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六国面对秦王政各个击破为何不思合纵?不是不想,是有心无力

 梦想童年594 2023-04-24 发布于江西

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东汉)班固

春秋战国,诸侯并起,礼崩乐坏,攻伐不断。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时期,诸侯林立的中原大地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世界,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国家关系,左右了这段历史的走向。

逐渐衰弱的周王室,已经无法担起维护华夏稳定的“国际警察”的职责了,春秋的五霸,战国的七雄,都让这个名义上的共主无可奈何,毕竟在弱肉强食的年代,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很遗憾,东迁后的周王室失去了原有的话语权。

文章图片1

既然周王室的“礼”已不具备权威性,那么诸侯的混战亦是无可避免的了。

但,大破就会有大立。

春秋战国旧制度的“破”,也预示着新制度的“立”已经不再遥远,而完成大一统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实力强的诸侯国的头上,原本齐国、魏国、赵国、楚国都有可能,只不过最后这一光荣的使命被秦国抢了去。

说起秦灭六国,就不能不说秦王嬴政,嬴政继位之后,秦国的综合国力足以吊打任何山东诸侯中的任何一个,但六国一旦合纵联手,就会威胁秦王政的统一大业,所幸山东六国打消了秦国的顾虑,不再进行合纵。

文章图片2

那么嬴政有何能耐让六国不再合纵?除武力震慑,金钱的作用亦不能忽视。

山东六国面对秦王政各个击破为何不思合纵?不是不想,是有心无力,其中的缘由,我们慢慢说。

韩、魏、楚被秦国打怕了。

秦国自秦昭襄王任用范雎开始,其远交近攻、蚕食诸侯的对外政策就成为了秦国的基本国策,而蚕食的对象自然是和秦国接壤的三晋和楚国。

所以,秦国在东出的路上和这几个诸侯打仗的次数也是最多的,但打仗拼的是综合国力,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任何一个层次而言,都远远甩其于诸侯不止一条街,所以韩、魏、楚三个国家对秦的战争上输的那叫一个惨,它们其实已经被秦国给打怕了。

文章图片3

你可能会说赵国怎么没有被打怕呢,这是因为秦王政统治秦国时期,赵国军事实力并不弱,虽然几十年前的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但还有名将作为支撑,这也导致了战国末期,赵国独自抵抗了秦国十余年的时间。

你可能还会说那齐国呢,其实齐国是秦国远交近攻完美的配合者,秦王政准备东出灭诸侯的前三十多年里,它从未对秦国用过兵,燕国更不用说了,和齐国,赵国关系都不好,这就让合纵抗秦的策略很难实施。

嬴政用金钱腐朽了六国的政治。

有句话是想要其灭亡,先使其疯狂,其实还有另外一句,想要其灭亡,先使其腐败,六国的贵族政治也让秦国的金钱战有了不同凡响的威力,旧贵族的思想观念里,只要能肥私,损公其实也没什么。

所以在秦王政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金钱就被送到了六国权臣的府中,一旦六国出现了合纵的念头,那么带着秦王政拨给大量金钱的使臣,就会第一时间把金钱送上,得了秦国贿赂的权臣,自然不遗余力为秦国叫好。

文章图片4

当然,秦国的金钱策略,不仅仅用在外交上,一旦秦王政对外攻伐的战场上出现了问题,秦国的金钱也会立即开道,名将李牧就是秦国金钱策略的牺牲者。

就这样,秦国用金钱解决掉了六国中很多难啃的骨头,足见六国政治的腐败程度之深,腐败腐败,既已腐,必将败。

历史上五次合纵警醒了嬴政。

进入战国以来,山东六国一共组织过五次合纵攻秦,这五次合纵的组织者分别是公孙衍、孟尝君、苏秦、信陵君、庞煖。

其中除了公孙衍和苏秦组织的合纵收效甚微之外,其余三次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未伤及秦国根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纵方的实力,加深了合纵各国之间的矛盾。

文章图片5

比如孟尝君率领的齐国联合韩魏进攻秦国,看似孟尝君打赢了,还迫使秦国割让了几座城池,但齐国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损失了自己国家的士兵,耗费了自己国家的钱财,秦国割让的城池也给了韩魏两国,齐国当真是出力不讨好。

此外,正是因为秦王政看到了山东六国一旦合纵起来,力量还是不容忽视的,这也让嬴政更注重分化和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也在它们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从这层面而言,这五次合纵攻秦,其实让野心膨胀的秦王政更加小心翼翼了。

飞鱼说:

山东六国面对秦王政各个击破为何不思合纵?不是不想,是有心无力,秦国周边的诸侯国被打怕了,谁敢合纵,也会成为嬴政第一个重点打击的对象,面对秦国的威胁,它们为了苟延残喘的存在,心甘情愿做起了秦国的跟班小弟。

嬴政有何能耐让六国不再合纵?除武力震慑,金钱的作用亦不能忽视,金钱不仅能吞食权臣的内心,还能腐朽一个国家的政治,山东六国的权臣,其实在秦灭六国中起到了不能忽视的助攻作用。

文章图片6

正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的灭亡,宛如一场花样作死的大比拼,不少人在读这段历史时,总会对六国的表现啼笑皆非,认为它们怎么会那么糊涂呢,其实当时的它们也只是身在局中罢了,看不清看不透亦在情理之中。

秦灭六国虽非一世之功,但是秦始皇的能力也不能被忽视,就如一个优秀的舵手,远远要比拼命挥舞手中船桨的那些人重要,假如船对准了冰山,这些拼命划船的持桨人,只会起到加速灭亡的作用,当然这些人也必不可少,因为他们同样是船能走向终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汉书》等。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