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奖励方案做不好真能要命?项羽就因此垮了台,张良是如何化解“封赏危机”

 莫为天下先 2023-04-25 发布于湖南
书接上回:
张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黄石公”,唤醒他,你也能成就帝王师
如果说刘邦是“政治正确”,那么出身楚国贵族的项羽,则天然占据了“血统正确”,行事自然就更加肆无忌惮一些。
所以咱们今天来看,范增的眼光是无比正确的。
不信?

Image

项羽分封
那就把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一字排开,只有刘邦是草根出身,靠“政治正确”独树一帜,裂土封侯,只要将刘邦灭掉,剩下绝大多数是贵族出身的“血统正确”者,项羽在其中又有绝对实力优势,足可高枕无忧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不是还有塞王司马欣和九江王英布吗,这俩也差不多是布衣出身啊?但是仔细看,司马欣虽然是个狱吏出身,但祖上也是名门之后,而且是因救过项羽叔叔项梁的命,后来受封为关中三王之一;英布倒真是平民出身,是作为项羽的麾下猛将,因此受封九江王。
从广义上来说,这俩人也都是依附在项羽的社会关系上的,算是间接的“血统正确”者。
下面该干嘛了?
没错——这才有了鸿门宴上的步步惊心。
然而,鸿门宴原本却不该发生。因为就在前一天晚上,项羽本来准备天亮就发兵,剿灭刘邦集团的。他的叔叔项伯因为张良当年的救命之恩,特地赶来,要救张良的性命,把他接走。关键时刻,“王者师”没有抛弃自己的“王者”,张良见机行事,将项伯引荐给了刘邦。刘邦也是个人精,迅速调整状态,表达了逻辑自洽的一番说辞,还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请项伯先行向项羽解释,约定明日亲自登门谢罪。
从这个角度上说,正是张良一手促成了鸿门宴。

Image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
鸿门宴上,云谲波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能一句话说不准,一步棋走不对,中国历史就此改写了。关键时刻,又是张良随机应变,“至军门,见樊哙”,面授机宜。这才有了樊哙直闯大营,喝大酒、吃生肉,然后慷慨陈词,说得项羽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应答(史载:“未有以应”),迅速逆转了危局。
后来刘邦借口上厕所不告而别,逃出生天,集团高管中,只有张良单独留了下来,完成辞谢的礼节,收拾残局。张良与项羽同为贵族出身,又没有直接的正面冲突,项羽也不好把张良怎么样,一场风波就此收场。可以说,虽然是客人,但从前因到后果、从高潮到落幕,张良都是这一场鸿门宴的节奏把控者。

Image

樊哙在鸿门宴上
如果说,鸿门宴张良的谋算胜在细节,那么下邑之谋,则胜在大局。
项羽分封之后,诸侯各自归国。张良原本也告别刘邦,返回了韩国。临走之前,他又给老刘送上了“神助攻”,靠贿赂项伯,请项羽将汉中加封给了刘邦,成就了刘邦的“汉王”。日后,中国主体民族的名字、语言、文字,都来源于这次分封,来源于这个“汉”字。而往近了说,刘邦集团能在日后“暗度陈仓”,迅速攻入关中、平灭三秦,也多亏有汉中这个前进基地。
没想到,项羽此时却犯了“二”,想起张良帮着刘邦,干成了这么多大事,不能让他太得意了,就借口韩王成灭秦无功,不准他回国,把韩王带到西楚国的国都彭城,然后找了个借口,竟把人给杀了。
什么叫做败人品?
这就是了!
这个心胸狭窄的霸王,就这样败光了人品,一手把张良又逼回了刘邦那里,而且从此死心塌地为老刘服务,再也没有出列。

Image

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4年,刘邦集结各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攻克西楚国都彭城。随即,又被项羽以三万精锐突袭,打得土崩瓦解,一路丢妻弃子逃到下邑。咱有一说一,论打仗,老刘也许是个黄金,但人家项羽,一出场就是王者——木法比啊。
人生最怕的不是低谷,因为这个时候,你怎么走都是上坡路,就怕刚刚爬上巅峰,瞬间又掉落悬崖,前功尽弃,很多人从此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刘邦也不例外,他沮丧地对张良说:
事到如今,函谷关以东的地盘,我也不想要了。
干脆都用来分封算了,
谁有本事和我共建功业,打败项羽,谁就拿去……
张良的谋略却拨云见日:
大王为什么不依靠这三个人呢?
九江王英布,原来是项羽手下的猛将,当年咱们拒守函谷关,就是他攻破的,大王还记得吗?不过还好,诸侯分封之后,他就和项羽有了怨嫌。
还有彭越,原来是跟齐王田荣一起,率先挑头反对项羽的。
关键时刻,这二位可以争取利用。
我们汉军这边,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
大王真想分封,就封这三个,足可打败项羽。

