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宝泉|不负韶华的少年

 夏德明 2023-04-25 发布于山东

我送走了七五届高中两个班的毕业生,又接了七六届高中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并任教一班和二班的数学课。
我在一班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正好赶上个风雨天,学生们迟到的较多。我很理解,既没有问原由,更没有责怪的意思,一律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学习。


课讲到一半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进来。”随着我的声音,进来一个披着塑料布的少年。他高高地挽着裤腿,脚上的解放鞋糊满了泥巴。他脸色苍白,边解塑料布边说:“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
“没关系的,今天的天气不好,大家都会理解的,快回座位吧。”我宽慰地说道。
“谢谢老师。”他中规中矩地答道,叠好塑料布,轻手轻脚地回到座位上。
这个少年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下课后,我走到他跟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曹友。”曹友同学马上站起来,毕恭毕敬地答道。
我看着比我低半个头的曹友同学,湿漉漉的头发,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活脱脱一个小书生的模样,让人心生怜惜。
由于曹友同学的湿头发打绺,我依稀看到他的头顶上,有个鸽蛋大小微红色的包。我忍不住用手抚摸着问道:“这是怎么搞的?是磕碰的吗?”
“这是先天带来的。”曹友同学不经意地答道。
“怎么都红啦?没去医院看看吗?”
“可能是天冷的关系。从来没有去医院看过,再说已经过去十五年了,什么事儿也没耽误。”曹友同学轻描淡写地说道。
“你家离学校远吗?”我想起曹友同学高挽的裤腿及满鞋的泥巴,估计他家不像在街里。
“不远,我家在义和村,也就五六里路。若是好天气,快走的话,半个多小时就到学校了。”曹友乐观地答道,接着语气一转,低声说,“今早上学,我忘了取提前量,并且仍走往常走的近路,这条路需要迈过一条壕沟。结果我走到壕沟跟前一看,水都溢出来了,过不去,只好绕远路赶过来,就迟到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提前半小时走,再也不能犯错误了。”曹友同学说完低下了头。
“你不要自责,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会怪你的。”我安慰道。
“权枝同学也住在义和村,他就没有迟到,而我却迟到了,影响太不好了。”
“好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多想啦。你准备一下,接着上课吧。”我拍拍曹友同学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准备上课。


我回到办公室,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由得想起自己的艰难求学路。那是在一九六〇年,自己十三岁小学毕业后,只身一人考上了离家八里地左右的虎林中学。就这样风雨无阻,苦读三年,在当时升学率不足百分之二十的情况下,顺利考入虎林中学高中。
自己读高中后继续步行上下学,直至毕业,其中的艰辛困苦,可想而知。
如今在曹友同学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切身体会到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我决定调查一下,看看像曹友同学这样的农村孩子有多少个,帮助他们创造条件,以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


