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兰文汇||元辰/收青豆

 元辰1948 2023-04-24 发布于湖北

元辰:本名袁国新,夷陵人,1948年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有《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游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雪宴》《麦青麦黄》《夷陵文学评论》《家在三峡》等。

收 青 豆

文/元辰

202212月和2023年元月的疫情肆虐,折腾得许多人生离死别,悲情殇逝;而冬旱则把秋播作物折腾得死去活来。我家种的豌豆和青豆旱老了苗,抗疫之中我们也没有心思浇水,直到2月有了雨,青豆才开始长枝开花,而豌豆则全部黑苗,颗粒无收了。

两个年逾70的人,也在困顿中坚持。20221219日,夫人先发低烧,睡了一天,便已好转。接着我也低烧半日,开始好转。两人均无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没有就医,自己按照治疗风寒感冒的单方煮了汤药,喝了一个多月,扛过来了。春节期间也少走动,除了不多的几家人在一起聚餐游乐,大部分时间关起门过二人世界。

元宵节之后,垦荒人营养食品店回复聚会活动,连续两天,6点半起床,7点半骑车出门,8点开会。因为大意,未戴皮手套,寒风不仅吹得手指刺痛、麻木,还从袖口一路向上。两天后感觉双手麻痹痹的,开始低烧,方知受了寒。夫人也因搭顺风摩托外出未戴头盔而染风低烧,以至于第二天早餐也无力做,让她的三弟媳请假来为我们煮了饺子。她睡到下午便好了,又生龙活虎担负全部家务。而我依旧低烧,一边调养,一边坚持编发“夷陵评论”微刊,并缓慢校对春节前收到的《夷陵文学评论1978-2020》出版社初审建议修改稿。一连调养好些日。但“乍暖还寒时候”,天气突阴突阳,人也时好时坏,睡眠总不如前,尿频噩梦多。闭上眼睛,如手机网页式的画面在头脑中更迭不断。到330日晚9点,又觉全身寒颤,独自上楼洗漱睡觉。上床后铺天盖地的手机网页画面伴随高烧,演绎得更加猛烈,全身有节律地颤抖、收缩,大口喘气。这时夫人看完半集电视剧上楼,问我:“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我说:“发烧了,血氧不足,怕是坚持不到天亮。”夫人立即打电话给他的三弟和幺弟,说:“元哥要死了,你们快来。”两人开车赶来,一看情况,便叫了120医疗救护车。用被子把我一卷,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插了氧气,拉到夷陵医院救护中心,交费做检查。体温38.9摄氏度,甲流阴性,疑为普通感冒引起炎症发烧,做了点滴注射、降温等紧急处理,收入传染科发热住院部诊治。正好曾任副院长和传染科主任的赵春华主任医师因是杏林文学社成员与我相识,住进传染科后便给他发了微信。第二天一早他来看我,告诉我各项检查尚好,没有基础性疾病,也不是甲流,主要是支气管炎和尿道炎引起的发烧,属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打打吊针,很快就会好的。但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第二天下午,又高烧到39.5摄氏度,第三四天38摄氏度,第五天才降至37摄氏度。第六天才基本恢复正常。

出院以后,后脑仍昏昏沉沉的,走路头重脚轻、摇摇晃晃。因夫人没让她的闺蜜们来医院看我,她们便轮流设宴为我归来接风,一家主办一天,一圈转下来正好一周。

天气晴和,我和夫人去看菜地。因为没有抗旱,满目萧然,惨不忍睹。豌豆黑苗枯死;青豆从干旱中活过来,虽老了苗,仍顽强地开花结果;白菜、青菜全都开花老苔,一片狼藉;野草趁势疯长,占据半壁江山。欣喜的是:田边自生的梨树开花之后,结了四个梨子;去年网购回来栽下的车厘子树苗,开花后也结了米粒大小的青果;移栽的柚子树两年之后第一次开花。我和夫人用一个下午拔草,又用一个下午点种黄瓜、四季豆、豇豆。夫人说:“再过几天,青豆可以收了。”

又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夫人来到菜地,青豆已经大部枯黄了。夫人说:“我移栽豆秧,你扯青豆吧。”

我接过大塑料,开始扯青豆。一只手扯青豆,另一只手拔草。青豆塞进塑料筐,野草塞进垃圾筐。不大一块地,蹲在地下没伸腰,用了一个小时,把地收了个干干净净,还微微出了一身汗。青豆塞了一大筐,还剩下一大把。这时夫人已完成豆秧移栽,浇完水,扛着塑料筐回家了。我倒掉垃圾筐里的野草,把剩下的青豆装进里,跟着回家。她已在门前的柚子树下摘青豆荚了。

我找来一只大盆,开始剥豆米。她说:“这样晚饭前搞不完啊”。我说:“干不完不吃晚饭”。邻居李姐过来帮忙,边摘豆荚边拉呱,直到把豆荚摘完,她才离去。这时我剥的豆子不到半斤,豆角还有大半盆。

夫人起身去做晚饭,让我把地收一下。有不少豆荚和豆米落在地上,我用手在地上推来碾去,把落在地上的豆荚碾开,把豆粒拣起来。再把枯叶碎枝扫起来,倒进花坛树蔸下。夫人喊吃饭,我把装豆荚的大盆端进室内,洗了手吃饭。

吃完饭,边看电视边剥豆子。电视放的是《亲叔辣婶》,有些连遭霉运、无可奈何而又必须奋斗的人生意味,却不是我非看不可的。我只是不停地剥豆子,要在四集电视结束之前完成任务。夫人收拾好厨房之后,也来帮忙。四只手不停地运动,终于在电视结束之前大功告成,剥出的豆米大概有三斤左右。夫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个食品袋把豆米装起来,扔进了冷藏柜里。

人云人生的诗意在远方,我云诗意的终点在日常。离开各自的人生日常,高远的诗意落脚何处?

    ( 2023年4月22日

元辰文苑为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元辰文苑《金兰文汇》接受师友赐稿,来稿须未在其它微公号发表,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