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英雄”精神:世界以死“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胡之杨 2023-04-24 发布于山东

   我们说

   一个人

   如果被人嫉妒

   说明这个人

   要么优越

   要么优秀

   但当一个人优秀到
   无人嫉妒、无心嫉妒
   内心只有尊敬和赞美时
   那只能让人称之为“英雄”了。
   英雄有很多种,
   一种英雄可以跨越生死,
   跨越认知,
   令人无限景仰。
   

   林俊德 ,男,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科学家的称呼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搞核物理学研究的科学家更让人增添了一重尊重。林俊德就是一个让人无限尊重和敬仰的人。

   实际上,一个人,真正打动的人心、打动别人的不是他的职业多么有光荣感和荣誉性;也不是他的成就有多么突出和辉煌,而是他某种精神人间稀少并正钝击人们下怀。

    一个人脆弱的地方要么是尊严,要么是名节,要么是亲情,而最脆弱的地方应是生命。所以,自古以来,反动力量逼迫正义之士就范的有效手段和终极办法就是毒打死胁,而死分为两种,要么轻于鸿毛,要么重于泰山。“重于泰山之死”如果对生命终了的态度是罕见的、超脱的、更是高尚的,那便就让人顶礼膜拜的佩服。

   且看他生命最后历程。

   2012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绝接受手术。

   2012年5月26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2012年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

   2012年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2012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离开人世。

    生命无限美好,“终别”打动人心。

   如果换做普通人,对待死亡是什么样子呢?

   怕,害怕,真的害怕;

   挂,牵挂,挂儿挂女挂老伴,挂老挂少挂亲人。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态度选择。

   记得小时候,在小巷听几位老人聊天,当时觉得有些搞笑,但仔细一想苍老之后我们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老奶奶发起话题问大家,你们怕死吗?他没说完,“哇”的一声,一个老奶奶直接吓哭了,边说着“你提着这个干啥?”边拎起凳子,蹬着小脚,斜跨着步径直回家了,哭哭啼啼,一路凄伤,带着愤懑。一个老爷爷胆子大一些,声音带痰夹滞的小声答道:“他嫂子,我怕!死了就没了,就捞不着吃捞不着喝了,咋不怕?”但发话的老奶奶丝毫不害怕,或许是生活过的不如意,孩子不孝顺,成天惹她生气,所以,她对死亡毫无畏惧,甚至提起来张口哈哈大笑。或许,她的健康长寿与她的的豁达超脱心态有关。

   从网页上获知,还有一个细节更是深深打动人心。生命的最后一般都是亲情的相拥,凄绝的告别,绝望的垂泪,海般的悲伤,无边的恐怖;但他给人呈现的是无视无畏死亡的存在并与之较量,将人生的一切牵挂留给绝美的大义誓言。

   妻子心疼老伴,几次让他躺床休息,他都答道,他不能躺下,一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意思是,他躺下就没有时间完成余下的工作任务了。当他获知余生时日不多时,仍争分夺秒工作冲刺最后任务。此时此刻的他已经超越亲情,超越爱情,超越家庭,超越所有私人情感,全部内心被信仰充满,被神圣填满,被祖国的荣誉装满,或许,人真的如此,当杰出到一定程度,身体与精神便不再属于自己、亲人、家庭而是广远的目标指向或诗与远方。最后,他带着呼吸机,喘息着,疲劳中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永远的躺下了。

   声明本人借鉴了网络某些资料;图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