经过调查得知,班级在义和村的学生只有曹友和权枝两人。而在义和村的西北面,与之相距约两三里地的北甸子村,还有两个学生。一个是担任班长的季峰,另一个同学名字叫做姜军。考虑到他们的家距离较近,我准备把他们编成一个学习小组,由季峰班长任组长,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文化课及电工专业知识。
当时中小学教育执行的是九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我带的七六届一班虽然是高中毕业的最后一年,但学生们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个别学生甚至不满十五岁,纯粹是一群少年。
我计划好后,把他们四人召集到一起开个小会,阐明了我的想法,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
班长季峰首先表态说:“张老师这样安排好,我举双手赞同。以前,我们四人就常在一起学习,曹友表现最好,权枝也不错,只有姜军不够重视,经常抱个篮球去玩,影响了学习。希望姜军同学端正学习态度,以后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尽快把成绩赶上去。”
“我觉得成立学习小组好,这样互帮互助就方便多了。我要虚心向班长季峰学习,争取进入班级的尖子行列。”
曹友同学积极表态道。
“我完全同意成立学习小组。”不善言辞的权枝同学跟着表态。
“我沒有意见。”姜军同学也表示了态度。
“好!大家都表态支持,那么咱们班第一个学习小组就正式成立了。明天咱们学习小组就开始活动,以带动班级的学习风气向理想的方面转变。现在,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学习一个月的文化课,十月份咱班要去校办农场参加秋收劳动,接着开始分组下农场或农村学习农机等专业知识。时间比较紧,希望同学们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争取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我说完,鼓励地看着四个同学,相信他们能带个好头,促进班级学习的进步。
“学不学都是回去当农民。”姜军同学小声嘀咕道。
“当农民也需要文化知识,要研究种子、肥料和农药,科学种田才能高产。”曹友同学抢先回应道。
“我看当农民有把子力气就行了,村里没搞什么科学种田,也是年年大丰收。”姜军同学振振有词。
季峰班长刚想反驳,曹友同学又抢先说道:“丰收是因为咱们这儿天然的土质好,但是,咱们的单产量比南方可是低多了,这就需要多学习文化知识,增强本领,提高单产量,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况且农村正在逐步电气化,机械化,不掌握知识,怎么能胜任工作呢?”
我见状,接着曹友同学的话鼓励道:“我们立足农村,也要胸怀大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材。像农业技术员、电工、拖拉机手、村企业的技术人员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尽快掌握相应的技术。而且我还看到,前几届回村务农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被招工、招干、当老师,甚至有的人还被推荐上了大学。显然,没有文化知识是达不到相应标准要求的。我们现在学习,就是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听从祖国的挑选。姜军同学,你看我说的对吗?”
“老师和曹友同学说的都对,我会努力的。”姜军同学小声答应。


就这样,一班第一个学习小组成立了,并于第二天就开始了活动。在这个学习小组的带动下,班级又成立了若干个学习小组,使班级学习蔚然成风,掀起了空前未有学习的高潮。
一天晚上下班,我看到一班的教室还亮着灯,便进去看看,原来教室里只有曹友一个同学在挑灯苦读哪。
“老师好!我们学习小组今天已经活动完了,我看教室灯光亮堂,就留下来再学习一会儿。”曹友同学见我进来,马上站起来礼貌地说道。
“你家那么远,还是回家去学吧,天黑了,路上不安全。”我提醒道。
“轻车熟路,早就习惯了,请老师放心,路上不会有事的。家里是十五瓦灯泡,没有教室的灯亮,这么好的条件,我想再研究几道数学题,然后再回去。”
“你在研究什么数学题?”
“我在研究数列习题,老师已经讲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求和公式,可这道题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怎么去求它的通项公式呢?”
“我看看。”说完接过曹友同学递过来的练习本,原来是一道用叠加法求数列通项的习题。这类习题有一定的难度,课本上根本看不到,难怪曹友同学没有思路。
“你从第二项起,试着用后项去减前一项,看看它们的差是个什么数列?”我启发道。
“我试试看。”曹友说着,拿过我手上的练习本,开始写起来。
“啊!是等差数列。”
“这个数列的和,你会求吧?”
“会的,可是光会求和也没法去求数列的通项啊?”
“你的写法不科学,应该这样写。”说完我给他示范,然后让他按着我的要求写,写完后再观察规律。
曹友同学兴致勃勃地写着,一会儿就写完了。他注视着这些等式,突然,眼睛一亮,兴奋不已,他激动地说道:“老师,我明白了。把这些等式相加,左边只剩下第N项减第一项,右边是等差数列求和,计算完后,再把第一项移过来就完成了,真是太神奇了!”
“完全正确。这种求数列通项的方法叫做叠加法,需要注意的是,这是N一1个等式相叠加,所以叠加后求的是前N一1项的和,不是前N项的和。”我适时点拨道。
“数学太有意思了。”
“数学王国,魅力四射。等式右边的数列也可以是等比数列,一样能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老师,你再编一道这样的习题,我试试看。”曹友同学来了精神。
那天晚上,我和曹友同学聊了好久,自那以后,曹友同学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有效地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十月下旬,一班分成十二个实习小组,分散到农村和国营农场的连队,实习机电或农业技术等科目,我定期巡回检查。
季峰为组长的第一学习小组转变为第一实习小组,留在义和村实习电工。我骑着自行车去检查,同时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对曹友和权枝两位同学进行家访,以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和思想动态。
我到达义和村电工班,只有电工班的班长邓师傅一人在值班。
他对我说:“你的学生随其他两位师傅去小四队检查电机去了。”
“小四队远吗?”我问道。
“不太远,约有七八里路吧,但是路不好走,骑不了车子,我建议你不要去了。有什么事儿,等他们回来再说吧。”
我想今天不去也行,明天还可以再过来。正好借此机会向邓师傅了解一下同学们实习情况,然后再去家访。
邓师傅告诉我:“四个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和我们一样摸爬滚打,个个都是好样的。尤其是曹友同学,第一个试爬电线杆,给同学们带了个好头,剩下的同学信心大增,试了几次,都敢爬电线杆子了。”
邓师傅卷了棵烟,点着后抽了一口,继续说:“孩子们在屋里学接电线时,我讲完接线要领后,让同学们实践。个子挺高的姜军同学没怎么注意听,冒冒失失,抢先去接线。他举手就去抓墙上的火线,刚碰上火线,就'哎呀’一声松了手,我们知道他触电了。幸亏他穿着高腰水靴,否则就麻烦了。”
邓师傅抽一口烟,接着说,“这样一来,学生们吓得都不敢试了,我刚想鼓励几句,曹友同学说道,'姜军同学忘记了基本要领,应该站在凳子上接就没事了。’说完搬个凳子站上去,用手握着火线示范给大家看,他告诉大家,刚才姜军同学站在地上,地就是零线,那样就容易触电。而站在凳子上,就能起到绝缘保护作用,以后咱们可不能图方便忘记了安全啊!说完三下两下接完了线。从那以后,同学们增强了安全意识,按要领规矩操作,都在不断进步。”
“谢谢邓师傅!同时也请你转达我对另外两位师傅的谢意。”
“应该谢谢你,教出来这么好的学生!感谢同学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我替乡亲们再次表示感谢。”


