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四地闲夫 2023-04-24 发布于山东

经过春秋数百年的征战和兼并,历史进入战国后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所谓“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指的是战国时期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强国,以及中山国、卫国、宋国、鲁国和郑国五大实力略逊一筹的诸侯国。今天就来说一说战国七雄的渊源和出身如何?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先说楚国,楚国的最早缔造者是鬻熊,《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西周第二位君王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楚国由此立国,熊绎是鬻熊曾孙也就是楚国的始封国君。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不过楚国立国之初级别并不高,“公侯伯子男”楚国只是个子爵封国,封地只有五十里,而且丹阳当时地处南蛮之地远离中原核心区域,楚国一立国就被称之为“楚蛮”为中原各国所轻视;经过历代国君的努力楚国逐渐强盛,和周王室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到第六任国君熊渠的时候熊渠自己虽未称王,但是一度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史称楚武王,他也是各诸侯国中第一个称王的,楚国对自己蛮夷的身份并不讳言,甚至是一副我是蛮夷我怕谁的样子,《史记-楚世家》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春秋时期的巨无霸强国晋国的始封国君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原先国号为唐,其子燮即位后改为晋。晋国是姬姓侯国,在晋献公的时候开始崛起,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的时候开始称霸,晋悼公的时候国势强盛一时,达到晋国霸业的顶峰。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晋国虽然强大,但是自晋文公建立三军六卿制后,晋国大权逐渐落入六卿之手,公元前453年 赵、韩、魏三卿灭智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强大的晋国分裂成为韩国、魏国和赵国三国,其中韩魏两国都是源自姬姓:战国时期的魏国先祖毕万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姬高)的后裔;韩国先祖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也是源自姬姓。

《荀子》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战国七雄中姬姓诸侯国还剩下三个:魏国和韩国加上一个血统最纯正始封国君是周武王弟弟姬奭的燕国,燕魏韩三国算是一家人。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由此可见,秦国的先祖是商纣王时大臣恶来,赵国先祖则是恶来的弟弟季胜,两国同源都是源自嬴姓。

秦国始封国君秦非子是恶来五世孙,因善于养马受到西周第八位国君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秦国由此立国,而且秦国地位还不算低是个伯爵封国;三家分晋独立立国的赵国先祖造父是季胜之后,为周穆王驾车,《史记》记载:“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后裔赵衰曾随晋文公重耳逃亡十九年,是晋文公六卿之一,赵氏由此而兴。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齐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姜齐的始封国君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太公,而且地位颇高是个侯爵封国(公爵封国总共也没几个),齐国在春秋时期国力强盛,齐桓公更是春秋五霸的首霸。

战国七雄:楚国蛮夷,秦赵同源,燕魏韩一家人,齐国得位不正

田齐的始祖田完原名陈完是陈国贵族(陈国也是侯爵封国之一, 妫姓,是舜帝后裔),因受排挤流亡到了齐国受到齐桓公重用,田氏逐渐兴起成为齐国权臣,尤其是齐平公、齐宣公和齐康公三代田氏独掌齐国大权,公元前391年田完的八世孙田和把姜齐末代国君齐康公流放到海岛上后自立为国君,史称齐太公。

前386年周王室正式承认田齐的诸侯地位,田齐也正式取代姜齐,不管怎么说战国时期的齐国(田齐)逃脱不了得位不正的嫌疑,这也是恪守周礼的姬姓燕国对齐国不满的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