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透《矛盾论》:实事篇

 新用户15472188 2023-04-24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一、现象和抽象

就算找遍整个宇宙,我们也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问题来了,既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树叶?

原来,每天都有无数新的树叶生长出来,难道我们要给每一片树叶都起一个名字?就算但是,这些树叶很快又变样了,难道我们又得换一个名字?就算但是,一阵风过后,我们还能记住哪个是哪个吗?就算但是,还有其他无数的“人事物”也有同样的问题;就算但是……,算了算了,老子早就说过:“名可名非常名”。

这就是现实,也叫表象,现实和表象合并一下,称为【现象】。

你看,管你什么千变万化、千军万马,我们只用两个字就把它们给乖乖收服了。简直就像西游记里的乾坤袋:“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什么法术这么厉害?

你看这个现象啊就像孙悟空,一根毫毛就能变出无数不带重样的化身,而且这些猴子还老是变来变去、动来动去的,相当不老实。不老实怎么办呢?抽它呗,必须得狠狠地抽,抽到它现出真身、打回原形、变老实为止。所以这个法术就称之为【抽象】。

看了《原理篇》,你可能已经想到:抽象对应的是事物的普遍性、不变性、重复性、一般和共性;现象对应的是事物的特殊性、变化性、多样性、特殊和个性。

那么问题来了,现象和抽象究竟谁“真”谁“假”?

二、真假美猴王

为了搞清楚这个“真假美猴王”问题,我们继续取经。先来看看三款经典珍藏版的“乾坤袋”,简称三藏:

  • 真理:“经过抽象处理之后还能够被实践检验为真的理”
  • 规律:“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
  • 本质:“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不错,但感觉还可以再“抽”一下:

《矛盾论》: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 【真理】:主观客观的矛盾→【主观性】:不去如实反映客观
  • 【规律】:事物之间的矛盾→【片面性】: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
  • 【本质】:事物内在的矛盾→【表面性】: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

再“抽”:

《矛盾论》: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因为一切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

  • 主观→如实、片面→全面、表面→深入
  • 全面和深入=如实(客观)→实事求是

这下不仅取到了“实事求是”四字真经,“真假美猴王”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当然现象是真实,现象就是事实;而抽象是“如”实,抽象只是真“理”。

否则,我们哪来那么多的是非真假对错要日常处理呢?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于“抽象”。

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三、事实和实事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严格来说真正的“事实”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物理信号,但我们会把它“抽象化”、“信息化”,也就是对它进行有意义的描述,这种描述它不是事实本身,就像一张照片它再“逼真”也只是一张照片。

既然“名可名非常名”,那么什么样的描述可称之为“事实”?

大概有两项指标:

  • 【准】:指空间、物体上,抽象与现象的严丝合缝、不多不少。
  • 【确】:指时间、事件、变化上,现象对抽象的一定确定以及肯定。

所以“实事”就是把“事实”或“事物”给描述“准确”。

实际上,我们的所有的语言、文字、思考,甚至感觉,都不是事实本身,都是抽象的产物,都是我们从事实、现象里面提取、抽象出来的“信息”。

为什么要抽象呢?除了表面上符号不够用的原因,抽象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四、生命和演化

植物没有行动能力,因此也不需要“大脑”和“思考”,“思考”了也没有用,动不了。

动物则比较“悲催”,既要到处寻找食物,又要避免成为食物;既要到处寻找配偶,又要设法勾引上手;既要猥琐发育,又要胆大心细。这就意味着,要想生活好,既要有判断、又要有沟通、还要有学习力。

没办法,生命,就是“生”的使命。“生存”、“生育”和“生长”的使命。

先来看看“生存”。作为动物就要觅食,为了抢食物打架还事小,就怕成为别的动物的猎食对象。那么到底是要觅食,还是要觅食,还是要觅食呢?一不小心路上碰到某些食肉动物怎么办呢?正所谓“生死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察”就是为了判断,到底谁是食物。

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不仅动作要快,“预判”更是要快。是敌是友,不能等到敌人已经伸出獠牙,或者猎物早就一溜烟不见踪影,才作出判断。

但是太快了必然容易出错,后果同样严重。以为是食物去追结果自己成了送外卖,本来可以饱餐一顿却夺命狂奔不仅没吃到结果还更饿了。

这就是动物竞争演化的底层逻辑和根本矛盾,慢也不行错也不行,要快速判断就容易出错,要准确判断就需要时间;要么没得吃,要么就可能被吃。究竟要快速还是要准确?究竟什么时候要快速?究竟什么时候要准确?