我告别邓师傅,准备去曹友同学的家进行家访。
我一路打听,找到了曹友同学的家。这是三间草房,用篱笆墙围起的院子里,有十数只鸡鸭在走动,一条黄狗趴在房门口。
“屋里有人吗?”我在院墙外喊道。
“有,有。是谁在喊哪?”随着声音,屋里走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收拾得干净利索,手里拿着针线活儿。
“我姓张,是曹友同学的班主任,今天过来家访。”
“张老师好!常听俺家曹友念叨你,说你可关心他啦。快请进。”说罢把黄狗呵斥到一边。
“你是曹友同学的妈妈吧?今天我来检查他和同学们的实习情况,刚好赶上他们去小四队修理电机,就和值班的邓师傅聊了一会儿,看到时间挺宽裕,就过来串个门儿。”我边说边进到院子里,支好了自行车。
“张老师,快请进。”曹友同学的妈妈礼让道。
曹友同学的妈妈把我让进西屋坐下,忙出去给我倒水。我知道这是曹友同学住的屋子,便打量起来。
屋里没什么家具,地上依墙堆放着几袋装粮食的麻袋。炕梢有两只装衣服的木箱子,木箱上面放着叠起的被褥,炕桌上放着几本书籍和一个笔记本。
我随手拿起炕桌上的笔记本翻看,“呵!”原来里面是手抄的《电工手册》。《电工手册》虽然是小册子,但也有五万多字,全部抄写下来,得下多少功夫啊!没有一定毅力的人是很难完成的。
在同学们实习前,县电业局曾举办个短期电工培训班,时间为一周,教材就是《电工手册》,每个学员人手一册。
我听说后,就托关系把同学们拉去旁听。没有教材,我就向电工师傅们借了些手册,让一部分同学分块抄写,拼成了一本手册,让同学们互相传看。
想不到有心的曹友同学,竟工工整整的全部抄写下来,其执着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我想,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曹友同学,是一个不负韶华的有志少年。
曹友妈妈端着水进来了,她把杯子递到我手里说:“家里的人,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就剩下我一个人看家。孩子在学校没给你惹麻烦吧?我听说开学第一天,孩子就迟到了,你看这影响多不好。其实那天怪我,因为菜地被水淹了,我让他去放水,就把时间给耽误了,要不的话是不会迟到的。”
“特殊情况,可以理解。孩子在家里表现得怎么样?”
“农家的孩子懂事早。孩子放学回来就主动干活,家里家外,泥里水里,凡是农家的活,什么都干。农忙时节,早上起来先去地里干一气儿活,回来吃完早饭再去上学。没办法,谁让他是农民的孩子呀。”
“活儿这么多,孩子还能有时间学习吗?”
“孩子都是在晚饭后开始学习,经常学到半夜。我和孩他爸都劝过他,别熬坏了身子,没有好身板,将来怎么当农民啊!”
“夜里学得时间太长,那可不行,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应该经常提醒孩子,学习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点钟。”
“我听老师的。”
“我看孩子每天都穿得干干净净,衣服是他自己洗的吗?”我问道。
“衣服都是孩子自己洗的。唉!咱家的条件比不上人家,孩子只有一件中山装,脏了,晚上洗干净,在大锅里烘干,第二天接着穿。裤子倒是有两条,可以换着穿。虽然衣服上有补丁,但总得干净地穿出去呀。”
“孩子很要强,将来会有出息的。”
“借老师吉言,只要孩子好好的,我就知足了。”
“孩子头上胎带来的包,没去医院看看吗?”
“没有,孩子长这么大,也没见过有什么大碍,就没去医院看过。头发一盖,什么也看不见。谢谢老师关心,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呢。”
那次家访,我和曹友妈妈聊了挺长时间。我鼓励孩子妈妈,一定要支持孩子学习,告诉她,知识既是力量又是财富,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的。
临告别时,曹友妈妈一再要留我吃饭,被我以有事为由,婉言谢绝。
曹友妈妈把我送到大门口,刚好对面过来三个家庭妇女,其中一人问道:“有客人呀?”
“是曹友的班主任张老师来家访,这都到饭点了,说什么非要走,我怎么留也留不住。”曹友妈妈回道。
“曹友是个好孩子,又孝顺又懂事。”其中一人夸奖道。
“曹友经常帮我孩子辅导功课,使孩子爱上了学习。”另一人也赞道。
“我家孩子放学回来崴了脚,只能一蹦一跳往家走,被曹友碰见了,二话没说,就给背了回来。五六里的地哪,到家时,曹友的汗水都湿透了衣背。”
“你们可别夸了,再夸我就飘起来了。孩子就是普通的农村娃,换作谁家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别耽误老师的时间了,老师还有不少事情要忙着哪。老师再见!”曹友妈妈谦虚道。
“老师再见!”三位乡亲一起喊道。
“乡亲们再见。”我骑上车子挥手告别,心里感到满满的收获。通过这次家访,使我对曹友同学有了新的认识,相信他的明天充满了希望。