Image

影视作品中的英布形象
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的就是这种判断力和大局观。后来楚汉战争的走势,完全在张良“下邑之谋”的规划之中。刘邦按照这个谋略,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大胆分兵,令韩信独立发展,一路北向东进,灭魏、破赵、降燕、吞齐,平定了整个北方。两年之后,正是韩、英、彭三人与刘邦合兵一处,最终在垓下打败了项羽。
那么鸿门宴和下邑之谋有关联吗?
当然有!
鸿门宴是刘邦集团生死存亡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刘邦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鸿门宴之前,刘邦只想做个安静的“关中王”就好;鸿门宴之后不久,刘邦被项羽驱赶到绝地,封了汉王,从此走上楚汉相争的道路,而且不死不休,双方都只能选择彻底消灭对方,才能安心坐天下。
下邑之谋则是整个楚汉战争的转折点。
之前的两年,刘邦攻城略地,出关中与项羽正面PK,却在彭城之战,一夜回到解放前,连老爹、老妻都折进去了;而下邑之谋后的两年,正面战场陷入胶着,但刘邦拖住了项羽,令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在侧翼逐渐发展壮大,刘邦又慷慨允诺裂土封王,最终聚众之力,给项羽包了饺子。

Image

楚霸王乌江自刎
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操盘手,张良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他就是整个刘邦集团的暗夜灯塔。作为一个创业集团来说,假如没有萧何,刘邦一定是连老本都丢了;而有了张良,他就能把竞争对手的老本,一股脑全赢过来,完全抢占市场。
至于说,萧何和张良到底谁的功劳更大,那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创业艰难百事多,“下邑之谋”却因为一次危机,险些灰飞烟灭,使得刘邦创业集团万劫不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团队要发展,要有意志和思想,有时也要玩玩情怀,但这都是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激励也绝不可少。下邑之谋再精彩,假如刘邦像项羽一样舍不得封赏,把印把子攥在手里,就是不给韩信他们发,再好的意图也实现不了。
不过,物质激励怎么评定、怎么发放,这可是个大问题,搞不好,绝对会起负作用。项羽辛辛苦苦烧了阿旁宫,封了足足十八路诸侯,就是因为奖励方案有缺陷,搞得天下大乱,最后自己也身死国破。刘邦集团在成功之路上,也经历了三次“封赏危机”,如果不是被张良一一化解,每一次都足以致命。

Image

影视作品中的郦食其形象
下邑之谋之后,一次刘邦与著名辩士郦食其讨论天下局势。郦食其提出,应当学习商汤王、周武王他们,重新封立山东六国诸侯的后代,推行恩德道义,到时候,受封者必定感激涕零,推举刘邦为天下宗主,连楚国都会穿上礼服恭恭敬敬来朝拜了。
高帽子谁都喜欢。刘邦一听这个好哇,不动刀枪,我就成了商汤周武大众偶像,当即安排刻制印信,由郦食其付诸实施。
事情还没成行,恰巧刘邦见到张良,就给他通报了一下。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张良一把抄起饭桌上的筷子,连比带划,列举了八点反对理由。最终结论是,如照此办理,非但下邑之谋化为泡影,刘邦集团也就算是走到头了。这便是第一次“封赏危机”。
这个“张八点”,简单来说,就是郦食其的整个计划,充满了先秦儒家的理想主义色彩,严重脱离现实,从前因到后果,一无是处。

Image

武王伐纣
先说前因。
当年商汤周武在实力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可以赶尽杀绝,却最终网开一面,给了夏桀商纣的子孙一小块封地,延续香火,这才显得宽容讲道义。说到底,你必须得有硬实力的里子,才能挣到圣君贤王的面子。现在刘邦非但没那个实力,单看正面战场,甚至还在劣势,摆这种姿态,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也绝对得不到什么恭敬朝拜。
再说后果。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假如那些没有尺寸功劳,只靠天然“血统正确”的六国贵族后代,平白无故受了封,那么蛋糕就这么大,本集团那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刘邦艰苦创业的有功之臣,又该怎么办呢?
到那时,六国分别建国,那就又恢复到战国时的天下格局,大家都回去给本国君主效力了,谁还跟你刘邦打天下?
这层意思,其实张良还没有说透。
如前所述,刘邦集团的政权合法性,不是来源于出身血统,而是靠反抗秦朝暴政,拯救天下百姓的政治正确性。到楚汉战争时,又演变成了为义帝复仇,反抗项羽的暴政。

