其他文献,应当用脚注形式给出转引论文和原文的简要信息,并在文末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完整信息以备读者查询。比如——

  • 李华,2004,转引自张延,2005b,页35

  • 如果使用录音访谈资料,脚注中应显示访谈员、资料编号、访谈时间、地点、记录人等信息,并在文中以适当形式说明案例获得的方法。同样,如果使用案例资料,但是由他人提供、收取的,或是以前已经发表的,应当用脚注显示提供人、发表处和时间等全部信息。例如——

  • 访谈记录A——4,访谈员:赵新,2004年8月

  • 案例6,采访人:张余,2004年3月

  • 如果被访谈人或访谈员要求匿名处理,应根据合同或协商后用统一的代码标出,并在适当地方注明代码处理的原则。

  • 如果引用来自广播电视、互联网、影视作品、报刊、法规条文、政府文件、会议纪要、历史档案,都需要按照上述要点给出信息来源。在多次重复引用同一份文献时,后面的引用信息可以简略给出。

  • 文末参考文献

  • 论文结尾需要列出参考文献。选择的标准,应是对写作发挥过直接影响。按照作者姓名、译者姓名、发表年限、文献名称、出版单位、出版地的顺序列出信息,如果是译著,给出原著的出版年限是更精细的做法。参考文献可以按照姓氏拼音(中文)或英文字母(外文)的顺序列出。自行翻译的文献,应当用括号列出原文。如果是期刊,应注明年期卷码,如果是期刊中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用引号,期刊名称用书名号,并列出文章的页码,同时不要遗漏文章作者和期刊编者(编纂单位)等信息。

  • 如果文献来自公共电子资源、在线期刊、新闻、论文、史料、采访、著作、电子邮件、光盘资料等,除了给出上述信息外,还应给出网址、时间、邮件地址、光盘编号和提供机构。如果是未发表作品,比如工作论文、草稿、会议纪要、会议演讲论文、学生论文等,引用应事先征得版权方及作者同意,并列出全部信息,说明是未发表作品。比如——

  • 严波,“宗教对哲学的影响”,200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未发表);

  • 李云,“收入差异的报告”,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年度会议工作报告(未发表)。

  • 不少未发表文献有“未经同意,禁止引用”字样,在这种情况下,引用应当尊重原作者的要求。

  • 案例写作

  • 社会学论文的支持证据一般来自定量数据、案例访谈和文献。由于定量数据往往经过大规模的问卷发放获得,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和团队合作,一般个人很难完成,所以大部分学生论文选择用案例或者文献作为支持证据。

  • 作为研究资料的案例写作,最重要的方面是陈述:客观描述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内含的因果影响关系。这需要遵从几个原则:

  • ●客观性——描述真实发生的案例,而不是假设或臆想的情况。

  • ●一般性——案例的主题在当今具有普遍意义,具有提供借鉴的价值,或者具有提供政策前导的价值、更高的标准,具有挖掘解释理论的价值。

  • ●陈述性——将案例本身发生的事实和作者对案例的评价意见分开,特别是不要把自己对案例的分析和案例本身的事实混同。

  • ●信息性——重视一手资料和信息提供。

  • ●简明性——简练,但不忽略重要环节和信息。

  • 大部分的案例资料通过访谈获得,因此在准备阶段需要做如下事项:

  • ●了解背景:从书刊、报纸、杂志、媒体和互联网获得有关的信息研究,包括事件的相关历史、关键人物或者机构的历史、相关关系、制度变化背景等。

  • ●确定案例的主题:通过前期预调查,提出一个发现的问题,来引导案例资料的搜寻和写作,因为同样的材料,由于关注的问题不同,可能梳理出的案例重点不同。比如同样一个拆迁案例,问题1是:何种方法使得拆迁过程更顺利?问题2是:拆迁赔付如何发放?这些问题的不同关涉到收集资料的差异,换句话说,论文案例所要描述的内容取决于写作的意图和目的。

  • ●草拟访谈提纲:根据已定的主要问题设计具体的访谈提纲。

  • ●确定访谈人。

  • 上述过程说明,在准备案例写作时需要一些研究功夫,特别是熟悉背景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报道,这样对确定案例写作的意图有帮助。如果没有这些研究,就会不知道从何下手,也没有焦点。没有焦点的案例会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信息堆积,其中没有逻辑关联。

  • 下一步是写作案例,关键是根据分散甚至是纷杂的访谈或信息,形成有因果关联和逻辑结构的事件陈述。案例写作应该包含下列要素:

  • ●案例发生的背景。

  • ●需要针对的难题。

  • ●主角或主要参与方(组织或个人)。

  • ●他们的参与行动和计划。

  • ●演进过程和环节、前后联系。

  • ●行动者面临的主要障碍。

  • ●公共多元意见,尤其是争议点、冲突或紧张关系。

  • ●案例提示了什么关键问题。

  • 案例写作应当坚持在陈述事实层面,尽可能地描述具体细节,防止在抽象的层次上议论或进行分析评论(这是后来研究工作的中心,现在要做的是准备事实证据)。可以沿着这样的问题提示自己写作:

  • ●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发生?原因是什么?