转过年来的夏锄季节,学校布置农忙假劳动事宜,将我班安排到义和村参加夏锄劳动,时间为两周。为了方便向贫下中农学习,实行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原则,我和同学们吃住都在义和村,实行军事化管理。
同学们和社员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虽然劳动任务比较繁重,但同学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上下工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形,路上歌声嘹亮,引得不少乡亲们观看。
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劳动实践,锄地的质量和数量一点儿也不比社员们差,他们的劳动成果,受到村领导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村支书老王看到孩子们不辞辛苦,义务支援夏锄,非常感动。一天晚饭后,他问我道:“这里的饭菜合孩子们的口味吗?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没有?”
“饭菜挺好的,油水也不少,虽是粗粮,但孩子们都习惯了,没听到什么不好的反应。”我如实回答。
“孩子们够辛苦的了,仓库里还存有点麦子,我让磨坊加工出来,以后让孩子们吃馒头吧。”
“我替孩子们谢谢支书!谢谢乡亲们!”我激动的边说边作揖表示谢意,有点儿忘乎所以,竟鬼使神差,脱口而出道:“要是有点儿肉吃就更好了,好菜配好饭嘛。”
“我早就想杀口猪,给同学们改善一下伙食,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猪源,所以就没有对你说。这两天,我准备杀一头肥点儿的猪,一半慰劳学生,另一半分给乡亲们。”王支书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正想为自己刚才的过分要求向你道歉,沒想到支书早有安排,太感谢你了。”我激动的语无伦次。
“走,张老师,咱们去队长家喝一杯。”王支书邀请道。
“那可使不得,村里给同学们白面猪肉吃,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能给你们增加负担呢?再说,我必须和学生们保持'三同’,哪能擅自搞特殊化呢?希望王支书理解。”我婉言谢绝道。
“老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现在应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谢谢张老师,我就不勉强你了。”王支书说完挥手和我告别了。


