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贾岩 声音:理想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论语》可治家。 有人问樊登老师,“如果人一辈子只能读一本国学经典,你会选什么?” 樊登说:“我首推《论语》,因为它真正讲透了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如果你被生活困住了,不如读读这本“人生参考之书”。 新的一年,送给你这三句论语,越早领悟,越早自醒! 关于家人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 能够对父母和颜悦色的态度,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院子里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位年迈的父亲和一位年轻的儿子。 儿子在看报纸,父亲就安静的坐在他身旁。不一会父亲看到了一只麻雀落在了不远处的草地上,父亲就随口一问:“那是什么”?儿子就随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说,“麻雀”,说完继续看报纸。父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父亲继续看着活蹦乱跳的麻雀,忽然又问:“那是什么”?儿子说:“我刚才说了,那是麻雀”。说完,还随意地把手中的报纸抖动了几下。 接着父亲就看到麻雀从草丛中飞到了树上,又落在了地面上,父亲仰着脖子问,“那是什么”?儿子特别不耐烦的回答,“麻雀,麻雀,麻…雀”,脸上充满了不快。 父亲看着儿子的眼睛,又问一句“那是什么”?这次儿子彻底被激怒了,大声朝父亲吼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很多次了,那是麻雀”。 父亲不再说话,默默地站起身来朝家的方向走去,不一会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他儿子,并让他儿子大声念出来。 内容大概是:他陪他三岁的儿子玩耍的时候,看到一只麻雀,小儿子问他“这是什么”问了21次,他就耐心的回答了21次“那是麻雀”。 最后儿子特别惭愧的抱紧了他的父亲。 孝顺最难的不是陪伴,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古人言:“百善孝为先”。 孝顺最难的不是陪伴,不是你给父母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父母不管变成什么样,你都能够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有足够的耐心,多去倾听他们。 就像他对待小时候的你一样,不论你问什么,他都会耐心回答。 如果能够对父母多一点耐心,脸上多一点温柔,心里多一份感恩,是子女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罗素说,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关于交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如果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则是有害的。” 近君子,远小人。和优秀的人交朋友,他可以帮助你进步,你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能让你长见识。尽量避免不和巧言令色的人做朋友,他只会消耗你,增加你的精神负担。 北宋第一大文人苏东坡就是一位特别爱交朋友的人。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普通百姓,他都可以倾心待之。 章惇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次章惇和苏轼在山中游历,看到对面有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壁。章惇就来了兴致,邀请苏轼过桥去对面的山壁上题字。因为中间隔了一条深深的长涧,非常危险,苏轼不敢过去。 章惇却说,“你不去,我去”。就找来木头搭了一个独木桥,然后自己平衡地走过去,拿笔刻“苏轼章惇游此”,留下来这么几个字。 回来以后,苏东坡就感慨跟章惇说,总有一天你会杀人的。章惇就很疑惑为什么?苏东坡说,你根本不害怕自己会死,一个不顾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顾及别人的生命。 所以,苏东坡认为章惇总有一天会杀人。 章惇和苏轼都是在同一年里,被欧阳修一手选拔的优秀人才。两人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章惇对苏轼也有过救命之恩。 后来因两人政见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在政治道路上渐行渐远。 章惇是新党,苏轼是旧党。因苏辙弹劾新党时,苏轼并没有帮助章惇,从此章惇怀恨在心。后来,章惇反击,一度打压报复苏轼,被他一贬再贬。认识四十年之久的故人,两人最终曲终人散。 章惇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小人,没有君子的胸怀和格局。 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在择友上,一定要近君子,远小人。 人际关系就是一面镜子,和什么人做朋友,和什么人做仇人都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因此你要成长,就要多与以下三类人交朋友。 多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一个为人正直的人,内心一定是遵循自己的“道”做事。如果有机会合作,他肯定不会让你吃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对你的人生大有益处。 多与能体谅他人的交朋友。能够理解他人,体谅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一定是一个友善的人。因为他心里装着别人,与之交往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多与有见识的人交朋友。有见识的人通过言语间就能感受到他的视野。经常交流,会丰富你的见闻和阅历,会带给你很多新的机会。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真正的朋友,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所以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你无需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人生得一益友,犹如获至宝般宝贵。用谦卑的心对待他人,你也能收获更有趣的人生。 关于成长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 君子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特定的器物,只有一种用途。 孔子认为,你不能只有一种才华,只有一种思维方式。 你应该做个多维度发展的人,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开年科幻剧《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本来是山西阳泉火电厂里的一位普通职员,因不满足于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他决定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直到2009年,因国家政策调整,关停了他所在的工厂,他和同事们迫不得已离开了工作25年之久的地方。 如果一个普通人离开了安逸的工作岗位,再也没有保障,早就在怨天尤人中散失斗志了。 而刘慈欣却早已在暗地做好了准备,靠着勤奋和好学,写出了获得国际大奖- 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还被拍成了电视剧,赚得钵满体满。刘慈欣就是典型的“君子不器”。 唯有在变化的世界里保持自己不断精进的能力,方能在混乱中破局而生。 所以不要让自己活成一个机械体,不要安于现状,而应未雨绸缪,默默地练就自己的生存本事。你也可以把你的人生活成一部作品。 结语: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做好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你就会开心得多。 新的一年,与其被焦虑埋没,不如向内求,有意识的选择自省,刻意的精进自己,遇到困惑学会从《论语》里寻找答案,帮助自己获得通透的人生智慧,从而成为一个更豁达的、睿智的人。 ![]() 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来源:夜读(ID:yedu857) | 作者:贾岩 | 主播:理想,用声音温暖你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