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然不减的魅力

 湖南杨为民 2023-04-24 发布于湖南

      这些年来,去邮局寄信似乎成了很遥远的事情。

     今天,妻子从单位回来,带了一本2022的邮册,喜孜孜地拿给我,让我欣赏。

      打开邮册,一股书香散发出来,闻起来很提神醒脑。望着那枚枚精致的邮票,仿佛带我走进了时间隧道。

      八十年代初,风传文革时发行的一张神州大地一片红的邮票,市场炒到了百万元。

      好多人跟着追捧。到处打听排队那个时候多少集邮爱好者为了买到新版连张邮票,可以通宵守在邮局前。

      邮票不仅是通信的通行证,更是艺术品。每张邮票设计高雅,寓意深远,令人爱不释手。

      邮票市场异常红火。卖票的买票的,几近痴迷,走到哪里总不会忘记集邮。我呢,虽然喜欢邮票,但很少去邮票市场淘宝。妻子比我强,她喜欢集邮。每年呢,都会拿回一本邮册。有一年,不知怎么回事,没有买到邮册,她还有些郁闷。后来她硬是从岳父那里找到了。

      我呢,对信封上的邮票情有独钟。只要有信来,我会把邮票剪下来,放到水里泡泡再轻轻剥出来。待放到太阳底下晒干了,才压到笔记本里。

      那时候,弟弟在国外学习,我特别珍惜他的来信。读他的信,心里自然很高兴。同时他信封上的邮票也成了我的最爱。

     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托了人们多少情怀。国家遇大事都会发行一套邮票以示纪念。

      我曾经多次到全国和两会参加报道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务之后,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去代表驻地买邮票和信封。

      邮票不仅有纪念价值,更重要是传播一种文化。

      好多单位很看重邮票。在重要的节点上,千方百计联系邮局,争取发行本单位邮票宣传本单位,提高知名度。

      这些年来,手机垄断了我所有与外面的联系,没有去买过邮票了,更没有去邮局寄过信,也很少看到邮票发行的消息了。

      妻子带回的邮册,再次唤醒了我对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