第二天中午回来,白面馒头和猪肉炖粉条子端了上来。同学们欢呼雀跃,大快朵颐,半斤面的馒头,有的同学竟造进去四个,最少的也造进去两个。
吃完饭,班长季峰大声问道:“同学们,乡亲们对我们好不好啊?”
“好!”同学们齐声回答,声震环宇。
“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乡亲们?”
“好好干。”同学们激情高涨。
“大家回去午休,争取下午再提升劳动效率。”
同学们说说笑,回各自的住处休息了。
下午锄地,同学们的速度明显加快,不少同学逼进了打头的曹友同学。
我一再提醒同学们:“保证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提高速度。”但经过我细心检查,发现质量一点儿也没有问题,不由得心中感叹,这真是一群有希望的孩子啊!
休息时,同学们三五一群,有说有笑,唯有曹友同学坐在一边在看书。我发现他每次休息都这样,今天,我有意坐到他跟前问道:“曹友同学,你在看什么书?”
“是浩然写的《星光大道》。”说着,给我看一下书封皮。
“你对主人公高大泉有什么看法?”
“高大泉是正面人物,身上充满了闪光点,他正直善良,嫉恶如仇;他一心为公,甘于奉献;他身居茅屋,放眼天下……他的优点很多,我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他就是我的偶像,我要向高大泉学习,毕业后回农村当一名新时代的农民。”
曹友激情地说道。
“高大泉是翻身农民的楷模,很值得学习。我们看书不光要学习正面人物的精神,还要学习作者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丰富自己。”
“老师说得有道理,这个我倒是没有想到。以后着书,得动动脑子,学学作者的写作手法,以提高自已的写作能力。”
“这就对了,将来回到农村,可以协助村里出板报,或写通讯报道送县广播站,甚至将稿件寄给报社,宣传好人好事以及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也磨炼了自己,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新农村作出一定的贡献。”
“老师提示得及时,我以后要多动笔,有空儿就写写。即使不能发表,也能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用老师的话说,'何乐而不为呢?’”
曹友同学的最后一句话把我给逗笑了。
一天晚上收工后,曹友同学对我说:“老师,我肚子不舒服,得去方便一下,让队伍先走吧。”说完,揉着肚子。
“好的,你不用赶队伍了,直接去食堂吧。”我应道。
我随着队伍走了一段时间,觉得把曹友一人扔下,似乎不妥,便返回来查看。
原来曹友同学正在锄过的玉米地里,捡拾同学们锄下来的曲麻菜。
曲麻菜既可以人吃,也可以喂猪和鸡鸭,是很受村民们欢迎的野菜。曲麻菜生命力旺盛,盘根错节,一长一大片,尤其喜欢在粮食地里生长。
曹友同学没看见我,仍在埋头划拉曲麻菜。我见状,也进到地里帮他划拉,待我把一小抱曲麻菜送到地头,在那儿蹲着收拾曲麻菜的曹友同学这才看到我。
他腾地站起身,脸色通红,结结巴巴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一一撒谎了。我看到地里这么多的曲麻菜,实在舍不得,就撒谎一一留下来捡曲麻菜,准备带回去给猪和鸡鸭作饲料。”
“你应该相信我,实话实说,我会支持你的。”我并没有责怪曹友同学。
“我担心有人说我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样上纲上线是没有道理的,放心吧,同学们会理解的。”我一边安慰一边帮曹友同学用草捆了两大梱曲麻菜,一人一捆,用锄头挑着往回走。
路上,曹友同学一言不发,似在自责,怎么安慰他呢?
我脑子在转,突发灵感,“有了,可以号召同学们利用劳动间歇时间,捡拾曲麻菜给房东,既增进了同学们和房东的友谊,又方便了曹友和权枝同学正大光明捡拾曲麻菜。“曹友和权枝同学都住在各自的家里,而且他们家也分别接受了两个学生。
我把想法对曹友同学一说,他立刻一扫脸上的愁容,顿时眉开眼笑。他激动地跳起来,嘴里喊道:“太好了,太好了!”
第二天上工时,我向同学们布置了任务,希望同学们利用间歇时间,为房东检拾曲麻菜,同学们一致拥护。以后收工回来,我们的队伍又多了一道风景,每个人的锄头上都挑着一梱曲麻菜,深受乡亲们欢迎和喜欢。
一天晚上,我去曹友同学的家串门,家里只有曹友一人在灯下看书,另两个同住的同学出去玩了。
曹友同学起身给我倒一杯水,然后严肃地说:“老师,我向你反映个情况。”
“你说。”我支持道。
“我们村每人一年只能分到六十斤麦子,按百分之七十的出面率,平场每人每月也就三斤半白面。平时家家都舍不得吃,留着待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顿白面。而乡亲们把省下来的白面给咱们吃,让咱们顿顿吃细粮,老师你看看,这样下去是不是不合适啊?”
“啊!这个我倒是没有想过。你说的有道理,我家三口人,每人每月供应八斤白面,一个月也没有吃上几顿,何况你们才三斤多点呢。我想,应该跟王支书说说,把馒头至少减去两顿,粗细粮搭配着吃,能给乡亲们省点儿就尽量节省吧。”我表明了态度。
“减去两顿白面,同学们会不会有想法,从而影响了劳动情绪。”曹友同学担忧道。
“不会的,同学们都比较明事理,只要讲清楚道理,大家肯定会同意的。何况我们到这里来不是为了享受,而是接受锤炼的,相信同学们识大体顾大局,会理解的。”
“给老师添麻烦了,老师辛苦了。”
“应该谢谢你才对,要不是你及时提醒,老师稀里糊涂的就犯错误了。若还继续顿顿吃馒头,那么,咱们名义上是来支援夏锄劳动,实际上是给乡亲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啊!”我真诚地说道。
我从曹友家出来,直接去找王支书,说出了我的意愿。王支书马上反驳说:“孩子们够辛苦的了,吃点馒头是应该的。乡亲们一人少吃一口,就够孩子们吃的了,绝不许换粗粮。”
“乡亲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你若是不减白面,我们就不吃饭了。”我故意说得严重点,以此逼迫王支书答应我们的要求。
“要不这样吧,早晚改成两合面的发糕,玉米面多点,白面少放点,中午不变,还是馒头。”王支书退了一步。
“好,我同意。”我没有坚持,也退了一步。


