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小题集训1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3-04-24 发布于甘肃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题集训:理解性默写
默写练习(一)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     ”;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     ”。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     ”“     ”等等。
7.《琵琶行》中“     ”一句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     ”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8.《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9.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     。”
10.《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     ”,他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     ,     。”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中说:在这天地茫茫之间“     ”,若不是自己拥有的,就应“     ”。
1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     ,     ”。
1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     ”。
16.面对落花,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句“     ,     ”。
17.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18.白居易谪居浔阳,虽有山歌村笛,但“     ”,欣赏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感觉“     ”,于是请求琵琶女再弹一曲。(《琵琶行并序》)
19.《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2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描述了周瑜英气勃发、豪情满怀的形象,“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默写练习(一)参考答案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在娇莺恰恰啼(或“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
7.轻拢慢捻抹复挑  唯见江心秋月白 
8.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9.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10.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11.其言不让  吾与点也 
12.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13.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14.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5.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16.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17.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8.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19.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0.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默写练习(二)
1.在《阿房宫赋》中,阿房宫中像“      ”一样的建筑极其众多,用杜牧的话说就是“      ”。
2.《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描写词人要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招待宾朋的句子是“      ,      ”。
3.苏洵在《六国论》中比较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得出了“      ,      ”,本来就不在于战的结论。
4.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丑态的两句是“      ,      ”。
5.李密在《陈情表》中用最虔诚地口吻提出自己的哀求,用“      ,      ”表达了对武帝的感恩忠诚之情。
6.“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互文是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如“      ,      ”。
7.在《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交代了蒙恬戍边之事及其功绩。
8.李商隐《锦瑟》中,“     ,     ”一联化用庄周、望帝的典故,寄托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9.“风雨”本是自然现象,中国文人却常借“风雨”言志,或抒发悲喜情感,或设喻阐明事理,如“     ,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1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     ”。
1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的句子是“     ”,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的句子是“     ”。
14.《师说》中,韩愈指出“     ,     ”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15.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16.《六国论》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     ”的惋惜,对为国者“     ”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
1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     ”。
18.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
19.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母亲“     ,     ”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
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默写练习(二)参考答案
1.蜂房水涡矗 不知其几千万落
2.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3.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4.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5.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6.①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③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其他符合条件的诗句也可)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8.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9.示例一: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示例二: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示例三: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10.人而不仁 如礼何
1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12.“离骚”者 犹离忧也
1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4.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5.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16.用武而不终 为积威之所劫
17.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18.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19.儿寒乎 欲食乎
20.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默写练习(三)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举屈原的例子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文解释自己忍辱负重、著书立说作铺垫的句子是:“     ,     。”
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礼运》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     ”。
4.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     ,     ”。’
5.《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
6.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     ,     ”。8.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9.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     ”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10.《六国论》中作者借“     ,     ”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1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
12.《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13.《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1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     ”,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1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16.《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17.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8.欧阳修提出了“盛衰之理,     ,     ”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19.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     ,     ”。
20.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     ”。
默写练习(三)参考答案
1.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4.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5.既自以心为形役
6.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7.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8.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9.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0.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11.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12.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3.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14.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15.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16.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7朝闻道  夕死可矣
18.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19.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20.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默写练习(四)
1.《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      ,     ”。
2.《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
3.《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
4.《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      ,     ”。
5.《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是“      ,     ”。
6.《离骚》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认为自己不仅有“内美”,而且有“修能”的句子是“      ,     ”。
7.《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同行动的句子是“      ,     ”。
8.在《诗经·静女》中,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礼物,男主人公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内涵,如对于“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说怿女美”;对于“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     ” 。
9.在《登泰山记》中,写泰山的高峻,先用“     ”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     ”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10.《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缘由不传后世是因为:“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自以为得其实。”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      ,     ”的道理。
12.《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14.《礼运》中,表示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的语句是:“      ,     ”。
15.文中“      ,     ”,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6.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句子是:“      ,     。”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18.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      ,     ”。
19.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      ,     ”。
20.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     ”。
默写练习(四)参考答案
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3.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4.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5.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7.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8.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9.其级七千有余  足下皆云漫
10.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12.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13.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14.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1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6.《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7.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18.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19.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0.而议事每不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默写练习(五)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      ”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      ”;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
5.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      ,      ”。
7.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      ,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谋士的办法。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9.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10.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      ,      ”,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      ,      ,      。”
13.《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      ,      ”。
14.《礼运》中“      ,      ”,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义相近。
15.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      ”。
16.《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
1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      ”。
18.《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苏轼对自己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      ”。
19.在《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20.《诗经·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      ”。
默写练习(五)参考答案
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3.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7.以赂秦之地  封天下之谋臣
8.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0.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11.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1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13.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4.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15.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16.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17.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1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20.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默写练习(六)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比喻告诉唐太宗要以民为本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
4.《六国论》中,指广揽奇才的句子是“      ,      ”。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达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的两句是“      ,      ”。
6.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      ,      ”。
7.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      ,      ”。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9.《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措施的两句是“      ,      ”。
1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      ,      ”。
11.《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12.姚鼐《登泰山记》中的“      ”句写出了登上泰山之巅所看到的山间云雾温柔飘逸美的特殊神韵,“      ”句把太阳初升时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
13.《诗经·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公的句子是:“      ,      ”。
1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      ,      ”。
15.《离骚》中诗人用采集香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他认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就都要学习的句子是“      ,      ”。
16《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的句子:“      ,      ”。
17.《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的诗句是:“      ,      ”。
1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      ”。
19.《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2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默写练习(六)参考答案
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4.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5.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6.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7.内外多置小门墙  往往而是
8.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9.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1.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12.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3.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14.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15.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16.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17.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18.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19.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0.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