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在家属的叮嘱信中浓缩着许多亲情,字里行间凝聚着许多牵挂,有的家长叮嘱亲人不图挣多少钱拿回家,只需平安回家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面对血与泪的事故,面对血与泪的教训,使得亲人牵挂的是安全;试想当亲人听到自己没有回家而上医院疗伤的情景,试想当亲人听到子女伤害事故噩耗传来的情景,自己在工作为了亲人的心安,也要在工作中务实做到不伤害自己和别人,也不要被别人伤害。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肢体等器官没有再生的能力,事故所带来的身心伤害是不可逆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工作理念应逐层分解落实,以责任为轴线来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控制体系、安全考核责任连带体系、安全评价和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等,各层级管理者应具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安全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通过开展全员性的安全活动来形成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以便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 事故不是故事:在进行事故案例剖析时,受教育者往往将间接事故经验当成故事来听,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常常认为受伤害者所受到的伤害是一种倒霉的、命中注定的事,带有很强的宿命论;其实,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失误的原因,对事故进行剖析与反思可以避免和控制失误的原因再次导致类似的、非预期的事故结果,事故在剖析与反思时常常会感到若当时屏蔽一个失误、撤掉一个骨牌,则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事故的发生看似瞬间的偶然其实有其必然的规律,吸取各类事故的经验和教训,找出管理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类似问题来加以改进;在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事故反思时,应营造“亡羊之后必补牢”、 “亡羊之后必知其因”的安全理念,引入结果导向思维,为达到不被事故伤害的结果必须事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控制失误的原因,以降低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惩戒是安全工作的一个有效手段,对“三违”人员及时进行惩戒考核,可以使“三违”人员能够提高安全意识,能减少人为失误而带来的事故伤害损失,在惩戒时也许个别员工存在短期不理解与偏激的现象;但不及时遏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就会极易导致流血流泪事故的发生,到时候就会听到哭声和抱怨声;安全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从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用善意的、阵痛的惩戒考核来取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安全工作模式;在实施惩戒考核时应与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晓之以理让他们知其因,公平、公正按文件或制度来落实责任或实施惩戒,以点带面来固化安全工作的落足点,减少人为失误的过程才能有效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工作无小事:蝼蚁毁堤坝效应指的是小的隐患或变故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工作没有小事而言,看似小事或隐患如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解决,就会酿成重大伤害事故,往往在感觉没事的事故,安全意识一松懈就会导致无可挽回的伤害事故;对此,安全工作应推行精细化管理与控制,将安全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直至落实到每个班组及每名员工头上,实施管理连考核制和绩效考核制,来激励员工识别隐患、消除隐患,形成事事抓安全、时时防事故、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和安全工作理念,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神经,以有效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 风险无时无处不在:风险无时无处不在,没有出现事故只是激发因素没有被触发,当各种失误现象耦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伤害事故;同时,风险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安全工作者应以变化的观点,对风险进行及时跟踪与评价,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与防范,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最小的安全投入来控制和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出现事故是必然的,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事故,不能有麻痹和松懈状态,稍有疏忽就会造成终生的遗憾。 安全改进没有终点:既然隐患无时无处不在、安全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安全改进工作就是没有终点的工作,其实每一个环节都有改进的可能,包括现场作业环境、现场工装设备、人员综合素质等都需要适应安全标准的要求,对每一次组织的安全活动效果都应进行评价、总结和改进,确保安全工作形成“闭环”管理,即有策划安排、有实施落实、有监督评价、有总结考核、有改进提高,安全工作需要有持续改进的思想,保证安全工作实时处于可控状态,降低伤害事故给社会、企业、家庭和本人带来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和损失。
|
|