第二天早饭前,我把改变早晚主食的意图对班长季峰说了,希望他提前做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不能影响劳动情绪。
季峰爽快表态说:“老师放心吧,咱班的同学们都有觉悟,相信大家都会支持这个决定的。”
“另外,你要注意,早晚改成粗粮,可能有个同学不适应,中午使劲吃馒头,或者偷藏馒头。希望你提前做好同学们思想工作,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刹住这种不良风气。”我提醒道。
“明白。我保证以前午饭用多少白面,以后还一样,绝不会多吃一斤白面。”班长信心十足。
当早餐的发糕端上后,季峰班长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乡亲们省给我们白面的经过,说得同学们个个动容,纷纷拿起发糕大口吃起来。
“发糕好不好吃?”班长大声问道。
“好吃。”同学们齐声答道。
“好吃,就多吃点儿,吃饱了好有劲干活。大家明白吗?”
“明白。”声音震耳欲聋。
同学们答完,香甜地吃将起来。我看到大家一点儿也不比吃馒头时吃的少,感到十分欣慰。我拿起一块发糕,端着菜碗,走到曹友跟前,赞许地朝他点点头,曹友同学马上向我点头示意,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我们在义和村的夏锄劳动圆满结束,临别前,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王支村代表村领导班子还向我们赠送了锦旗,以表示感谢。
我们背着背包列队往回走,乡亲们坚持要送一程。王支书握着我的手,在我耳旁小声说:“张老师,村里有油坊,知道你们城里人豆油紧张,我已对油坊说了,匀给你十斤,表示一点儿我们的心意。你看,什么时候过来取呀?”
 “那可不行,这是违犯纪律的。我绝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给乡亲们增加负担。”我回绝道。
 “这是我们几个领导碰头研究定下来的,又不是你提出的要求,和犯纪律挨不上吧?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谢谢你的好意!但这件事万万不可,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接受的。”我态度坚决。
我说完,松开王支书的手,招呼同学们停下来,挥手和乡亲们告别,然后整队返回了。
 