Image

战国七雄
如果搞郦食其那一套,就又回到了唯血统论,等于自己扼杀了自己的政权合法性。到那时,不用项羽来打,本集团也就树倒猢狲散了,可不就是大事去矣刨腹自杀吗?听完这一番点拨,气得刘邦饭也不吃了,吐出嘴里的米,大骂郦食其,赶紧把计划作罢。
工作奖励,不等同于股份公司里的股东分红,可以闭着眼睛直接按比例派发,而是应当论功行赏、按劳分配,其他诸如资历、身份、年龄、工龄等等,可酌情参考,但不应该是决定因素。像项羽当年,就是把和自己的亲疏关系,置于实际功劳之上,乱点鸳鸯谱,把好好的蛋糕给分坏了,才导致后续连环乱局,一发不可收拾。
稍晚一些的韩信逼封齐王事件,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严格来讲,其实这也不能叫“逼封”,最多只是个“追认”。因为齐国本来也不是刘邦集团的产业,是人家韩信辛辛苦苦从无到有,独立开拓了那么大一片市场,要求做个区域经理,而且还是代理的(假齐王),理论上来说,也不算太过分。

Image

影视作品中的韩信形象
刘邦虽然笑话项羽舍不得分封,但当韩信请求加封的书信呈上,他照样气得破口大骂。这就是人性,这个第一反应就出卖了自己。好在有张良、陈平迅速提醒,老刘发挥了自己特别能顿悟的优势,直接加封韩信为齐王,没有犯项羽那样的错误。
真正的第二次“封赏危机”,是在垓下大决战的前夜。
刘邦原本约好了,与韩信、彭越合兵一处,围攻项羽,结果那二位到了时间没有来,项羽一通突击,大破汉军,又把刘邦揍成了缩头乌龟。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又是张良及时提醒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兑现下邑之谋所规划的封赏,而且时过境迁,封地必须要再扩大。这才满足了几个人的胃口,赶来与刘邦会师,在垓下一战,给了项羽一个痛快。
由此可见,这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
对于有些人,像张良、郦食其等,天生就是满腔情怀,领导人自然可以投之以感情,报之以情怀,大家凝心聚力;而像韩信、彭越这类人,就必须用物质激励的胡萝卜来驱动,而且,必须与功劳相匹配。原本约定合围垓下,韩、彭、英等人之所以止步不前,是因为看到刘邦将要君临天下,集团总部的业绩大幅提升了,此时各区域、各部门的物质奖励方案,却还是原地踏步甚至没有完全兑现,大家自然态度消极。一旦水涨船高,提升了标准之后,这类人自然也就全力响应了。

Image

垓下之战形势图
当然,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既需要情怀也需要胡萝卜,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至于第三次“封赏危机”,是在“革命”刚成功的时候。
创业成功改朝换代,皇帝自然要大封功臣,虽然粥多、但是僧也多,大家你争我夺,互相攀比,以至于封赏工作进展缓慢,积压了一大批人。后来刘邦在宫楼上远远地看,总见一帮文臣武将三五成群,窃窃私语。
老刘就问张良,这是在干吗?张良借机言道:“陛下还不知道吗?这是图谋造反呢!”刘邦就奇怪了,刚打下天下来,造的哪门子反呢?

Image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张良就开始给他算账:
陛下以平民的身份起兵,能夺取天下,靠的是这帮子功臣。
如今论功行赏,陛下封赏了您的亲朋故旧,像萧何曹参他们,也诛杀了那些旧日的仇人。
可是下面这一票人,可不是您的旧交(而是中期或者后期入伙的),他们在盘算,天下的郡县就那么多,轮到他们的时候,这封赏还能不能有份?
再者说,一起共事这么久,难免有得罪过您的,他们又怕陛下记仇,要来杀他们。
这又嫉妒又害怕的,还能不聚众商量造反?
那么这次的危机如何化解?
张良采用了对比法。他建议刘邦尽快封赏一个人,标准是要很遭皇帝的恨,而且众所周知他很遭皇帝的恨,当然,也必须确有功劳。

Image

影视作品中的雍齿形象
刘邦就选了旧日的仇人,关键时刻曾背叛过他,后来又二进宫来投奔,立功确实也不少的雍齿,把这位仁兄封为什邡侯。群臣参加完雍齿的受封酒会,也都放了心——
这个家伙和老总是旧仇人,尚且封了侯,咱们肯定落不下,这好饭不怕晚,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一次危机就此消弭,刘邦也催促政府,抓紧论功封赏。但是——身边就有个天大的功臣:张良这么大的功劳,又该怎么安排呢?
搞不好,别又闹出一次“封赏危机”吧?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