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剧本,在一幕幕生与死的抉择中,上演着生存的艺术,在否定之否定的增强回路中,演绎着生命的奥义。

文章图片2

再来看看“生育”。要想配对成功,至少一边得会“发信息”,一边得会“收信息”;好不容易联络上,不见得就干柴烈火,往往还得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好不容易有了后代,也还得养育、教育等等;总之离不开“通信”能力。

最后来看看“生长”。与植物不同,除了长身体之外动物还具有长本事,即“学习”的能力。

“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在“程序”或“源代码”进而改变自己行为逻辑的过程,即“编程”。

广义来说,生长的内涵包括了生存和生育,即“存”和“育”都是为了“长”,为了基因在时空中的“长”,这种内涵强行用两个字来概括,就叫精神

同样,“编程”的内涵也包括了“编码”、“算法”、“通信”、“数据”、“迭代”……等等。

五、智能和语言

生命智能,从诞生到现在,大概经历了4代版本:

  • 「1.0感应版」
  • 「2.0感觉版」
  • 「3.0理智版」
  • 「4.0智慧版」

其他动物还停留在「2.0感觉版」,而我们人类已经进入「4.0智慧版」。这种升级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呢?逻辑就是前面所说的,在快速判断和准确判断之间所能达到的极致。

「2.0感觉版」虽然很快,但有个“致命”的缺陷,非常依赖“经验”,如果遇到陌生的事物,没有“经验”,就只能靠“体验”,这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面对变化无穷的环境、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新策略、新物种时(判断出错),足以“致命”。

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异在于,人会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

「3.0理智版」开始,对“经验”的依赖,逐步降低。一个人可以不必要亲身“体验”,也能“理解”到另一个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经验知识等等。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经验”和“体验”时,每一个人就像是拥有了遍布各地的无数的“分身”,在“体验”和“经验”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从“智能”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张“互联网”,一种分布式的“数据收集和计算网络”。也正是从这一版开始,人类把其他动物远远甩在身后,在“智能”上实现了完全的碾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语言和文字的出现。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为什么有“文化”(语言和文字)的人类就这么厉害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完全没有“文化”时的情形。

作为个体,没“文化”就没法“思考”,也没法交流,只能靠自己,“用心”一点点地去感受、去体验以形成经验。

这种模式需要一点点地调、一点点地改,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非通用人工智能”,需要有“大数据”才能形成相对较为“正确”的“程序”。就像阿法狗那样,在经过大量迭代之后下围棋很厉害了,但到了别的领域、换了一下规则,就不行了,得从头学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命体,在大自然面前就如同“大数据”一般,不过是在经过了无数的一代又一代的被“迭代”之后,留存下来的一些“代码片段”。

有了“文化”之后,人们得以“思考”和“交流”。“交流”,相当于“通信”、“联网”和相互传递“数据”;“思考”,相当于“编码”、“编程”,这也是得以“交流”的前提。

那么,没“文化”时的模式,可称为“模拟”,有“文化”之后的模式,可称为“编程”。

那么“思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抽象”。

关于思考就是抽象,这里先下一个断言,下一篇《求是篇》再具体分析和论证。

有了理智的思考和交流,人们得以摆脱体验和经验的束缚,跳出依赖代际传承演化循环的升级模式,进入了思维的、“文化”的、集体的、加速度的“程序”(生长、精神)迭代中。

但是,「3.0理智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思考比感觉慢得多。
  2. 抽象概念非常容易出错。
  3. 与「2.0感觉版」有许多冲突。

「4.0智慧版」正是朝着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方向而发展。

  1. 逻辑“算法”越来越好,思维越来越快;
  2. 借助计算机使算力越来越强;
  3. 与感觉系统的协同越来越好。
  4. 借助数学、数字化,使得各种运算越来越精确。
  5. 冲突越来越少,双系统越来越和谐。
  6. 与计算机互联网系统的协同越来越好。

从4.0智慧版开始,借助计算机和数字互联网,整个世界仿佛被折叠在一部手机里,“足不出户知天下事”早已成为现实。

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有限的脑容量,人们渐渐不再需要找信息而变成等待信息来找上门。

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大量虚假信息充斥其中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那么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且准确地判断出有用或有害的信息,成为了新的主要矛盾。

不过,根本矛盾是不变的,依旧是快速和准确的矛盾,这就对我们的哲学和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