夏锄回来不久,有一天周末休息,我出去办事回到家,爱人告诉我说:“刚才有个学生送来了十斤豆油。”

 “豆油放在哪儿?”我马上想起义和村王支书对我说过的话,莫不是他安排人送过来的?准备择日还回去。

 “刚好今天李婶的孙子过百岁,过来借豆油,我看咱家还有几斤油,就把这十斤油全借给她了。哎呀,把李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一再表示感谢,说咱们可帮了她家的大忙了。”爱人喜滋滋地说道。

  “你给那个学生的油钱了吗?”

 “给了,我知道农村豆油的价格,一块二一斤,我给了他十二元。你看,这是学生打的收条。”爱人说完,从桌子上拿过一纸条递给我。

我拿过纸条一看,熟悉的字迹,这不是曹友同学的字体吗?往下看署名,果然是曹友同学,让我感慨不已。

周一上班,我抽课间休息时间,把曹友同学叫到一边问道:“昨天是你给我家送的豆油吧?”

“是的,油是王支书让我捎来的,这是师母付款的收椐,请老师收好。”曹友说完,从上衣兜里掏出票椐递给我。
“唉!这是在搞不正之风呀,让我有何颜面去面对父老乡亲们哪!”
“老师,快别这样想,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怎么能算是不正之风呢?再说,这又是公平买卖,老师照价付了款的。要说不公,倒是有一点儿,是村里强卖给老师的,老师不买不行啊!责任在卖方,和老师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曹友同学的话不乏幽默,最后一句竟把我逗笑了。
“乡亲们多不容易啊!老师这是多吃多占哪,怎么能心安理得的收下这情深谊重的豆油呢!”我还是心里不落忍。
“老师也不容易,处处为我们着想,操碎了心,而且在夏锄劳动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点豆油不光是乡亲们的心意,也是同学们的心意,请老师收下吧。”曹友同学情深意切地说道。
“唉!那老师就勉为其难收下了。实际上,豆油若不是被邻居家借去急用,我是不会收的。即使我现在想还回去,手上也没有了豆油了。唉!”我又叹了一口气。
 “哈!这说眀天助老师呀,皆大欢喜。请老师不要内疚啦,振奋精神,好好教我们吧。我回去上课了。”
听了曹友同学的话,我的心宽慰了许多,不得不感叹,曹友同学真是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呀!
 