  • ●出现了什么后果?

  • ●参与者(组织)有哪些?

  • ●他们面对什么棘手问题?

  • ●他们做出了什么决定?制定了什么计划?

  • ●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后果如何?

  • ●他们遇到了什么障碍?

  • 案例写作时需要非常明白,案例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因为这些信息作为后面研究的证据,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得出。所以,案例进程越具体真实、清晰有序越好。在必要的时候,给出时间轴、人物表和大事记,这对于理清前后逻辑非常有帮助。

  • 如果提升一步,不仅仅是报告案例事实,而是要分析案例,那么作者目标就需要从“讲故事”变为“产出知识”。即,通过典型案例,揭示研究者关心的行为特征、起因、条件、推动机制等,辅之以讨论案例现象和对照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来源。

  • 方法选择(定量/定性)

  • 专业论文一般都要求交代研究方法,但是不少同学不太清楚自己“应当使用”的方法,所以不得不按照一般社会学的说法,给自己的论文戴上一顶“方法”的帽子。于是,经常出现这些方法不适用自己研究的情况,这损害了论文的真实性,当然也影响了论文的水准。

  • 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类,其中还包括一些更具体的技术分支,它们各自的环节可以遵循教科书的指引,这里主要谈基础性的选择。

  • 方法选择的原则有三:根据两类方法的特长;根据自己论文的论题;根据自己实施某种方法的条件。

  • 根据两类方法的特长

  • 这里用一个表格简要梳理两种方法的差别:

  • 1 William A.Johnson, et al.,2005,p.220.

  • 比较二者就会发现,定量方法长于测试和检验。即,已经形成了有关事实的解释假设,但它们是否正确?是否真实可信?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于这些检测性的问题,定量方法较为适合。而定性方法长于探索和建构要素关系。即,还没有形成有关事实的解释假设,正在寻找重要的解释性因素。比如,怎样解释一个新现象?其中的关联要素是什么?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定性/定量研究还存在一些更深的差异,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产出的结果因而不同:

  • 1 Bryman,1994,转引自William A.Johnson, et al.,2005,p.220。

  • 2 蔡晓莉,“混合方法的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暑期方法教学研讨班(2006年7月)课程资料。

  • 根据论文的论题

  • 显然,方法影响到论文的提问和研究结果,不同的方法擅长回答不同的问题。如果论文的论题是测试性的、检验性的,选择量化方法更适用;如果论文的论题是探索性的,选择定性方法更适用。定量方法所适用的情况是,已经提出了社会现象的要素和关联假设,而你打算经由标准化途径检验——证实或者证伪它们。这往往是位于研究的成熟阶段(或相对较后面阶段)的工作。定性方法所适用的情况是,在现有研究中,还没有有关要素和关系假设提出,而你计划寻找和提炼它们,以便发现新的解释、要素和关系假设。这往往处在研究前期阶段,或者是一项新研究的开启阶段。准确地做出方法选择,需要分析自己论文的论题性质和研究所处的阶段。

  • 根据实施方法的条件

  • 如果已经确知论题适合某种方法,但是没有条件去实施它,也等于纸上谈兵。比如要求论文独立完成,并且使用一手新资料,而他人资料已经陈旧过时,或者不能使用(如未授权、未发表、未公开、难以全部获得等),还有获得定量资料需要的资金支持无法落实、研究技术难以落实(如抽样、发问卷、地点、进入条件)、无法达到标准等,都是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 另外,不同的方法要求不同的写作格式,比如图示数据分析或访谈引用分析,陈述证据的格式是不同的。但从专业的角度说,无论定性还是定量方法,都需要遵循证实而不是议论的写作原则。


  • 蔡晓莉,“混合方法的使用”,中国人民大学暑期方法教学研讨班(2006年7月)课程资料。

  • 张静,“理解的障碍来自何处——社会科学的性质”,载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页41—58。

  • 张静,“雷格瑞事件引出的知识论问题”,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二,2000,页106。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