半个月后,同学们高中毕业了。临别前,曹友同学拉着我的手,难舍难分。我安慰道:“你虽然回村当农民,但咱们距离并不远,随时可以见面。希望你回去后不要忘记学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我一定会尽力帮忙的。记住,路在脚下,老师相信你。”

“我一定努力,决不会让老师失望的。”曹友同学红着眼睛表示决心。说完挥手和我告别,依依不舍的情意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两个月后的一天早晨,爱人听到外面有换豆腐的喊声,催我拿盆舀点黄豆换两块豆腐,留作中午做菜吃。

我端着豆子走出屋门,抑扬顿挫的吆喝声响起来:“换一一豆腐了,换一一豆腐了!”

“咦!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呢,有点儿像是曹友同学的声音。”转念一想,“不可能,曹友同学刚毕业才两个月,怎么好意思放下脸面,满大街游走,大声地喊'换豆腐’呀?”
我边想边走,走出大门口,看到换豆腐的马车已经过去十几米远了。
 “换豆腐师傅,请等一下,我换豆腐。”我喊着朝前追去。

 “吁。”马车停下,师傅转过身来。“啊!”果然是曹友同学。
  “老师好!”曹友同学抢先问候道。
  “我听声音像你,想不到真的是你呀!你怎么换上豆腐了?”我又惊又喜。

曹友同学虽然是农民打扮,但穿戴整齐,干净利索,腰上还围了个围裙,防备衣服被弄脏了。
 “换豆腐的师傅病了,村里让我打掌子,我就顶上去几天。”曹友同学轻描淡写地说道。
 “听你的喊声,根本不像是新手,倒似老把式,喊声不仅响亮,而且抑扬顿挫,挺有韵味儿。”我夸道。
“头一天换豆腐也不行,没敢出村,担心碰到老师和以前的同学,面子上过不去。王支书见到批评了我,并教我喊嗓子。就这样,练了两天,胆子壮了,才敢出来转,今天是经过老师家门口的第六天,才见到老师。”曹友同学兴奋地说道。
 “毕业这么长时间,咱们还是第一次见面,我挺想你的。你怎么不到学校来玩呀?”
 “我也想老师,就是农村的活又多又杂,一直抽不开身。这回换豆腐了,见老师方便,今天这不碰上了。”曹友同学欣喜地说道。
说完给我称豆子,秤杆有点儿低。“二斤整,可以换三斤豆腐。”曹友说道。

他先用抹布熟练地擦擦秤盘,接着用铲子铲起两块豆腐放到秤盘上,这回秤杆高高的。“三斤,正好。”说完,曹友同学拿过抹布,把我的盆擦干净,然后把豆腐轻轻倒进我的盆中。
 “像你这样的换豆腐,收豆子压低秤杆,称豆腐又扬起秤杆,豆腐坊不赔死了。你等着,我回去再舀点儿豆子来,给你补上。”

 “我对别人是不会这样的,一律公平秤。本来准备送老师两块豆腐,想想老师又肯定不会收,只好作罢。碰巧老师出来换豆腐,就当是学生孝敬老师啦。老师放心,缺的豆子,我回去会补上的,学生牢记老师的教导,绝不会假公济私,占集体便宜的。”曹友同学真诚地说道。
我见曹友同学话说到这份儿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关照他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尽责尽职。

曹友同学点头答应,挥手向我告别。“驾!”他鞭子一甩,又响起“换一一豆腐了”抑扬顿挫的声音。我听着感到十分悦耳,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曹友同学不负众望,如愿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班长季峰考上北京大学,权枝考上八一农垦大学。

发榜后,他们三人一起到学校向我报喜。我激动地说道:“当年的第一学习小组,四个人中竟有三人金榜题名,升学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实在是可喜可贺!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肩上的责任,继续奋进,争取新的成绩,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天,我和三位高足聊了很久,临别时,同学们相约,假期再来看我。送走同学们,我感慨万千,真是有志者事竟成。我为同学们骄傲!为曹友同学骄傲!有诗为证:
寒门才俊意志坚,路遥求学何惧难?

四年步行近万里,八月科考美名传。
敬老爱幼孝为先,尊师重道行规范。

乘车戴笠一视同,把酒言欢情谊绵。

2023.4.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